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主持人采编播训练教程
13834000000007

第7章 想象与语言表达能力训练(3)

附古典主义音乐至浪漫主义音乐(一)

一、古典主义音乐

18世纪下半叶,从法国兴起而遍及欧洲的“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它代表着经济力量进一步增强的资产阶级,为取代封建阶级而发动的思想攻势。启蒙主义学者们提出了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自由、平等、博爱、理性”等口号,并成为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旗帜。在“狂飙运动”的影响下,18世纪欧洲的艺术与音乐走向高度繁荣,在西方音乐史上被称为“古典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前古典时期和维也纳古典时期。

古典主义音乐有以下特点:

(1)由于新兴资产阶级的参与,音乐活动空间活跃,市民对音乐的兴趣增加,城市中的剧院、音乐厅广泛建立,酒馆、集市等公共场所的音乐活动也很频繁。

(2)以往的音乐家处于贵族和教会的奴仆地位,启蒙运动指出了一条独立、自尊的艺术创作之路,他们真正意识到艺术家自身的独立价值。

(3)由于音乐家地位的改变,音乐作品有了新的内容和形式。这一时期产生了海顿充满生机、热爱生活的交响曲和四重奏,也有了莫扎特深刻的抒情作品,他们都鲜明地体现着启蒙的进步思想和美学原则。尤其是贝多芬,他是最杰出的斗士,也是启蒙主义理想在音乐中最完美的体现。

音乐史上的诸多乐派,往往是一种概括性的称谓。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先后在维也纳生活创作,他们之间有着内在的继承关系,共同对欧洲音乐史产生了久远的影响,被后人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

当时的维也纳是奥地利帝国的首都,也是欧洲的文化艺术中心。法国大革命前后,这个城市经历过约瑟夫二世施行的“开明专制”,后来又成为封建复辟时期的反动堡垒。

维也纳是王公贵族的集聚地,每个宫廷都有自己的剧院、乐队,经常举办舞会、音乐会。贵族热衷于音乐,并以做艺术家的保护者为时尚。同时,维也纳普通的市民生活也很活跃,有公开卖票的音乐会。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各民族民间音乐,抚育了世代的维也纳艺术家。

18世纪下半叶正是“开明专制”的民主幻想时期,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先后来到了维也纳。海顿在这里享受到了“自由的甜蜜”,莫扎特在这里开始了独立的“自由艺术家”生活,贝多芬也选择在这里度过了他曲折、奋斗的一生。

1.弗朗茨·约瑟夫·海顿

(1)生平介绍

约瑟夫·海顿(1732-1809)出生于奥、匈边境的罗劳村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是制造车轮的工匠,也做过市场管理。海顿五岁时能和父亲唱很多流行歌曲,六岁时离乡背井到海因堡学习弹奏大键琴,受到老师的责罚和鞭打,度过了痛苦的童年。但他自幼熟悉奥地利多民族的民间音乐,这使他一生受益匪浅。海顿青少年时期生活艰难,受到维也纳理发师约翰·彼得·凯勒的照顾。凯勒有两个女儿,当时的海顿连日常生活的费用都常常没有着落,所以在向凯勒表示要娶他的小女儿为妻时,碰了一鼻子灰,他的小女儿宁愿去修道院也不答应。于是凯勒就将大女儿凯勒介绍给了海顿,海顿就稀里糊涂地娶了凯勒为妻。凯勒比海顿大三岁,这个婚姻是不幸福的,海顿性格温和,而她却性格暴躁,既高傲又反复无常,并对音乐一窍不通。她常常将海顿辛苦完成的手稿做卷发用纸或磨面的纸垫,海顿有很多手稿被她毁掉。海顿称她为“恶妻”、“悍妇”、“恶魔”。为了逃避与她的无聊生活,他在宫廷里任乐长几乎三十年。海顿渴望有自己的孩子,然而这个愿望始终没有实现。海顿曾说:“我在妻子的心目中,只是一台赚钱的机器而已。”

1761年,海顿获得匈牙利贵族宫廷乐长职位,从此获得了安定的生活条件和创作实践机会。18世纪90年代,他离开宫廷开始游历英国,在那里得到接待和荣誉,回国后定居于维也纳。这个时期他创作了著名的12部《伦敦交响曲》,还有清唱剧《创世纪》、《世纪》和一些优秀的四重奏作品。

海顿的作品大多数有编号、标题。标题的原则大致有两种方式:

一是“纪念法”,例如海顿在牛津大学被授予音乐博士学位时所演奏的曲子名为《牛津交响曲》;又如曾受到路易十六皇后玛丽·安东尼(后来她在大革命中被送上断头台)嘉许的曲子名为《法国皇后》。

二是“联想法”。曲中音乐主题像鼓声的名为《鼓声》,像钟声的名为《钟声》,也有抽象的如《晨》、《午》、《暮》等。

完美的古典交响曲和四重奏形式,是海顿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晚年的海顿享受到世人对自己劳动创作的尊重,他更把乐观、活力、理智和均衡赋予他的音乐,并希望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力量。海顿的作品中充溢着健康、明快、幽默、轻松的气息。

(2)轶闻趣事

①《刮胡刀四重奏》的由来

海顿有一部作品叫《刮胡刀四重奏》。相传海顿有一次拿了一把钝刀刮胡刀,气急败坏之下大叫“谁能给我一把好刮胡刀,我就把最好的四重奏作品送给他!”这句话正巧被登门的出版商布兰德听见,趁机递上一把英国制刮胡刀,结果他果然得到了一首不可多得的作品《刮胡刀四重奏》。

②海顿与暴风雨

海顿享誉海内外后,各国争相邀请他访问,最后他接受了一位英国经纪人的邀请。1790年12月15日,海顿离开维也纳,次年1月2日抵达伦敦。这是海顿初次航海,却遇上了暴风雨。当时人们突然发现海顿不见了,船舱里根本没有他,于是大家紧张地到处找,最后发现海顿独自站在船舷,前仰后合地大笑,全身都被淋湿。

原来,海顿想起了二十岁时的往事,那时他写了第一部歌谣剧《驼背的恶魔》,其中就有暴风雨的场面。他没有见过暴风雨,别人告诉他说:“海浪像山,冒出来,沉下去——就是暴风雨!”海顿还是不理解,就坐在竖琴前拨弄琴弦,突然旁边的人大叫起来:“这就是暴风雨!”今天站在船舷上,海顿才明白,原来暴风雨是这样的,与自己想象中的暴风雨简直南辕北辙,不禁大笑不止。

③海顿的英国之旅

海顿到了伦敦,整个伦敦为海顿掀起了追星狂潮。评论界称海顿为“音乐界的莎士比亚”,还希望他能定居在英国。其貌不扬、身材矮小、向来不是女性梦中情人的海顿居然在英国期间,发展出一连串爱情故事。海顿说:“夫人西奥是我所见过的女人中最美丽的一个!”“霍希斯失是女人中最可爱的一个!”有人说英伦时期的海顿,像极了情场高手。

④“海顿爸爸”

1809年5月10日,拿破仑大军攻破维也纳城,法军炮火轰炸不断,居民惊慌失措,已经77岁的海顿却说,“别担心,只要是海顿在的地方,灾祸就不会降临”。

拿破仑居然派卫兵为海顿站岗,一位轻骑兵士官还走进客厅唱海顿的神剧《创世纪》,表达崇敬。

5月26日,一颗炮弹在海顿家门前爆炸,海顿十分忧愤,抱病坐在钢琴前,弹起了他所谱写的奥国国歌三遍。5天之后,海顿病逝家中。海顿留下的第9条遗嘱写到“我要留给圣马克斯养老院的穷人1000格尔登”,并列举了受款人名单。如此悲天悯人的心胸,不难想象为什么大家尊称他为“海顿爸爸”。

⑤海顿的头颅

海顿去世十多年后,一位公爵深受海顿音乐的感动,经王室家族同意,将海顿的灵柩安葬在自己的属地,移灵时发现海顿的头颅不见了。据说是海顿的一个朋友和一个叫贝达的人共同盗取了头颅,并在家中设灵堂供奉。当这两个人去世,海顿的头又转到一位医生那里,医生去世后又将头颅安置在一位解剖学教授的博物馆里,教授去世后,才将头颅献给维也纳“爱乐协会”。也就是说,海顿去世86年后,爱乐协会才公开陈列海顿大师的头骨。海顿去世145年后(1954年4月16日),在维也纳音乐节这天举办了复合仪式,海顿的头颅和身体合为一体,安葬在埃森城海顿陵墓。

(3)代表作《G大调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

在一个春天的夜晚,伦敦上流社会的名门贵族又齐聚在本城最大的音乐厅,因为他们觉得没有什么能比聆听音乐会更能表现他们的高贵和品位。

他们端坐在席位上,手杖立在皮鞋边,名媛贵妇手中摇着短扇,幽雅与财富集于一身。

第一乐章像抖落秋叶那样,轻快舒畅。第二乐章比第一乐章还轻盈优美,不知不觉贵族们打起盹来。就在他们要进入梦乡时,一声可怕的巨响轰然而来,这些睡着的绅士贵妇们吓得一片混乱“失火了!”“救命啊!”有人从椅子上跳起来,有人夺门而出,形象全无。

演出仍旧进行,只是指挥海顿嘴角流露出一丝顽皮的微笑。这首曲子是海顿精心策划的杰作,特意捉弄这些不认真聆听音乐又装腔作势的英国贵族们,为了矫正贵族们听音乐打瞌睡的坏习惯而创作的幽默之作。

这首曲子在首演完成“惊愕之举”之后,人们便将这部作品称作《惊愕交响曲》。

2.沃尔夫冈·阿乌德乌斯·莫扎特

(1)生平介绍

莫扎特(1756-1791)出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他的创作过程有不可思议的惊人的速度,他的多产以及他的突然死亡,都使他在人们眼里罩上了一层神秘的光彩。

莫扎特的父亲利奥波德是奥地利萨尔茨堡城的宫廷和教堂的乐师、副乐长,杰出的作曲家。他富有教养,还有着独创性和坚强的性格,但当时奥地利的社会环境依然使他陷于卑微地依从于主人的地位。他一共有7个孩子,有5个夭折,只剩下莫扎特和他的姐姐。

莫扎特在学会走路的时候,时常爬到钢琴的椅子上弹和弦。有一次,他突然向父亲提出要演奏小提琴。父亲非常吃惊,就让他试试,没想到他拉得既正确又优美,在场的人都非常惊讶。莫扎特4岁开始学钢琴,5岁就可以弹奏《小步舞曲》,6岁时到德、法、英、荷兰、瑞士诸国进行演出,受到各界的赞誉。

莫扎特的作品数量大而且品质高,从6岁时的第一首《小步舞曲》到35岁时未完成的《安魂曲》,他共创作了六百多部作品,种类从钢琴独奏曲、小提琴奏鸣曲、独唱曲到室内乐、交响曲、协奏曲、弥撒曲、歌剧、安魂曲等不同形式。莫扎特出版的音乐数量比任何作曲家都多,若想完整地演奏莫扎特的曲子需要200多个小时。莫扎特似乎随时都可以作曲,童年时玩滚球的声音、马车轮的滚动声,在他的脑子里都是音乐旋律。曾经有人做过研究,如果把莫扎特的乐谱全部抄一遍需要花30几年的时间,而莫扎特只活了35年,说明他的一生几乎都沉浸在音乐中。就连睡觉他都要带着眼镜,他说常在梦中想起一些音符和旋律,如果没戴眼镜就无法写下乐谱。

莫扎特十分辛苦,每天从清晨起床就开始写作,然后午饭前去上课,晚上要演出,夜里又继续写作,直到手拿不起笔为止,而这巨大的劳动付出所获得的报酬仅够他支付房租和维持基本生活。

在和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接触中,莫扎特对不合理的封建等级制度有了深切的体会,他更认识到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由出身而是由才能和道德决定的。自1781年来到维也纳到他去世的十年间,是他最重要的创作时期,他既享有了自由,也对自由的艰辛有了更切实的体验。虽然摆脱了萨尔茨堡主教的凌辱,却又不得不依赖维也纳的宫廷贵族。他的作品风格明快、清晰、单纯、优美、流畅,抱着天真、诚挚的向往,又有悲伤、愤愤不平甚至抗议。他的41部交响曲从一般外在娱乐和装饰性的大型器乐曲,逐渐成为表达更丰富的现实和情感的高级艺术形式。

莫扎特一直探求德国歌剧的独特风格,吸取意大利正歌剧、喜歌剧和德国民间歌唱剧的因素,故事中蕴涵哲理。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演出后,莫扎特名声大噪,全城都能听到这首作品的旋律。布拉格王室邀请莫扎特前去演出,布拉格的观众再次为他而疯狂。但从这个时候开始,莫扎特的健康逐渐恶化,经常恶心、头痛、发烧,但他照常忙于授课、参加宴会、谱写曲子,受着贫困和忙碌的双重压力。

传说莫扎特死前几个月,有个穿灰大衣、长着扑克脸的人老是出现在他的房门前,最后还委托莫扎特创作一首安魂曲。莫扎特在不祥的预感中为他谱曲,越写越觉得那个男人就是死神,他想这首丧歌也许就是写给自己的。果然,安魂曲还没有写完,莫扎特就去世了,据诊断他是患肾衰竭,死前发烧,出热疹,导致脑麻痹,呼吸困难而死。而那个男人并不是死神,只是一个爱请名人作曲,然后把作曲人改成自己名字的一个贵族仆人。

莫扎特于1791年12月5日凌晨1点左右离开了人世,当时法国规定48小时之后才能入葬,12月7日入葬那天风雨交加,原决定要去墓地的人都回去了。又根据当时维也纳严禁铺张的禁令,葬礼必须从简,因此莫扎特的葬礼十分简单。他被安葬在贫民公墓里,后人甚至找不到他的遗体。

莫扎特和海顿一起确立了维也纳古典乐派,但莫扎特在思想上比海顿更为成熟。而到了贝多芬时代,音乐艺术则发生了更为深刻的飞跃,那是震撼欧洲历史的重大社会变革在艺术家思想情感中的真实体现。在德国某歌剧院门口有这样一段诗:“巴赫带给我们上帝的话语,莫扎特带给我们上帝的欢笑,贝多芬带给我们上帝的火焰,但上帝却赐给我们音乐,让我们不用语言也能向他祷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