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艺术类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用书·艺术综合
13831500000071

第71章 精神分析与原型

精神分析文艺批评是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等现代心理学理论运用于文艺研究的一种批评模式。它是20世纪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西方文艺批评流派之一。

【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来源于“性”,性的扰乱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提出了自恋、生和死的本能及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三分结构论等重要理论,使精神分析成为了解全人类动机和人格的方法。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图腾与禁忌》《精神分析引论》《超越快乐原则》《自我与伊德》。

心理层次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含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意识处于表层,是指一个人所直接感知到的内容。它是人的有目的的、自觉的心理活动,可以用语言表达,并受社会道德的约束。

前意识处于中层,是指那些此刻并不在一个人的意识之中,但可以通过集中注意力或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回忆起来的过去的经验。前意识的功能主要是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从事警戒,阻止无意识本能进入意识之中。

无意识是一种本能冲动,主要是性本能冲动,它毫无理性,是一团混沌;它处于大脑的底层,是一个庞大的领域。这一部分个人是意识不到的,但它却能影响人的行为。

人的大脑如果是大海里的冰山,那么意识部分就像冰山露在海面上的那一小部分,而前意识相当于海平面的那一部分,它随着海水的波动时而露出水面;无意识则是淹没于海水中的巨大的主体部分。

意识与无意识是对立的,意识压抑无意识本能冲动,使之只能得到伪装的、象征的满足;而无意识则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暗中支配意识。意识是清醒的、理性的,但又是无力的;无意识是混乱的、盲目的,但却是广阔有力、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决定人的行为和愿望的内在动力。因之,无意识是占主导地位的,起支配作用。

这个理论为文艺创作开辟了广阔的表现领域,引导文艺创作者深入到不可捉摸的无意识领域,而非只停留于意识活动的浅表层面,大大拓展了人物内心世界的表现空间。

三重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也由三个部分构成,分别是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完全是无意识的,基本上由性本能组成,按快乐原则活动。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弗洛伊德认为,构成本我的主要是一种性力,这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一种本能,弗洛伊德称之为“力比多”。

自我代表理性,它感受外界影响,满足本能要求,按现实原则活动,为本我服务。

超我代表社会道德准则,压抑本能冲动,按至善原则活动。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

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包括文艺创作在内的人的一切行为的动机。艺术家从事创作是受他们本能欲望的驱使。艺术家也和常人一样,由于欲望长期受到压抑而得不到满足,便试图在文艺创作中得到感情的宣泄,以获取快乐,因此他们的创作动因就是性欲的冲动。文艺本质上是被压抑的性本能冲动的一种升华。经过升华作用,受压抑的“力比多”便可以通过社会道德允许的途径或形式得到满足。这就是弗洛伊德的升华说。按照这种观点,艺术的功能就是一种补偿作用,作家和读者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欲望可以通过创作或欣赏文艺作品得到变相的满足。

性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在他的眼里,性欲有着广义的含意,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能量(力比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

弗洛伊德在后期提出了死亡本能即桑纳托斯(Thanatos),它是促使人类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状态的力量。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最后稳定状态,生命只有在这时才不再需要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斗争。只有在此时,生命不再有焦虑和抑郁,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破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

艺术与梦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很多愿望,尤其是欲望由于和社会道德准则不符而被压抑到无意识之中,于是在睡眠中,当检查作用放松时,便以各种伪装的形象偷偷潜入意识层次,因而成梦。也就是说,人的欲望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而以梦的这种方式表现出来以获得一种替代性满足。

就此基础上,弗洛伊德认为艺术与梦有很多共同点:

首先,梦表现的是人的被压抑的欲望,而文艺也是被压抑的本能冲动的升华,具有梦境的象征意义。

其次,梦的显现内容与潜在思想之间的关系犹如文学作品的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它们是通过伪装或象征手段来表现其意义的。文学与梦实质上都是一种替代物,是一种具有充分价值的精神现象。

再次,释梦的方法与文艺批评类似,都是为了发现并揭示其中的潜在意义。

在上述基础上,弗洛伊德便提出了艺术创作类似白日梦的观点。他认为,白日梦就是人的幻想,睡眠的梦也是幻想,这些幻想的动力是未得到满足的愿望,每一次幻想就是一个愿望的履行,因之夜间梦和白日梦都是一种愿望的实现。

接着,他把作家分成两类:一是像写英雄史诗的古代作家那样,他们接收现成的材料;另一种则是创造性作家,他们创造自己的材料。后者富于想象力、创造力,与白日梦者类似。他认为,小说中所有的女人总是爱上主人公,故事中的人物总是明显地分为好人和坏人,这些都不是现实生活的写照,而是白日梦的一个必要成分;他还认为许多英雄故事的主人公其实就是白日梦的主角。因此,他说,一篇作品就像一场白日梦一样,是我们幼年时代曾做过的游戏的继续,也是它的替代物。

弗洛伊德的这些观点启发作家突破现实生活的界限,充分发挥创造性和主体作用,创作赋予想象力的作品,同时也说明了创作那种与现实有“向往性差距”(读者对作品境界具有向往的情感倾向,但在现实中却得不到满足,因之有差距,是为“向往性差距”)的作品以对读者进行想象满足的意义。

艺术家与精神病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就如一个患有精神病的人,从一个他所不满意的现实中退缩下来,钻进他自己的想象力所创造的世界中。但艺术家不同于精神病患者,因为艺术家知道如何去寻找那条回去的道路而再度把握现实。他从“艺术是被压抑欲望的宣泄”这一观点出发,认为一切艺术都是精神病性质的。

这虽然道出了艺术创作中那种迷狂如痴的境界,但是忽略了艺术家在创作时总有一种理智在控制着自己的神经系统,不至于坠入精神病的深渊。尽管艺术家与精神病患者都会幻想,但是艺术家能主宰自己的幻想,而精神病患者却被幻想迷住了心窍。

【荣格】

卡尔·荣格,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精神分析理论》《无意识心理》《分析心理学文集》《心理类型》等。

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是荣格对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发展。荣格同意无意识的概念,却不同意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是毫无理性的性本能冲动的观点。因此,他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

集体无意识,并非是由个人获得而是由遗传所保留下来的普遍性精神机能,即由遗传的脑结构所产生的内容。这些就是各种神话般的联想——那些不同历史的传说或迁移就能够在每一个时代和地方重新发生的动机和意象。集体无意识是人类自原始社会以来世世代代的普遍性的心理经验的长期积累,它既不产生于人的经验,也不是个人后天获得的,而是生来就有的,这是一个保存在整个人类经验之中并不断重复的非个人意象的领域。

基于此,荣格不同意弗洛伊德艺术即幻想的观点,认为艺术作品乃是一个自主情节,其创作过程并不完全受作者自觉意识的控制,而常常受到一种沉淀在作者无意识深处的集体心理经验即集体无意识的影响。虽然读者不能直接在文艺作品中发现集体无意识,但却能通过在神话、图腾和梦中反复出现的原始意象发现它的存在与意义。因此,文艺批评家可以通过分析在艺术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叙事结构、人物形象或象征,重新构建出这种原始意象,进而发现人类精神的共相,揭示艺术的本质。

原型

原型是自从远古时代就已存在的普遍意象,是在人类最原始阶段形成的。原型作为一个种族的记忆被保留下来,使每一个作为个体的人先天就获得一系列的意象和模式。

原型是人类长期的心理积淀中未被直接感知到的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因而是作为潜在的无意识进入创作过程的,但它们又必须得到外化,最初呈现出一种原始意象,在远古时代表现为神话形象,然后在不同的时代通过艺术在无意识中激活转变为艺术形象。这些原始意象即原型之所以能够遗传下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艺这个载体,因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们不断地以本原的形式反复出现在艺术作品和诗歌中;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文艺作品中,一旦原型的情境发生,我们会突然获得一种不寻常的轻松感,仿佛被一种强大的力量运载或超度。在这瞬间,我们不再是个人,而是整个族类,全人类的声音一齐在我们心中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