书城社科新闻有常 俯仰百变:新闻采访与写作技巧谈
13838800000010

第10章 挖掘生活中的金矿——谈谈典型报道的采写(2)

无意交谈中听到的“权威”二字,真使我们喜出望外!原来“权威”就是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中使知识分子有职有权的代名词!我们选了这个高度写了一篇通讯。

第三,思想高度不能主观臆造,臆造出来的高度害人害己,实在要不得。自古至今为文者,就强调纪实、文风朴素、文字简练。太平天国时发布的《戒浮文巧言论》就指出:“文明纪实,浮文所在必删,言贵从心,巧言由来当禁。”

记者写典型报道,要时时记住自己的职责,要坚持以事实说话。因为作家们写小说,可以编故事、编情节。而记者写报道必须源于事实、忠于事实、任何臆造都是要不得的。臆造的高度、编造的事实,会损害党的声誉,给自己、给社会带来损害。

“文化大革命”期间,假货充斥版面,浮文奇绝。我当时在报社文教部工作。有一天看到一篇通讯,讲作者随部队拉练,访问了一个中学,见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校长,参观了勤工俭学的展览室。这老校长思想好、工作好、成绩多。文章有景有情,使人耳目一新。开始大家议论说,这样的文章不见久矣,但愿能多读到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文章。但发表后不久,揭发信来了。原来这是一篇编造的典型通讯。作者拉练时并没有经过这所学校,实际上校长是中年人,头发还黑着呢;这个学校也没有一个勤工俭学的展览室。天呐,纯属臆造骗人。好在骗人的事情不能长久。

总而言之,思想高度属于精神的东西,是第二性的东西,它对于典型报道是否成功关系甚大。但它必须在第一性的原则上锤炼,绝不能离开第一性的事实。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我们应引以为戒。

第四,选择典型报道的思想高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个选择角度的过程。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五光十色的,是多层次、多棱角的。因此选择思想高度,要与生活的多层次多角度联系在一起。这是合理的,无可指责的。但是如果记者为了达到自己想达到的某一个思想高度而强硬地扭转角度,我以为是不明智的。原因是“急火烧不出好糖”,“强扭的瓜不甜”。

感情的交流

近几年,许多典型报道或感人肺腑,或催人泪下,或令人振奋,不少名篇至今脍炙人口。为什么呢?这不是记者有什么妙笔生花的能力,而是“感人赖情真”的结果。也就是说,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与采访对象交流了感情,并在立意时注意传递这种感情。

因此我们在立意之前、采访之中,要尽可能地与采访对象接触,交流感情。前些日子,我经常在个别报纸上看到这样的报道:记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某部、某某委获悉某地的研究所成果显著,某人备受赞扬。开始我不以为然,后来每天一篇地出现这种人在北京获悉外地某人情况的新闻,我异常惊讶。显然,这种报道是从政府材料改编来的。我以为报纸报道典型事件或典型人物时,不与被采访单位和个人见面的办法,不是新闻学上的“创造”,而是一种“倒退”。也许,今后还会出现如此“获悉”的报道,但是本人是不敢苟同的。只有记者的情感与采访对象的情感相撞击发出的火花并燃成大火,你方能传递给读者火一般的热情。只有你受感动以后,才能写出使人感动的作品。

记者会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一种人既诚实又热情,而且善于表达感情,传递给你,让你感动。能遇到这样的采访对象,那是记者的好运气。遗憾的是,这种机会并不时时有。那么,为了和被采访者交流感情,记者就必须想方设法。

如果不注意感情的交流,那么记者采访到的一些事实连他自己都不能被感动,又怎么能把这些事实连贯成篇呢?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记者,他能谈出许多采访对象的事迹,但是他无法把文章写成。

有一年,我和两位年轻的记者去天津采访一个研究所。那是一个典型单位。除了写一篇单位的介绍文章以外,还得写一篇人物群像报道。这后一个任务就落到了两位年轻人的身上。他们工作很努力,每天回来总要讨论一番。

记者甲能说出不少故事,讲得很有趣;记者乙把笔记整理出来,列了几十条线索。但他们的稿子却没有写成功,写了三遍都不感人。为什么?采访浅尝辄止,没有与采访对象进行情感交流。他们不理解采访对象的精神思想境界,不管怎么改,笔下也生不出花来。因此,我强调记者与采访对象的情感要交流。记者要了解人与社会的矛盾、与自然的矛盾、与世界的矛盾。一句话,要了解人的内心世界。

古人言:“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泰山景,亲到长安有几人?”千万不要暗中摸索,千万要“亲到长安”,到采访对象中去接触、去了解、去生活。

在与采访对象进行感情交流的过程中,加深理解,确定立意,许多老一辈记者有不少成功的经验,这里就不重复了。我的办法是:

1.对于不善言谈的人,不要远离他,要多方接近他,尽量使两颗心撞击的火花成为漫天大火。

对于不善言谈的人,要较多地与他们接触,不要一开始就直奔主题,而要慢慢地接近主题。你只有真正地表现出自己的真心实意,他才会受到激发,把他想说的事情告诉你。

比如我去采访一位核物理学家,同他谈过数次,了解到大致情况。有一个星期天,下着大雨我又去他家中。他无意中说出了好几件事,他开始相信我了。他平淡的叙述却使我十分激动。

又比如,我去采访一位数学家,他言谈很少,有问方答:

“你今年多大年岁?”

“四十出头。”

“你工作的意义何在?”

“报上都登过了。”

“能不能讲讲上小学时代的事情?”

“咳,那有什么讲的!”

后来我到他家采访,了解到一个春节前夕,他在写论文,儿女被打发到大爷家去的事情。我一说,他高兴了,就谈了很多。他知道,我是下了工夫的,不是去应付的。他相信我了。于是情感撞击出火花,我们成了朋友。

2.他待人热情,却偏偏对你冷淡。你要冷静,要不厌其烦地去接近他,让他敞开感情的大门,使“两块冰碰撞,产生强大的聚合力”。

1978年我去访问数学所,几位同志都提到五学科室的党支部书记。我去访问他,他却不接受我采访。他给我列了一连串的名单,让我采访这个,采访那个,就是不让采访他。

我采取磨的办法,先从外围采访,然后,找个星期天把他挡住。我打开笔记本,一下子摆了那么多的事实,他愣了。那天我们从上午一直谈到下午3点。

3.他能说会道,你要随机应变,不要怀疑他,而要去核对事实,认识和理解那些正确的热情。

对于那些能说会道的人,你也得有办法。你要随机应变,在适当的时候提出问题。

有一年,我和一位同志一起到河南采访,对象是知青代表。真是碰到好运气,他说了一个上午,像讲故事似的,件件都精彩,听了很受感动。我们不怀疑他,而是去核对事实。一是开了一个村民会,向事件发生时在场的人询问情况。他说他挖过一条渠,有三里长。夏天的中午,我们步行去看了一下,也属实。原来他说的是实话。

还有一次,我们去一个工厂采访一个技术员。一见面,他就打开话匣子。说他为厂里干了多少好事,比如他获得几个科技奖。又说,他来厂之前有担心,第三次被约谈才来见厂长,大有三顾茅庐之情景。我们求证于另一位同志时,说只是两次。这证明他说的虽有差距,但大体可信。于是这件事我们也就写在自己的通讯中了。

(写于198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