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民生与社会调查:“子牛杯”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作品选
13834200000044

第44章 尴尬之境,农村小学何以自处?——以安徽绩溪南都希望小学为例看农村小学的现状和发展前景(3)

生源流失已成为当今农村小学的共性

南都、坦头和大源小学可以说是当今农村小学的代表,具有普遍性。其发展中存在着诸多共同的问题。随着农村学龄人口的减少,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小学举步维艰。学校规模不断缩小已经成为农村小学发展的瓶颈。促进均衡发展,采取措施使农村基础教育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一方面学校自身在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方面严重匮乏,某些课程如英语、计算机和音体美教育缺失。现在农村小学的老师无论在数量还是职业素养上都无法满足生源,年龄结构偏向老化,知识老化陈旧,专业技能薄弱,职业素养欠缺。这使学校处于低效的运转之中,硬件设施无法利用,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低,更难以吸引高质量的教师。村小学自身的条件不够完善,生源便流向有着更好更全面的教育体系的镇头或县城的其他小学,形成恶性循环。学生数量一少就开始撤销高年级,导致很多小学只设教学点,以复式班的形式存在。农村小学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但南都这样的小学在农村有它存在的价值,如果按坦头小学的老师所说的撤销村小学统一教学资源,这样一个农村连小学都没有,给孩子入学会造成极大的不便。村落分散、交通不便,若不办班,如何安排这些适龄儿童就学?孩子们的选择更少,只能到户籍所在地的规模大的小学,如县中心小学去上学。然而这样遥远的距离无疑会加重家长的负担,而且孩子上下学中的安全问题也有着忧患。尤其在父母外出打工的家庭,老人们更没有这个能力。孩子们也可以选择跟随外出打工的父母到打工地上学,但这样不仅加重了父母的负担。孩子们因为没有打工地的户籍,也只能选择高价入学或根本就上不了学,这显然不是解决农村儿童上学的好方案。通过对比我们认为,农村小学的生存是很有必要的,把农村小学建好建强才是解决适龄儿童接受教育的最佳途径。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全村孩子的就学情况大致有三种:50%—0%在村小就读,20%—0%在本县小学就读,剩余的10%—0%则只能跟随父母到打工子弟小学读书。在本村小就读的孩子有80%以上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一年见到父母的次数不超过5次,这些孩子就成为了留守儿童,他们面临的是与父母关系的疏远,缺少父母的管束和关爱;到本县小学和大城市打工子弟小学就读的孩子,大多是父母在外打工又没有爷爷奶奶帮忙照看孩子,这些孩子有了相对多的与父母生活的时间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到本县小学就读的孩子,一方面是增加了家庭的开支,要承担更多的房租、生活费乃至借读费;但同时却接受到了相对更好的教学条件,师资、学校环境、硬件设施、学习氛围都优于村小。跟随父母到打工地上打工子弟小学的孩子则将面对更多的问题:打工子弟学校的师资、正常教学秩序、硬件设施、卫生谁来保障?打工子弟学校不断地遭遇取缔,这些孩子们的课桌明天将漂向何方?

打工子弟学校可否给农民工的孩子一张不再漂流的课桌?

打工子弟学校是随着农民工的日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孩子跟随父母进入打工地而出现的。农民工受自身经济状况、户籍、家庭实际情况所限,不能把孩子留在本地就学或送入打工当地正规学校,只能将孩子送入打工子弟学校就读。1998年3月,国家教委在《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中规定,流入地政府应该承担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职责,允许社会组织和个人创办专门招收流动儿童少年的简易学校,对学校创办条件应酌情放宽。但打工子弟小学实际的办学情况着实令人担忧:

“在宁波北仑区的一所农民工学校里,校舍是一栋只盖了一半的两层旧楼,教室之间只是用砖块简单地垒起隔开。下课铃一响,厕所前不一会就排起了长龙,全校厕所坑位与学生人数的比例达到了1∶0。此外,这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也令人担忧,老师也像走马灯一样不停轮换。宁波市教育局调查发现,当地流动人口学校持有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不到30%。”

这段节选自《漂流在城市中的课桌》的话,生动地展现出了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学现状,硬件设施暂且不提,仅基本的厕所和校舍都不能满足要求,而老师不仅如走马灯般地换更是良莠不齐,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显然打工子弟学校基于其目前的办学状况随时面临被取缔的危险,而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他们该向谁讨要一个自己孩子的义务教育权利?留在户籍地就成为留守儿童,村小既无住宿自己又没有可帮忙监护的父母;跟随父母打工就成为流动儿童,打工地正规学校高昂的借读费和户籍的双重门槛,打工子弟学校又处于不正规办学和随时可能被取缔的尴尬境况。大量的打工子弟涌入城市一方面造成城市交通、住宿、教育等方面压力的增大,另一方面把原本农村和城市两层面的教育增加成流动儿童教育三个层面,也将教育问题更加严峻化和扩散化。

农民工是当今城市建设的生力军,保障好他们的子女教育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和回报,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治本之策恐怕还要从解除农村小学的尴尬处境入手,让留守儿童不再绝望,让外出的父母不再牵挂。

何以自处?为有源头活水来

南都希望小学在四年前投入巨资改建。而在四年后,该校学生已经骤减至最初的一半。政府多方筹资、社会热心资助、各村倾其所有建起的新校舍,其投资和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并不相符,这让我们怀疑,仅仅为这些村子或村里的孩子提供物质上的帮助,这样的帮助能维持多久,能有多大意义?我们这次十多天的支教除了最初的新鲜和发现了部分问题还带来了什么?资金投入改建所带来的物质环境的改变和诸如此次短期的支教活动只是治标不治本。生源流失问题不能简单判断为好或者坏,生源总是流向教育条件更好更完善的地方。但投入如此多的学校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日渐满足不了就近的生源。希望小学的出路如何,将来该如何发展如何改制?这值得我们深思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首先要从解决流失问题做起,要注重以下几方面:

1.呼吁大学生在农村小学开展长期固定的实践活动。这样有助于推动当地的英语、体育美术和其他提高素质的教学活动,并能通过大学生不断给农村小学带来活力。建立起长期固定活动关系后可以引导学生丰富课间或活动课时间,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小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以及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大学生要围绕这些方面开展各类活动,让孩子们在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张扬个性,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和学校保持联系,也可以定期和校方老师交流,为他们的教学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此外,针对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孤独、缺少关爱的问题,大学生志愿者可以以书信和电话的形式与他们保持长期而密切的沟通。

2.尽快解决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马上着手解决,不光会影响农村教育质量,加剧城乡教育不均衡、不公平的问题,更令人担忧的是,若干年后,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将出现老教师退休、大批青年教师被迫顶岗青黄不接的现象和中青年教师的断层现象,教师队伍的年龄、知识结构更是严重失调,那时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就更大了。

“有关教育专家呼吁,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尽快加以解决:一是要调整教育投入比例,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逐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使农村青年教师安心从教,遏制农村青年教师外流。二是每年选拔一批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为农村教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三是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城市优秀青年教师到农村支教或任教。四是改革教师内退制度,将农村教师的内退年龄提前,动员年龄偏大的教师提前退休。”3.发展寄宿。早在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就明确指出:“因地制宜调整农村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在有需要又有条件的地方,可举办寄宿制学校。”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又指出:“继续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努力改善办学条件,重点加强农村初中和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改善学校卫生设施和学生食宿条件,提高实验仪器设备和图书的装备水平。”办好寄宿制小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有利于教学研究及教师培养;三是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农村孩子有更多的学习时间,解决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四是可以减少家长的压力。

4.加大推进农村小学的素质教育力度。如适当开展素质提升兴趣班,并考虑实际情况收取农村大部分家庭可以负担的费用。各学校加强交流活动,挖掘乡镇学校的资源优势。由中心校统一领导,统一人力资源,开展各类教研活动,如公开课、示范课、课题研究等。这样实现资源共享,可以平衡各校的教育理念。

5.社会各界对于农村小学的捐助需要更有效更落到实处。据了解,很多农村小学尽管接受了大量捐赠,但是连教师的基本工资也无法保证。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小学并不需要更多的教学楼,按照当地的经济以及实用情况而言,普通的平房都足以保证安全性和长久性。剩余的资金应该在教学设备、图书、学费和教师工资等方面考虑,真正将数量有限的捐款落到实处,而不是表面。就社会捐助而言,如果资金并不能直接到达学校方面充分使用,有效的实物捐赠会更为实际。社会捐助应该更统一规范,建议可以建立基金会等组织,这样使得捐助活动固定长期而有效。

6.政府应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实现真正的均衡发展。注重调整布局,同时统一组织好老师的专业素养培训和进修,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使他们掌握现代教学的方法,开阔教育视野,更新知识结构。目前的教研活动都没有形成规模,没有规模就没有效应。把教师集中在一起培训,每个教师各司其职,专心备课,这样教学资源集中,而不是不分课程一个老师带一个班的所有课。同时建议当地政府关于老师的调动体制要合理要有计划,考虑全面,如教师本人的意愿和自身客观条件,以免造成老师的情绪问题,使得其没有教学积极性。同时加强各学校的交流活动,挖掘乡镇学校的资源优势。由中心校统一领导,统一人力资源,开展各类教研活动,如公开课、示范课、课题研究等。这样实现资源共享,可以平衡各校的教育理念。

调查后记

用几个日期来串联整个调查过程:2009年9月1日,是第一次走进安徽省绩溪县南都希望小学的日子,也是老校长在讲台上深情致辞的日子,那些深情致辞成为了我们两天后着手的调查课题;2009年9月3日,在渐渐跟孩子们打成一片,在做好了前期的情况摸索、准备工作后,我们开始了第一次家访;2009年9月9日,我们利用课后时间完成了对接近一半学生的家访,也完成了对本校基本情况、老师及近村另两所小学的采访调查;2009年9月10日,我们一些志愿者与小学老师共同度过了一个独特的教师节,并且踏上归程,整个实地调查工作结束;2009年10月1日—日,七天的漫长假期似乎也显得过于短暂,紧张地查阅资料、分析、补充、核实、删改……;2009年11月25日,经过评审、初步公示、最终确定,在44号楼一层领奖现场终于见到了白岩松大师哥,兴奋地接过我俩第一个新闻专业的奖,整个调查也算暂告一段落。

几乎新闻系、传播系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子牛杯”情结,初入校就有学姐提醒我们多留心周遭,关注那些我们周围的故事,而大一下学期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更是给我们提供了知识储备和调查原理指导。每一个暑假、寒假既是全身心投入调查的好时机,也是张罗调查课题的时候,有了选题就只顾“风雨兼程”了。在这一次十多天的实地调查中,虽然我们的课题没有危险性和太多采访对象上的障碍,但语言、时间、交通、大量的采访记录和资料整理仍然让我们实实在在地辛苦了十天。

很多时候,人们会抱怨付出了却没有收获,其实我觉得说这话的人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收获经验和情感。暂且抛开“子牛杯”,在这十天的实地调查和之后的调查写作中,我们的成果已经远远不止一份5万多字的调查,而是有关新闻专业经验的增长和对社会问题的情感认知,这不可不说是一份成长的厚礼。从第一届到第三届,“子牛杯”正在成为我们新闻系传播系学生大学生活的一部分,身边有同学甚至把做好一次“子牛杯”作为四年本科学习的必修课。我相信,我们和“子牛杯”正是两股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力量,我们一起成长,一起收获!

教师评语

贫困农村的小学教育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中国传媒大学安徽绩溪实践团以绩溪市南都小学为立足点,在进行教学实践的同时,对当地农村小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整个农村小学的发展前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从选题取向来看,这一调查报告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国家未来的关注和对农村教育身体力行的人文情怀。

在调研过程中,作者采取了实地调查、深入访谈、查阅文献等研究方法,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解读。整个调研视野开阔、思路清晰、论述严密、观点独到,显示了作为新闻学专业学子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业务素养。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贯穿于调研报告中的那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使人为之感动。如果有什么不足的话,那就是对农村小学教育问题原因的分析还不够深刻,所提建议也就有待于更具针对性和说服力。当然,对于还在学校就读的“准新闻工作者”来说,这已然是一种苛求了。

(哈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