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政府新闻发言人教程
13833100000024

第24章 仁、情、事功:新闻发言人的修辞训练(8)

【案例分析】

中国前驻英国大使傅莹《火炬伦敦传递后的思考》

阅读前驻英国大使傅莹撰写的题为《火炬伦敦传递后的思考》的文章中新网2008年4月13日电,据中国外交部网站消息。

4月6日那天早上,我看着窗外漫天飞舞的雪花,不禁想:今天的北京奥运火炬伦敦段的传递将会怎样?

大约八个小时以后,当第80位火炬手,英国著名中长跑运动员霍尔姆斯手举祥云火炬,跑上千年穹舞台,点燃了圣火盆时,场内四千多名观众一片欢腾。

这一天将以北京和伦敦之间的一次碰撞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这个碰撞火花四溅,充满躁动,中国是首次举办奥运会的发展中国家,而英国则是迎接火炬的第一个西方国家。

在返回机场的大巴上,北京奥组委年轻的女士们,包括前奥运冠军乔,都坚定地认为是全英国的人在跟她们作对。一个女孩说:“这哪里是养育了莎士比亚和狄更斯的国家啊!”另一个说:“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到哪儿去了?”我花了很长时间试图说服她们,但从她们潮湿的眼睛中我明白,我没有做到。

我完全理解她们的看法。她们一整天都在车辆间来回穿梭,照应火炬手,鼻子冻红了,双手冰凉,前一天晚上只睡了三个小时的觉,有些人刚刚吃上午餐留下来的三明治。更糟糕的是,她们一路上还要反复经受暴力冲抢火炬的行径。

而我很幸运地坐在后面的车上,有机会看到数万伦敦人顶风冒雪前来欢迎火炬,有挥手致意的老人,也有在风雪中表演节目的演员们。

夜幕降临,看着奥运包机慢慢滑动到跑道上,我不禁想,飞机是否变得更加沉重了?北京奥运火炬全球传递这个艰难的旅程将让13亿中国人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一个年轻朋友看了BBC对火炬伦敦传递的转播,他在给我的信中写到,此刻百感交集,有悲哀、愤怒,也有不解。像他一样,很多人可能从中领悟到,中国融入世界不是凭着一颗诚心就可以的,挡在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这堵墙太厚重了。

最近,在中国两亿网民中最流行的不仅是有人企图抓抢火炬的场景,更是一些感人至深的场面,例如火炬在巴黎段的传递中,坐在轮椅上年轻纤弱的中国残疾人运动员金晶,用自己的双手和身躯紧紧护住火炬,使冲抢火炬的暴徒无法得逞。中国网民们对一段时间以来,西方一些媒体不惜使用移花接木的手段和来自别国的假照片攻击中国进行所谓“镇压”,也感到尤为愤怒。

而在这堵墙的另一边,情况则完全不同。像我这样身处中西方之间的人,不能不对中国和西方国家公众之间彼此印象向两个不同的方向下滑的趋势深感忧虑。

我不禁要问:为什么在涉及中国的问题上,一些媒体的一概而论的随意批评能够被西方公众不加思考地接受,为什么没有人质疑,这样的批评到底涉及哪些具体问题,确切情况如何?为什么一些报道,包括数字,能够在毫无事实依据的情况下连日登载在新闻里面?

这个世界意味着什么?

一个年轻的中国朋友写信给我,看到BBC的报道之后,“如醍醐灌顶,我一下子明白了很多——悲伤,愤怒和困惑”。这次事件唤醒了很多像他一样的人,那就是:中国要平稳融合进世界,仅有一颗真诚的心是不够的。

中国走向世界,面前高墙矗立。在中国,两亿互联网网民聚焦的焦点,除了那些试图夺走圣火的攻击,还有金晶的感人事迹。这个纤细的女孩,这个坐在轮椅上的击剑手,在巴黎传递中面对残暴“反对者”一次又一次的抢夺,她紧紧地把火炬护在怀里。而她身后,是她的盲人伙伴。

近几个周来,关于中国的不实报道,更加激起了人们的怒火。例如,移花接木,合成不实图片,以证明那里确实存在“镇压”。然而,在墙的另一面,事实全然不同。

这一刻我竭力保持中立,我所担心的是,中西方民众对于彼此的看法(或者中西方的共同观念?拿不准……)正在迅速分化成两级。我禁不住要问这是为什么。一遇到中国问题,那些空泛的指责就很容易被接受。你们西方人甚至不去想,这些指责究竟意味着什么,不去想是什么原因导致毫无根据的故事会成为“新闻”。

甚至我自己参加火炬传递这件事,都陷入你们无休无止的怀疑猜测。我记得一个当地人说到,“我们都喜欢读媒体讲故事。只有讲到我们自己头上来时,谁都知道那报道不全是真的”。

那些大声抗议的人,很多连西藏都没见过。对于中国人来说,西藏是可爱的热土,关于西藏,他们有更深更多地了解。西藏每年吸引四百万游客。过去5年来,西藏农牧民的收入以83.3%的速度递增。2006年,西藏已经拥有一千多所学校和500 000个学生。

在西藏自治区,藏民占人口的92%。这里有1 780个庙宇,也就是说每1 600个居民就拥有一座寺庙。这一点比英国还要优越,每3 125个英国人才能有一座教堂。

我们并不讳言复杂的宗政问题,但是西藏人民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这是当前中国与以前的最大区别。西藏可能不会像中国东部一样被发展成工业基地,但是,它会跟其他兄弟地区一样,继续发展,继续前进。

我亲历了中国的开放,从小步挪动到阔步前行。我坚定不移地支持开放。最近的事情正在引导中国年青一代开始重新审视“西方”。这些生于80后的孩子们,成长在一个更繁荣、更文明、更自由的中国。

我的女儿,作为一个西方文化的热爱者,在同我的网聊中,开始越来越频繁地使用“why”这个词。我深切感受到她的挫折感。目睹了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妖魔化,那些对西方抱有浪漫看法的人陷入了深深的失望中。

众所周知,误读将导致反击。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中,西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因此,我从心底希望,中国的年轻人不要对西方完全绝望。

很多西方人抱怨中国对媒体不够开放。在中国,人们认为,西方媒体需要自己努力以挽回形象。报道中国的缺点可能不受欢迎,但不会被禁止,因为中国的开放,一诺千金。

中国远不够完美,但她在努力解决存在的问题。如果西方报刊能够关心和报道现实中国,不拿旧事充新闻,这将有益于重树威信。

在英国一年,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相比,我看到这里关于中国的报道越来越多,无论褒贬,这些报道更贴近中国现实生活。

中国也正处于信息爆炸式增长的年代,我坚信,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将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看到更多的中国现实。世界在等待中国的融入,现在我们中国需要拿出耐心,等待世界了解中国。

思考题:

1.在《火炬伦敦传递后的思考》这篇文章中,作者为什么多次提到一位年轻朋友给她写的信?

2.作者在介绍西藏时,列举了一些数字,这些数字有什么作用?作者采取了怎样的修辞方式来处理这些数字?

3.在《火炬伦敦传递后的思考》这篇文章中,作者一共举了多少个小故事?这些故事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作者为什么在《火炬伦敦传递后的思考》文中要提到“数万伦敦人顶风冒雪前来欢迎火炬,有挥手致意的老人,也有在风雪中表演节目的演员们”?

5.作者为什么要提到自己的作为“一个西方文化的热爱者”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