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印经济转型与发展模式比较
13814000000028

第28章 影响中印经济发展的非经济因素比较(2)

7.2中印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素比较

7.2.1中印文化差异分析

在影响经济发展的非经济因素中,文化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种文化既包括该国的传统文化,也包括近现代以来形成的现代文化。应该说,中印两国近现代以来都明显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国自鸦片战争开始即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近现代企业的出现本身就是西方文化影响的产物。而1949年以来,更是将西方文化的一种——马克思主义作为了自身的指导思想,自此中国的一切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实际上都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印度则在18世纪中叶开始就逐渐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直到1948年英国殖民者才最终撤出印度。在英国殖民统治期间,西方文化曾经影响了印度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在英国殖民统治结束之后,印度人仍然保留了很多殖民者留下的制度和文化。由于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再加上自身的创造,两国都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现代文化,这种现代文化应该说是影响两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两国的经济改革,总的来说上都是在现代文化的指导下进行了。但是,无论如何,中印传统文化对于两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方面,特别是从两国文化对于经济的发展影响的差异来看,传统文化的影响似乎更为重要。因为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两国的国民性格、价值观念、人生目标和处世方式,而这些的差异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两国经济发展路径上的差异。所以,在比较两国文化对于两国经济发展影响时,首先还是必须分析一下两国传统文化上的差异。

中印两国同属四大文明古国,两国都有悠久而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传统,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始于公元前21世纪左右的夏朝,距今也有四千多年,而印度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始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印度河文明,甚至比中国的夏朝还要早几百年。在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两国都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同时,尽管都地处东方,但两者之间的差异却如它们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一样大。也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才一直与欧洲文明并列,被认为是对整个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大文明。两国传统文化上的差异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是一种相对统一的单一性文化,印度是一种强调包容的多样性文化。

中印两国都是多民族国家,中国有56个民族,印度有100多个民族,另外还有400多个部族。不同的民族都有自身相对独立的文化,而且在历史上,这两个国家都受到过外来民族的侵略或受到过外来文化的影响,但是,在文化的多样性与单一性这一问题上,两国则存在明显的区别。总的来说,中国的文化中更体现出同一性,近代以前,几乎所有的文化明显地受到了作为主体文化的儒家文化的影响,或者说都在一定程度上被儒家文化所同化,而印度则更多体现为多种文化并存、共同发展的局面,所以整个印度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多样性。至于其中原因,大概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由于两国人口的民族结构不同。中国虽然是多民族国家,但汉族人口占了总人口的90%以上,其他民族都属于少数民族,故而,其他民族的文化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而印度却并不存在一个人数上占有绝对优势的民族,这样就导致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控制整个印度社会,故而文化的同化也就比较难以进行。其次,两国的历史不同。中国历史总体来说以统一为常态,整个历史中统一时间与分裂时间之比大致为七比三,即便是分裂时期也大都有统一的目标。政治的统一自然也就为文化上的统一创造了条件,这应该也是中国文化趋向同一性的重要原因。而印度则截然相反,统一只是短暂现象,分裂是常态。而且即便是号称统一了整个印度的王朝,如孔雀王朝、笈多王朝和莫卧尔王朝,也从未有完全统一过我们所称之为古代印度——南亚次大陆的全部领土,仍有很多小王国未归入帝国的版图。所以,古代的印度,与其说是一个国家,不如说是地理概念,是古代南亚次大陆的统称。当然,政治上的分裂也就很难形成统一的文化,文化的多样性自然也就在所难免。最后,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不同。自从秦始皇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的文化统一运动之后,中国人就习惯了调和、统一和凝聚。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虽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包容外来的文化,但这必须建立在外来文化必须接受本土文化基本理念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只有那种外来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被原有的中国文化同化之后,这种外来文化才可能真正在中国立足,并最终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很多外来的文化,包括源自印度的佛教,实际上都已在很大程度上被儒化。印度的佛教本是一种追求个人解脱的出世宗教,而进入中国之后,却变成了一种强调普渡众生的入世宗教。而印度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与中国明显不同。印度人承认和理解现实世界中存在许多不同的世界观、哲学和宗教,对不同的文化有一种极大的宽容和包容的态度。当外来文化进入印度时,并不需要进行什么印度化,而直接成为印度文化的一个新的成分,同样,这种新的文化成分的发展也并不影响原有的文化成分的发展。正是由于以上的各种原因,中国文化显示出了明显的同一性,而印度文化却显示出了明显的多样性。

第二、中国是一种注重伦理的世俗文化,印度是一种强调信仰的宗教文化。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宗教的地位比较低下。尽管中国古代也存在道教、佛教这些重要的文化成分,但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文化而言,总体上却是一种强调道德的伦理文化,儒家文化的本质就是一套伦理价值系统,而不是一种宗教。所以中国古代文化带有明显的非宗教性,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也从来不会用一种宗教来统治天下,道教、佛教等宗教的神权历来都是从属于世俗的王权,而为了适应儒家文化,道教、佛教等宗教本身还必须进行一定的修改以不违背儒家伦理价值系统的基本原则。所以,中国古代的文化总体而言是一种注重伦理的世俗文化。而印度文化则是一种宗教色彩极为浓重的文化。在印度社会,“人以宗教划群,物以宗教定性”,印度不同文化成分的区分实际上也就是印度不同宗教的区分。在印度流行的主要宗教就有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耆那教、锡克教等等,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信徒,几乎所有的印度人也都是宗教信徒。故而,印度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宗教文化。

第三、中国鼓励人世,倡导人生积极进取,印度主张出世,追求解脱。

由于中国文化是一种世俗文化,所以中国人关注的也是现世的人生,而不会把希望寄托于来生来世,故而,中国文化中极其强调入世,倡导人们在现世的人生中积极进取。这种对于积极进取的入世精神的倡导不仅在作为世俗伦理价值系统的儒学中体现出来,而且在中国的宗教文化中甚至都有体现,如中国佛教之中影响最大的禅宗也提倡修行可以不出家、不打做,鼓励其信徒积极参与世俗的活动。而印度由于是一种以宗教为主的文化,绝大多数印度的宗教都是以追求解脱为其基本特征。所以印度文化中不注重现世的人生,而把脱离这个世界、实现精神解脱、达到“梵我合一”视为人生的最高目标。

第四、中国人的社会地位是由职业、职务和财富来决定,这些均可通过此生的努力改变,而印度用严格的种姓制度固化了人此生的社会地位,人的地位的改变只能寄希望于来世。

在古代,尽管中国和印度都是一个不平等的社会,但是两国中人们社会地位的决定因素是不同的。在中国,人的社会地位主要由人的职业、职务和财富来决定,但这些人都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此生改变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中国很多有志之士的座右铭,也是整个中国社会所倡导的。但是,在印度,人的社会地位是由所属种姓来决定的。印度的种姓制度起源于公元前900年左右雅利安人基本征服印度以后,最早是为了将雅利安人和被征服者区别开来,后来雅利安人内部也出现了分化,最终形成了由雅利安人分化而来的三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以及由被征服者转化而来的首陀罗四个种姓。后来经过印度教的法典《摩奴法论》将其严格规定,从而使印度形成了由四大种姓和作为不可接触者的贱民阶层组成的严格的种姓制度。在这个由种姓制度构成的社会秩序中,人的地位是与生俱来的,在此生是固化的,不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此生的地位,只有严格地按着种姓制度的规定完成此生的工作,才有希望在来世成为高种姓的人。也就是说,中国人的社会地位在现实的生活中是有改变希望的,而印度人的社会地位在现实的人生中是没有改变希望的。

7.2.2中印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差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