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动画电影叙述艺术
13838000000013

第13章 情节(2)

1.平民化情节观

黑格尔在《美学》第一卷中指出:“一种使人感到快乐的表现必须显得是自然产生的,而同时却又像是心灵的产品,产生时无须通过自然物产生时所须通过的手段。这种对象之所以使我们欢喜,不是因为它很自然,而是因为它制作得很自然。”

当动画电影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类文化符号时,它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当代大众的审美风尚。所谓“当代审美风尚”是指体现在现代世界普遍流行的各种艺术形式和风格中的相同或近似的审美趣味,其基本特征是弃繁从简、返璞归真、平易近人。这可以说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审美意识嬗变的一种总趋向。当代审美风尚的现实依据是时代平民化意识的普遍觉醒。动画电影热闹欢悦的韵律、友爱和谐的意境、洋溢着感性的快乐情调……这些都适应了平民化的审美体验,唤起人们对美的感受和丰富的联想。正如托尔斯泰所说,艺术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手段。

首先,动画电影故事主题表达的平民化。都说艺术是情感的表达,对于当下的动画电影故事来说,追求那些童话般的“伊甸园”的美好憧憬和英雄式的宏大理想开始渐渐失宠,取而代之的是对人类最普遍不过的情感需求的寻找与体味。亲情、爱情、友情,诚实、善良、勇敢等等这些日常生活中朴素的基本元素已经成为动画故事主题里的“主角”,并且它们不再单一,而是通过故事的多方面展现,吸引着各个年龄层次的观众。比如2003年上映的动画影片《海底总动员》就讲述了一个有关父亲与儿子,有关小鱼和大海的感人的亲情故事,同时也包含着关于成长、勇敢、团结的主题。

其次,设置平民化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动画中的人物刻画早已远离了那种“一好百好”或者“一坏到底”的形象,更多的平民化情节将他们与实际生活中的真人拉近了距离,比如他们也像真实人物那样各有自己的独特性格和内心世界,有优点也有缺点。像《冰河世纪》中的长毛象,影片中他是一个曾经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父母被猎人杀害而变得孤僻的角色。而从他与树懒相遇开始,观众就发现实际上他是一个外冷内热,表面极力地掩饰自己善良的人物。他不耐烦地救了树懒,冷漠地去救落水的母子……尽管一再给自己营造出自私的样子,但是仍然无法抗拒发自本性的善良,一次又一次地帮助别人、保护别人。虽然他口口声声说:“没有我们,只有你!”试图以此来提醒别人:我跟你们不是一伙的。可是,到了关键时刻,他都义不容辞地走在危险的前面。正是这些不完美的情节让影片的虚拟人物向人类的现实生活靠近了,它们就像人类社会的镜子,有美有丑,有善有恶,所以,多元化的情节设置能够激发起人们心中似曾相识的感觉。

2.幽默化情节观

幽默,是人类对娱乐游戏的生命需求,具有相当的审美内涵。幽默情节的设置对于动画电影来说,比真人电影更加不可缺少。美国心理学家乔洛姆·辛格等认为:“幽默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其萌芽自婴儿出生第二年起即开始具备,从幼年起通过游戏培养婴儿的幽默感,对其日后创造力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创造心理学认为,创造个性的一大特点是富有幽默感,它同联想的灵活和“思想游戏”的大胆几乎是形影相随的,而人类对幽默又极为敏感。因此,动画电影用幽默情节穿插于故事中,几乎是每一个具有“游戏精神”和“童年意识”的动画作者创作的重要手段,它不仅是叙述风格的具体表现方式,而且深入到文本内核,深刻传达出影片快乐的本质。

首先,动画电影的幽默情节设置通常比真人电影有意的“含泪的微笑”式的深刻幽默情节设置显得直接简单得多,因为它最喜欢和需要的是从游戏中得到快乐,并且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完成快乐的传递。比如《天空之城》中对展现三个“飞天大盗”偷盗行为的情节安排,他们与矿工决斗之前,强壮的矿工为了显示发达的胸肌,运用气力把衬衫撑破,显得威猛而霸气。然而,妻子一句:“没人给你缝衬衫!”却使猛将军汗颜。多拉发扬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没有独自离开雷帕特,成功营救出了巴斯和希塔,当时他们的侠义之气,真是令人为之动容。可是,当多拉在丰满的胸前掏出大把大把的璀璨的金银珠宝的时候,大盗理应具有的本性,不禁令人捧腹。他们可恨又可爱,强悍而又真的很软弱,总是令人忍俊不禁。这些幽默的场景,使人们在震撼之余,对之珍爱有加。无论在多么危急的时刻,无论在多么困苦的时刻,只有镇定、坚定的人才能够像矿工妻子那样幽默,像多拉那样不忘自己的“本业”,幽默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其次,动画影片的幽默还能通过人物语言传递给观众。例如,在美国动画影片《冰河世纪》中就有许多生动精彩的人物对白:

——卡尔:这是什么?奶油花耶,我敢保证是今年最后一朵。

希德:噢,噢,看这是什么,松果耶,我的最爱。

——曼菲德:走上来吧,我们去温暖的南方。

希德:真的?

曼菲德:假的。

——希德:一根木头再加上我聪明的脑袋,就能冒出火花!

曼菲德:(这时天空下起雨来)哦!快看,出火花了嘿!

——杜杜鸟:我们要靠这三个甜瓜在地下躲好几百万年!

曼菲德:就靠这三个甜瓜?

——希德:你有什么问题?

大象:你就是我的问题!

可见,动画主人公语言的幽默感让影片中的成人形象也生动逼真起来,人们通过人物话语这座快乐的桥梁进入了游戏的世界,达到与人物形象心灵的亲近与交流。

我们还是以《冰河世纪》为例来看看里面幽默的情节设置。影片自始至终都有一个被浓墨重彩的歇斯底里的松鼠形象。它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天生的喜剧天赋,为了在冰原上藏匿一颗松果,竟酿成大雪崩惨剧。在面临被冰柱炮轰和冰阵夹击的惊险场面时,这只怪松鼠居然不忘带好它的松果才逃命,好不容易安然落地,却突如其来地被一只长毛象的巨脚压顶。影片的结尾段落,在几万年后,一只冰冻的松鼠漂流到了热带岛屿,冰块中的它依然保持着对松果的孜孜以求。冰块儿化了,松鼠眼睁睁地看着跟它一起经历几万年的松果被海水冲走,终于爆发了自己的绝望,它大喊一声,用自己的头去撞岛上的树干,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树上掉下了个和它身体一般大的果子——椰子。和影片开头滑稽幽默的行为一样,它为了收藏这个果子,又一次导致了地面的大面积崩裂,甚至导致火山的爆发。正是这一个个令人捧腹的情节,使影片保证一种“从头笑到尾”的喜剧感受。所以说,动画文本对幽默情节叙述与转述的恰当分配,为体现影片喜剧性的深层特质创造了空间。

3.大团圆情节观

弗莱说:“喜剧通常总是朝美满结局发展,而观众对美满结局的一般反应是‘应该这样’。”“大团圆”结构模式源于人类的“乐感”精神,并以实现“惩恶扬善”来得到一种情感发泄归于中正平和的状态。动画电影作为一种为人类提供“乐感”的视听艺术形式,在虚拟的时空里张扬了人类的理想道德和理想人格,得到一种完美的情感诉求。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动画在电影大盘中往往是以轻松娱乐取胜,它的结尾通常处理得比较和美,以设置“大团圆”情节作为结局。比如《海底总动员》中父亲历尽艰辛寻找儿子,最终父子团圆;《鲨鱼黑帮》中奥斯卡悔过自新与女朋友重归于好;《神笔马良》中马良凭借手中的神笔除暴安良;《渔童》中老渔翁在渔童的帮助下,斗败了洋人和县官;《风之谷》中愤怒的虫王熄灭了怒火,成为人类的朋友,世界恢复了和平……这些影片的“大团圆”结局模式不但能让人们看到光明的前途,鼓起生命的风帆,而且使人有一种愉悦的平和的心态,也满足了人们的审美要求。

有时候,这种光明完满的结局也孕育在理性的思考中。比如《风之谷》就是一部带有宗教预言色彩的向人类叩问生存之题的影片。我们从画面中出现的沙漠场景和阿拉伯民族的服装,可以推想故事发生在一个有着悠久神教传统的国度。那里的人类艰难地在这个世界上固守残留下来的一方净土——风之谷。他们对待虫族生物的敬畏多于亲善,虽然共生于这个世界,却处于势均力敌的僵持状态中。这种状态最终被第三方的入侵势力所打破,本应并肩作战的双方酿成了自相残杀的灾难。电影揭示的主题从不同侧面看有不同的解释,但值得注意的是:终极场景中娜乌西卡复活的意义。人神合一的结果早已在古老的壁画中被预言过了,死亡的神性化唤醒了人们对过去生活状态的反思,娜乌西卡从小对虫族的怜惜也给“兼爱”的态度以神性的解释。女主人公宗教式的死而复生恰恰证明了“风之谷”中的人类尚神性未泯,未来的生存之路虽充满了艰难险阻,但人们心中仍有共同的道德指向,就像在迷茫的夜空中升起的一盏引路明灯。

第二节动画电影情节的取材与改编

动画电影从其产生以来,对神话、寓言、童话、传奇、科幻的表现一直是它主流的故事范畴。故事,首先是一种口头形式,那些在夏日的星空下、冬日的篝火旁,从灵巧的口舌中流出的故事,其存在处于一种流动的状态中。即使在中间过程中可能会被记录下来,但并不妨碍它继续在其惯常的道路上从一个讲述者到另一个讲述者,从一地到另一地,从一个社会圈到另一个社会圈的传播,不妨碍它继续在流动中产生新的形象,同时又保留住那些主题要素。这种弹性在故事传播的连续过程中得以体现,而正是这种流动的灵活性才使得动画电影有可能适应故事所表述的每一个个体或群体。

尽管,神话、寓言、童话、传奇、科幻等文学体裁在对动画故事的激发上有共通性,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各类题材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个性。如果神话、传奇有幻想的虚构性的话,那么童话与寓言则有幻想的讽喻与教育性,因此,建立于它们基础上的动画电影故事也就杂糅与秉承了它们的这种特性。虽然,在故事上,动画与源文本都是基于幻想与虚构的表达,但是各个文本的重心可能有所不同,有的可能侧重于对纯真幻想的表述,比如《熊猫百货商店》、《小蝌蚪找妈妈》、《龙猫》、《怪物史莱克》等;有的可能是对一些虚幻想象的模拟与警示,比如《三个和尚》、《崂山道士》、《红猪》、《幽灵公主》等。此外,源文本的体裁不同也给动画电影在故事选择上提供了无限言说的可能,有从脍炙人口的童话或神话故事改编而来的动画影片,如《白雪公主》、《仙履奇缘》、《小飞侠》、《三只小猪》、《睡美人》、《美人鱼》等;有广为流传的历史传奇,如《风中奇缘》、《阿拉丁神灯》、《埃及王子》、《花木兰》、《真假公主》等;有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如《美女与野兽》、《石中剑》、《罗宾汉》、《泰山》等;还有成名的文学作品,如《爱丽丝梦游仙境》、《钟楼怪人》、《101斑点狗》等。总的来看,不论是已经成形的叙事作品,还是未成形的素材与灵感,它们都成为动画电影故事情节的主要源泉。本节将要探讨的便是那些已经成形的叙事作品给动画故事创作带来的活力元素。

一、神话与民间故事

神话与民间故事是动画电影故事创作的主要情节来源之一,因为它们充满超现实的荒诞色彩和超自然的神秘性质,现代人可以从中汲取现代文明里所缺乏的精神营养。很多动画影片都以不同形态渗透着或多或少的神话与民间故事元素,显现出一种特有的精神力量。在中国的动画创作中就有很多充满神话与民间故事色彩的影片,比如《九色鹿》、《神笔马良》、《天书奇谭》、《宝莲灯》、《渔童》等等。

首先,神秘而崇高的神话是“一个想象的故事”,是“一个神秘的故事”。它产生的思想基础是万物有灵的观念,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像人类一样有思想、有心理活动、有感情,各种自然现象背后似乎存在一种超自然的伟人力量主宰着一切,这就是“神”。

于是,原始人类按照自身的形象构想出各式各样的神,并且认为是神的各种行为造成各种自然现象的同时,人们还将一切有生命的事物,如动物、植物,无生命的事物,如风、雨、山川、河流、星体等,乃至抽象的概念,如邪恶、贫穷、善良、友爱等都加以人格化,都看成是有生命、有意识,并且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和意志行动的“人”,正是在这种原始思维的促使下产生了神话。

所以说,神话并不是原始人类的一种有意识的文艺创作,而是他们对自然界和社会本身所作的自以为真实可信的描述和解释,但我们现代人却从中看到了原始祖先是如何不屈不挠地与强大的自然力进行英勇斗争,是如何对未来世界充满希望和美好的憧憬。正是这种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唤起人们产生许许多多美丽的幻想,从而对社会发展具有一股强烈的推动和鼓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