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研究
13836400000031

第31章 电视新闻媒介对其外部生态因素的反拨(3)

三、镜头拍摄技巧

2003年4月9日,当美军攻陷巴格达时,CNN报道说伊拉克人民群众涌进广场拉倒萨达姆雕像。事实上,广场周围都由美军坦克把守,广场上的人群稀稀拉拉,在雕像下的几十个欢呼的人多为美国军人和随美军进入巴格达的亲美人员。为了显示无数的伊拉克人民在广场欢呼雕像的倒塌,美国各大媒体选用的都是长焦镜头拍摄的画面,而广角拍摄的真实场面没有出现在美国的主流媒体上。

四、剪辑手法

2000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60分钟》节目中,迈克·华莱士对江泽民进行了采访。为了把报道纳入人权框架内,以符合美国及西方观众的心理预期,该节目有意把江泽民的声音列成画外音,电视画面则配以“六四”事件的天安门广场镜头——通过声画对位暗藏叙述框架。

五、新闻编排

先以各国电视新闻中流行的“包裹式新闻”为例。

节目编排时,通过对资讯的整合与梳理,挖掘围绕同一个主题的相关资讯,然后按内容的关联度将其排列组合,打成一个“新闻包裹”。

在对系列信息的选择和组合上,暗含新闻框架。例如,齐齐哈尔发现芥子气毒气弹事件,可以以“服务警示百姓”为框架,将“何时何地发现芥子气毒气弹”、“何为芥子气,有何危害”、“如何识别和注意,受其伤害后如何自救和就医”,串联播出;如果以“控诉日军侵华使用生化武器”为框架,则可以采用“齐齐哈尔发现芥子气毒气弹”、“百姓不小心被毒气弹伤害后的惨状”、“当年日本化学武器部队用中国人做活体试验的资料”、“抗日战争时期齐齐哈尔遗留有多少这类毒气弹,危害持续”的序列。

资料画面反复使用也是一种常见的新闻编排方式。

反复使用典型资料作为新近发生的事件的背景,多次满足并强化观众的理解框架从而达到播出目的——电视新闻历年的成就报道中,我们都有一些因习见而印象深刻的画面,比如2003年的神舟五号、2005年的神舟六号、2007年的嫦娥一号、2008年的神舟七号就是这些年航天事业的代言形象,而刘翔那创纪录的跨栏身姿成了中国进军奥运的领军形象。等等。

此外,电视节目播出必须遵守的线性播出序列和有限时空容量也是造成反拨的基本因素。

相对于网络视频已经实现的自主随时点看和信息容量无限,电视节目的播映还不得不遵循线性的时间序列,每天也不能突破24小时的上限。数不胜数的事件在每时每刻无序、随机地发生,但经过媒介的挑选和精心建构,就组织成为一个有序、有限的拟态世界送到我们眼前。比如,各时段新闻的滚动更新,就是为了在线性限制内尽量缩小事件发生时间和播报时间之间的差距。

对应观众的作息习惯,不同时间段的电视节目板块必然有不同的屏前观众基数,于是就有黄金时段和非黄金时段的区分。崔永元说,对全世界的电视台而言,晚间7点到9点档,都是高收视率时间。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收入绝大部分是晚间7点到9点挣的,而且都是一套节目挣的,其他那么多频道,那么多时间挣不了几个钱。如果你把《焦点访谈》安排到凌晨1点半,它再尖锐也没有现在这个收视率,这是毫无疑问的。离黄金时间越近,你的收视率就越高。在电视线性播出序列中的不同位置,传播效力分布是很不均衡的。节目时段安排、节目时长以及同一档节目中若干新闻的先后顺序都会影响收视。那么,节目在播出时间轴上的安排状况,意味着电视新闻媒介对拟态环境把握的标准取向和价值偏重,这都会对现实社会形成相应的媒介化规制。

当下新媒体层出不穷,人类社会进入“超级媒介时代”,人们注意力的有限性与信息资源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记者、公众和政府部门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里,只能够关注、考虑问题的一个方面,或者说,同时只能考虑一个或很有限的几个事情。这种现象被传播学者称之为“注意力瓶颈”或曰“注意力短缺”。因此,新闻报道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要着重报道问题的某一方面,力求达到信息资源和注意力之间的最佳配置。CNN国际总裁曾说,联合国安理会讨论的议程是CNN给设置的,CNN的镜头到哪里,安理会就讨论什么。CNN报道了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冲突,那么安理会就要讨论这个问题;CNN报道了科索沃难民,安理会就讨论科索沃。但科索沃和南斯拉夫战争一共死了1000多人,与此同时,当年的卢旺达死了100万人,但是因为CNN没去报道卢旺达,所以大家都以为当年最大的人道主义灾难在科索沃而不在卢旺达。

媒介人拥有一种再现和表达世界的权力,对这种权力不恰当的使用会导致对现实的歪曲和误导,让不明就里的观众在欢乐的声色之中误入歧途。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媒介日复一日报道的内容形成霸权话题。面对这样的话语轰炸,受众大量注意力被占去,而无法关注涉及切身利益的公众事务和当下当地最紧要的问题。眼下的电视新闻中,新闻的表象化、无关化、丑闻化、娱乐化和商业化趋势甚盛。例如,“9·11”以来,国内国际新闻中对“反恐”的话语建构频繁:从“反恐”联合军演到国家高层会晤西方首脑议题不离“反恐”,以及国际反恐新动向一次不落地被即时播报,但多停留在做表面文章上,对于恐怖主义的根源和我国与国际反恐的关系上面并没下多少笔墨。法国总统讲粗口马上广为人知,明星艳照话题可以一谈两三个月,还有哪个俱乐部球星转会费几千万、哪个品牌巨资赞助什么活动……充斥屏幕,开机即是。媒介是社会的神经线,病态的大众媒介带来整个社会的神经衰弱。媒体和公众应该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知轻知重,不要远离公共事务和本质问题。

包括电视在内的电子新闻媒介使脱离现实语境的信息合法化,在媒介中以隐蔽而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大多数时候,人们不再直面现实事物,而是借助媒介来了解。电视新闻中碎片化的符号世界周期性地控制了连续、真实的有形世界,原先由面对面相互辩论的市民所组成的公共领域,在现代媒介社会就这样瓦解为由消费者组成的碎片化世界。24小时不停运转的电视新闻媒体无远弗届的在场将这些“碎片”卷入拟态景观的涡流之中,以巨大的裹挟力促使人们的思维方式、行动能力和文化内容发生衍变,由此,社会的各个层面被电视新闻媒介反拨和重塑,而这些层面原本是制约电视新闻的媒介生态因素。加拿大社会学家克楼克和库克认为,在电视所主导的媒介社会中,“凡是没有进入电视的真实世界,凡是没有成为电视所指涉的认同原则,凡是没有经由电视处理的现象与人事,在当代文化的主流趋势里都成了边缘,电视是‘绝对卓越’的权力关系的科技器物。在后现代的文化里,电视并不是社会的反映,恰恰相反,‘社会是电视的反映’。”

电视新闻媒介的反拨力量和程度范围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而要建设良性、平衡、健全的电视新闻媒介生态,就不能允许这种力量的滥用和失控。在这种状况下,围绕电视新闻媒介,政府的适度调控、法律制度的明确规范和来自民众、团体的社会监督就显得十分必要,对全社会进行媒介教育和媒介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也格外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