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
13831200000024

第24章 儿童剧(2)

(三)备受挤压的迷茫失落期(1994年至1997年)

儿童剧经历90年代初期的短暂辉煌,于1994年至1997年的新一轮市场经济大潮中沉入谷底。“1994年上半年电视剧送审量为213部(1016集),儿童剧只占4.23%(14部43集),比1993年同期儿童剧送审量下降了50%多。”这个阶段的儿童剧在质量上也难有起色,1994、1995两年,儿童剧再度滑坡,一些有经验的儿童剧导演“转产”。而且,少数儿童剧又重新陷入“成人意识”的包围中,具有社会效应的佳作在此阶段可谓寥若晨星,屈指可数。

1994年度儿童剧由于利润空间小,播出又受限制,尤其是短篇类儿童剧,几乎都只有一轮的播放安排。由此,该年度飞天奖少儿电视剧长篇、短篇一等奖双双空缺,尽管获奖作品《我的妈妈在西藏》、《刘胡兰》、《无声的歌》等儿童剧有一定的长处,尤其是《我的妈妈在西藏》向儿童展示了宁静壮阔的西藏空渺的风光,但说教意味强烈,难脱成人化窠臼。

1995年飞天奖少儿电视剧短篇一等奖继续空缺,《赛车事件》和《琴童的遭遇》虽然分获二、三等奖,但《赛车事件》在上集中把握住了儿童的审美心理,将孩子纯真的友谊作了生动的描述;而到了下集,三个好朋友的美好情谊演化成父母们的丑恶交易,让人索然无味。《琴童的遭遇》则把一部以小学生为主角,歌颂友爱真情的赞歌,硬生生发展为让柔弱的小提琴手深入虎穴和毒贩斗争的侦探故事。凡此种种,让人惋惜。

值得注意的是,1996年一部人们耳熟能详的张乐平的漫画三毛系列被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成22集儿童剧《三毛流浪记》,由徐文华制片、徐银华导演,主演孟智超。该剧在全国各地电视台广泛播出,制作技艺的考究与精良、充满幽默感的情节,再加上主演孟智超天真动人的演技,使得这部电视剧成了当时儿童剧中的佼佼者。但该片故事情节由于过多强调三毛令人同情和可怜的一面,风趣的漫画书被拍成了严肃的“正剧”,难免留下遗憾。

1997年的儿童剧依旧乏善可陈,《今晚妈妈去远航》和《快乐七八岁》这两部得到飞天奖肯定的儿童剧在民间缺乏观众呼应。弘扬儿童本位的儿童意识,在这一阶段沉默地失落了。究其原因何在?我们不妨将目光投注到当时的社会语境:1994年是继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全民迅速进入经济建设大潮中的一年,整个社会“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市场经济大潮中,曾经傲立潮头的精英文化迅速滑至边缘。蔡骧在1996年末针对当时儿童剧状况忧心忡忡:“政策缺席;措施落不到实处。儿童剧创作无处扎根,难以形成对观众有影响力的整体力量……儿童剧的创作、拍摄与播出作为一项与儿童教育息息相关、‘无利可图’的事业,是不宜于让它毫无依靠地在市场经济河道中航行的。”这段话真实地道出了儿童剧举步维艰的缘由。

(四)步履艰难的市场化尝试期(1998年至2003年)

1998年,8集儿童剧《小萝卜头》获得飞天奖少儿连续剧奖二等奖,这固然值得祝贺,更值得注意的是,这部电视剧是由江苏电视台、徐州电视台、南京北泉文化广告商务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民营和国营、地方与中央联合投资制作儿童剧,这不单是一家之举。同年度《冬天的小树》由中央电视台影视部、上海永乐电影电视(集团)公司和上海花季艺术进修学校合资合力完成;《完美的世界》由中央电视台影视部、胜利石油管理局文联、胜利电视台、大连电视台共同推出;2003年《让我如何对你说》由海南影业公司、江西教育电视台千里马影视培训中心、南昌电视台、南昌市新建县委宣传部共同制作;《再进大别山》由湖北电视剧制作中心和河北唐山腾龙武术学校共同制作。这种联合制作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儿童剧生存的压力,尤其是与央视合作,保障了播出平台的广泛性,可谓一项积极之举。然而,这些儿童剧大多数是“命题作业”,缺乏独创性,篇幅也很短小,大都在2-3集。

总体而言,这个阶段的儿童剧是本着兼顾“命题作业”和商业利润的考量来创作的,不得不拍但又不愿无利可图,是这个时期儿童剧创作者的集体意识。由此,很多儿童剧都开始了市场化的尝试,跨区域、跨领域的合作现象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无钱可赚却不得不拍的风险。而从儿童剧本身来看,此时期的儿童剧立足于本土化,虽然数量仍不尽人意,但也涌现出一些精品。如1999年制作完成的《蜜里逃生》是继1992年《小龙人》之后出现的第一部幻想题材童话剧,充满着恣意欢谑的儿童情趣,经由制作方湖南广电集团的大力推荐,此剧得以在全国40多家省市台播出,影响广泛。2001年《水浒少年》将中国功夫首次在儿童剧中展现,也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功,2006年此片拍成续集。再如《五彩戏娃》讲述一群痴迷家乡河北梆子的戏娃娃的故事。2003年《外国小孩中国爸》则立足于国人面对文化习俗迥异的外国孩子时所表现的传统仁善之心。这些剧目在世纪之交的儿童剧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此外,1999年,金鹰奖取消了将儿童剧作为独立项目评选,儿童剧被无情地划入到戏曲、合拍剧及其他长篇电视剧中,这也说明世纪之交的儿童剧没有任何起色。尽管每年的全国电视剧题材规划会上都有人呼吁,要鼓励各电视台高度重视儿童剧的创作和生产,并给予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但收效不大。

(五)突破求新的产业化开拓期(2004年至今)

2003年的飞天奖请来了一些6岁以上的儿童担任少儿剧评委,可这些孩子面对参选的儿童剧却直呼看不下去。儿童剧处在汹涌的成人电视剧的海洋中无处栖身,真正适合儿童观看并为儿童喜欢的电视剧少得可怜。幸运的是,儿童剧的发展在此时得到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少儿题材电视剧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中央电视台和各地电视台都加大了少儿题材电视节目的制作播出力度,为了强调导向、督促生产、沟通信息和便于播出机构的关注,总局在每期电视剧题材规划的批复上都专门开列了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剧目表。”2004年4月,广电总局还出台了一系列“抢救儿童片”的措施,虽然这些措施多数针对儿童电影,但儿童剧也被惠及。同时,这一年儿童剧播出平台有了很大改善。随着央视少儿频道落地,多家地方电视台少儿频道开通,制作优质的儿童剧成为频道的发展方向。这些政策性的扶持无疑对不景气的儿童剧灌注了生气,《家有儿女》、《快乐星球》等优秀儿童剧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快乐星球》首先带来的是一场强劲持久的快乐收视热潮。“《快乐星球》的第一部是2004年10月在央视电视剧频道的‘青春剧苑’中首播,平均收视率达到了1.9%,创下了央视该时段的收视新高;2006年7月,该剧的第二部又在央视少儿频道的黄金时段播出,最高收视率达到2.46%,刷新了该频道开办以来的最高收视率。”除却收视方面的成绩,《快乐星球》的更大意义在于衍生产品的成功,即形成了成功的产业链:“2004年11月,《快乐星球》小说版、漫画版陆续上市,共发行200多万册。2005年9月,《快乐星球》第一部剧照版全套26本面市,至2006年年底已发行200多万册,创下了中国少儿图书市场上的奇迹。‘快乐星球’食品、文具等系列产品一经上市也受到了大家的喜爱。这些产品销售额已达1.1亿多元。”

《家有儿女》自2004年开机,2005年播出后,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中在江西卫视播出的最高收视率为6.96%;沈阳台播出的最高收视率为7.2%;央视11∶35分播出仅一周,平均收视率达到0.9%,成为同时段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而且,它的魅力经久不衰,至今仍在电视荧屏上一轮轮热播。3年连拍367集,创造了规模效应,光碟、图书等后续产品的开发也不甘落后,继续产生着经济效益。

这时期的其他儿童剧虽没能像《家有儿女》、《快乐星球》这样取得广泛的社会效应,但编创人员的思路已经不局限在单纯的生产、制作儿童剧上,兼顾开拍前的宣传、完工后的营销等产业链环节成为一个心照不宣的竞争手段。2004年的《小兵张嘎》在未开拍前便制造声势,以全民选秀的形式先将观众目光锁定;2006年的《女生日记》邀请小有名气的杨紫和偶像明星马雅舒担任主要演员,将儿童剧进行偶像化包装;2007年的《AA夏令营》由温州电视台及温州当地民企投资,请来宁财神做编剧,以扩大影响,取得商业盈利;2010年,《巴啦啦小魔仙》在儿童剧一片沉寂中横空出世,这部改编自漫画的电视剧给儿童剧的荧屏增添了一抹奇幻的色彩,与世界儿童的“哈利·波特”风交相呼应,成为新世纪的“小龙人”。该剧以一只神奇的八音盒做媒介,把魔法世界和现实世界有机地交融起来,让孩子们在其中感悟到善的力量。这是一次儿童剧与漫画嫁接的良好尝试。

然而我们不能否认,儿童剧的现状却令人忧虑,不仅精品匮乏,制作市场也很不成熟。由于大多数儿童剧只有卖给电视台一种获利渠道,所以拍儿童剧几乎是只赔不赚。于是,儿童剧生产在我国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投资者担心亏损而不肯投资,结果造成儿童剧量少质次;而企业则因为量少质次又不愿参与衍生产品的开发;市场环节的缺失更导致拍儿童剧亏损。因此,完善儿童剧制作市场将成为发展儿童剧的当务之急。另外,儿童剧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全社会的关心。儿童剧之所以在条件艰苦的初创时期创造了辉煌,就是与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分不开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孩子,关心儿童剧创作。在市场与政策的双重刺激下,我们相信,儿童剧必将迎来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第二节儿童剧的叙事特征

新时期的儿童剧,根据社会时代价值观念的变化,不断调整自身的叙事策略,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属于儿童剧自己特有的选材范围、主题表达和人物形象塑造特征。

一、儿童剧的选材取向

(一)具有奇幻色彩的儿童剧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对处于初民时期的儿童来说更是如此。儿童的想象力是无限的,那么写照儿童世界的儿童剧也应该尽情地张开自己想象的翅膀。从《来历不明的黑鲨鱼》到《神奇的贝贝》,从《小龙人》到《快乐星球》、《巴啦啦小魔仙》,想象题材一直是儿童剧创作题材中的重要一支,尤其是新时期以来,随着电视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远古的神话、动物世界、未来星球等无数幻想元素栩栩如生地走进了儿童剧的世界,给无数儿童的童年世界增添了奇妙的色彩。如《小龙人》讲述故宫里有一个由玉雕刻的精致小青龙,有一天变成了一个“头上有犄角,身后有尾巴”的男孩,随后又在四合院小伙伴的陪伴下,顺着历史的长河向源头寻找妈妈的故事。

东海龙王、女娲、神女等充满神话奇幻色彩的人物一一在剧中出现。新世纪的《快乐星球》,发挥了科幻的力量,将想象的世界描绘得引人入胜。四年级的小学生乐乐在电脑键盘上的无意敲打,竟来到了一个奇妙的星球——一个以寻找快乐、享受快乐为生命主旨的地方。在那里,他遇到了多面体、莲蓉包、冰柠檬和老顽童爷爷,他们如同是令无数人惊喜的哆来A梦一样,使乐乐实现了很多愿望:乐乐在莲蓉包的帮助下惩罚和教育了喜欢恶作剧的金刚和胖哥,并利用多面体发明的“记忆搜索器”帮助警察抓住罪犯,还圆了表弟奇奇想当侦探的梦想,运用神奇的“魔镜”帮助家庭恢复了和睦……幽默有趣的故事在52集中一个接一个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