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策略研究
13835400000006

第6章 境外媒体、记者与报道(6)

(四)《联合早报》网站

《联合早报》网是海外最重要的权威新闻网站,其客观新闻和深度评析深受众多亚太区读者的欢迎。

笔者对《联合早报》网站的涉华报道进行了分析研究,目的在于说明合理利用境外知名度较高的媒体,塑造良好中国国际形象的重要性。

1.抽样分析一:合成周抽样

本次对《联合早报》网关于中国内地报道的观察研究为期7周,抽样区间从2008年8月11日(周一)至2008年9月28日(周日)。在这49天7周时间里,第一周抽取8月11日(周一),第二周抽取8月19日(周二),第三周抽取8月27日(周三),第四周抽取9月4日(周四),第五周抽取9月12日(周五),第六周抽取9月20日(周六),第七周抽取9月28日(周日)的报道,以此来组成一个7天的合成周抽样。

在抽样过程中,我们将新闻内容(不包括社论)分为台湾、财经、外交(中美、中日、新中关系)、社会文化、西藏新疆、人权报道等一级抽样单元。鉴于其间正值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举办阶段,《联合早报》的所有常规性奥运新闻不列入统计范畴内。在这7周时间内,有关内地的报道共计104篇。

从合成周有关中国内地的104篇报道来看,《联合早报》网对中国内地的报道基本客观公正,并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最关注中国经济发展。从统计数据来看,《联合早报》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关注热情很高,每天的报道量都很密集。第二,对敏感的台海关系非常关注,相关报道在总报道中占据相当比例。第三,对其他境外媒体最为敏感的西藏、人权问题关注较少,并且在相关的报道中也没有大肆地渲染、夸张这些问题。

2.抽样分析二:敏感话题抽样

抽样时间为2008年6月16日至8月16日3个月,报道主题选取台湾问题,从而分析《联合早报》网的报道倾向和特点。3个月的报道数量为113篇,可以分为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和两岸5类,其中话题重合的只取其中一个倾向更明显的话题。

在关于台湾问题的113篇报道中,其中直接报道两岸关系的达到55篇,占抽样总量的48.7%。从标题拟定和报道方式来看,都比较客观。例如《台将放宽高科技产业登陆》、《突破两岸六十年隔阂陆台首发团顺利对开》、《南京成全新航点陈云林亲往见证》、《两岸包机直航创历史》、《南航董事长亲自执飞:直航不直飞是最大遗憾》、《两岸直航开放带来商机处处》和《新华社及〈人民日报〉在台驻点恢复》等报道,从行文中可以看出,对于开通两岸直航、放宽台资登陆、放宽陆资限制等热门话题,《联合早报》都给予了较全面综合、积极客观的报道。其消息来源注意平衡,政府官员、学者、民众各方人士的意见都囊括其中。

另外,我们再来看看其中2篇社论:

《两岸名称之争可以休矣》

马英九上任后迅速推动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民众赴台旅游,大幅放宽台湾企业登陆的资金限制,开放大陆资金投资台湾,提议两岸共同开发石油,还鼓励大陆学生到台湾上学,让两岸青少年从小开始加深了解、建立友谊,促进两岸和平。这些措施的出发点是基于台湾利益,打造亚太营运中心,但客观上也将两岸带上经济、文化融合的方向。这与李扁蓄意制造对立、“去中国化”的做法完全不同。

马英九说过“有生之年看不到两岸统一”,他同时也说过:如果台湾要求统一,大陆准备好了吗?大陆很多人对前半句话很不爽快,认为马英九对待统一态度消极,却从没有认真思考过后半句话。对于贵州瓮安的群体事件,都会禁止记者现场采访;不经司法程序,当地政府就轻易将其定性为“反对党委和政府的事件”。媒体和司法全被控制,人权如何才能得到保证?以这种治理方式,如何能说服台湾人民接受统一?

台湾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中国现代化可能会化为泡影。大陆要如何才能吸引台湾人民?邀请台湾青年参加夏令营,可以促进交流,但以今天台湾公民社会的成熟度,仅仅靠小恩小惠或者公关技巧、统战策略,显然无法奏效。驱逐一次记者,封锁一个网站,删除一条批评渎职官僚的留言,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台湾应走出“矮化”迷思》

那么,北京究竟有没有“矮化”台湾的想法呢?这个问题也许不能一概而论,关键是要看它是否觉得有此必要。

在奥运会开幕之前,两岸曾为“中国台北”和“中华台北”的名称发生一些争执。从旁观者的角度看,我们当时就判断,这么一个小纠纷很有可能以北京主动让步而结束,原因无他,只是因为大陆相信,台湾现政府值得它作出必要的忍让和妥协。也就是说,假若今天不是国民党执政,而依然是坚持搞台独的陈水扁执政,北京就不大可能像现在这样“什么都好说”。

在两岸交往中,台湾其实无须如此过度敏感。尤其是国民党政府,应该有足够的自信和气魄,不能受制于媒体和在野势力的捕风捉影与故意渲染,以免在与大陆交往时,徒增不必要的困扰和苦恼。正如李光耀资政此次在北京会见连战和吴伯雄时所说,两岸确实应该好好珍惜和把握当前的机遇,创造出双赢的局面。

从社论的标题和行文不难看出,《联合早报》网以第三者的角度来看两岸关系,解读两岸之间微妙的变化。不过其中有些语言还是颇有些意味深长,暗含了《联合早报》网的观点。整体而言,《联合早报》网站在第三者角度,以客观的态度来分析两岸关系。有这样一个“冷眼旁观”的媒体“监督”,对我们有的放矢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有借鉴意义的。

3.抽样分析三:《中国早点》专栏

《中国早点》是《联合早报》网的一个品牌短评栏目,子栏目有《新台客速记》、《京城偶记》、《岭南悟索》、《新上海人》、《港澳突搜》和《蓟燕春秋》,内容涉及中国港澳台政治、财经新闻。近两年,社会、文化新闻也明显增多了。笔者选取《京城偶记》这个子栏目作为考察对象,时间区间是2007年至2008年。从栏目名称可以知道《京城偶记》是以北京为视角来进行评论,选择这个专栏作为考察对象,可以发现《联合早报》网对中国话题的报道评论视角。

在2007年至2008年9月19日之间,《京城偶记》一共有87篇报道,涉及主题内容包括政治民主、股市、人权、法制、教育、文化、环境和奥运等等。凡是在两年中出现的热点问题,诸如三鹿奶粉事件、春运、股市、华南虎事件和雪灾等都囊括在内。而一些敏感话题,诸如外媒在中国的采访环境、股市、物价上涨、拉萨3.14暴力事件、乌鲁木齐7.5暴力事件、“中国制造”威胁论、环保问题等,都在其中。《联合早报》网对于此类敏感话题采取直接评论的方式,并不回避。而有些报道标题诸如《现实与表演间的距离》、《奥运考验心理承受力》、《期待解决西藏问题新方法》、《难以了解的新疆》、《有话语没有真相》和《中国大学生信用卡流行》等,虽然没有任何评论,但是从标题以及导语仍然可以看出一定的倾向性。

从《联合早报》网的抽样评论中,可得出这样几点结论:第一,选题紧跟中国发展脉搏。第二,事件回放基本客观。第三,评论观点独到深入。第四,多为批判质疑。从这些抽样评论看,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来界定。《中国早点》因为栏目定位的原因,更加个性化,言论也更加大胆直接,以此吸引更多的读者。

但并没有极端的歪曲言论,而且对有些问题的质疑和批判也是值得我们去思考、探讨和改进的。

整体而言,《联合早报》网的中国报道以“第三只眼”来观察报道,基本秉持了实事求是的报道原则,比较客观、公正地介绍了中国发展的现状。在境外媒体强大的宣传报道攻势下,如果借助《联合早报》这样的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同的媒体来塑造中国国家形象,其说服力将会大大增强。积极开发此类“二级平台”,使其真正能够“为我所用”,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对我们的外宣工作将大有裨益。

第四节 境外主流媒体涉华报道的基调和导向

通过前文境外媒体涉华报道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流媒体的涉华报道具有明显的基调和导向特征。

一、对华报道数量增多,负面报道仍占多数

自2004年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政治经济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西方国家的一些主流媒体正在把目光聚焦中国,对中国给予了极大关注,形成了被国际社会称道的“2004中国现象”。纵观国外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从报道内容上看,有关中国经济的报道比重不断增加;从报道频度上看,有关中国的新闻几乎天天都有。以美国《纽约时报》为例,截止到2005年12月25日,《纽约时报》2005年已刊登了3000多篇涉及中国的报道,其中445篇出自其驻华记者之手,86篇新闻上了头版。

与1995年同期相比,报道总量是原来的3倍多,头版文章数翻了一番。美国《财富》杂志,英国《金融时报》、《卫报》以及加拿大《环球邮报》,都不约而同派出采访团到中国采访,并史无前例地推出了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系列专题报道。英国的《泰晤士报》、BBC纷纷开展了中国周报道活动。引领德国舆论的世界著名新闻周刊的———《明镜》周刊,出版了一期厚达130页的《中国特刊》,封面为《中国,向世界大国崛起》。法国《费加罗报》每周一出版的《企业专刊》也以中国为专题,号召法国企业进军中国市场。与此同时,西方主流媒体纷纷设立中文网站,其中包括BBC、路透社中文网、英国《金融时报》和美国《华尔街日报》等等。对中国的正面报道多数集中在经济领域,在政治方面,无太大变化,仍然是以负面报道为主。在前文对西方主流媒体的阶段性抽样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二、把政治报道作为宣传的重点,突出和夸大中国社会的政治问题

这一点无论是在带有官方色彩的媒体,还是商业化的媒体,都表现得极为明显。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流媒体常以大量篇幅报道中国的“人权”问题、宗教问题、西藏问题、台湾问题以及“法轮功”问题等,尤其是美国媒体的对华报道,总是习惯于从刻板偏见出发来选取新闻事实,对于影响安定团结的政治事件、两岸局势等,常常抢先报道或连续报道,并都是以负面报道为主。新加坡《联合早报》署名为李山的文章写道:“了解美国主流媒体和公共舆论的人都清楚,敌视中国、妖魔化中国、怀疑中美合作的舆论占据着美国主流媒体舆论的主导地位。相反,支持中国、倡议发展中美关系的言论,才是‘一小股声音’。”由此可见,西方媒体对中国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偏见以及长期以来的负面为主的报道,造成了西方受众对中国“妖魔化”的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