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外国语言文化研究(第1辑)
13834400000025

第25章 一语双关,译出灵秀之美——例析双关语翻译中等效原则的运用(2)

例(6)Frieda said,“Oh,Lordy!I know.I know what it is!”

“What?”Pecola’s finger went to her mouth.

“That’s ministration.”

“What’s that?”

“You know.”

“Am I going to die?”she asked.

“Noooo.You won’t die.It just means you can have a baby.”

这是两个十几岁大的女孩的对话。“ministration”一词无法从词典上查到,原来是“menstruation”即“月经”的讹音。因为常听大人说起它,便模仿着说起来了。此段话的译文如下:

弗丽达说:“哦,天哪!我知道了,我知道那是什么了!”

“什么?”佩科拉的手指贴到唇边。“那是‘月金’。”

“‘月金’是什么?”

“就这么叫的。”

“我会死吗?”她问。

“不会,不会,你不会死的。这东西只是告诉你,你能够有孩子了。”

通过精彩的双关语等效翻译,把处于青春期的两个娇羞可爱的女孩子说悄悄话的情景惟妙惟肖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2.构形同音,即利用同音形态构成的双关语

例(7)——You are lying.You,listen,do not lie to me.

——I’m not lying.I’m standing.

译文:——你在撒谎。给我听着,少骗我。

——我没撒谎,我在撒欢。

“lie”(撒谎)和“lie”(躺下)两个词的进行式都为“lying”,同音同形不同意,英文巧用这一点,表现出问话者怒喝对方别撒谎,而对方聪明地扯开话题,机智反驳,说自己是站着,没躺着(lying)来回应,很是巧妙。译文也独辟蹊径,用“撒谎”和“撒欢”读音相近,同样传达出回答者的“智慧”。

3.构词同音,即利用构词手段制造双关语

利用构词手段使两词同音造成语意双关,是英语中常见的方法。

例(8):

——“You’re not eating your fish”,the waitress asked him,“Anything wrong with it?”

——“Long time no sea”,the customer replied.

译文:“您怎么没吃鱼啊?”使者问他,“难道有什么问题吗?”

“因为它离家太久了”,顾客回答道。

“Long time no see”是朋友见面时所用的寒暄语,相当于老朋友久别重逢时说的“好久不见”。“Long time no sea”鱼久不见海,肯定不新鲜。sea与see是同音异形异义词,这位顾客巧妙地运用这一点,指出了鱼不好吃,不新鲜。

4.构名同音,即利用专有名词(人名)和普通名词制造同音双关语

在文学作品中,作家往往利用这种双关语达到突出人物形象、性格的效果。例如,有则故事这样描述布什总统因为双关闹出的捧腹笑话:

例(9):

Bush:Condi!Nice to see you.What’s happening?

Condi:Sir,I have the report here about the new leader of China.

Bush:Great.Lay it on me.

Condi:Hu is the new leader of China.

Bush:That’s what I want to know.

Condi:That’s what I’m telling you.

Bush:That’s what I’m asking you.Who is the new leader of China?

Condi:Yes.

Bush:I mean the fellow’s name.

Condi:Hu.

Bush:The guy in China.

Condi:Hu.

Bush:The new leader of China.

Condi:Hu.

Bush:The Chinaman!

Condi:Hu is leading China.

上文这个小笑话中利用姓氏“胡”(Hu)在英语中发音与“who”一模一样,大搞噱头,让布什总统问了一圈都不知道中国主席是何许人也,真是令人“可口可乐”!

5.利用同音缩略语制造双关语

这在文学作品中也是一种常见的手法,能产生特殊的修辞效果。

例(10):

Mom:Oh,my honey.Long time no see.Tell me,do you miss me?Do you love Mom and Dad?

Kitty:Family.Aha-haa.

Mom:Pardon?

Kitty:I said,father and mother,I love you.

译文:

妈妈:哦,我亲爱的小宝贝,好久没见到你了。来告诉妈妈,想妈妈了吗?爱妈妈和爸爸吗?

凯蒂:爱家人。哈哈

妈妈:什么?

凯蒂:我是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我们是一家人。

上文中运用了对“family”一词的巧妙解读。“Father and mother,I love you”。在这句话中每个单词的首字母拼接起来正好是“family”这个英语单词。中文尽量还原了英文的意思,用“爱家人”拆分出“我爱你们,我们是一家人”的意思,虽有些牵强,但也能体现出原文中孩子凯蒂的聪明伶俐、活泼可爱。

例(11):

—What four letters of the alphabet would scare off a burglar?

—O,ICU.

译文:

—哪四个英语字母会吓跑窃贼?

—O,ICU

这是利用四个字母“OICU”组合谐音的句子:“Oh,I see you”。是“我看见你了”的意思。对窃贼来说,他们当然怕被看见被抓个正着了。所以会害怕讨厌“OICU”这四个字母。目前中文尚没有满意的好翻译。类似这样的还有:“IOU”(I owe you),其意为“借款单据”;“OIC”,外国眼镜商利用这三个字母的形状做广告,其形状就像个眼镜,念起来音同“Oh,I see”。真是匠心独具!

三、利用仿拟方式构成双关语,即近音双关(paronomasia)

所谓“仿拟”,即通过仿拟词的音形而巧撰成词,造成谐音双关,以达到某种修辞效果。

例(12):

What flower does everybody have?–Tulips.(Tulips=two lips)

译文1:人人都有什么花?——郁金香。

译文2:人人都有什么花?——泪花

“Tulips”(郁金香)与“two lips”(两片嘴唇)近音,每个人当然都有一张嘴两片嘴唇(two lips)啦,所以每个人都拥有“郁金香花”(tulips)。真是风趣智慧!这个精彩幽默的双关语尽显英语的灵动美丽,令人叫绝。第二种翻译更是令人叹为观止,用出彩的形象转换让此句从“不可译”转化为了“可译”,且译得传神。不难看出,以上双关语的翻译已不只是等效,而是有些“超效”了。它们传递的信息几乎比原文还要多,但这种“多”并非无中生有,而是以语境为依据,因而是可以接受的。

通过以上例析可以看出,英汉双关语存在许多相似之处:①都是有意识使用的有效修辞手段,在写作和生活中都被广泛地运用。②它们的修辞功能和主要形式相同,均是利用音或义的巧合,进行同音异义的偷换,有意使语句同时兼有双重含义(一个是表面的,一个是隐含的),其中往往以隐含义为目的,来达到言此而意彼的特殊效果。③都以幽默、俏皮为特色,听时往往令人发笑,过后回味无穷,实为语言技巧的高度体现。双关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这些相似之处为二者之间的翻译提供了土壤,使二者之间的翻译建立了可能性。

翻译不单是语言的转换,更确切地说,是文化的转换。由于双关语与语言和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翻译它们时,其原本的文学魅力很难悉数保留。译不好,往往会如“水煮过的杨梅”(形存味失),然而这却为“等效翻译”引出了无限的探究空间。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双关语可译与否,有时候无论译者采取什么折中手段,都会失去原文的部分特色。但我们在面对英语双关语时,一定要学着用文学的慧眼去欣赏它,根据具体的语境正确理解原文旨意,仔细分析关键词的确切含义,透过表层捕捉本质,领会其中精髓,推敲出适当的词句,以保留原文的修辞风格,或采用其他补偿手段,力争将原文信息的失真减至最低。“心有灵犀一点通”,往往就会有灵动的火花迸射出来,诞生出绝妙的等效翻译。

参考文献:

Nash,W.Rhetoric:The Wit of Persuasion.Oxford:Basil Blackwell,1989.

Vickers,B.In Defence of Rhetoric.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88

单祝堂:《英语双关语探讨》,《江苏外语教学研究》,1999年第1期。

王秉钦:《文化翻译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王飞鸿:《英语“Pun”与汉语“双关”类型的交叉比较与翻译》,《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研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8卷,第2卷。

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