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苗棣,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兼职教授,《当代电影》编委会副主任,中国知名电视策划人。主要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理论、电视文化学。主要著作:《电视文化学》、《电视艺术哲学》、《中美电视艺术比较》、《美国经典电视栏目》、《魏忠贤专权术研究》、《脱口秀——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的威力与影响》(译著)、《理解电视》(译著)等。
整理者:齐福长、何洪涛、黄芷葳、李炜填、付颖姝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下国外几个游戏节目的创新实例,供大家参考。
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美国,电视游戏节目有一个起伏的过程。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的电视游戏节目曾经非常兴盛,但是由于当时的“大洋丑闻”等原因,到了60年代,在主流电视频道的黄金时段,游戏节目几乎就销声匿迹了。而在欧洲呢,游戏节目虽然存在,但并不是作为一种主流节目形式存在的。可是,在上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大家说起游戏节目,一方面认为电视游戏节目也是电视节目一个很主要的类型——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里有两大册书,名字就叫Game Show,美国人出的,说明出现过相当多的这样的形式。但是这样的形式很少有适合在主流电视台的黄金时段出现的,大部分是辛迪加节目。
按照美国人的观点,主流电视频道(早期是三大电视网,后来扩展到六大电视网)在黄金时段主要播出的内容,在60年代以前就是电视剧,70年代以后开始有所谓的新闻杂志节目,但是游戏节目始终没有登上大雅之堂。到90年代末期,情况出现了一个转机,电视游戏节目忽然又复兴了。这种复兴一方面表现在电视游戏节目的种类非常多,另外一方面表现为这些节目成功地占据了主流电视频道的黄金时段,而且产生出很多新的样式、新的类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真人秀”这种类型。应该说,不管是经典的游戏节目——也就是依然在演播室里制作、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里完成的游戏节目,还是新兴的真人秀,都体现了世界范围内电视娱乐节目的一种创新动向,很值得我们借鉴。
下面我们就通过八个当代电视游戏节目的实例,来看看当代的电视节目创新理念和手段。
《谁想成为百万富翁》:三条救命线
首先我想讲讲《谁想成为百万富翁》(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这个节目应该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个节目,因为它首先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由英国人创建的这么一个模板。在1999年,当时的ABC(美国广播公司)可以说是在被NBC和CBS前后夹击——大家知道,那个时候NBC的电视剧非常火,而CBS一方面有非常厉害的电视剧,另一方面它的新闻杂志《六十分钟》(60 Minutes)、《四十八小时》(48 Hours)等在黄金时段都有相当高的收视率。那么在这种夹击下,ABC可以说是“狗急跳墙”。为什么说是“狗急跳墙”呢?因为按照当时美国电视从业者的观念,恐怕怎么也不能想到你会用一个相当老气的旧样式——游戏节目——来和两大对手对抗。总而言之,ABC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想到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购买了英国的《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版权。
美国人一般习惯一周做一期节目,包括游戏节目、真人秀节目,多数情况下也是用这样一个形式来播的。大家都知道《二十四小时》这样一个连续性这么强的节目在美国也是安安稳稳地一周播一集,有的时候中间有特殊情况,时间段被占领,就干脆不播,隔一周再播。24集整整播了9个月,如果我们同学们在那儿看节目,估计都急死了,恨不得Down下来以后连着看才过瘾——可是美国人就这样。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ABC的《谁想成为百万富翁》一出来,它就安排每周播放四集,这是很不同寻常的一个做法。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样一个样式相当老的节目居然在ABC大获全胜。在1999年末至2000年初这段时间,我们看一看AC尼尔森的收视率排行榜就会发现,几乎每一周榜上的前四名都是《谁想成为百万富翁》。无非就是第一名《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周五版,第二名《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周四版……无非是这样的排列略有不同。可以说,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占领了美国黄金时段电视节目排行榜的前四位,并始终保持延续。
这种情况不单使美国电视行业人士大跌眼镜,就连很多文化学者也搞不清楚,觉得太奇怪了——不过这也反过来证明了一个我们一直在讲的道理,就是电视观众的收视倾向永远是一个不可捉摸的东西,谁想研究这个东西,你就准备不断地接受迎头痛击吧。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节目的成功还是值得我们分析的。
这是一个老式的、标准的闯关型的游戏。什么叫闯关型的游戏呢?一般的电视游戏节目就这么几种,一个人玩的就是所谓闯关,这种闯关其实是一种相当古老的主题,几乎所有民族在自己的史诗啊、神话故事啊里都有这样的主题:一个英雄为了得到一件宝贝——这个宝贝可以是一笔财富、一个能够拯救国家的宝物、一个美女、一本武林秘籍……不管什么东西,反正这东西很重要——他为了得到这个宝贝呢,就必须经过一道一道的关口、一次一次的考验。这个考验对他的勇气、意志力、体力、智力等各个方面都是一个挑战。英雄当然是没有问题,一步一步地闯过关之后,最终得到宝物。这其实是传统的叙事中非常常见的主题,这种主题呢,在电视游戏节目中也是最常见的一种。
上个世纪50年代在美国非常火暴,风行一时的《六万四千美元问答》采取的就是这样的方式。40年前这种方式就很盛行了。具体来说呢,这个节目经过层层选拔选出10名选手,一道题的快速抢答,谁答对了、速度最快,谁就可以进入这个节目了。它和我们中国直接Copy人家的那个《开心词典》有点不同,早期的《开心词典》是一个经典的《谁想成为百万富翁》模式,除了没有一百万美元,其他什么都有。这个节目不同的就是它的第一阶段的题是二选一,第二阶段三选一,第三阶段四选一,第四阶段五选一……而这个《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呢,各个阶段题目是由易到难,但是所有的选项都是四选一这么一种形式。当参赛者每答对一道题的时候,他就得到一定数量的奖金,这个奖金是以几何级数增长的,最后第15道题答对了,就获得一百万。其中还有一些基本的规则,比如说当你遇到一道新题的时候你可以选择不答了,就停在这里了,那么你以前所得的奖金就归你了。但是如果你答错了,在第一阶段就归零,什么也没有,在第二阶段你可以得到16000美元,第三阶段可能是32000美元。反正是你进入一个阶段,你所得的钱数就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你会掉到一个台阶上,不至于掉到底。但是总而言之这样的一个节目呢,我们看一看比较老的五六十年代的节目,它们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
那么这个节目有什么创新呢?最主要的就是在它的过程当中加了三条救命线,就是加了三个新的环节。这个也是《谁想成为百万富翁》模式能够卖出版权的一个重要原因,要不人家不买他这个模板。钱数不是一个创新概念,三条救命线却是这个节目的创新概念。选手可以有一次机会去掉一半选项,当你完全不知道这个问题怎么回答,你也没有其他的拯救手段的时候,你可以在剩下的两个里蒙一次,蒙对的概率是50%。第二条救命线就是现场求救,当遇到一个属于流行文化的问题,而选手在这方面又不太在行或者不太确定的时候,他通常会选这条线。由现场的观众按那个表决器,如果它是属于一个流行文化的问题,多数情况下观众选的多的那个选项就是正确的,当然也有时候会出现各个选项支持率差不多的情况,那就比较痛苦了。最后一条救命线呢,就是给朋友打电话。会预先安排一个求助对象,你在30秒之内把你的问题问出来并且让他回答,你可以按照他的来回答也可以不按照他的来回答。
那么这三条救命线,一方面给了选手一个救助机会,在这样一个寻宝母题里加了一个救助母题,也是在这种传统历史叙事里经常遇到的。同时,也增加了节目的戏剧性,这个戏剧性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对任何一个选手来讲,答题相对来讲比较刻板,也就是说,一个选手自己选择的、独特的东西很难表现。当然了,上个世纪50年代也出现了一些答题高手,一方面他们什么都知道,另外一方面他们很善于表演,明明是很有把握的题他们也沉思半天,然后结结巴巴地说出来。但是毕竟是被动的。这三条救命线,因为是掌握在选手自己手里,有的选手很会用这三条线,有的就不是很会用。用得好不好,效果大不一样。这样增加了选择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就有了反映选手个性、塑造人物的这么一面。我们看到在利用这三条线的时候,选手确实是各有各的风采。
节目在美国开播了两三周以后,出现了第一个获得一百万美元的获奖者。那位是一个确实很了不起的选手,当他答第15道题的时候,他还有一次给朋友打电话求助的机会,然后他说,我要用这个机会。主持人问,“你跟谁通话?”他说,“我要跟我父亲通话。”于是打通了电话。现场观众就都等着他问,可是他没有问,他在电话里说,“老爸,我在《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现场,我拿到一百万美元了,你祝贺我吧!”他爸爸就祝贺了他一下,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个方式他用得很奇怪,但是又用得很富戏剧性。这说明他非常胸有成竹,对答案很有底。这个时候主持人问,“你还没拿到呢,到底哪个是正确答案?”他回答了。主持人说,“你答对了”,然后纸花掉下来,一百万美元到手。所以其实这三条救命线的运用,是可以发挥选手的这种个性特点的。
《谁想成为百万富翁》这样一个节目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就是环节的创新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其实跟很古老的40年前的老式电视游戏节目在样式上没有什么区别,也就是奖金更高,场景更炫,加上了一些访谈性内容来塑造人物。这些都没有什么本质变化,但是新的环节就让节目面貌有所改变,而且有效地提升了节目吸引力。所以一些新环节,不是整体的变化而是局部的变化,也可以使节目产生很新的状态。
《最弱环节》:把复杂的社会关系引入游戏现场
我们再来看看《最弱环节》。
在2000年以后,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个很普遍的情况,就是在很多地方,凡是有两个以上的电视台、电视网互相激烈竞争的,都会出现一个台在播本地版的《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另外一个台就在播本地版的《最弱环节》的现象。比如说香港在2001年的时候,无线在播《谁想成为百万富翁》,亚视就在播《一笔OUT消》,其实那个节目就是香港版的《最弱环节》,所以这两个节目就形成共生的这么一个局面。
《最弱环节》最初也是由英国人创造的,它从外部形态来看,是一个在演播室进行的半个小时就能结束的节目。本身它是一个传统古典的游戏节目,但是它又和一般的传统游戏节目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它把社会人际关系模拟到智力竞赛当中了。通过对制度的安排,也就是对规则的安排,使得这些过去只是单一答题的参赛选手有了区别。
(有看过《一笔OUT消》或者《智者为王》的吗?)
《智者为王》是中国内地版的节目,一般是八个或者六个选手参加。一个节目如果有多个人参加的话,一般是采取争先赛的方式。什么叫争先赛?就是跟田径比赛一样,看谁跑得最快。谁答题最多,谁得分最多,谁就获得胜利。像美国著名的辛迪加节目《幸运之轮》就是这样,三个人,谁分最高谁就是胜利者。但是在这个《最弱环节》里面呢,它把参赛的这八个人组成一个团队,就是虽然是一伙人,但是是一队人。它是采取累计积分制,主持人用半分钟或者一分钟进行一轮的问答,问题不是很难,但是速度非常快,然后回答者如果答对了,第一个挣一百块,第二个答对了挣两百块,第三个四百块……就这么累计下去。如果某个人答错了,前面累计的钱就没了。但是有一个补救办法,就是如果你对自己没信心,你可以在没问问题的时候说一声“存钱”,那前面的钱就存起来了,但是你又要从一百块钱开始。
大家就可以明白,这样的方式给了每个人一个选择的余地,但是又是一个两难的境地。如果你特别有信心,可以一直这么摞着答,从理论上来说,一个队如果一直累计答对的话呢,一场可以累计一百多万,但是实际上谁都没有拿到过那么多钱。因为有的人比较小心,每次都存钱,存了钱就永远归你了,但是你的起点总是一百,就很低,没有涨的余地。
每答完一轮,主持人都会对选手进行一番评价,通常都是骂得狗血喷头,说你怎么这么笨啊,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他会说这个人不好,那个人不好,其实就是在挑拨离间。有的人其实答得挺好的,他嫌人家存钱太多,有的人存钱不多他又嫌人家存钱太少,反正各种各样的理由,最后由选手内部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