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政府新闻发言人教程
13833100000013

第13章 关于机制建设:中国政府新闻发布的三个层次(2)

四、新闻发布“主阵地”的确立

1988年,中央进一步明确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新闻发布制度,此后,中国政府的新闻发布工作进入了制度化建设阶段。

1989年1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宣传部下发的《关于改进突发事件报道工作的通知》中提出:

对国内发生的空难、海难,铁路、公路恶性事故等,中央新闻单位要抢在境外传媒之前发出报道。为了争取新闻报道的时效,对于不同性质确定在不同范围公开报道的突发事件,可分阶段发稿。新闻发布单位在获得中央或地方有关部门提供的或记者自行采访到的确切消息后,应尽快发出快讯,先对最基本的事实作出客观、简明、准确的报道,然后再视情况的发展作出后续报道。

1994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达《关于国内突发事件对外报道工作的通知》,第一条规定:

突发事件包括突然发生的重大社会事件、恶性事故、涉外和涉台港澳事件等。突发事件的对外报道要充分考虑事件的复杂性、敏感性和报道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报道要有利于我国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际形象,报道必须真实准确,争取时效,把握时机,注重效果。

此后,我国政府对于信息发布的控制进一步松动,对于可能产生国际影响的重大公共危机通常都要求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

1993年年初,为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开始负责国务院新闻发布和协调各部门新闻发言人工作,并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记者招待会或新闻发布会的形式组织新闻发布,陆续邀请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和新闻发言人出面,介绍情况,答记者问。

从1993年年初到2003年年初这十年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外交部的发布会成为我国政府新闻发布的主要阵地,其他部门也逐步建立起经常性的新闻发布制度,但大多数以不定期召开新闻通气会、提供新闻通稿等方式发布新闻。

五、建立并逐步完善“三个层次”的新闻发布机制

有学者将2003年4月20日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从这天起,卫生部开始每日分省公开发布全国SARS疫情。同时,中央严令明示:误报者追究责任,瞒报者严肃查处!

这一天,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刚刚由国务院副秘书长调任卫生部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部长高强(当时中央已任命吴仪兼任卫生部部长),面对中外记者坦陈:

卫生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准备不足,防疫体系比较薄弱。当“非典”疫情出现后,没有及时制定对全国疫情的收集、汇总、报告制度,要求不明确,指导不力。而北京市有关部门的信息统计、监测报告、追踪调查等多方面的工作机制不健全,疫情统计存在较大的疏漏,没有做到准确地上报疫情数字。据2003年4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的记者答问内容整理。

此时距2003年4月4日张文康主持的卫生部新闻发布会已过去半月有余,我们可以想象这半个月来中央领导同志内心的焦灼与挣扎:说还是不说?如何解释反差巨大的数据?会不会有不良影响?

半个月后,面对相同的中外媒体记者,同样是语气坚定的两位发言人,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信号:中央政府为了百姓的生命财产,可以认错。

2003年的SARS危机促生了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其中第二十一条和二十五条分别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全面。

此后,系列法案法条均对危机信息的告知责任和告知义务予以明确界定。在法案规范“告知”行为的同时,我国政府也开始有意识地从实践层面开展“与国民对话”和“与世界对话”并重的尝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认为,2003年是我国新闻发布工作中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一年。在SARS之前,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新闻发布,有的部委不配合,遇到地方突发事件,信息渠道也不畅通。为掌握真实的消息,准备回答媒体的提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或中央外宣办公室的名义打电话、发电报到事发省的宣传部,了解、催要有关情况,遭遇到的却是和前去采访的媒体一样的防范。王国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发现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难度太大。发生SARS疫情之前,推动这项工作的难度太大了——有时候为了把一位部长请出来,赵启正同志也亲自打电话”。

2003年SARS初期的深刻教训使我国政府进一步认识到信息透明、舆论引导的重要意义,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建设和新闻发布工作由此进入一个高速发展、全面改进和稳步提高的新阶段。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政府的新闻发布工作,在有关文件和领导同志的讲话、批示中对建立和完善三个层次的新闻发布机制(即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各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的新闻发布工作)、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做好政府新闻发布工作和加强新闻发言人培训等提出明确要求。我国政府新闻发布工作的任务不仅局限在满足对外宣传的需要,同时将其作为政府政务公开、保证公民知情权、透明信息传播渠道的重要方式。

第二节中国政府新闻发布的三个层次

建立健全对外新闻发布机制。新闻发布要做到经常化、规范化,要建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各部委和地方政府三个层次的新闻发布机制和工作程序。涉及党和国家重大政治事件和重大经济活动等内容的新闻,要由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向外国记者介绍情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要做好对新闻发布的统一协调和组织工作,提高新闻发布的质量和权威性。2003年1月9日,李长春同志在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4年4月8日,中央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对外宣传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建立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各部委及省政府三个层次的新闻发布工作机制,明确职责,注重策划,加大对新闻发言人的培训力度,提高新闻发布的效果和权威性,做到经常化和制度化”。

在2004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强调,要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和应急机制,及时传播信息,正确引导舆论。

本节将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各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这三个层次的新闻发布工作来研究我国政府新闻发布的现状。

一、协调与组织核心: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在我国政府三个层次的新闻发布工作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简称外宣办)发挥着组织指导、统筹协调的职能。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属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在机构编制中被划入同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一样的中共中央直属序列,其级别为正部级,下设新闻局、国际交流局、影视与出版局、网络局等机构。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职责主要有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推动中国媒体对外说明中国,指导和协调对外新闻报道;

·制定对外新闻事业的发展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组织对外介绍中国政府的方针政策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推动中国媒体对国际问题的报道,包括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新闻信息;

·举办新闻发布会,向中外记者介绍中国情况和方针政策;

·组织编写并发表中国政府白皮书,阐明中国政府对重大问题的原则立场和基本政策;

·指导中国各省(区、市)政府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工作,并为港澳台记者来内地采访提供服务;

·开展与国外新闻机构的交流合作,并为国外记者来中国采访提供服务;

·接待要求访问本办的重要代表团及重要人士;

·制定互联网新闻事业发展规划,并指导协调互联网新闻报道工作;

·负责对外介绍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情况,组织开展人权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负责对外介绍西藏的发展建设情况,组织有关西藏方面的对外报道和交流活动;

·研究世界主要媒体及香港、澳门、台湾舆情;

·组织综合性、跨部门、跨地区大型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制作对外介绍中国情况的图书、音像、影视出版物。

以上这些职责被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设置的十二个局级单位分管。

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制定的职责范围和职能机构的设置,可以概括一个总的特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是政府新闻发布的组织和协调中心,担负着整合新闻发布的信息资源、渠道资源、人力资源和效果评估资源的主要任务。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新闻发布工作是一个基于公共关系范畴的新闻发布系统

这一系统突破了新闻发布会组织者的角色局限,而拓展为从舆情监测、新闻发布、公共外交、媒体外交、指导培训等立体化、多元化的政府新闻发布的战略体系。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属内各局级单位的职能划分是相对独立而又具有合作的弹性空间

一方面,“扁平”的组织结构设计基本保证了纵向层级的沟通效率;另一方面,以目标受众为依据的职能分割,保证了水平层级的互不掣肘;与此同时,三个副主任的设立使其各自分管的部门能够在需要时实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内部的相互协调,统一行动。

3.关键职能单位的设置使新闻发布工作重点突出,有利于发布资源的集中和发布效率的提升

“中国人权事业”和“西藏的发展情况”一直是国际舆论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机构设置上对这两方面的职能进行单独处理,有利于舆情搜集与分析的针对性展开,有利于跨区域新闻发布工作的组织协调,有利于对重点信息发布的统一部署。

4.从职能设置上保证新闻发布工作兼顾常态的资源储备和应急状态下的资源调动

常态资源储备包括两个主要部分:

一是新闻发布资源的储备,包括新闻发布内容和渠道的常态建设和维护。如一局分管“编写中国政府白皮书”,二局分管“推动与外国新闻机构和其他有关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三局分管“筹划和组织对外图书、影视节目的制作出版及综合性文化交流活动”等。2008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围绕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先后发表了《中国的法治建设》、《中国的药品安全监管状况》、《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和《西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四部白皮书。至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自1991年以来共发表了59部白皮书,阐述了中国政府在有关重大问题上的政策主张和原则立场。

二是新闻发布资源的研究,如四局的“分析国际舆情”、五局的“收集网上舆情”等职能设置对于研究分析职能的常态化建设是有益的。

5.从职能设置上保证新闻发布工作的务实性和先进性

总体上来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职能划分是依据新闻发布的实践需求来设计部署的,每一项职能的描述既有宏观的战略要求,又有具体的技术规范。这保证了每一项职能在实际的操作程序中有可能“落地”,而不是漂浮在宏大的战略想象中。同时,对“网络新闻发布”、“网络舆情监测”以及“跨文化的国际交流”的关注,表现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站在中国政府新闻发布的第一层次所具有的先进性和指导性。

关于政府新闻发布与公共舆论的关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认为:

政府发布信息,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公众对信息的需要,政府目前也完全相信百姓的承受能力,只有将关系公众切身利益的信息及时地发布,才能争取到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并且共渡难关。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开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前主任蔡武在贺词中指出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的宗旨——“努力把网站办成联系沟通政府与公众的桥梁,向世界说明中国的窗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面向国内外公众,在开通之初设立了中文简体版的“本办介绍、工作动态、新闻发布、文化交流、中外合作、传播理论、中国报道、中国概况、网络服务、网站信箱、聚焦发言人、政府白皮书”等12个一级栏目。经过近两年的不断完善,其一级栏目更加丰富,在原来12个一级栏目的基础上增删替换为现在的17个。各栏目的定位更加明晰,加大了图片、视频的比重,如新增加的“图说中国”、“网上展厅”以及动态更新的视频窗口使新闻发布网站依托媒介融合技术而实现了愈加充分的立体化和生动化。

新闻发布会是目前我国政府新闻发布的主要形式之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邀请不同部门有关负责人或新闻发言人进行新闻发布,有时也会“自主发布”自身想要传播的信息,并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相关领导回答记者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