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播音主持艺术10
13838400000019

第19章 传承而后言创新(2)

(二)创新先要学会继承

任何一个领域的创新首先要继承,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播音主持领域亦然。如果不知道前辈先贤留下的哪些宝贵东西必须继承,就谈不上创新。创新往往是“接着说”的结果,之后才可能有“另外说”或“自己说”。如果不考虑前因后果,仅仅是“新奇一时、空前绝后”的说法和做法,起不到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恐怕不能谓之创新。

继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把前者优秀的、有价值的东西传承下来。从播音主持专业来看,就是要把老一辈播音艺术家语言表达中最有价值、最为接受者认同的因素继承下来,从而保证一代代播音主持之间有一定的延续性,同时也维护了事物发展的相对稳定性、符合规律。比如担任60周年国庆大阅兵解说的康辉在回顾这次经历时谈到,接受这个任务后压力很大,前辈们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于是就把之前的国庆阅兵资料找出来仔细倾听学习,尤其是反复听1999年罗京和邢质斌老师解说的资料,之后又结合当前的国情和国际形势,想要在这次解说中体现出一些平和、自信、喜悦的时代感……这说明我们的创作路径只有以继承为起点,最终才得以呈现一个大众认可的作品。也正如张颂教授所说:“创新必须沿着民族的血脉去行进,离开了中国的血脉与土地去谈创新,是行不通的!我们之所以要不断创新,就是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推出老百姓喜欢的、符合时代发展的语言样式,不是故步自封、抱残守缺。我们历来反对泥古不化,包括对老一辈播音艺术家的播音,我们绝对不是不敢越雷池一步,完全模仿,这是绝对不行的,这是懦夫和懒汉的做法。”

(三)“深化、发展、适应”这就是创新

当前节目主持人和节目的关系往往是互动发展的,节目促进主持人,主持人反过来对节目起到配合作用。一般情况下,节目不是专为某一个主持人量身打造的,而是需要主持人去适应节目。采访王世林时他谈道:“记得97年改版时,《中国报道》在当时副台长李丹的启发下最终改成每天15分钟的国内外时事访谈,开会时他对我说:‘我以前看过你的节目,觉得你挺适合做这个节目的,你上吧,没问题!’他不会说,哦,王世林是这种风格的主持人,咱为了他把节目调整成什么样……我当时心里没谱,当时在中国没有一个就新闻事件而且包括国际新闻事件进行访谈的节目,那时的国际问题非常敏感,访谈的尺度很难把握,而我当时对于国际新闻方面一点积累也没有,但就感觉什么东西把你推到这儿来了,好像你在大海里游泳,本来正往西游呢,忽然一个浪过来了就把你往北推,你就必须得被这个浪推着走,还不能让大浪给吞了。”“这种适应性跟主持人的经历、储备、积累有关系。我当初之所以敢做、愿意做,是因为我上本科的时候就有一种想法,我觉得播音员主持人不是单纯地播音主持,从大的方面讲首先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得具备新闻工作者的素质,最重要的就是具备采访和编辑能力,这是新闻最重要的体现。所以上学时,就经常到外面采访,拿着录音机做现场报道,有意识地进行练习。我在学校的想法就是要当记者型主持人。另外刚到《中国报道》的时候,经常参与拍摄、编辑、采访,甚至自己报选题、写稿子、编辑画面,后来就做到了制片人。所以,当时李丹说‘你来做’时,我虽然底气不是非常足,但没有任何恐惧。”

节目主持人每天面对的新闻事件和选题都是新的,不可能都是自己熟悉的领域,之前必须要为节目做足功课。实际上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主持人会获取很多知识;在节目中会遇到各类专家、学者和官员,面对他们不同的思维方法也是一种学习,这对自己的知识结构、思维能力都是一种有益的提高。节目本身在发展变化,这种变化就是创新,作为主持人能发挥自己多方面的能力适应节目的发展也可谓一种创新。

深化内容理解,美化表达样态,这是创新;掌握专业规律,打掉原有框框,这是创新;适应环境变化与节目发展,这也是创新!

三、创新要先树立科学的观念

创新意识关键在于是否符合传播规律和要求,是否符合观众收看心理,是否符合宣传需要。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创新,否则宁可不要创新。张颂教授认为,创新首先要明确一些观念,主持人自身应该把握这个行业的特征和规律,搞清楚创新的原则。总结为三点:明确目标是创新的前提,坚持新闻性是创新的保障,加强语言功力是创新的核心基础。

(一)创新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追求

为什么要创新?创新本身不是目的,创新是为了一个前方既定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什么?大而言之,就是通过电视表现我们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节目内容。其中应该蕴涵着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行为举止的落落大方,我们个性气质的朴实含蓄,这是我们民族的特点,也是创新的志向。小而言之,就是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发展、对于栏目和频道的发展有一些更长远的考虑,形成与自己风格相结合的表达手段。创新要有自己的目标,一味地学美国、学日本,亦步亦趋地跟随别国电视发展潮流,毫无意义!别国的东西可以吸收,但是不能照搬。创新必须沿着民族的血脉去行进,离开了民族的血脉,离开了中国的土地去谈创新行不通!

王世林谈道:“做主持人需要加强的东西很多,就像大浪推着你走,在走的同时我们自己也面临着如何加强自己、修正自己的问题,就算是节目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自己也得求新求变。”白岩松也认为,自己应该是水平越高困惑反而越多,处在这样一个新闻传播者的层面上,要不断有自己突破自己的欲望。

作为一个节目主持人,心中的目标可能大小不同、远近各异,或在语言表达上提升到一个境界,或在播音主持上形成自己的风格,或在整个新闻事件的传播中发挥核心作用。毋庸置疑的是,树立了一个正确的目标,产生了良好的动机,才可能谈及创新,才有利于使创新产生积极的效果;如若没有目标,或动机不纯,那就只会是哗众取宠,甚至会误入歧途。

(二)创新要坚持新闻性不动摇

电视的产生源于大众对新闻的需求,电视的发展和归宿同样不会偏离这个轨道,新闻性永远是一个电视台的立台之本,也永远是一个有实力的主持人应当具备的第一特性。对于中国电视而言,首要的是喉舌功能,主持人的新闻性核心就是党性。一个主持人可以不去主持新闻性的节目,但不能丧失新闻能力和新闻观念。在创新的道路上,主持人更要始终把握新闻工作的特点和职责,播报方式可以推陈出新,主持场景可以千变万换,但如果变到观众看新闻等同于看一场闹剧的程度,电视新闻恐怕就已经陷入歧途了!从世界范围看,新闻工作者近百年的探索给我们留下的规律就是新闻的迅捷、密集、庄重、可信。新闻无论怎样创新,它的核心和规律是不能违背的。

所以,主持人在追求创新的过程中一定不能离开新闻性这条主脉,语言风格、表现方式、素材选取等一切因素都要服从于这个前提。

(三)创新要加强语言功力不放松

作为主持人,最高的成就应该体现在语言表达的境界上,主持人的注意力应当集中在语言功力的锤炼上。新闻工作瞬息万变,语言功力的锤炼永无止境。广播电视新闻工作领域的内容、环境、语言、心理在不断变化,语言功力应该是一生的追求。主持人的创新,在形式上不能脱离节目内容这条主线,在个体发展上不能脱离基本功力这条主线。

我们在语言上的创新,就是要继承老一辈播音员主持人的优良传统,再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语言能力包括两方面:一是,面对写好的新闻稿件,一气呵成,准确鲜明;二是,遇到突发事件和重大事件马上到现场,根据所了解的背景材料能够进行即时报道和评论,语言顺畅,立场鲜明。也就是张颂教授说的“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主持人只能控制节目播出的一个环节,大环境、机制、节目样态都不是我们能左右的;主持人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有很多,但知识再全面也不可能做到样样精通。所以,唯有抓住核心——语言基本功,做善于传播的新闻工作者,才算是掌握了制胜的法宝,无论环境再变、节目再变,也能无所畏惧,无往而不胜!

【结语】

创新本来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范畴,是一个超前的、具有前瞻性的概念,在现实里甚至不容易准确判定哪些就是创新,我们最多只能发现创新的萌芽,看到创新的举措或创新的方式,但是否真正达到创新的水平,还要看若干年后的走向和效果。所以,不会立竿见影也就急功近利不得。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谁也改变不了河流的走向,后人所做的一切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只能是基于传承之上的创新。历史的经验启示我们:只有踏踏实实把脚下的路走好,先把所从事的事业从前辈手中很好地传承过来,才能有所创造地使其延续下去。走这样的路,也许一时之间享受不到暴风雨一样的掌声,但后人自会赋予我们更加光荣而伟大的功勋!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