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13832500000074

第74章 后记

本书属于中国传媒大学“211工程”二期重大科研项目“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全书既是对于当代中国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学科体系与范畴以及前沿研究领域的一次总体扫描与把握,也是本学科组同仁本着一个相对一致的学术立场对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和探索的一次全方位的总结和思考。

全书共以十七章的篇幅就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学科研究的各个主要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其中,第一至第三章,为全书的“绪论”部分,着重阐述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学科研究对象、范畴,学科的历史发展及其方法论体系;其中包括对于广播电视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的描述,对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学科研究历史与现状的纵览,对于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对象、范畴体系以及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方法的界定与探究,等等。第四至第七章,为“本体论”部分,主要是就广播电视的艺术语言、表现方式、构成要素以及广播和电视的存在样式、审美文化属性与大众叙事特质等方面展开讨论;这既是整个学科研究的基础,是对于广播电视艺术形态样式本身的把握与描述,同时更是对于广播电视艺术本体规律思考的起点与归宿。第八至第十三章,为“传播论”部分,也是本书着墨较多、用力甚勤的部分,其中较为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了广播电视艺术传播的诸多方面的问题,诸如广播电视的传者与受众的关系、传播过程、传播效果、广播电视艺术接受心理与当代审美文化(如“明星现象”)等;这是对广播电视艺术传播的特质及规律的深入思考与理性总结。第十四至第十七章,则是属于“功能论”部分,主要讨论广播电视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功能、价值与使命,以及广播电视艺术作为当代社会的一种文化产业,需要审视其现状、总结其发展经验并明确其未来的基本走向。可以说,以上几个方面(方法论、本体论、传播论、功能论等)构成了当代广播电视艺术学建构中的几个基本的学术板块,并且也由此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学术体系。

相对于此前学界前辈及同仁的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而言,本书的理论构架虽然还谈不上十分完善,具体论述也并非鞭辟入里,但是,我们愿意将自己对于当今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创造、文化传播、艺术功能、产业理念及实践等诸多问题的思考与探索,作为我们所共同追求的学术目标,协力探索,整体推进,以期对中国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学科建设尽绵薄之力。

本书的作者属于中国传媒大学张凤铸教授带领下的一支年富力强的学术团队,其中尤其是以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的学术骨干、青年教师以及一些在读博士和硕士生为主体。他们密切合作、有效分工,各章节分头执笔、分别署名。

我们这样做一方面是显示文责自负,另一方面也是对于各位作者的著作权的尊重。

本书各章节撰写具体分工如下:

张凤铸:总序、第一章、第五章、第六章;

施旭升:第三章、第七章、第九章第一节、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一、三节及后记;

张婧莹:第二章、第十五章;

黄学建:第四章第一、二节;

徐君:第四章第三节、第十六章;

陈立强:第八章;

张芊:第九章第二节,第十章第一、三节;

谭思晨:第九章第三节;

陈爱华:第十章第二、四节;

庞红霞:第十二章第二节;

甘罗嘉:第十三章第一节;

朱敏:第十三章第二节;

闫春:第十三章第三节;

左芳:第十四章;

唐兰兰:第十七章。

全书由施旭升教授统稿并尽可能地做到逐章逐节地加以修改、润色与完善,有些章节甚至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加工改写;张凤铸教授最后审定了全稿。

至今,广播电视艺术学毕竟还属于一块学术处女地。由于研究对象的不断丰富发展,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也一直处在追踪与探索的过程当中;而且,从学术话语到研究方法,都不可避免需要广泛借鉴与其相邻、相关的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在这个意义上,本书的完成离不开此前很多前辈学者的辛勤耕耘,离不开广播电视艺术实践日新月异的成长。

就本书的这种著述方式而言,其长处在于集思广益,凝聚一个学术团队的集体智慧,其短处则在于行文风格难于统一,文字格式甚至学术观点也不尽一致,特别是由于资料来源渠道不一,学术提炼与思考层次深浅有别,从而也给全书的论述留下了一些缺憾。这都是需要请读者加以谅解的地方。同时,本书撰写过程当中对于学界同仁的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借鉴,对于没能详细注明出处的资料引用,我们在此一并致谢与致歉!

书稿虽几经反复,历时经年,但由于编撰者学力有限,全书的错误与缺陷还是在所难免。我们期待着专家、读者的一切批评指正。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项目组

2010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