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影视专业高考完全攻略
13830600000012

第12章 影视基础知识(7)

6.第六代导演———开辟新篇 锋芒毕露

第六代导演是指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进入电影行业的新生代电影人。他们的电影成为一种自我表达和自我宣泄的渠道,他们站在一种“平等精神”的立场上,作为独立的个体融入普通人的生活中,与周围的人一起体验生命。他们关注的多是年轻的城市边缘人,表现他们迷茫、无助的心理状态。从拍摄方式上,追求自我的、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试图呈现某种目击者的、冷静的影像风格。其代表人物有王小帅、张元、何建军、贾樟柯、娄烨、路学长、张扬、管虎、朱文、李欣等。

(1)王小帅

王小帅(1966—),上海人,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93年自筹资金,拍摄处女作《冬春的日子》,严格意义上说,这是中国第一部“独立”电影,该片获希腊电影节金亚历山大奖等奖项。《扁担·姑娘》和《二弟》曾入围戛纳电影节“一种注目”单元,《十七岁的单车》获第51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青红》获第58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奖。王小帅的电影构图优美、造型意识强烈。

出于对生活和生命的敏感,王小帅的影片几乎都与温度和季节有关。无论是直接提出精神命题,还是刻画物质生活对人的异化,王小帅的镜头始终对准的是人,并且努力地保持自己在艺术上的完整,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电影风格,成为中国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

(2)张元

张元(1963—),江苏连云港人,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毕业后个人筹资独立制片。作品有《妈妈》、《北京杂种》、《疯狂英语》、《东宫西宫》、《绿茶》等。张元早期的电影关注自我,充满锐气与锋芒,集聚着热情、怨愤以及不驯,题材另类。他的影片关注边缘状态的生活及弱势群体,强调原汁原味,反对唯美,拒绝煽情,有很多纪录片的成分。后期的电影关注当代青年人的真实心态和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命运坎坷的人群的家庭生活状态。作为一个职业导演,除了故事片之外,他还拍纪录片、音乐录影带、广告、电视剧等。

(3)贾樟柯

贾樟柯(1970—),山西汾阳人,1997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1995年开始独立制作。《小山回家》是他的第一部影片,用DV漫游式地拍摄。其后有“故乡三部曲”《小武》、《站台》、《任逍遥》。贾樟柯的电影关注的是处于社会巨变之下的中国现实,他把自己作为当代中国生活的观察者,从一个普通人的个人印象,创造了一幅小人物悲欢离合的群像图,展示出底层社会最平常最本真的生存状态。2004年,他拍摄了《世界》,依然延续着对社会巨变之下的普通人的关注,讲述了在北京飘荡的打工一族的生活和情感体验。2006年,拍摄《三峡好人》,以平民史诗的方式讲述了在三峡勤劳工作的工人,获得了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代表作还有《二十四城记》、《海上传奇》等。

(4)张扬

张扬(1967—),1991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1997年执导电影《爱情麻辣烫》,展现了当代都市人的爱情生活画卷。1998年执导电影《洗澡》获得国内外广泛关注,并获得多个国际大奖。2001年拍摄电影《昨天》,应邀参加威尼斯影展。张扬作品不多,但均为精品。与其他第六代导演不同的是,他从一开始就是“地上”导演,他身上具有的浓厚传统文化底蕴使他更有亲和力。他擅长通过日常普通人的生活和感情,探索社会、人性、人与人的关系。

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导演

(1)王家卫

王家卫(1958—),香港电影编剧、导演。1988年,开始执导第一部电影《旺角卡门》。1991年,凭借《阿飞正传》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1995年,凭借《重庆森林》,再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1997年,凭借《春光乍泄》获第50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是第一位获此奖项的华人导演。主要作品有《旺角卡门》、《阿飞正传》、《东邪西毒》、《重庆森林》、《堕落天使》、《春光乍泄》、《花样年华》、《2046》、《蓝莓之夜》等。他的作品凭借着极端风格化的视觉影像、富有后现代意味的表述方式和对都市人群精神气质的敏锐把握,成功地建构了一种独特的“王家卫式”的电影美学。

(2)吴宇森

吴宇森(1946—),香港导演。1971年,在邵氏影业公司跟随当时最著名的动作片导演张彻拍片。1986年执导了《英雄本色》,该片奠定了吴宇森的暴力美学的电影风格,后来的《英雄本色2》和《喋血双雄》都沿袭了这一风格。1997年的《变脸》是吴宇森电影事业的另一个高峰,影片表现了东西方共同崇尚的“人道精神”和“家庭观念”,并着重刻画了女性角色的刚强和温柔。代表作品有《英雄本色》、《喋血双雄》、《喋血街头》、《变脸》、《赤壁》(上、下)等。吴宇森通常被称为“暴力美学大师”,实际上他的电影在暴力这层外衣下,着重描写的是人物之间的情谊,以及人与时代的关系。他善于借物抒情,寓情于物,在他电影里经常出现的“白鸽”、“教堂”都是美好的象征。

(3)杜琪峰

杜琪峰(1955—),香港导演,代表作品有《暗战》、《枪火》、《PTU》、《黑社会》系列等。杜琪峰的影片以警匪类型片为主,但他不再依靠单纯的惊险刺激场面吸引观众,而更多从小人物角度出发,着重表现普通警察的内心状态和情感纠葛,在充满个性的刻画和展现中并不避讳人物身上原有的缺憾,使观众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反思传统的警匪电影。

(4)侯孝贤

侯孝贤(1947—),台湾导演,1974年开始从影,做过副导演、编剧、演员。

1975年起,从事编剧工作。1980年,执导第一部影片《就是溜溜的她》。1989年,执导《悲情城市》,获第26届金马奖最佳导演奖、第46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代表作品有《风柜来的人》、《童年往事》、《恋恋风尘》、《悲情城市》、《戏梦人生》、《最好的时光》等。侯孝贤的每部作品都保持一定水准,且均有所突破。即兴式的街头、乡间实景的拍摄,混合职业与非职业演员的真实自然表演,运用画外音、长镜头、空间景深营造的情绪张力,诗意氛围,都成为其电影的标志。

(5)杨德昌

杨德昌(1947—2007),台湾导演,其电影作品深刻、理性,有强烈的社会意识,被称作“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的台湾大师之一”、“台湾社会的手术灯”,在世界影坛享有盛誉。代表作品有《海滩的一天》、《恐怖分子》、《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麻将》、《一一》等。杨德昌擅长将西方电影理论与中国传统电影美学相结合,他的作品注重人性层面的理性剖析,富有思辨色彩又不失哲理的锋芒,题材偏重于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家庭生活的描述。杨德昌的电影主要描写台北城市生活,与侯孝贤的乡土情怀形成鲜明对比。

(6)李安

李安(1954—),台湾导演,近年蜚声国际影坛。1992至1994年,他推出了“家庭情感三部曲”《推手》、《饮食男女》、《喜宴》,反映了家庭问题和新旧冲突。

2000年,执导《卧虎藏龙》,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一个曲折动人的悲情故事,将唯美的画面和飘逸的武打动作结合,影片获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等4个奖项。主要作品有《推手》、《喜宴》、《饮食男女》、《理智与情感》、《冰风暴》、《与魔鬼同骑》、《卧虎藏龙》、《绿巨人》、《断背山》等。李安电影的贡献在于他充分接受了西方电影的技巧,以隐约的批判观点来表达对个人自由的追求,重新与传统华人文化展开对话。李安的电影具有浓厚的现代感和生活感,与现今华人社会因经济巨变所带来的社会发展更加吻合,同时他也对西方文化有非常细腻的体验。

三、国外导演

(1)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兄弟

奥古斯特·卢米埃尔(1862—1954)、路易·卢米埃尔(1864—1948),法国电影发明家、导演,世界电影的先驱。1895年12月28日,他们在巴黎放映了《工厂大门》、《水浇园丁》、《火车进站》、《婴儿午餐》等短片,标志着世界电影的开端。他们的影片从内容上多数是简短的生活纪录片,多拍摄诸如大街、车站、公园、家庭等日常生活片段。他们坚持“从现实生活中捕捉自然景观”的拍摄原则,展现了电影真实地再现现实生活的能力,由此确立了纪实主义的风格,被视为西方纪实主义电影的鼻祖,被誉为“世界电影之父”。

(2)乔治·梅里爱

乔治·梅里爱(1861—1938),法国电影导演。1899年,他拍摄第一部影片《德莱孚斯案件》,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他最擅长于拍摄神话、科幻影片,在影片中大量使用特技、多次曝光等技巧。他把电影技术变成了电影艺术,将戏剧元素大量地移用到电影创作中,开启了世界电影技术主义的序幕。代表作有《月球旅行记》、《海底两万里》、《贵妇失踪》等。

(3)让·雷诺阿

让·雷诺阿(1894—1979),法国电影导演,是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导演创造自己独特的风格,他对景深镜头的系统运用形成了时空连续的拍摄风格,对追求真实性的现代电影有重要影响。代表作有《草地上的午餐》、《女仆日记》、《水姑娘》、《悲惨生活》、《幻灭》、《游戏规则》等。

(4)弗朗索瓦·特吕弗

弗朗索瓦·特吕弗(1932—1984),法国电影导演、影评家,是电影“新浪潮”运动中最具影响力的导演、电影“作者论”的主要倡导者。1954年,他发表了《论法国电影的某种倾向》,被视为“新浪潮”运动的纲领与宣言。特吕弗在影片中避免政治化倾向,风格雅俗共赏,作品具有强烈的纪实性。他的作品挑战传统电影观念,否定传统道德,将古典叙事形式与艺术电影的叙事形式融为一体,对当代世界电影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代表作有《四百下》、《二十岁的恋爱》、《偷吻》、《床弟风云》、《飞逝的爱情》等。

(5)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1912—2007),意大利电影导演。其影片通常忽略对话,通过影像表达某种哲理意绪,是意大利现代主义电影的重要代表。注重探究人与人的情感困境、人的孤独等道德伦理,注重人的潜意识的表达。代表作有《波河上的人们》、《奇遇》、《夜》、《蚀》、《红色沙漠》、《放大》、《云上的日子》等。

(6)费德里克·费里尼

费德里克·费里尼(1920—1993),意大利电影导演。费里尼在前期注重现实表现,后期开始挖掘人的内心和情绪,尤其是在《八部半》中对自我意识的发掘更是成为电影的一大特色。代表作有《道路》、《骗子》、《卡比利亚之夜》、《甜蜜的生活》、《八部半》、《朱丽叶塔的精灵》等。

(7)贝尔纳多·贝尔托卢奇

贝尔纳多·贝尔托卢奇(1941—),意大利电影导演。1962年,他独立导演了第一部影片《瘦弱的教母》。1972年,他导演了《巴黎最后的探戈》,反映了弗洛伊德心理学的观点。1976年,他导演《二十世纪》,描写了意大利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包括农民运动、反法西斯战争和社会主义运动。1987年,他导演的《末代皇帝》获得9项奥斯卡奖,其中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他的作品还有《无花果树》、《国教教徒》、《蜘蛛的战略》、《穷人早死》、《1900年》、《一个可笑的人的悲剧》等。

(8)库里肖夫

库里肖夫(1899—1970),前苏联电影导演、电影理论家。库里肖夫致力于研究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他在总结自己的艺术实践并深入研究美国影片的基础上,提出了蒙太奇理论,认为电影艺术的特性就是蒙太奇。他指出,通过蒙太奇可以体现时间的运动,表达作者的态度,启发观众的感受。拍摄影片《遵守法律》、《我们从乌拉尔来》等,另外著有《电影艺术》、《电影导演实践》、《电影导演基础》、《镜头与蒙太奇》等理论著作。他的理论经过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的改进和阐发,对整个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9)爱森斯坦

爱森斯坦(1898—1948),前苏联电影导演、电影理论家,蒙太奇理论的重要代表。他注重用蒙太奇表达抽象的观念,提出“杂耍蒙太奇”和“理性蒙太奇”的概念,并将蒙太奇理论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之中。1925年,他导演的《战舰波将金号》成为蒙太奇理论的经典运用。爱森斯坦的电影理论,在影片的总体结构、蒙太奇、声画框架、单镜头画面的结构、色彩以及电影史等领域,都进行了多方面的开创性的研究。代表作有《罢工》、《战舰波将金号》、《十月》、《总路线》、《墨西哥万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