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境界: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十周年文集
13834900000024

第24章 从《俄底浦斯王》看《雷雨》回顾式的戏剧结构

张端端

(一)

有人把古希腊时代称之为话剧的童年时期。那时的演出活动十分频繁,每年要举行三次戏剧节,其中古希腊悲剧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彼得斯三大悲剧诗人的戏剧作品在古希腊悲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影响巨大。

索福克勒斯活了九十岁,一生创作剧目一百三十多个,但流传下来的只有七部,《俄底浦斯王》是他的代表作品。我们通过对这部戏剧粗浅的分析,可以从戏的内容中了解古希腊悲剧的某些特点。

《俄底浦斯王》的故事情节:俄底浦斯降生之前,他的父亲(即先王)拉伊俄斯得到神示:他将要生一个儿子,这个儿子长大后会杀父娶母。为了摆脱这样的厄运,俄底浦斯降生到人间的第三天,他父亲就叫人用铁钉钉住婴儿的双足,丢进了荒山。

科任托斯的国王波吕波斯膝下无子,收养了这个被丢进荒山的弃婴。俄底浦斯长大以后成了王位的继承人。有人在酒醉后说他不是波吕波斯的亲生子,他便向老臣何波罗求问,得到这样的答复:他命中注定要成为杀父的凶手,并且要娶母亲为妻。他发誓要与命运抗争,毅然舍弃了王位的继承权,离开科任托斯,逃往异乡。

他跑到一个岔路口,与一位老人相遇。他并不知道对方是谁。由于老人与传令官发生争执,态度横蛮,并用赶马的刺棒打他。他被迫还手自卫,不慎将老人打死。

后来他沦落到忒拜城邦,当时忒拜城正遭受人面狮身妖魔的危害。凡是进城的人都要猜一个谜语,猜不出就招来杀身之祸。俄底浦斯凭着智慧解开了人面狮身之谜,忒拜人尊他为王,先王拉伊俄斯的寡妻嫁他为后。从此,这位悲剧主人公精心治理城邦,深受城民的崇敬。他的信念是:“一个人最大的事业就是尽己所能、尽己所有帮助别人。”

当时城邦瘟疫流行,他忧心忡忡,彻夜难眠。他从神示中得知,必须惩办杀害先王的凶手,瘟疫才能消除,他就下令追查凶手,明令凶手无论是谁,必将严惩。可最后他发现,他自己便是杀害先王的凶手,而先王就是自己的生身之父。于是,他从显赫的王位上一下子掉进了痛苦绝望的深渊。他用银针刺瞎了双眼,并且疯狂地呼喊着:“朋友们,快把我这完全毁了的、最该诅咒的、最为天神所憎恨的人带出绝境吧!”。

亚里士多德说:“悲悯,是由一个遭受不该遭受的恶运唤起的;畏惧,是由一个与我们相似的人遭受到失败而唤起的。”俄底浦斯坚持与命运苦斗,却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企图同神示抗争,却不能逃脱神示的结局。这是个人意志与命运的冲突,是行为与神示的冲突。

我们说,《俄底浦斯王》是引起人们怜悯与畏惧的最完美的希腊命运悲剧。

(二)

《俄底浦斯王》整个故事时间跨度四十多年,分别发生在若干个不同地点。如果按时间地点的顺序写,大约可以写成“三部曲”,舞台上至少演出五个多小时。索福克勒斯为了让场景、时间、人物更集中,去掉一些不必要的人物和情节,集中笔墨着力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继而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他在艺术创作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开创了“回顾式”的创作方法。

顺着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写的方式叫“开放式”;抓住事件发生的关键时刻往回叙述的方法叫“锁闭式”,也叫“回顾式”。

“俄”剧的戏剧行动,是从俄底浦斯知道“神示”,并决心追查凶手开始的。

这样,以前的一切因果相承的事件都成了“往事”,在追查的过程中把这些往事一件一件交代出来。追查的对象逐渐清晰、集中。全部往事交代到最后的结果,凶手正是他自己,他毅然亲手惩罚自己,悲剧结束。索福克勒斯这种特殊的戏剧结构方式取得了成功,并世代沿袭下来,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创作方法。

“回顾式”的结构方法有两条极重要的技巧:发现和转变。“发现”,即“从不知转变到知”。主要指主人公对自己与其他人物之间真正关系的发现,对自己过去某些行为产生后果的发现,也包含着对自己命运的发现。例如:俄底浦斯发现自己与被杀死的老人是父子关系,发现自己的妻子伊俄忒斯特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同时也就发现了自己行为的严重后果。

“转变”,即突变。指那些出乎意料之外的人物情节的突然转变,使剧情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人物从顺境进入逆境。

《俄》剧的开场,是俄底浦斯当了国王,听了“神示”之后,他向臣民宣布:“一定要抓到杀害先王的凶手,无论是谁,要严惩不贷。”一位老臣指着他说:“你就是自己要找的那个凶手!”这个指示让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到主人公身上,是一个有力的悬念,精彩的开端。

第二幕一位老臣向俄底浦斯叙述两件往事:“国王的儿子生下三天被钉上双足丢进了荒山”;“先王是在通往道利亚的岔路上被一伙强盗杀害的。”俄底浦斯是否就是那位弃婴呢?先父在岔路上的遭遇与自己的行为有某些相像……有了“发现”,也有了足够的悬念。

第三幕报信人说波吕波斯国王寿终正寝,臣民要求俄底浦斯回去继承王位,他庆幸自己逃脱了“杀父”的神示,但又怕回去后会犯“娶母”的罪过。报信人回顾往事,告诉他并非波吕波斯的亲生子,而是收养的弃婴。报信人的目的是消除他的恐惧心理,然而由于泄露他是弃婴的身世,结果事与愿违。

第四幕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揭晓,紧接着一个悲惨的结局。

通过简单分析,我们懂得了“回顾式”的方法与“发现”和“转变”这个被广泛运用的技巧。中国著名戏剧家曹禺的《雷雨》和宗福先的《于无声处》采用的都是“回顾式”创作方法。笔者以为,这种方法来源于两千五百年前的《俄底浦斯王》。

(三)

试看《雷雨》“回顾式”的结构:

大幕拉开,便是鲁贵与四凤的对话,交代了几个人物重要的人物关系。

鲁贵:“秋天这屋里就闹鬼……我趁着酒劲咳嗽一声,两个鬼“嗖”地一下子分开了,他们回头望,脸正朝着我。这一下我可真见了鬼了,那个女鬼是我们太太,那个男鬼是大少爷!”——介绍了周繁漪与周萍的关系。

鲁贵:“太太这几天神气不太对,我怕她是见了你才不痛快。老爷比太太岁数大得多,大少爷又不是这位太太生的。”短短几句话又交代了几个复杂的人物关系:周萍与繁漪、四凤之间的关系;繁漪与周朴园、周萍之间的关系。

鲁贵交待清楚以后,繁漪才出场。

繁漪与周冲的对话中:周冲爱四凤,但四凤说心中另外爱着一个人;周萍对周冲说,他过去爱过一个绝不应该爱的人。铺垫好了,周萍才出场。

第二幕繁漪与周萍对话:“你父亲是一个伪君子,他从前引诱过一个下等人的姑娘,你就是你父亲的私生子……十五年前他喝醉酒的时候告诉我的,你就是那年轻姑娘生的孩子(指照片),她因为你父亲不要她而投河死了。”——这是用回顾式的方法交代周朴园与鲁妈的过去。

鲁妈来到周公馆,看到屋里的摆设,觉得很眼熟,努力思索着……“什么?这家人家姓周?”四凤:“妈妈,您不是找周公馆才找到这里来的吗?”最后看到自己的照片“哦,天哪!我是死了的人,这是真的吗?天底下大得很,怎么熬了几十年,偏偏又把我可怜的孩子送回到他家里?”这段戏便是使用了“发现”技巧,将一个重要的人物推到观众面前。

周朴园与鲁妈对话:“几十年前无锡有一个姓梅的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鲁妈:“我倒认识一个年轻姑娘姓梅的,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不大规矩……这梅姑娘有一天晚上跳了河,可不是一个人,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说她那时跟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他了,大孩子放在周公馆,刚生下的孩子抱在怀里,在年三十投河死的。”作者用“回顾式”的方法,交代了周萍与鲁大海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接着作者不断使用“发现”的技巧,将情节推向高潮。

“她现在活着,已经老了,嫁给一个下等人。生了个女儿,境况很不好,前几天我见着她了,就在此地”……“侍萍,是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你带走的儿子在哪里?”“就在你矿上做工,现在门外等着见你呢。”“鲁大海?我的亲生儿子?”……周朴园对周萍说:“你不知道这工人也姓鲁,是四凤的哥哥吗?”周萍:“这人是四凤的哥哥……”此时,观众早已知道周萍、鲁大海是鲁妈生的亲兄弟,四凤是周萍的亲妹妹。只有周萍本人并不知道,这是为后面的“突变”悲剧设下了伏笔。

第三幕鲁妈要四凤发誓再也不要见周家的人。四凤发誓,再见周家的人“就让天上的雷劈了我……”天上雷声滚滚……周萍半夜跑到四凤家,紧紧抱住四凤,此时繁漪惨白的脸出现在窗口,看到屋内的一切,随手把窗反锁上。

鲁大海回来周萍跑不出去,鲁妈此时看见这一对幽会的情人,发现他们是她自己生下的一双儿女,天哪!她晕了!

通过一连串的“发现”,全部人物关系真相大白,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的“突变”……周萍追求四凤,并使她怀孕。当双方发现彼此是亲兄妹时,四凤在狂风暴雨中触电而死;周冲要去救这位心爱的人也随之夭亡;周萍开枪打死了自己。堂堂周公馆顷刻间毁灭、坍塌……

全剧前后三十年的时间跨度,众多的事件,复杂的人物,集中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完成。第一幕早上;第二幕下午;第三幕晚上十点;第四幕半夜两点。曹禺先生采用了“回顾式”结构,运用了“发现”、“突变”的技巧,完成了这一惊天动地的戏剧事件。

曹禺先生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对于古希腊神话、古希腊悲剧有着深刻独到的研究和见解。《雷雨》的创作,一方面是他对生活的深切感受与积累,另一方面他从大量的古希腊戏剧中思考着某些重要的创作方法并获取到灵感。

当戏剧大师们的灵感跨越时空发生碰撞时,戏剧的天空便绽放出绚丽夺目的光彩。

《雷雨》的问世近一个世纪了,它强烈地震撼着一代又一代观众的心灵。

彰显着戏剧艺术的强大生命力。“回顾式”的结构,“发现”和“突变”的技巧,将继续成为戏剧创作之路的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