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电视编导基础教程
13835600000030

第30章 影视元素(4)

(2)前闪后闪手法。不管是前闪还是后闪,前者像《摩登时代》里,卓别林在女友面前幻想未来的幸福生活情景(挤牛奶、切烤鸡、美丽房子等),后者像《卡萨布兰卡》里,回首巴黎恋爱的美好时光,它们既要有相对的完整性,又不可构成独立的情节线,“前闪”仅仅是为了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后闪”则常常具有交代与说明的功能。一般地说,它们或是为了揭示人物心理,或是为了交代人物关系前史,或是说明人物性格爱好形成的原因,不能无缘无故、莫名其妙的纯技巧地想来就来个前闪后闪。使用这种手法,必须是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下,或是巨大的工作与精神压力,或是悲惨的命运打击,或是快乐幸运的时刻,或是突如其来的某种意外(像亲人友人的突然失踪、突然死亡、以为死别突然生还,发现对方原来是亲人等),或是人生旅途上的巨大转折之类,方可找准“契机”非常自然地展现出前闪后闪来。

(3)现实时空与过去时空交替的处理手法。很多影片都常常出现现实时空和过去时空,但它不同于前闪后闪,因为现实时空和过去时空都要有自己独立的情节线,也都有进展完整的外部和内部动作。像《法国中尉的女人》里,现实时空展现的是某个摄制组拍摄电影的过程中扮演男女主角的演员之间的感情纠葛,过去时空展现的是发生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爱情故事,两个时空都有自己独立的情节线,完整的动作。不像前闪后闪,顾名思义只是闪现一下片段。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两个时空交替过程中,总有一个时空是处于组织叙事的地位,它引出其他时空的情节并将其串联起来,这种起到组织叙事的时空往往是现实时空,也可以称之为叙事时空,而由它引出并组织串联起来的时空则称之为插入时空。

那么为什么称插入时空而不叫过去时空呢?因为时空交替,并非仅仅是现实与过去之间的交替,像《黑暗中的舞者》里,现实时空是女主人公主观幻觉和主观想象中的时空(并非过去时空)交替出现。但是千万别误认为像《魂断蓝桥》(现实时空里罗依拿着吉祥符回忆当年的爱情)、《泰坦尼克号》(打捞队员发现露丝戴着“大海之心”宝石的画像,引出当年故事,最后老年露丝将宝石投入海中)、《拯救大兵瑞恩》(老年瑞恩来到墓地,回忆当年,引出故事,最后离开墓地)、《阿甘正传》(阿甘坐在长椅上,望着空中飘浮的羽毛,讲述自己的往事)等影片也是现实时空与过去时空的交替。错了,因为在他们回忆当年的故事里没有任何“交替”,都是有头有尾的顺时空结构的。

真正的时空交替处理应该做到:A.各个时空都要形成独立完整的情节与动作线。因此在构思时,务必先梳理好各个时空的情节动作线,然后将其糅合成一个统一的时空交替式的剧作。B.叙事时空与插入时空的主从关系要处理好。完全并列,太显啰唆,要都简略,又简单不明白了。C.插入时空的人与事,必须是叙事时空里的人物亲眼目睹或经历过的,否则不可信了。D.不同时空的穿插连接要十分自然,统一有序。一般说来,叙事时空中的情节都应当是按时间顺序推进的,插入时空倒可以相对自由些,因为插入时空往往展示人物的内心,而内心的心灵时间常常是无序的。E.不管是叙事时空还是插入时空,单独展示情节时都不宜过长,否则会影响另一个时空的推进,观众也会顾此失彼。因此,二者之间要很有分寸,合情合理相互交替才好。

第九节 细节的作用与运用

细节通常指的就是生活细节。我们知道,人物在影视剧作中的行为是由生活线和动作线这两条线共同组成的。细节一般是依附在生活线上,既能使剧作真实自然、有血有肉、充满生活气息,又能促使乃至催化人物的内心变化并引发行动。因此,我们必须强调的是,虽然事件是剧作的引爆点,是“戏核”,它是构成剧作的骨架。而细节则是剧作的血肉,能使剧作丰满好看。要不然,光有骨架,剧作肯定干巴巴的公式化、概念化,这种情况在我们五六十年代的文艺作品中是比较普遍的。

应该说,细节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往往一个好的、独特的细节就能使人物鲜活起来,把人物表现得活灵活现令人难忘。因为现实生活里的人物都是在衣食住行的生活线里,细节又是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编导如果不善于观察、不善于捕捉、不善于运用,那么你的人物就只能靠对白说来说去,或许你的对白说得生动有趣(不善于观察与积累生活,要做到这一点也很难),人物还是很难鲜活。

生活中的细节是很多很多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环境、不同家庭、不同人物、不同的生活习惯都会存在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细节,像我们在讲时空的“道具连接法”时所列举的那些物件,都是可以作为细节拿来运用的。

还有人物本身,他们的独特神情与习惯动作、走路特点与衣着打扮、性格特征与情趣爱好等许多细枝末节都应该在我们的脑子里清晰地浮现着,创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剧作才会成功。那么,应该如何运用细节,又该考虑哪些方面呢?具体地说:

(1)要为表现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服务。像《红色娘子军》里,有一个细节,负责侦察任务的女主人公一见到南霸天就怒火冲天,不顾一切地要马上报仇,拔枪射杀南霸天,但因刚刚入伍,枪法不准,没打死,既违反军纪又暴露自己,这个细节不但能表现她的性格也能很好的为主题服务。又像《如果·爱》里,女主人公要离开情人去美国,和情人度过最后一夜,清早离开时,情人在地下室的玻璃窗前目送她,她却回头一脚将雪踢洒向玻璃窗,遮挡住视线,不让情人目送她,她扬长而去。这个细节也很能表现她的性格,埋葬感情,告别过去,到美国发展她的事业。

(2)要真实自然。像《头文字D》里,男主人公驾车跑弯道,又要求快速,父亲弄一瓶水并将一块豆腐(他是开豆腐店的嘛,很生活)放在驾驶座前。跑车速度很快,跑弯道时水也没洒出来,这个细节很真实、很自然。但在《如果·爱》里,女主人公睡觉时几次反复“磨牙”的细节就有些莫名其妙了,既不真实也不自然,说它是一种象征吧,这个人磨牙霍霍反复多变没人情味儿?好像很勉强,磨牙本身也不美。

(3)要独特独创。艺术贵在创新,许多细节,人家用多了,你还跟着用,即使用得再好,观众也会认为你是搬来的,毫无新意。比如新战士在首长面前、小青年在上司面前、同学在老师面前,只要感到尴尬时都一概用手摸摸脑袋或摘下帽子“嘿嘿”地傻笑,这种细节用得都到了让人厌烦的地步了。顺便说一说,比如“郁闷”这个词,最初有人用时,很新鲜也很生动,可如今到处都是“郁闷”,你们的作业里,不管什么人物,都喊“好郁闷耶”,你们说烦不烦?要知道,越是独特、独创的细节才越有表现力和吸引力,像《阿甘正传》里,小阿甘穿着钢架的腿练习跑步,同学们骑自行车猛追他则猛跑的细节,既独特又为他的成长乃至其性格的塑造服务。像《魂断蓝桥》里,那个叫吉祥符也好或护身符也好在剧情中反复出现,在上个世纪40年代也该是很独特的细节了。

吉祥符并不吉祥,护身符也并不护身,对人物对主题也都是很好的服务。

(4)要富于表现力。像《良家妇女》里,那个女主人公26岁守寡,遗腹子还是小孩,才10岁,娶进一个儿媳妇20岁,她怕留不住,去买来一个小石雕女人,埋在家里的谷堆下面,企望留住儿媳妇。这个细节既独特又富于表现力。

还有一个细节,寡妇请来帮工的小伙子与儿媳妇相恋了,打工时偷偷丢给路过的儿媳妇一枚用红布包着的戒指,儿媳妇喜极,换衣时留在了床上,小丈夫拿到,好奇,拿去做游戏捉迷藏给藏了起来,儿媳妇找不着,心情不定,结果做菜时没放盐。这既生活又生动又塑造了人物。

(5)要可视性强。这是影视艺术在运用细节上的最大优势,那是舞台上无法相比的,因为在镜头前,无论多么细小的东西摄像机都能给你表现出来。

像《克雷默夫妇》里男主人公做早餐时的狼狈相,女主人公出走后儿子在超级市场照着母亲的习惯要父亲买这买那;《头文字D》里放在驾驶座前的那碗水;《如果·爱》里女主人公的那一脚踢雪。在舞台上都是无法表现的。再比如《大辫子的诱惑》里,那条又黑、又粗、又长的辫子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生活细节。女主人公穿木屐走在马路上发出清脆的响声。还有女主人公的赤脚走路,当男主人公婚后生活贫困难耐时,一看见女主人公光脚,又烦又火,认为难看丢面子,因为他毕竟是贵族,但后来他当上高级白领了,物质生活有保障了,正式体面地举行婚礼时,女主人公穿不惯高跟鞋,脱掉光脚,他这时不但不发火,自己也脱掉皮鞋拉着女主人公浪漫地奔跑而去。你们看,就一个光脚细节,却能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变化及其行为的合情合理。

应该承认,运用细节要都符合前面讲过的几个方面的要求,那是很不容易的。为什么?这需要从两个方面用力气,一是客观,你得对现实生活仔细观察,用心捉摸;二是主观,你得对你的人物有着深刻地理解,准确地把握。

这才能运用好。

思考题:

1.你如何理解画面与音响之间的辩证关系。

2.请在我们观摩过的影片中找一找事件性与情感性高潮。

3.蒙太奇的诞生对影视带来怎样革命性的变化?

4.观摩影片:《裸岛》、《红气球》、《魂断蓝桥》、《雁南飞》、《钢琴师》、《音乐之声》、《现代启示录》、《黑暗中的舞者》、《邻居》、《战舰波将金号》、《追捕》、《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头文字D》、《如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