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构建美的课堂
13830300000015

第15章 设计美

◆重要性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依据教育教学原理、教学艺术原理,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需要使用的教学手段所采取的策略。教学设计是对教材的再度开发,是老师的创造性活动的设计,既依赖于教材又要突破教材的束缚。通过教学设计,我们可以把已有教学理论与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将教师的教学经验上升为教学科学,充实和完善教学理论,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使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用多种形式和丰富的内容抓住学生的兴趣,美的教学设计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课堂,深入浅出地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

◆实施策略

一、抓住教材的重难点是课堂设计美的前提

设计一课,要准确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除了熟悉课标要求之外,还需要依据课标,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材,了解教材作者的编写意图,思考编者为什么要设计这个内容?目的何在?对于这节课的整体目标有什么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吃透教材,把握重点和难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因此,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

二、结合学科特点灵活进行美的课堂教学设计

(一)把讲授和提问结合起来进行美的课堂教学设计

教师讲课不能一讲到底,也不能一问到底,要结合学科的特点,把讲授和提问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设计。

例如:品德和社会《青铜器一枝独秀》一节课讲授的是关于青铜器的历史,教师就要采用多种手段给学生加以讲解,使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青铜器的有关知识;讲到青铜器在生活中的应用时,则可以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以及自己搜集到的信息,谈谈自己的感悟。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内容,把讲授和提问结合起来设计。课堂上教师通过提问,一方面,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了解自己授课的效果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从而调整自己的讲授内容,变换讲授的形式。这样的教学设计既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又可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把讲授和讨论结合起来进行美的课堂教学设计

教师讲,学生听,只是一个单向知识吸收过程。把讲授和讨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设计,则可以充分地体现教学的双向活动特点。

例如:在讲“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学生已掌握了长方形的面积,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发现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的教学设计,通过师生的多方面交流既提高了教师的讲授效果,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三)把口头讲授和板书结合起来进行美的课堂教学设计

讲授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主要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器官;板书则是用书面语言向学生揭示教材内容,主要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器官。把口语讲授和板书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设计,就可以调动学生的视、听器官,提高学生接受信息的有效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语文课《圆明园的毁灭》时,当讲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时,教师边讲边板书:“艺术的瑰宝”、“建筑的精华”。虽然只有这两个词语,但是却给了孩子无尽的想象空间,使学生感受到昔日圆明园的宏伟壮观。当讲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老师边讲边把这两个词语擦掉,此时黑板上什么都没有了。这时教师再一次追问,“艺术的瑰宝现在化为灰烬,艺术的精华现在化为灰烬,面对这化为灰烬的圆明园,此时的你想说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这一文章主题。这样把口头讲授和板书有机结合起来的设计,既凸现圆明园是祖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激发学生对祖国深深的爱,又再现侵略者如何把它化为灰烬的滔天罪行,使学生迸发出对侵略者的无比的恨,使学生在爱恨情感中生发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强烈思想感情。

(四)把口语讲授和体态语言结合起来进行美的课堂教学设计

教师在讲授时适当地运用眼神、体态、姿势、手势、动作、表情等有形因素来辅助语言表达,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教师的讲授效果。

例如:音乐课教师在教学生唱歌时,通过教师试唱时的体态和表情,可以很快地把学生带入情境,利于学生模仿唱出歌曲的韵味。

教师可以结合各学科的特点,把恰当的体态语言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中,这样更利于学生理解、感悟,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设计的形式要结合学科的特点、学生的特点,巧妙地设计教学过程,使课堂生动有趣,拓展学生的思维。

三、对训练学生思维有意义的内容进行引导性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凡是学生能够探究得出的知识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问题教师不要暗示;学生能够独立操作的探究活动教师不要代替。给学生提供充分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地去探究、去发现。老师现在的教是为了以后的不教,学生现在的学是为了以后的会学。因此,对于训练学生思维有意义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进行引导性设计。

(一)引导性的语言设计要有启发性

教师引导学生思维的语言要具有启发性。照本宣科、平铺直叙是引导语言的大忌。根据课文重点、难点,可适当运用设问、反问、停顿等手段设疑、激疑等。启发性的语言不仅可以加强儿童的有意注意,强化知识信息的输入,而且可以使课堂波澜起伏,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例如:教师在讲老舍先生的《草原》一课时,文中第一自然段有这样一段话:“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绮丽的小诗。”当时教师灵机一动,改变了原来只是让学生读一读课文、说一说体会的教学设计。于是,我说:“如果此时你来到这广阔美丽的草原,你会低吟哪首小诗,你能自己写一写吗?”没想到学生的写作兴趣非常浓厚,有的学生写道:“骏马绵羊白如雪,碧草连天阔如云。天涯海角何相比,一见草原望江南。”还有的学生写道:“广阔草原翠色流,牛羊骏马醉其中。翠色轻轻入云际,草原乐趣回味浓。”

这样的设计,既引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锻炼了他们的思维活动,使之更加敏捷、灵活,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所以说,启发性语言是打开学生智慧大门的钥匙。

(二)引导性的语言设计要有逻辑性

要求教师对所讲的内容烂熟于心,言之有序。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句子与句子之间、语段与语段之间要层次分明,逻辑清楚。文章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胸有成竹,使之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师引导性语言的逻辑性不仅可以使讲授内容层次分明,增强讲授的效果,而且对学生逻辑思维的锻炼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

◆结束语

美的教学设计的最终目标就是达到实用高效。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求教师结合教材的特点、学生的特点,注意灵活机动,把讲授与其他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设计,通过教学形式的变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教学设计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