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探索与实践
13837500000034

第34章 浅析新形势下高校课程考试管理工作(1)

马佳、罗莉梅、路英、邱净

(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学办公室)

摘要:学分制是比较适合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的教学制度。课程考试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学得失评价和教学工作信息反馈的一种手段,也是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学分制下,高校考试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考试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考试管理效率,促进考试管理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学分制、考试管理

资助项目:中国传媒大学教改项目“基层单位教学管理模式改革”。

一、引言

学分制是学校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教学计划规定的累计平均学分绩点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其核心是弹性学制和选课制,具有比学年制更大的弹性和自由度,是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各地的高等学校已越来越多地把学分制作为自己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具体操作方案。学分制的重要价值在于它为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可能性。

高校考试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学与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学分制的普及,如何搞好考试管理工作,如何开展考试管理改革,如何转变传统的教学和考试观,促使整个教学过程的转换,使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更加符合当今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从而充分发挥学分制的效应,是摆在高校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和基层教学管理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当前考试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与考试是学校教育中两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课程学业考试是评价学生学业的主要手段。考试除了能够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并给予价值判断外,还能够评估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水平和学生能力提高,即能够判断教学活动和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当前,加强高等学校考试管理工作的呼声很高,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及基层教学管理人员在加强考试管理方面也采取了许多办法,但收效并不明显。考试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传统的考试办法依然或多或少地限制了考试制度改革的深化。

1.对课程考试目的认识不全面

课程考试是高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可以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为师生改进教学提供事实依据,最终为学校的教学规划和教学管理提供信息依据。然而,有些教师认为,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是所授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们考虑最多的不是如何有效地掌握知识,而是如何有效地通过考试。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考试成了课程结束的标志。教学管理者也只是把考试作为学生留级、退学、毕业和授予学位的评判依据等,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忽视了考试的真正效用。

2.考试形式和方法单一

目前高校大部分课程的考核形式仍然是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而口试、答辩、动手操作等实践应用的形式少,考试命题侧重于记忆,强调学生在记忆的基础上理解、分析和计算,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死记硬背,从而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闭卷考试形式是在传统学年制模式中产生的,体现了应试教育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不到良好的发展。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在考试面前没有一定的选择性,只能接受闭卷考试形式。这种教考形式跟不上学科发展的步伐,无法使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打击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热情,压抑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即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传统的考试形式不仅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无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部分学生考试违规的倾向。

3.考试质量分析流于形式

课程考试的目的是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是对教与学双方的信息反馈。考试是一个阶段教与学的结束,同时又是另一个阶段教与学的开始。如何避免在下一阶段出现与上一阶段相同或类似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考试成绩和考试管理进行全面总结。目前考试后的管理工作尚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对考试后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规定没有明确,没有落到实处。

对于学生来说,考试的信息反馈可以弥补知识缺陷,端正学习态度;对于教师来说,有利于总结教学经验,制订并完善教学计划,选择更有效的教学方法等。当前多数高校只是把试卷分析信息作为教学档案存入所在院系束之高阁,没有对试卷分析进行全面的汇总、分析和反馈,使考试结果中对教学管理和质量考核有价值的教学信息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也难以通过试卷分析达到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

三、建立和完善与学分制相适应的考试制度

实行学分制,其目标是要打破学年制条件下整齐划一、平均发展、单一规格的培养模式,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形成“专业特色”,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的各类人才。因此,考试形式的改革首先要从考试理念的转变开始。

在学分制条件下,考试不应仅仅是为了测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考试应该被看做一种教育的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1.提高认识,规范管理

端正考试目的,明确考试功能。明确高校课程考试的直接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间接目的是通过考试培养学生的应试和应变能力,考试的终极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每个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质、认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从这三个目的出发,明确考试的功能:一是检测评价功能。通过考试检测学生的学习实效,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二是诊断反馈功能。通过考试帮助教师和学生分析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的进步程度和存在的问题,获得如何调整和改进其后续教学活动的信息。三是激励导向功能。通过考试鞭策、激励学生学习的进取心和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掌握吸收新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方法,激发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具有敢闯、敢干的实干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考试组织上,要做到主管教学的校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直接参与、基层教学管理人员具体实施,使考试工作上下形成一个组织有序的考试领导和实施体系,并使这种组织领导渗透到考试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考前充分准备,做好考试教育工作,营造考试氛围,宣传并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立志成才,正确对待考试,把考试作为检验自己学习好坏的重要手段,了解熟悉并自觉遵守考试规章,诚实从考,杜绝违规行为。考试中学校和院系的各级领导层层巡视,检查指导和督促考试和监考工作,考务人员严守岗位,坚持原则,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考后认真总结经验,教师做试题和成绩分析,学生检查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实行考后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使考试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通过这些环节的要求,不断地完善考试管理工作,才能体现出高校考试公平、公正的原则,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