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转型期中国出版业制度分析
13837100000019

第19章 中国出版业市场体系的构建和完善(1)

市场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紧密相关,要促进出版业经济发展,就要提高出版业的市场化水平,而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建立健全市场体系。本章首先考察我国出版业市场化水平和出版市场体系的发展现状,探讨制约我国出版业市场化水平提高的障碍,从而为我国出版业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出版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探索可行之路。

第一节 中国出版业的市场化发展

一、市场化与经济发展

1.市场化的内涵

市场化就是市场机制在经济中对资源配置发挥的作用持续地增大,经济对市场机制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和增强,市场体制从逐步产生、发展到成熟的演变过程。目前对市场化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指市场机制在一个经济体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持续增加的经济体制演变过程;一种是特指改革或者转轨国家资源由计划配置向市场配置的经济体制转变过程。前者是发展意义上的市场化,后者是改革或者转轨意义上的市场化。

中国的市场化进程,有发展意义上的市场化成分,但更主要的是改革意义上的市场化。中国经济市场化的过程在现实中表现为计划和市场两种力量相互对峙、相互较量的过程,是建立在自由的企业制度、完善的市场体系、完备的市场法规、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国际化、开放化的运行机制的基础上的。企业、市场、政府的市场化是市场化进程的主体内容,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在经济市场化进程中,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以及市场的各个方面都要相应发生变化。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经济行为主体的独立化,经济决策的分散化,所有制结构和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多元化,产品价格的市场化,要素价格的市场化,经济行为的规范化、法制化、秩序化、信誉化。

这些特征体现着市场化的理论含义,同时制约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

2.市场化水平

市场化水平,或者称市场化程度是对某一时期资源配置状态的一个客观描述量,即某一时期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资源的投入在多大程度上是通过市场而不是国家计划手段实现配置。

对市场化水平进行测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通过预先设计的指标体系对一个国家、一个部门或一个地区的市场化水平和状况做出测算和评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对市场化测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者从体制构成、产业、区域、总体等不同角度对中国市场化程度进行了衡量。从研究的结果看,学者们普遍认为:到21世纪初“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达到60%以上”,“中国已进入市场经济国家的行列”;到2008年,中国市场化水平预计可达75%以上。

3.市场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传统的经济理论指出市场化影响生产动机、生产效率和资源的使用效率。自从亚当·斯密时代起,经济学家和经济史学家们就开始讨论市场化对资源供给、商业竞争、自由贸易和产权保护的作用。这些因素恰恰是经济运行系统的主要成分。不同的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市场化(经济自由)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所用的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但是,就中国来说,经济市场化促进经济发展,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中都已得到证明。从理论上说,“制度是重要的,是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中国的市场化就是要“建立一种更有效的市场制度”,所以从根本上说,中国市场化的转型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同时,实证研究也发现:中国的市场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具有稳定的“强显著”的关系。三十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事实也说明了这一点。

二、出版业的市场化进程

我国原有的出版业制度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出版业一直被作为社会主义的一项事业进行建设,生产有计划,项目有资金,待遇有保障,生产定销售,重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十一届三中会以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出版业也逐渐走上了市场化之路,到目前为止,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商品化阶段(1978~1992年)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缓解社会图书需求巨大而出版业无书可供的“书荒”局面,国家出版局逐渐恢复并发展了图书的发行市场,并鼓励出版社提高图书生产能力。198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第一次提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注重经济效益”,承认图书具有商品属性,出版工作也是种经营活动,图书不仅具有政治功能,也具有教育功能、娱乐功能、经济功能等。由此,出版业由过去只抓单纯的社会效益转变为追求两个效益的结合,由单纯的生产模式向生产经营型模式转变。出版社可以自办发行,图书的发行和流通渠道也大大拓宽,为出版业产品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988年5月,中宣部、新闻出版署颁发了《关于当前出版改革的若干意见》,进一步确立了出版社“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原则,要求实施出版社内部机制改革,推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专业职务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对发行体制也进行了以“放开搞活”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此后,出版发行、物资供应、价格等方面逐步放开,出版物发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出版业要素市场也开始启动。

这一阶段可视为中国出版市场化的启动和初步发展阶段,以图书的商品化及图书市场的发育为主要特征。具体表现在:图书的商品观念和出版业的经济属性观念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图书市场得以迅速孕育和发展,并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出版社由纯生产性组织转变为企业化管理的生产经营型单位。这一阶段的市场化推动出版业高速发展:从1977年到1992年,出版社的数量由82家发展到519家;图书品种由1.37万种增长到9.67万种;图书总印量由15.11亿册增长到59.34亿册。但是,这时期也出现了单纯的数量扩张、选题重复、市场缺乏规范、出版散滥、买卖书号、图书质量低下等现象。

2.集团化阶段(1993~2002年)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1994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实现两个转变的要求,即实现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方向转变。但出版业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使出版业在这一阶段的市场化转型中障碍重重,步伐显得慎重而缓慢,而改革的重点落在调整出版结构和提高出版质量和效益上。

1994年,新闻出版署针对总量增长过快、质量效益低下的状况,提出了“要从以规模速度为主要特征的阶段,向以质量效益为主要特征的阶段转移”的思路,强调质量和效益。另外指出,出版物是特殊商品,不能完全交给市场去调节。同时,为了调整出版结构,提高出版业的集约化经营水平,新闻出版署开始推动出版的集团化发展,1998年批准组建广东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广东发行集团、四川新华书店集团、江苏发行集团,作为全国试点单位。

这一阶段可看做我国出版市场化的发展时期,以出版机构的集团化和出版行政管理的规范化为主要特征。具体表现在:中小学教材之外的出版物价格放开;出版上游的印刷和书稿、版权交易的市场逐渐放开;出版集团产生并初步发展,到2002年底出版业的国家级集团有出版集团13家,发行集团9家;出版市场规则初步形成,一系列出版行政法规得以颁布实施,如修订的《著作权法》《出版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出版物市场管理暂行规定》等。这一阶段的出版业也获得了一定发展,到2002年底,共有568家出版社,出书170962种,总印数达68.70亿册(张)。但是,这一阶段的市场化还没有触及体制因素,出版机构的性质仍然没变,集团化依靠行政力量推动;政事不分、管办不分,出版单位缺乏自主权;出版业条块分割的市场格局加剧;民营出版业快速发展却不被体制认可,等等。

3.企业化阶段(2003年~)

从2002年开始,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思想,并且提出了“文化产业”这一重要概念,要求大力加强国家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2003年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今后发展的中心任务,把市场化改革向广度与深度推进。2006年中共中央的《关于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出版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在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背景下,中国出版市场化进入了全面、深入发展阶段。2003年,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颁发实施《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标志了我国出版物分销市场的正式对外开放;颁发实施《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为各种所有制资本和个人进入出版发行市场实行准入平等提供了法律保障。2006年新闻出版总署出台《关于深化出版发行机制体制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深化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具体任务:根据“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出版分成公益性出版和经营性出版两类。经营性出版单位要全面面向市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通过转企改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关于深化出版发行机制体制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还对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健康繁荣的现代出版市场体系提出了改革措施,鼓励出版集团公司和发行集团公司相互持股,进行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并购重组,建立必要的经营性分支机构,推动有条件的出版、发行公司上市。

这个阶段是中国出版市场化转型的关键阶段,它以出版社的改企转型为主要特征,带动了出版市场的全面发展。具体表现在:出版行业的政事、政企分开,政府职能开始转变;经营性出版社转企改制,部分已转制企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少数出版企业成功上市融资,出版单位的所有制结构开始多元化;出版资本市场开始启动,产业一体化进程加快,跨地区、跨部门、跨媒体的出版业兼并重组开始出现;非国有资本进入出版业的领域和条件限制放松;等等。2009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对出版社的体制改革,不仅给出“路线图”,还明确地列出了时间表:即除明确为公益性的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外,所有地方和高等院校经营性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2009年底前完成转制,所有中央各部门各单位经营性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2010年底前完成转制。

这一阶段,出版业稳步发展,到2008年全国共有出版社579家(包括副牌社34家);出版集团30余家,其中2家上市;出版图书275668种,总印数69.36亿册(张);数字出版产业也初具规模。但是,这个阶段的市场化仍在继续。

综上可见,通过三十年的发展,出版业的供求关系已根本转变;比较健全的出版物市场体系已经建立;越来越多的出版单位确立了市场主体地位;行业主管部门职能已开始转变,政府治理向着法制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中国出版市场化有了很大提高。

三、出版业的市场化现状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出版市场化水平明显提高,已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出版市场经济体制。但与其他行业比较起来,出版业的市场化在中国各行业中仍处于较低水平。有经济学家根据2002年中国经济数据测算,不同行业的市场化水平分布状况是:制造业市场化程度最高,服务业中的金融保险、邮电通讯、文化产业等,市场化程度还很低。而市场化水平低的行业基本都由国有资本垄断,市场的准入门槛很高。另外,据出版学者贺剑峰估测,“2000年我国出版业的市场化程度约为30%”,这个水平不仅距成熟的出版市场有很大距离,与我国总体60%以上的水平也相差甚远。可见,尽管三十年的改革使中国出版市场化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进程缓慢,其市场化水平仍低于全国总体水平,并落后于全国的大部分产业。

1.出版物的市场体系发育仍需完善

一方面,出版物市场体系建设已经比较完备,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出版物发行市场的规章制度和执法机构;新华书店的股份制改造、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出版物发行和批发市场,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购销渠道共同发展的局面,有利于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出版物市场体系;2006年启动的面向农村的公益性出版工程——“农家书屋”的建设,计划到2010年在全国建立20万个“农家书屋”,2015年基本覆盖全国的行政村,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农村地区出版物市场发育缓慢的不足。

但另一方面,出版物发行市场的地区封锁、条块分割的局面仍没有彻底打破,这集中体现在国营出版物发行系统对本地区中小学教材和教辅市场的垄断。根据2009年9月发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可以看出,我国下一步完善出版业市场体系建设的一个突破口是培育资本市场,即“以资本为纽带推进文化企业兼并重组取得重要进展,力争形成一批跨地区跨行业经营、有较强市场竞争力、产值超百亿的骨干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