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影视专业高考完全攻略
13830600000009

第9章 影视基础知识(4)

二、中国电影发展史

1.《定军山》

《定军山》是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景丰1905年拍摄的戏曲电影,被认为是中国电影的诞生之作。由技师刘仲伦执拍了谭派艺术创始人谭鑫培主演的京剧传统剧目《定军山》中的几个武打和舞蹈动作较强的片段,如“请缨”“舞刀”“交锋”等。《定军山》成为中国电影寻求民族表达和独特形态的开端,对后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影响巨大。

2.“影戏”

原先是指“影子戏”,包括手影戏、纸影戏、皮影戏三大类,是一种集绘画、雕刻、音乐、歌唱、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民俗艺术。在电影史中,早期电影人和电影理论家用“影戏”来称谓电影。由于中国电影初创时期在戏院中放映,以及电影与皮影戏的相似,使得人们将电影和皮影戏相联系。

3.《难夫难妻》

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1913年由亚细亚影戏公司制作,郑正秋、张石川联合导演,片长40分钟。郑正秋认为电影应该教化民众,改革社会,在《难夫难妻》中充分表现了他的电影主张。影片以广东潮州的封建买卖婚姻习俗为题材,表现一对青年男女经媒人撮合成就婚事的故事。影片中七个主要人物围绕“结亲”一事进行活动,构成了一个颇为完整、饶有趣味的故事。

4.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

1922年由张石川、郑正秋、周剑云、郑鹧鸪、任矜苹创办于上海,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营时间最长、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中国电影制片公司。1937年8月毁于战争,前后持续15年,拍摄了大量的影片,其间还开设明星影戏学校,创办《晨星》《明星特刊》《明星月报》等电影杂志。郑正秋和周剑云主张电影教化社会、救亡启民、移风易俗,拍摄了大量反映社会问题和家庭伦理的影片,如《孤儿救祖记》《姊妹花》等。明星影片公司的创作和发展,为以后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发展及对社会问题的批判开辟了道路。

5.《孤儿救祖记》

1923年明星影片公司摄制,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影片作为社会问题片揭示了“遗产制”问题,体现出早期电影明确的社会功利观和表现社会问题的观念。影片讲述了杨寿昌因侄子谗言蛊惑将儿媳赶出家门,最终险些丧生于侄子手中,反映了中国传统道德的规范和伦理秩序。

6.《火烧红莲寺》

1928年明星影片公司摄制,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影片引发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神怪武侠片的浪潮,此后三年间连续拍摄17部续集。影片混合了武侠片和神怪片的创作方式,情节错综复杂。《火烧红莲寺》对中国武侠电影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7.《歌女红牡丹》

1931年明星影片公司摄制,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歌女红牡丹》采用蜡盘配音,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标志着中国有声电影时代的开始。影片穿插了京剧《穆柯寨》、《玉堂春》等四个片断,讲述了歌女红牡丹的坎坷命运,影片在当时引起巨大的轰动。

8.左翼电影运动

1930年3月2日,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成为推动进步事业的核心力量。

1931年9月,左翼戏剧家联盟通过行动纲领,提出对中国电影批判、关注与参与的要求,显示了电影在左翼工作中的重要地位。1932年5月,电影评论小组成立,在理论上为左翼电影运动做宣传。1933年2月,“中国电影文化协会”成立,执行人有夏衍、田汉、洪深等,协会宣言提出开展中国电影运动,号召影界团结建设“新的银色世界”。作为20世纪左翼文艺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左翼电影运动促进电影向反映现实、批判现实的道路发展,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作品。

9.国防电影

1936年2月,“国防电影”作为当时的电影创作口号被提出,旨在发起“一个最大限度地动员文艺上的一切救亡力量的运动”。它号召一切站在民族战线上的电影艺术家,都来创作抗敌救国的电影,把电影界反帝反封建的运动汇入抗敌的主流中。1936-1937年7月,上海各电影公司拍摄出一批不同题材、样式和内容的国防电影。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国防电影与左翼电影是一脉相承的。

10.孤岛电影

孤岛电影是指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之间,上海作为孤岛时期创作的电影,持续时间为4年零1个月。孤岛电影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电影创作也经历了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1938年前后,率先恢复制片的新华公司等拍摄了一批恐怖、神怪影片。随后,新华、艺华、国华、金星等制片公司纷纷进行商业化生产和类型化努力,古装片、历史片在此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1941年进入时装片阶段,其或为鸳鸯蝴蝶派小说的改变,或为美国片的翻版和恐怖电影。

此阶段较为优秀的电影有《木兰从军》《孔夫子》《乱世风光》等。

11.《渔光曲》

1934年联华影业公司摄制,蔡楚生编导,是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故事片。影片通过贫苦渔民的悲惨遭遇,以凄婉的笔调描写了当时人们生活的苦难和悲惨,显示了导演艺术技巧的成熟。

12.《神女》

1934年联华影业公司摄制,吴永刚编导,阮玲玉主演。影片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上海一位妓女母亲的悲惨生活。影片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色彩,将女性的悲惨和母亲的伟大的爱结合起来揭示社会的黑暗,情感细腻,感人至深,成为中国电影默片的巅峰成熟之作。

13.《大路》

1934年联华影业公司摄制,孙瑜编导。左翼国防电影的代表作,影片表现一群青年受到压迫最终为保护抗敌公路而牺牲的故事。影片爽朗明快、富于热情,主题歌《大路歌》更是受到欢迎。

14.《十字街头》

1937年明星影片公司摄制,沈西苓编导。影片讲述了老赵、阿唐、刘大哥、小徐四个失业的大学生的不同生活和思想发展。影片采用大量的喜剧噱头,打破三一律创作束缚,其对画面构成、镜头组接、声画结合等电影语言的成熟运用,成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有声电影的最高成就之一。

15.《一江春水向东流》

1947年联华电影制片厂摄制,蔡楚生、郑君里编导。影片分为上集《八年离乱》和下集《天亮前后》,以巨大的时间跨度和空间距离,通过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展现一个民族的动荡。影片气势宏阔,情思沉郁,采用中国传统美学的意境及比照手法,是一部具有史诗气质的作品。

16.《小城之春》

1948年上海文华影片公司摄制,李天济编剧,费穆导演。影片讲述女主人公周玉纹与丈夫戴礼言和旧情人章志忱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细腻地展现出人的内心情感与道德伦理的矛盾。影片借鉴中国诗词、戏曲技巧和中国画意境,成为具有深远意境的电影美学的代表作品,被认为是中国现代电影的开端之作。

17.“前十七年电影”

指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以前的十七年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电影人开始探索适合新中国意识形态的表现主题和表达方式,影片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和革命现实主义风格,优秀作品有《白毛女》《南征北战》《龙须沟》《祝福》《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早春二月》等。

18.《城南旧事》

198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吴贻弓导演,根据林海音同名小说改编。影片通过小英子的视角,展现了20世纪20年代老北京的社会风貌。影片以“淡淡的哀愁”和“浓浓的相思”为基调,采用串珠式的结构方式,串联起英子与疯女秀贞、英子与小偷、英子与乳母宋妈三段故事。这样的结构使影片具有多棱镜的功能,从不同的角度映照出当时社会的具体历史风貌,形成了一种以心理情绪为内容主体,以画面与声音造型为表现形式的散文体影片。

19.《黄土地》

1984年广西电影制片厂出品,张子良编剧,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摄影。影片体现出陈凯歌的悲剧性的历史体验、冷峻的民族文化反思,成为第五代导演系列中的重要代表和标杆,标志着第五代的真正崛起。影片充分调动摄影手段,以独特的造型表现出黄土高原的拙朴浑厚,大色块和色觉强烈的摄影、西北黄土地的民俗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反思性叙事,让中国电影呈现了另一番不同的风貌,也标志着第五代导演不同于以往导演的历史视角。

20.《红高粱》

1987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出品,张艺谋导演,根据莫言小说改编。影片讲述了“我爷爷”“我奶奶”的故事,将一种讲述的“神话”和抗日的现实结合起来,对民族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同时展现对生命意识的张扬和中国历史的表达。在电影语言方面,强烈的影像造型、仪式化的民俗处理和浓烈的色彩冲击,为观众呈现出一幅狂放的中国银幕形象。影片荣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等多项大奖。

第三节 世界广播电视发展史

一、外国广播发展史

1.初创时期:1865年至1928年

1864年,英国科学家马克斯韦尔提出电磁波存在的设想。

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在实验中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1895年,意大利的马可尼和俄国的波波夫同时发明无线电波。

1906年,范斯顿的马萨诸塞实验电台首次广播,标志着广播的诞生。

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的KDKA广播电台正式开播,这是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

1921年,法国建立第一座电台,通过艾菲尔铁塔定时广播。1922年,法国建立国家电台。1924年,法国开始出现私营广播电台。

1922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成立。

1923年,德国建立无线广播电台。

1924年,意大利建立无线广播电台。

2.成熟时期:1930年至1970年

这一时期广播发展日趋成熟,世界各国的广播电台数量迅速增加,节目内容更加丰富,形式趋向多样。“二战”期间,广播得到空前的发展,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20世纪60年代以来,广播迅速发展,出现了调频广播、调幅广播和立体声广播。除了综合性电台以外,还出现了各种专业电台。

3.竞争时期:1970年以后

这一时期,由于电视、互联网等的逐渐普及,广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进入了低谷期。广播开始努力发挥自身优势,更加注重时效性、广泛性、服务性、参与性和多样性等,发展专业电台,加强对外广播。

20世纪80年代以后,卫星传送技术逐步推广;90年代后以后,数字音频广播开始兴起。电子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广播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善了广播传播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了广播的进一步发展。

二、中国广播发展史

1.新中国成立以前:1949年以前

1923年1月23日,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创办ECO广播电台,这是中国境内出现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1926年10月1日,刘翰创办了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这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1927年3月,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开播,这是中国第一座民营电台。

1928年8月1日,陈果夫等人在南京创办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这是中国第一座国家级广播电台。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座广播电台。1949年3月,迁往北平。1949年12月5日,正式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2.新中国成立以后:1949年以后

(1)第一阶段

从1949年至1966年,从接管国民党电台加以修复、改造私营电台、重点建设新中国中央电台和省市电台,到调整巩固广播事业。

(2)第二阶段

从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广播事业遭到极“左”路线的极大破坏。

(3)第三阶段

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今,广播事业得到极大发展。

1978年,中国对外广播机构改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广播电台(CRI),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对外广播更加注重播出质量和覆盖效果。90年代以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得到空前的发展,成为世界上影响较大的国际广播电台之一。

1980年,第十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总结了30年广播电视工作的经验,对广播电视宣传工作拨乱反正,明确新时期的宣传方针、任务和奋斗目标。

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着重讨论了改革广播电视工作和发展广播电视事业的方针、奋斗目标。会议提出要以新闻改革为重点,推动广播电视宣传的全面改革;要从实际出收,实行中央、省(市)、地区(市)、县(市)“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加快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