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探索与实践
13837500000049

第49章 新媒体时代虚拟现实技术人才培养(2)

五、培养复合型虚拟现实技术人才

培养虚拟现实技术与新媒体艺术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无论是偏重技术教育还是偏重艺术教育,人才的复合型成为人才培养时需要关注的问题。由于新媒体艺术学科内涵、性质的不确定性,同时没有一个相对全面、准确、清晰的专业表达,使得跨学科的教学相关活动十分被动。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学科系统的角度出发,全面、深化地对复合型虚拟现实技术人才的培养进行研究,提出关于虚拟现实技术和新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科界定以及对课程设置的一些思考。

在一些新媒体技术相对成熟的发达国家,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办学理念、课程结构以及对这一专业的理性认识,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首先,作为新媒体技术专业,对技术的学习一定是学科结构中的重中之重。就虚拟现实技术学科的特点而言,虚拟现实技术是建立在集成诸多学科基础之上的,需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及硬件设备来完成,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应涉及诸如控制学、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多媒体数据库设计、实时分布系统、电子学、机器人及交互式多媒体技术等专业课程。

其次,我们所关注的是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问题。技术可以更好地支撑艺术表现形式,而艺术更为广泛地依托于新媒体技术来完美呈现。所以说,新媒体时代,艺术表现和技术需求是共存的、相互依赖的。目前社会上新媒体的技术人才缺乏艺术素养,新媒体艺术从业人员懂艺术而缺乏数字技术,两者兼通的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我们的教育目标应该是为社会提供既有较高数字技术水平又有较好艺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数字时代的技术人员应该具有更全面的素养和更广博的知识。新媒体技术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应该能使学生首先具备扎实的技术能力,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同时掌握市场营销知识与媒体传播理论,了解消费者心理和把握社会信息。以欧美一些成功的新媒体技术学院的课程设置为例,该类专业方向在一年级开设有“计算机应用基础”、“数字媒体设计概论”、“网络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高级语言”、“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使用”等必修课,使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打好计算机软件应用的基础,具备简单多媒体技术的集成、管理和维护能力,并辅以“艺术概论”、“新媒体媒介”、“创意产业”等课程,使学生掌握各种艺术和新媒体创意的常识,并获得对新媒体艺术的感性认识。在二年级开设与多媒体技术专业相关的课程,就虚拟现实技术而言有“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学”、“计算机视觉”等相关必修专业课。在三年级开设“软件设计”等必修课,使学生具备使用计算机语言独立完成多媒体作品的创作能力。在这三年期间,学校还提供“顾客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广告策划”、“经济学”、“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网络传播”等跨系、跨专业的课程供学生自由选修,为学生的个性发展预留了一定空间,力求使学生具备更全面的知识、较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另外,在办学理念上,一些成功的欧美院校在新媒体人才的培养上非常注重“创意”能力的培养,以至于创意课程占新媒体课程的三分之一左右。一方面,创意指对学生的新媒体艺术修养的培养。有学者曾经指出:“新意”和“新异”是艺术始终不懈的追求,任何忽略或降低对创意的教学要求,都是对本科教学层次基准的降低。因此,在本科教学计划中,应该充分融合体现这一重要的教学导向,使教学在重点突出的基础上,任务明确地完成技术与创意新媒体艺术结合的复合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创意还包括学生从文化创意产业的角度去思考技术产业化的发展,培养学生独立判断技术产业化的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掌握技术的基础上思考技术如何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如何更好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使用习惯。同时,应重视相关创意产业的人文教育,打好学生的文化底蕴。

其最重要的功能是提高学生对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审美观,而这些正是作为数字技术创意人才在进行创作时所必需的精神指导。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文教育,教师要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把人文精神渗透于学科教育内容之中,将知识内化为素养,注意挖掘教育内容本身内涵的社会功能和价值观念。

这里,我们强调艺术的基础作用并不是否认技术的作用,而是要达到使懂技术的人才能够擅长尝试更好的艺术表现的目的。新媒体技术学科的发展本身就应该立足于二者的结合之上,将二者有机地融合而不是相互独立。有人推论,数字新媒体艺术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主流艺术。目前新媒体的表现形式快速向社会各个领域渗透,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在培养新媒体技术人才的时候不仅要看市场的需要,更要注重培养人才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复合型新媒体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人才培养,注重学生技术和艺术知识的有机融合,为社会输送满足新媒体时代需求的技术艺术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小强。虚拟现实技术。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

[2]张茂军。虚拟现实系统。科学出版社,2005.

[3]郑立华。新媒体艺术:用技术玩耍艺术。中国商报,2004.6.8.

[4]曹戍。论身临其境的艺术设计———虚拟现实艺术设计研究。清华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5]王成为,高文,王行仁。灵境(虚拟现实)技术的理论、实现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6]肖永亮。美国的数字媒体学科发展。计算机教育,2006(5):47-50.

[7]邱晓岩。对数码媒体艺术现状的反思。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88-91.

[8]朱志刚。新媒体艺术专业教育与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4):114-115.

[9]刘自力。新媒体带来的美学思考。文史哲,2004(5):13-19.

[10]钟心。高校招生关键信息大参考。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11]金元浦。作为创意文化产业的艺术。美术观察,2004(4):12-13.

[12]沈海晖。广告新媒体探究。装饰,2004(11)。

[13]史颖波。新媒体新英雄。电子商务,2000(6)。

[14]王勉忠。上海南站地区发展新媒体产业的思考。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4)。

[15]陈玉鹏。央视布局新媒体。互联网周刊,2006(12)。

[16]何力。新媒体是伪命题。商务周刊,2006(17)。

[17]刘峻。新媒体之我见。广告大观,2006(5)。

[18]谭泽薇。新媒体“新颖”还是“新鲜”。广告人,2007(1)。

[19]王中军。新媒体带来新营利模式。商务周刊,20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