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
13834500000003

第3章 在“人民日报校园行”中国传媒大学站活动上的致辞

*何崇元

*本文是作者2009年12月30日在“人民日报校园行”第二站中国传媒大学活动上的致辞。

一年一度过得很快,再过一天就是新的一年了,我们人民日报在2009年岁末到传媒大学,看看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们,感到十分高兴。我谨代表我的同事们,真诚地祝愿传媒大学的各位老师、各位领导和同学们新年好!新年快乐!

在刚才来的路上,我们一行人谈到传媒大学的简称,有人说叫“传大”,有人说叫“媒大”,也有人说应该叫“传媒大”或者叫“中传大”,我想不管是“传大”还是“媒大”,中国传媒大学反正是中国广播电视人才的摇篮,是信息传播领域的知名学府。所以“人民日报校园行”把这里作为第二站,“人民日报校园行”活动上个月在北京大学正式启动,这项活动旨在更好地了解读者对人民日报的意见和诉求,增强报社同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联系,让更多的高校学生了解人民日报,了解党报,了解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和要求,了解我国新闻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同时也想为我国培养新闻人才尽一份责任、尽一份力量。

在北大举行的“人民日报校园行”启动仪式上,我们的张研农社长提出,“今天的人民日报将朝着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传播能力,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和现代传播体系的方向努力。具体是两个方面:一是打造全媒体传播的媒体战略,二是变革创新传播途径”。《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创刊已经61年。一张背负深厚历史的报纸,如何实现上述目标,是每一个党报工作者以及致力于从事党报事业的人所必须思考的问题。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让信息传播和舆论格局呈现出了新的前所未有的变化,具有辉煌历史的人民日报,正在以实际行动努力地跟上这个时代。

2009年7月1日,《人民日报》扩至20个版;2010年1月4日,《人民日报》还将继续扩至24版。扩版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提高国内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步骤;也是为了满足广大读者期望《人民日报》办出特色的实际行动。中央领导同志和广大读者都对《人民日报》扩版予以肯定,认为扩版增加了容量、提升了质量、优化了内容,也改进了文风。虽然相对于中央的要求、读者的期待、时代的变革和各位的期望,这些变化还远远不够,但我们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让在座的各位感受到也能够赢得认同。

2009年是中国传媒大学建校55周年,55载的艰苦创业和辛苦耕耘,筑就了中国传媒大学的辉煌历程。中国传媒大学培养了大批广播电视的高层次人才,为我国信息传媒业及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人民日报校园行”走进中国传媒大学有着特殊的意义。人民日报正在为建设国际一流媒体而努力,而中国传媒大学的发展目标是要办成世界知名学府。在走向国际化的征程上,人民日报社和中国传媒大学有着相同的理念。对我自己而言,人民日报记者和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的双重身份,让我今天站在这里感到十分亲切,作为教师我想说“请你们关注《人民日报》,因为那里有很多你们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作为朋友,我想说“请你们关注《人民日报》,因为那里忠实地记录着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伟大进程,那里是你们毕业后要去工作的地方之一”。欢迎你们到人民日报社作客,欢迎你们到人民日报社工作。

(何崇元:人民日报社副社长、高级编辑,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在“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

第六届(2009)年会上的讲话张虎生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国是积极负责任的大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政府倡导的和谐世界的愿景,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认同。中华民族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由中国传媒大学做东,连续四次举办世界女校长论坛,便是佐证之一。

当然,今日中国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如果从中国报业这个窗口来观察,以下两组数据可供参考:

其一,世界报业协会公布的《2008年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排行榜》显示,中国内地有25家报纸进入该榜。如《人民日报》发行量280.8万份,《广州日报》发行量168万份,人民日报社主办的《环球时报》发行量104.2万份等,这表明我国报业,特别是主流大报发展步伐稳健。

其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2008年我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显示,2008年我国(大陆)共出版报纸1 943种,平均期印数21 154.79万份,总印数442.92亿份,总印张1 930.55亿印张,定价总金额317.96亿元,折合用纸量444.03万吨。与上年相比,种数增长0.26%,平均期印数增长2.97%,总印数增长1.13%,总印张增长13.51%,定价总金额增长3.73%。这表明我国报业还处在成长阶段。

在讲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中国传媒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与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相适应,与我国五千年文明积淀的丰厚文化资源不相适应。

大家知道,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报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中国的国家软实力,中国报界肩负着重要的时代使命。我们必须加快中国报业科学发展,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我们欣喜地看到,自2004年以来,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在业界学界关心支持下,举办一年一度的“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把脉中国报业,如本届“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进行中外报刊比较研究,探讨报业与国家软实力、经济大国与经济报刊、体育大国与体育报刊、旅游大国与旅游报刊、报刊大国与报刊帅才等问题,可谓切中肯綮。

下面,我围绕中国报业的改革发展思路,谈几点看法:

一、不断解放和发展新闻生产力。中国传媒业最突出的任务,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以切实解放和提高新闻生产力。我们要积极探索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组建传媒企业集团。当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在研究和部署:

“三分一转”,即报刊分类别,单位分性质,内部分开做;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和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中经营性部分要转企改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整体改变我国传媒的产业格局。

“三个一批”,即做强做大一批,整合重组一批,停办退出一批;培育一批大型出版传媒企业集团和战略投资者,打造传媒“航母”,淘汰“小舢板”,全面提升我国报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加快中国传媒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面对国际社会对中国信息需求不断增长和国际传媒领域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中国报业要着力提高国际传播中贴近实际、贴近受众的能力,准确把握国际传播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增强国际传播的影响力、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紧跟科技革命的步伐,推动传统报业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立足数字报业的前沿。

三、加强中外报刊学界和业界的交流互动。中国报业要做大做强,打造全球有影响的传媒集团,其要义之一,是要敢于借鉴国外同行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善于听取国内外传媒学者的声音,加深我们对新闻传播规律、舆论引导规律、媒体发展规律的认识。

(张虎生: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高级编辑,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