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环境哲学
13835100000030

第30章 绿色GDP(3)

第四节绿色GDP的核算难点

绿色GDP是一个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概念,但绿色GDP核算体系的现实需求与有效供给之间的差距依然很大。即使在一些发达国家,尽管推出了各种绿色GDP的技术指标,但这些指标并没有得到一致的认同。因此,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就全部资源耗减成本和全部环境损失代价计算出完整的绿色GDP,也没有一个国家以政府的名义发布绿色GDP核算结果。这充分说明了绿色GDP的计算是难度极大的工作。

一、产权界定困难

自然资产分为生产性自然资产和非生产性自然资产,其中,所有权已经界定,所有者能够有效控制并可从中获得预期经济收益的自然资源称为生产性自然资产,如各类矿产资源;不属于任何具体单位,或即使属于某个具体的单位但也不在其有效控制下,或不经过生产活动也具有经济价值的自然资产,称为非生产性自然资产,如空气、阳光和水资源等。但实际情况是许多自然资产同时具有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资产的属性,如森林、土地资源等。因此,如何界定自然资产产权,一直是绿色GDP核算研究领域的一个主要难点,也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量化估价困难

目前,许多国家开展了环境资源的核算,而且大都是从实物量上的核算,近几年才开始价值量的核算。与实物量的核算相比,价值量的核算更加困难。因为,我们都知道:GDP通常是以市场交易为前提的,产品和劳务一进入市场,其价值就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它传达出来的是以货币为手段的市场价格信号。一个产品值多少钱,得在市场销售中才能确认。这就是说,市场供求规律所决定的自由市场价格是GDP权威性的唯一来源。但环境要素并没有进入市场买卖,我们如何来衡量其价值呢?

1.大气和水资源的量化估价

大气和水具有消化吸收废弃物的能力。所以,如果人们的经济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在大气和水的消化吸收能力范围内,空气和水体的质量就不会下降。但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多地区所产生的废弃物大大超过了大气和水的消化吸收能力范围,导致空气和水体的质量下降,环境损失严重。把已经受到污染的空气和水治理达到一定的标准需要多大成本,估价非常困难。

再如,过度开发水资源导致江河断流、地面沉降,过度放牧造成草地沙化、草原面积减少,等等,人们都知道其代价惨重,但其经济价值有多大,估计起来也很困难。

2.森林资源的量化估价

森林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如果森林的采伐速度不超过森林的自然生长速度,森林资源总量就不会减少。但是,如果过度采伐,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就会减少。林地和林木资源的耗减成本的估算也许容易些,例如砍伐一片森林,卖掉原木,原木的销售价即可表现出价格,就可以纳入GDP统计。但因为森林砍伐而导致依赖森林生存的许多哺乳动物、鸟类或微生物的灭绝,以及由于森林砍伐而造成的大面积水土流失该如何核算呢?除了蓄养树木之外,森林具有保持土壤、涵养水源、净化空气、防风固沙、旅游休闲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当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时,森林的上述功能势必下降,从而相应的经济价值也会随之下降,这种经济价值变化的估算就不那么容易了。

3.土地资源的量化估价

不合理地使用土地,比如过度使用化肥,利用被污染的水进行灌溉等,会导致土地生产能力的下降,这也是一种类型的资源耗减成本,对这种成本进行估价并非易事。

4.矿产资源的量化估价

对矿产资源的耗减成本进行估价也难,因为大部分矿产资源是不进行交易的,没有相应的市场价格可供参照。

三、成本计量困难

环境成本是指某一主体在其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因进行经济活动或其他活动,而造成的资源耗减成本、环境降级成本以及为管理其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支出的防治成本总和。确定环境成本的概念比较容易,而实现环境成本的计量就困难了。原因在于:资源环境与经济活动之间并不是简单对应的关系,因此很难在资源环境变化和经济活动之间建立起明确的联系。例如:某一地区的经济活动可能会在其他地区显现出影响环境的后果,某一时期的环境变化也可能与以往其他时期的经济活动直接相关;在统计方法上还无法对环境资源和经济活动及其关系提供全面的计量;估算环境成本的技术方法还远远没有解决。

例如,有人将绿色GDP的计算公式总结为:

某年的绿色GDP=当年的GDP-当年用于治理环境污染的投资

这个方案看起来简捷,但操作起来就困难了。首先,它计入了多年来发展经济所造成的部分环境损失,因为当年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只是重点治理过去多年来积累的部分环境污染,没有解决过去积累的全部资源、环境问题,也没有考虑当前环境污染及生态问题对未来的潜在影响。其次,当年治理的部分环境污染及生态退化与当年产生的环境污染及生态退化只是部分重叠,并非完全一致。

四、核算方法不一

一般来说,绿色GDP的核算分为总值核算与净值核算。

1.总值核算

总值核算即绿色国内生产总值,也叫绿色GDP,其计算公式为:绿色GDP=GDP-自然资源的损耗价值-环境污染的损耗价值。

即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扣掉资源与环境的损耗值。

2.净值核算

净值核算即经资源环境核算调整的国内生产净值(Environmental Adjusted Net Domestic Products,缩写为EDP),其计算公式为:EDP=GDP-生产资本消耗价值-自然资源的损耗价值-环境污染的损耗价值。即国内生产净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扣掉生产资本的消耗值,再扣掉资源与环境的损耗值。

从公式中不难分析出,GDP、GGDP、EDP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可排序为:

GDP>;GGDP>;EDP。

五、法律规定缺乏

绿色GDP从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有一段时间,之所以没有从理论到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除了绿色GDP核算技术与方法的复杂性之外,另一个挑战,就是与绿色GDP核算的相关法规制度还基本空白,这主要包括:第一,环境法规的不完善,随着绿色GDP核算理论与方法的完善,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方面的环境法规与政策,从而为绿色GDP核算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创造良好的条件;第二,统计法规的不完善,目前环境资源统计部门协调机制还不健全,与绿色GDP核算有关的环境统计规划、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还未出台;第三,评价标准的不完善,基于我国的资源与环境统计工作比较薄弱以及资源环境核算本身复杂性的考虑,对复杂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研究,有必要将复杂的问题划分成比较简单的部分而加以逐步解决,同时建立工作规程,制定评价和评审的标准。

第五节构建绿色GDP的核算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启动建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农林、水利、矿产、土地、环保等宏观部门,而且涉及直接占有、经营、管理、耗用资源环境资产的企业,因此困难可想而知。但没有这样的指标体系,我们就无法衡量真实的发展水平,无法用科学的基础数据来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无法实现对整个社会的综合统筹与平衡发展。因此,再难,我们也要做。目前,应在以下方面找到思路:

一、选择目标模式

国际上关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目标模式的选择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用环境的价值变化对GDP进行调整,形成GDP以及现存国民账户的良性指标,尽可能维持现有国民经济指标体系的概念和原则,在此基础上将环境损益因素加入GDP的指标中。第二种是为环境资源单独建立账户,在不改变现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情况下,加入资源环境核算卫星账户(第二账户),提供相关数据,SEEA即是这种思路。第三种思路是重新建立一套国民财富核算体系,该体系与前两种思路的共同点在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资源损耗要从总财富中扣除,经济增长和环境的变化被并置于同一框架内进行核算。鉴于我国目前资源耗竭和环境退化问题并存,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的局面,建议绿色GDP目标模式的选择采用联合国推荐的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SEEA),即将环境资源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卫星账户,分步实施,在完善实物量核算的基础上,开展环境价值量核算,最终建立实物量和价值量两套核算体系。

二、确立重点内容

根据中国绿色GDP核算的目标模式,当前,绿色GDP核算体系的构建需要确定以下几个重点内容:

1.构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框架

通过研究和借鉴国际经验,建立一个与国际接轨、比较理想、与国家统计核算制度衔接、分步实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

2.提出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实物量核算方案

实物量核算是价值量核算的基础。目前虽已提出基于卫星账户的环境资源核算方案,但这只是一个初步设计方案,有待进一步完善。应尽快建立环境实物量卫星核算账户,把环境统计数据和环境核算联系起来以阐明环境与经济的相互关系,测算环境资产的实物存量及其增减变动的流量,全面开展环境实物量核算工作。

3.提出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价值量核算方案

这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一个重点,也是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难点。价值量核算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资源消耗两部分。对环境价值进行科学计量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计算环境污染、资源耗竭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二是分析防治环境污染、资源耗竭和生态破坏措施的费用和效益;三是进行环境资产或自然资产的价值评估;四是实施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经济分析。

4.开展全国环境污染损失核算调查

结合已经开展的全国环境污染损失评估调查工作,完成有关环境污染损失的核算,这是环境价值量核算的基础。

确定绿色GDP的核算范围,需要明确以下三个基本结构:内容结构、功能结构和过程结构。内容结构主要明确核算的内容体系,如资源核算、环境核算、实物量核算、价值量核算、实物量核算方法、价值量核算方法等内容都需要明确规定;功能结构要解决各部分核算内容及技术方法的作用以及实施的部门层次及对象;过程结构要提出核算的时间跨度、实施程序与优先顺序安排等。

三、构建指标体系

中国现行的环境统计指标只限于单纯进行环境现象反映和简单分析,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应有一套科学、完整的环境统计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可分为三个层次:

1.反映自然资源的统计指标

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矿产等地下资源,森林、海洋、野生动物等资源,地上及地下的水资源等。对这些自然资源应就其资源存量、资源耗损量两部分价值分别进行核算,以便于开展资源存量的均衡分析。

2.反映生态环境的统计指标

生态环境是与自然资源相对应的,可分为土地生态环境、森林生态环境及水生态环境等。生态环境的核算包括生态环境效益与损耗两方面,其中效益是客观存在的,例如森林生态环境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把这些效益折合为价值即为生态环境的效益价值。环境损耗是指生产活动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价值。

3.反映环境污染的统计指标

包括环境监测、环境污染防治及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三部分。环境监测指标主要有大气中各种污染物含量和综合环境质量等,环境污染防治指标有用于环境污染防治的费用、已治理环境污染占环境总污染的比重等,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对人、公共设施、农、林等造成的损失等。

四、健全法规政策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还需要政策、法律、法规的支持。

因此随着绿色GDP的推行,还必须制定和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为绿色GDP的核算提供基础性的保障。绿色核算体系由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色会计以及绿色审计组成,应建立科学合理、系统完整并符合国情的企业绿色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绿色会计准则。鉴于绿色审计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应加强环境审计立法,规范环境审计工作。目前我国已有《节约能源法》等与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一方面应加大已有法规的实施力度,另一方面应尽快制定实施新的法律法规,例如《可再生能源法》等。政府相关部门还应加大执法力度,以保证相应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