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环境哲学
13835100000004

第4章 环境哲学(2)

第二节环境哲学的理论基石——和谐哲学

环境哲学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价值目标,论证环境哲学理念必然以和谐哲学为理论根基。和谐哲学的核心在于倡导互助、合作、和谐、稳定、有序的价值取向。

一、和谐的哲学基础——矛盾同一性

1.和谐:矛盾同一性的最高表现形式

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辩证法范畴,在中外哲学史上,许多哲学家都曾进行过解读。古希腊哲学家把和谐看成对立面的统一,如毕达哥拉斯认为,宇宙的每一个天体在转动时都发出自身的乐音,天体之间的距离以及天体发出的乐音是和谐的,从而提出了著名的“天体和谐说”。毕达哥拉斯还认为社会生活也应是和谐的。他指出“美德乃是一种和谐,正如健康、全善和神一样。所以一切都是和谐的。友谊就是一种和谐和平等”。被列宁誉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的赫拉克利特曾论证过和谐思想,他从事物矛盾的角度出发认为“对立造成和谐”,他说:“自然也追求对立的东西,它是用对立的东西制造出和谐,而不用相同的东西,例如将雌雄相配,而不是将雌配雌,将雄配雄;联合相反的东西而造成协调,而不是联合一致的东西。”黑格尔的“和谐说”认为:“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在中国,和谐一词之两字为同义。“和,谐也。”老子《道德经》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其意思是说道产生原始混沌的元气,元气生出天和地,天地生出阴气、阳气以及和气,和气生出千差万别的物质。万物都包含着阴和阳,阴阳混合适中就生成新和气。显然,这里的“和气”就是讲的和谐。“阴阳混合适中”就是讲阴阳二气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作用,进而产生一种和谐状态。事物的和谐是由有差别的事物之和而造成的。西周末年的史伯也曾对和谐进行过探讨,他强调以不同的元素相配合,才能使矛盾均衡统一,收到和谐的效果。五味相和,才能产生香甜可口的食物;六律相和,才能形成悦耳动听的音乐;七彩相和,才有绚丽的阳光。这与人们常说的,绘画是色彩与线条的和谐,音乐是声音与音律的和谐,社会祥和是人际关系的和谐,文化丰富多彩是人文精神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了人与社会的和谐的哲理是相同的。

按照对立统一规律分析和谐,其哲学意蕴和理论基础在于矛盾的同一性,它是指事物自身矛盾体系中的诸方面、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彼此间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相互合作、彼此共生的稳定状态,它是矛盾同一性在人类社会的最高表现形式。

这里有必要重温矛盾同一性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同一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趋势和关系。它包括两层基本含义:(1)对立面的相互依存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赖,互为存在的前提,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之中,双方都不能孤立存在;(2)对立面的相互贯通性,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由此达彼,相互转化。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同一性维持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保持事物的相对稳定性,这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中各自得到发展;(3)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对平衡、互相适应,为事物的发展提供直接现实的条件;(4)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事物转化的方向,这种转化表现为矛盾的斗争性,而转化的基础则是矛盾的同一性。

2.和谐:以内在的差异和对立为前提

和谐作为矛盾同一性的表现形式,是指事物自身各要素之间以及事物彼此间的一种协调关系,它是以事物对立面的差异和对立为前提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展开有一个过程,差异、对立、对抗、转化是这个过程的不同阶段,这几个阶段的矛盾发展程度是不同的。

第一个阶段为差异阶段,差异即区别,是事物内部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相互区别的范畴。差异是矛盾的潜在状态或萌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矛盾关系尚未充分成熟起来,因而在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的地位。第二个阶段为对立阶段,对立是指矛盾统一体中两个相反的因素,即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相互否定、相互离异的倾向或趋势。列宁称它为“矛盾着的、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或“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对立已经包含比较成熟的矛盾关系,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成为矛盾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的关系。第三个阶段为对抗阶段,对抗是对立基础上的进一步演化,表明矛盾双方处于尖锐的冲突中。

在矛盾的差异阶段,如果矛盾的同一性占据主导地位,矛盾双方的和谐便会很快实现,而如果矛盾的斗争性占据主导地位,矛盾就会升级发展到对立阶段。在矛盾的对立阶段,如果矛盾的同一性占据主导地位,矛盾双方的和谐照样可以实现,而如果矛盾的斗争性占据主导地位,矛盾就会升级发展到对抗阶段。在矛盾的对抗阶段,如果矛盾的同一性占据主导地位,就会降低矛盾斗争的尖锐程度,使对抗程度减弱到对立程度,此时依然有实现和谐的可能。在对抗阶段,如果矛盾的斗争性仍旧占据主导地位,必然导致矛盾着的一方被另一方消灭,此时矛盾的统一体解体,进入矛盾的转化阶段,一事物变为它事物。

由此可见,唯物辩证法讲的和谐是“异中之同”,是矛盾双方的和而不同,或相辅相成,由于和谐使双方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3.和谐:对矛盾解决方式的重大发展

(1)“萌芽”解决战略

正如前面提到的,矛盾的展开有一个过程,差异、对立、对抗、转化是程度不同的阶段,差异阶段即矛盾的萌芽阶段。在矛盾的萌芽阶段,虽然矛盾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但矛盾双方的对立只是处于孕育和形成过程中,对立的程度非常微弱,此时应探讨和谐的萌芽解决方式,将矛盾扼杀在“摇篮”中,而不使矛盾进一步激化。因为矛盾不会长久停留在萌芽阶段,如果此时不能和谐地解决,对立性就会日益加剧,甚至越来越激化,乃至最后进入对抗阶段,这样便失去解决矛盾的最佳时机。

(2)“融合”解决战略

以“斗争哲学”为指导的矛盾思维方式曾把矛盾解决的结局单纯地归结为“一方吃掉另一方”或是“双方同归于尽”,而不讲矛盾的融合,认为“融合”是修正主义,是调和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对立面之间之所以能够彼此相通、相互连接,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是因为对立的双方都有和自己一致的积极东西,因而它们的结合会促进事物的发展。其实马克思、恩格斯曾讲过矛盾的融合,例如城乡融合、民族融合、语言融合。

(3)“双赢”解决战略

对立面相互结合并相互汲取各自的积极因素,可以促进矛盾统一体的发展和壮大,出现对立面的双赢。“一国两制”伟大战略构想的实施就是成功的范例。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从根本上讲,属于对抗性矛盾,但香港、澳门,包括台湾在内,历来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国家的统一即“一国”,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最高的共同利益。

邓小平正是牢牢地把握住了这一共同点,即同一性,才有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用“一国两制”实现国家的统一,不仅维护了中华民族最高的共同利益,而且也照顾到了这些地方的历史和现实,成为双方都能接受的最佳结合方式。

(4)“平衡”解决战略

矛盾的斗争性导致矛盾两极力量的消长,矛盾两极在运动中表现出平衡和不平衡两种状态。中国古代的阴阳说一贯强调平衡,认为“阴阳和而万物得”,即阴阳的平衡、协和是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平衡与秩序的打破则意味着混乱和灾难。两极力量的平衡对矛盾的稳定和发展具有决定意义,要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实现各利益主体的和谐,就需要找到实现这种两极平衡的具体形式,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找准不同阶层具体利益的结合点,使各方主体都能得到利益的合理满足。

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成的。人不能脱离自然,只能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的能力空前提高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和谐。

1.人与自然的基础关系

(1)人与自然的对立

自然界相对人来说是外在的存在,“自然界起初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由于人改变自然的能力和人的需要不断提高,人总是不断地否定自然,不断地改变自然的存在状态以满足自己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人对自然的这种否定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并且只要有人类的存在,便会有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

(2)人对自然的依存

首先,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科学进化论运用丰富的自然科学实证材料说明,现存的绚丽多彩的生命世界都是从共同的祖先变化而来的,自然界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漫长演化过程,人类则是生命演化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物质高度进化的结果。甚至人体的血液、肌肉、骨骼、毛发中所含的化学元素与地壳中相应的元素的分布规律都是一致的。可见,人包含于大自然之中,是自然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自然界的长期演化中,人类形成了超越其他物种的智能,并建立起极其复杂而严密的社会组织体系。人类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命运与生态系统中其他生命的命运紧密相连,休戚与共。所以,人与自然作为具有高度相关性的统一体,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离不开自然界的庇护,离不开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

其次,既然人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他就必然具有自然需要。

人从哪里获得其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呢?是自然界。人是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能量和信息,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植物、动物、空气、阳光等自然物,是自然科学的对象,是艺术的对象,更是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是人的劳动的对象和材料。正如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在世界观上所实现的变革时指出:“历史破天荒第一次被置于它的真正基础上;一个很明显的而以前完全被人忽略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这一很明显的事实在历史上的应有之义此时终于获得了承认。”最后,自然界是人类劳动的前提和要素。人是自然存在物,决定了人只能靠自然界生活。但是,人由于自身许多自然条件的匮乏,无法像其它动物那样,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现成的生活资料。事实上,人靠自然界生活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物质生产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劳动是人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特殊方式,是人不同于动物的特殊的生命运动形式。

2.人类把握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发展历程

(1)人与自然的原始和谐阶段

在以采集和狩猎为生的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类此时主要依靠自己的肌肉力量与自然环境抗争,以获取自然界现成的产品,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加上人类对自然现象,如风、雨、雷、电、自然灾害等的认识水平有限,人类只能盲目地适应自然、被动地受自然支配,因而产生了对自然的敬畏心理。原始时代人类对自然物的图腾崇拜就真实地反映了人对自然的依附关系,可以说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原始的协调、低层次的和谐关系。这种和谐更多地表现为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被动服从,和谐关系的主导因素是自然。

农业社会时代,出现了以农耕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它标志着人类影响和作用于自然界的一次伟大胜利。但日渐增长的人口规模与低下的农业生产效率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于是出现了大肆毁林和过度垦荒,使高度依赖自然环境的农业根基受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阶段性的、区域性的不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