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传播
13835000000016

第16章 数字新媒体形态概述(3)

1.数字广播制式

目前的数字广播制式(即数字广播信号的处理和传输标准)有10种左右,包括Eureka(尤里卡)147、WORLDSPACE、IBOC、ISDB、DRM等等,但是国际电讯联盟ITU认可同时也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制式是欧洲开发的尤里卡147系统。该制式工作在超短波的甚高频频段(174—240MHZ)和微波的L频段(1452-1492MHZ)。

早在1981年,德国广播技术研究所(IRT)便开始了DAB相关编码技术的研究工作,1987年成为欧洲高科技重点开发项目之一(尤里卡147计划)。1988年9月,欧共体在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上首次进行了尤里卡147—DAB的试验,质量可以与CD音质相同。经过多年的不断改进、完善,1994年尤里卡147被国际标准采用,1995年秋英国和瑞典等国家首先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尤里卡147—DAB制式是一种典型的DAB系统,除了欧洲,在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都得到一定的发展。如亚太地区,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ABU)从1992年以来一直强调建立全球统一的DAB制式,并支持“尤里卡147系统”,其成员国中的印度、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等均采用该系统。目前我国使用的就是尤里卡147—DAB规范及其ETS300401标准,我国还按照上述标准自行研发了发射机的三个关键部件:复用器、信道编码调制器以及接收机中的专用芯片。

由于世界各国DAB发展思路不同,各国所采用制式标准也各不相同。除了“尤里卡147系统”,美国的带内同频(IBOC)DAB制式也是国际上主要的DAB标准。因为该制式工作频段和现有AM、FM频段相同,因此称为“带内同频”,又称为HDRadio(高清无线电广播High-Definition Radio),2002年10月被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批准作为美国地面数字音频广播的传输标准,美国各调幅和调频广播电台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开始采用带内同频系统进行由模拟向数字播出方式的过渡。带内同频系统的优点是:在原有AM和FM发射设备的基础上,增加少量设备和少量投资,就可实现数字音频信号与原有的模拟广播信号用同一频道发射。这样一方面保留了原有的模拟系统,另一方面,不需要为DAB业务准备新的频率规划,达到了频率复用的目的,节省了频率资源。经过改造的DAB接收机声音效果明显提高,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广播业在数字化进程中所受到的冲击。

美国的“带内同频”在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巴西在2007年年底前全面将“带内同频”作为国家标准;墨西哥已经批准将“带内同频”技术用于墨美边境所有电台的数字化转换;菲律宾已采用“带内同频”技术作为FM广播数字化转换的标准,并正在评估将“带内同频”技术用于AM广播数字化转换的可行性;加拿大广播电视管理机构CRTC和IC已经确认,任何电台都可以申请“带内同频”信号的许可证。另外,阿根廷、德国、中国香港地区、新西兰、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也已经或正在测试或开展“带内同频”技术运营。

2.地面数字音频广播的发展

欧洲是全球最早推广DAB的区域,也是DAB快速增长的地区。1995年9月27日,英国广播公司(BBC)首先进行了地面DAB广播,瑞典、丹麦、法国、德国、荷兰紧随其后,至此,DAB广播正式投入运营。英国2004年DAB接收机销售量突破100万台,较2003年增长170%以上,成为全球第一个DAB接收机年销量突破百万台的单一国家市场,并在2005年增长到300万台左右。与此同时,广播电台的数字广播频道也越来越多,节目也越来越多样化。作为DAB发祥地的德国,已明确规定将在2015年停止使用FM、AM。美国因为技术标准统一较晚,在数字广播技术的实际应用上落在了欧洲国家后面。

不仅在欧美发达国家,在亚洲的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数字音频广播也发展迅速,传播的内容也不只限于声音节目,接收设备也不仅仅局限于数字收音机,像笔记本电脑、手机等都可以作为接收终端。到目前为止,全球已有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的3.3亿人可收听到600多套数字音频广播节目。中国的数字音频广播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我国发展DAB不能完全照搬欧美国家经验,只能根据中国实际情况选择DAB的播出制式、频率、覆盖场强、干扰保护措施等,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发展时间表。原广电部自1992年6月就通过了开展DAB重大科研的可行性报告,并根据中国和欧盟关于数字音频广播项目的合作规划,1996年12月在广州、佛山和中山建立了DAB-T先导网,进行了单纯的声音广播、声音和数据广播以及电视和多媒体广播等试验,为国家制定数字广播技术标准提供了试验数据。2000年6月又在北京、廊坊、天津建立了DAB-T实验网。在地面数字声音广播方面,1999年,珠三角DAB先导网与欧共体合作,随后出现了广东粤广数字广播公司和北京悦龙数字广播公司两个专门的数字广播运营实体。2005年4月18日,北京悦龙开始在北京地区试播DAB业务,同年,上海东方明珠集团在上海启动DAB运营试验。2006年5月,国家广电总局颁布了《30MHz—3000MHz地面数字音频广播系统技术规范行业标准》(GY/T214-2006),并确定在北京、上海、广东三地进行地面数字音频广播试点。从2008年9月6日起,北京六环以内的居民都可以通过支持移动数字音频广播DAB技术的手机、MP4等终端设备收听若干数字广播频道。

作为北京数字奥运手机电视产业示范的一部分,这一项目备受瞩目。但是,国内由于DAB接收机价格太高,产业链和商业模式还不成熟,DAB的推广并不顺利,总体上还处于总结试验经验、探索运作模式、推进产业形成这样一个蓄势待发的阶段。

尽管模拟广播被DAB广播代替已是人们的共识,但DAB广播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不少难题,如DAB广播必须投入巨大资金,广播电台需要购置昂贵的制作播出设备,用户的接听设备也需要更换。目前欧洲国家已采取得力的市场对策来推动DAB的普及,甚至进行立法调控。

3.卫星数字音频广播的发展

卫星数字音频广播指利用广播卫星向地面转播数字声音广播信号,供一般公众直接接收的广播方式。随着卫星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卫星直接对个体进行广播成为可能。世界上最早的数字卫星广播,是用于直接固定接收的无压缩卫星广播,一个卫星转发器可以传送16套数字立体声节目,但因为没有使用数字压缩技术,频谱利用不经济。

20世纪末,经国际电信联盟认可的世广卫星集团(World Space)推出的卫星数字音频广播系统登场亮相。这套系统由亚洲之星、非洲之星和美洲之星三颗地球同步卫星、广播上行站、数字接收机及地面控制运营网组成,向全球直接播放数字音频广播,覆盖面已经超过120个国家。它不仅在音频广播领域独具魅力,而且给多媒体广播、娱乐及信息传播领域带来一场革命。从1997年,中国中央电台就开始对世广卫星直播技术表现出了兴趣,在中国电信广播公司和世广的配合下,进行了“L波段数字直播卫星音频广播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世广卫星可达到我国地域的95%以上、人口99%以上的覆盖;可以对西新工程中七省区进行有效覆盖;可以对中央广播的其他覆盖盲区进行有效的补充覆盖;可覆盖我国所有的铁路线,为铁道部在移动列车上给旅客提供广播新闻服务保证了节目信号;适合汽车的移动接收,为广播电台满足听众的移动接收需求,提供一种比较有效的技术手段。

三、数字多媒体广播DMB

1.从DAB到DMB

欧洲开发DAB的初衷主要是提高声音播出质量和提供高速移动接收性能。和模拟广播技术相比,基于数字技术的特点及独特的信道编码技术,确实使DAB的播出质量可以达到CD水平,同时兼有较强的移动接收能力。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项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都必须接受市场法则的检验,市场认同的技术或产品才有发展潜力。基于广播听众的现实需要和消费心理,DAB开始向数字多媒体广播DMB转变,为广播业务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与DAB广播不同的是,DMB广播不再是单纯的声音广播,而是在高质量声音广播的基础上开发了多种形式的数据业务,同时传递图像、文字、数据以及活动影像等多媒体数字信号。DMB用户终端有多种选择:如果只收听音频节目,可以使用家用、车载、手持的数字广播收音机,或者具有移动多媒体广播接收功能的MP3等;如果既听音频节目,也看视频节目,并享受数据服务,则可以通过具有移动多媒体广播接收功能的手机、车载接收机、GPS导航仪、MP4、掌上电脑(PDA)等多种终端进行接收。

从DAB到DMB的跨越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进步。DMB提供了一个数字化的平台,使广播这种单一的“听觉”媒体成为集视觉、听觉通道为一体的综合媒体,原有的RADIOSTATION(电台)发展为BROADCASTINGSTATION(广播台)。

DMB用户可以在地面高速移动的状态下高质量地接收声音、数据信息和视频节目,也可以在室内外的固定场合采用便携式或固定式接收。因此,DMB的出现,使数字广播有了挑战数字电视和电信业务的实力,手机、电脑、随身听、PDA等移动接收设备都可以成为DMB的终端,手机电视将成为其中最普遍的应用。凭借广电足够的带宽,数据广播可以实现实时信息接收,如财经资讯、交通和实用消费信息等,这和目前电信运营商提供的增值服务很相似。更为微妙的是DMB与地面数字电视的关系,由于频谱资源不同,DMB主要针对7英寸以下的屏幕,而现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移动电视都是大屏幕的,二者的区别仅在于大小。但两者却同处于广电系统中,对于DMB所看中的手机电视,地面数字电视也早就认定它是它们未来最大的市场。

2.数字多媒体广播的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DMB还是一项新兴业务。2004年3月,韩国电信公司(SKT)和日本移动广播公司(MBC)联合发射了全球第一颗用于移动终端的广播电视通信卫星——MBSat1,其两个波束分别覆盖韩国和日本。2004年10月,日本正式开始卫星数字多媒体广播(S-DMB)服务。2005年5月1日,韩国开始提供正式服务,在已有的S-DMB和CDMA网络基础上,开播T-DMB(地面数字多媒体广播),三大网络都可以提供手机电视传输通道。DMB最大的优势是便宜,电信的网络要按流量收费,而广播的收费则要低很多。2008年韩国的DMB市场规模达到8亿美元。2005年,欧洲多个国家的DMB也陆续试验播出。我国政府在广东佛山开展的数字广播试验也已于1999年完成了从DAB向DMB的技术过渡,随后,在珠江三角洲成功进行了DMB试播。2003年8月,佛山电台、粤广公司的工程人员成功地在佛山的公交汽车上安装了首台数字多媒体广播(DMB)接收机,使乘客享受到高质量的广播和实时视频新闻。截至2007年,上海、广州、北京、大连等地已经开始了DAB/DMB运营。广东地区的DMB运营由广东粤广数字多媒体广播有限公司负责,该公司2003年正式成立,2006年启动DMB运营试验;北京悦龙数字广播公司2006年9月开始推广DMB业务;大连天途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大连地区的DAB/DMB运营,2007年9月正式推向市场。我国DAB/DMB在经历技术和政策准备之后,开始进入实质性运营阶段。

四、网络广播

目前在手机或汽车应用市场使用的FM收音机只能收听当地无线电台的调频广播节目,便携式短波收音机虽能收听全球无线电广播,但广播信号质量不仅受天气影响极大,而且在室内收听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而互联网收音机则允许任何人随时随地收听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数字无线电广播,真正实现了全球范围内任何环境下的高清晰度收听。

网络广播具有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查询方便、可重复点播、复制简易的特点,兼具数据、文本、图形、图像的优势,主要有直播和点播两种播放形式。直播主要应用于即时报道。它是电台或电视台实际播出节目的网上传输形式,其优点是时效性强,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点播是将节目根据内容做成一个个片段,受众可根据标题或分类选择所喜爱的片段来收听收看。这种播放形式具有节约资源的优点,而且选择性和针对性也更强。

在宽带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网络广播的实现相对容易,设备投资较少,具有先天的优势,因此世界各国媒体竞相发展网络广播。1995年8月美国ABC广播公司首先利用因特网进行全球播音,随后,世界上主要的国际广播公司纷纷进军网络。美国之音将50多种语言的电子版送上网络,并用23种语言在网络上进行新闻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