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探索与实践
13837500000065

第65章 青年教师主动融入团队提升综合能力

杨成、张宜春、牛亚青

(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数字媒体技术系)

摘要:教师从胜任到优秀到卓越,都离不开一种可以称之为灵魂的东西,那就是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每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精神,是集体和个人成长前进的推动器,是提升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基础。在实际工作和管理过程中,青年教师融入团队,要做到认同、参与团队的工作,要寻找团队合作的乐趣,要尊重团队的习惯和处事方法,要确定共同的目标,最大化相互之间的利益,同时要保持好的心态,宽以待人。

关键词:主动性、综合能力、以人为本、和谐共赢

一、引言

谁都知道,划亮一根火柴远远没有把多根火柴聚在一起划亮获得的光亮和热能大。

教师作为高校的员工,有必要提升自己的参与意识,融入团队发挥集体力量,以此增强团队凝聚力,形成星火燎原之势,推动组织取得更大的效绩,也为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最佳的途径和良好的外部条件。

在登山过程中,登山队员之间以绳索相连,一旦其中一个人失足,其他运动员必须全力相救,否则,整个团队都无法继续前进。一个上千人的汽车装配厂,只要其中一组人不干工作,其产品就无法出厂,谁也不会购买没有轮子的汽车。[1]

高校建设同样需要团队精神,要求她的成员必须积极融入学科团队中去。团队精神是每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精神,是集体和个人成长前进的推动器,是提升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基础。每位教师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成员,学科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师的素质提升水平,教师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为学科建设发展所做出的共同努力,也将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科发展水平,从而最大化所有教师的共同利益,实现教师的社会价值。

二、调整心态,主动认识环境

刚刚毕业的博士、硕士,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需要尽快地去适应。在这个过程中,首要的是调整好心态,在展示自我才能的同时,对环境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此时,对于心态的调适非常重要,“学习”是这个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不无道理,谦虚、积极的态度带来的收益远远要超过自大、消极。一位工作中的前辈也曾经深有感触地说过“心顺则人顺”,调整好心态,主动去认识环境、适应环境,把压力转变成动力,是其人生取得成功的法宝。

同时,认识环境,实现青年教师个体与环境的结合,也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个体能够被环境所接受、实现个体发展的必然要求。“适者生存”,对于初来乍到的年轻人、对处于环境转变中的青年教师而言同样适用。能够很快适应环境、融入团队的人,也必然能够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支持,从而更快地提升能力、体现价值。

现在,国家、学校、学院的大环境是好的。国家强调“和谐社会”、“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学校强调“创新团队建设”,各种校级项目、“382”人才工程等为充分发挥个人长处、加快成长,实现个体与集体的共同发展造就了良好的政策条件。学院更是从长远发展和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鼓励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等工作中进行创新,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宽松、开放的发展环境。大环境是人性化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三、没有团队就没有个人

美国劳动部的一份报告指出:团队合作是一种劳动技能,应该在学校里受到更多的重视。不管对个人在工作职位上的成功,还是美国企业与国内外对手竞争的胜利,这项新技能的传授是很必要的。下面是某公司员工进行的一项体验:[2]

参加体验的队员被分成了一队和二队两个队。在一次野外活动中,两个队都碰上了相同的问题:一个队员不幸食物中毒。大家都知道在一个“池塘”中间有一杯解药,但是“池塘”里有猛兽,人不可能进入“池塘”,唯一的工具是一段很长的绳子。于是两个队分别展开了行动。

“把绳子折叠成两根,队员们两边拉直,直接用绳子去夹住杯子!”有人提议。“可是绳子这么长,拉不直呀,说不定还会把药给打翻了!”“看来还是要人进去!”

听到有队员提议让人进去,教练又给大家发难了:“这个‘池塘’里的沼气很重,为了防止拿药的人的眼睛不被熏坏!必须给他蒙上黑布!”

时间已经过了一半。有人建议:“把两根绳子平行,一个人坐一根,手再扶一根,两边用力拉直。”可是试了好几次,坐在绳子上的人都不能平衡。“干脆把绳子叠成三条平行线,人爬在上面过去拿应该能行。”受到刚才的办法的启发,队员们很快想到了这个办法。

可是谁爬呢?一个自称以前练过体操的女孩站了出来,在外面实验了两次以后,她顺利拿到“解药”,一队一举成功。15分钟以后,二队也拿到了“解药”。

体验完后,每一个队员都发表了他们对此次体验的感受和意见:

一队认为:(1)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团队的力量才能获得成功,没有整个团队成员的努力,我们绝对取不了“解药”。(2)一个团队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指挥。在我们的实验中,当我们的队员刚要接触到杯子的时候大家都激动,都在指挥,拿药的队员不知道听谁的,结果判断失误把杯子弄倒了。(3)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去。我们把力气大的都用来拉绳子,身材合适的人去拿“解药”。(4)下属应该审时度势提意见和建议。

刚开始大家都在提意见,但是队长并没有采纳,只有在实验后提的意见才被采纳了。

二队认为:(1)在实验中要有所突破。我们是用一个人坐在绳子上取到“解药”的,原来我们也认为不行,但是摸索熟练后还是成功了。(2)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一致是成功的重要原因。我们都有拿到“解药”的共同心愿,这也是组织的目标,导致了我们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3)成大事必须做细。开始我们的几次失败都是在细节上有问题,是每一个步骤才保证了我们最后一次的成功。

最后两个队一致认为:团队发展最终靠的是全体成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每个人充分展现自己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有团队才有个人。

如今,我们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多。对于一个高校和教师来说,在一个学科领域里取得重大突破,提升学科竞争力,增加行业话语权,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质量,取得最高的工作效率,都需要具有广泛基础的合作做保障。

四、积极主动融入团队

融入是一种双方的相互认可、相互接纳,并形成行为方式上的互补互动性和协调一致性。理性约制力强、感悟力好的人,融入得自然和谐、顺乎情理,被群体接受的程度就高,因此就可能会取得更多的发展条件和机遇。作为具有独立个性的个人,在团队这个大家庭里必须融入群体中去,才能促进自身发展。[3]

在实际工作和管理过程中,青年教师融入团队,要做到认同、参与团队的工作,要寻找团队合作的乐趣,要尊重团队的习惯和处事方法,要确定共同的目标,最大化相互之间的利益,同时要保持好的心态,宽以待人。具体来说,青年教师要积极主动地融入团队,至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主动适应环境,找到交点,是发展的前提

应在良好心态的引导下,分析个体的特长,了解团队的发展目标和团队在组织管理、处事方式等方面的特点,找到个体与团队之间的交点。无法适应环境,找不到相互之间的交点,往往会出现所谓“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当然这个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地挖掘,不断地调整发展发向,以适应环境和团队的总体发展要求。

当初我们来到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除了有一股热情外,对广电行业却属于门外汉,对广电行业的特点一无所知,对传媒特色更是把握不准。在这个阶段,通过与其他教师交流沟通,向老教师学习,向其他青年教师请教,才使得自己尽快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优势,发现个人与团队的共同利益所在。

2.融入团队,和谐共赢,是成功的要诀

任何人都不要单兵作战,任何时候都不崇尚“个人英雄主义”。一定要融入团队,个人既需要团队的支撑,也需要为团队贡献力量。更不能只考虑个人利益,一定要以团队整体发展为重,各方面的和谐共赢应该是做任何事情的出发点。单兵作战和“个人英雄主义”必然导致最终的失败,也容易出现“怀才不遇”的问题,即使做了工作,有了成绩,也不会被大家认可。

青年教师往往比较有冲击力,但这也容易成为其发展的绊脚石。原因就在于没有充分考虑别人的利益,没有把团队放在第一位。就像一根指头与一个拳头的关系,五根手指相互配合,浑身上下的肌肉相互配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才能打出一路精妙的拳法。

3.增强核心凝聚力,尊重权威,是团队战斗力的基石

团队战斗力的基石是团队的凝聚力。凝聚力的形成,一方面要求团队的权威核心具有足够的学科魅力,另一方面,对作为团队成员的青年教师来说,要主动围绕团队目标,围绕团队权威核心,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逐步加深对团队内涵的理解。否则容易由于“局部认识”和“惯性思维”等因素,导致不适应“全局管理与部署”。

有战斗力的团队,一方面要保证个体的个性发挥、各抒己见,同时也要保证权威的决断和组织的统一管理。个体恃才自傲,听不进意见,不服从总体安排,更有甚者,团队成员之间互相拆台。这些将严重内耗团队力量,导致团队凝聚力下降,更无法有效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现在学院已经初步形成了“调频同步广播”、“宽带信息网络”、“广播电视工程”等多个特色团队。学校“211”建设和“十一五”规划也更加强调团队建设,下大力气打造核心竞争团队,“382”人才工程、“111”引智计划等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点。在面对行业内外竞争时,一个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显然是实现科研与教学创新、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的基础,也是学校这个大团队提升学科竞争力和行业话语权的重要基础。

4.主动参与建设,开拓创新,是工作的重要任务

青年教师作为团队的重要成员和主要活力,要主动参与学科建设,为团队发展献计献力,不能消极等待。在这个过程中,更要注重创新思维,解放思想,围绕团队目标提出新方法、新思路,并扎实有效地实施。在参与建设的同时,要避免好高骛远,要从具体工作做起,认真完成任务。

国家科技创新大会、中长期发展规划等重要战略都把科技创新以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重要内容,学校“211”二期、三期、“十一五”规划,也都围绕“创新”进行了重要的部署调整。青年教师应主动参与团队建设,开拓创新,将个人与团队的“交点”进一步引导到学校和国家的“焦点”上来,引导到打造有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团队、争取技术突破的道路上来。

5.“以人为本”,宽以待人,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教师作为育人之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学术的教育,更重要的是一种做人准则的教育。而这种做人的准则,应该成为教师自身必备的素质。具体来说就是“为人师表”应该成为青年教师的基本行为准则,“做人”要先于“做事”。在团队中也同样,宽以待人是团队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青年教师更要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做到“以人为本”,共同维护团队的和谐发展。

在信息工程学院这个大家庭中,每一位教师就是一位朋友,每一位教师都可以看做是自己学习的榜样。朋友之间需要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在竞争中更要体现协作,在团队的共同目标下,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五、结论

本文对个人的经历进行了思考,强调了融入团队的重要性。当然,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特点和经历,如何展示个人才能、充分提升价值和综合能力,各有各的不同,方式方法不能一概而论。经验还需要个体化的落实和思考,但是与环境形成良好互动却是共同的主题。通过主动融入团队,可以很快地发现科研、教学工作中的特点,学习基本的方式方法;发现科研、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和探讨途径;完善个性、品质,尽快成为成熟的、合格的青年教师,从而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宁一。培养员工精神。地震出版社,2005.

[2]孙虹钢。要努力的工作更要聪明的工作。新华出版社,2006.

[3]邵丽颖。学会“做人”融入“老团队”。青年报,2008.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