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印经济转型与发展模式比较
13814000000021

第21章 中印经济结构的转化与产业结构的升级比较(3)

当然,尽管中印在农业制度上的改革力度上存在极大的差异,但由于两者以往的制度存在明显的差异,经过两国不同力度的改革之后,原来迥异的农业制度反而出现了趋同的倾向。首先,两国土地经营模式上却极为接近,两者都是以分散的小规模家庭经营为基本的土地经营模式。据中国的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中国平均每个农户的经营规模只有6.26亩,种植9亩以下的农户占总农户数的83.4%,而30亩以上的仅占1.9%。而据印度农业统计,1985——1986年度,占印度农业人口58%的边际农每户占有土地也在1公顷(15亩)以下,另有占印度农业人口32%的小土地占有者每户占有土地也仅为1——4公顷。其次,经过改革之后,两国也都基本上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但是,两国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同之处,首先,中国土地的经营规模比印度更小,而且更为平均。由于中国人均耕地少于印度,而改革之初中国农业人口比重又高于印度,所以户均规模小于印度是必然的。另外,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土地承包权完全实行的是按农业人口平均分配,并进行好次搭配,故土地的占有是极为平均的;而印度虽从独立后就开始进行土地改革,但一方面其土地改革并不是按人口均分土地,另一方面是这一政策执行本身就不彻底,所以印度土地的占有是极不平均的,虽然绝大多数印度农户经营规模很小,但仍有少量的农户占有较大的土地,如占印度农业人口2%大土地占有者每户占有土地在10公顷以上,占印度农业人口8%的中等占有者每户占有土地也在4——10公顷。其次,也是最为重要的方面,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土地所有权仍然是公有制,农民虽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转移土地承包权,但绝对不能买卖土地。而印度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买卖。也就是说,印度农村土地的转移比中国更加灵活。

5.3.2中印农业技术现代化道路比较

一个国家的农业技术现代化一般可以分为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即在农业生产中采用更多地机械耕作的方式替代传统的手工劳动,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二是生物化学技术的进步,即采用种子的改良,农药、化肥的使用等提高单位土地的产值。至于一个国家重点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技术进步的道路,则应根据该国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来决定。一般而言,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土地资源丰富而劳动力稀缺的国家,应重点采用机械技术进步的道路;相反,土地资源稀缺而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则应更多采用生物化学技术的道路。当然,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要真正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这两个方面必须并重,缺一不可。

中国的农业技术现代化道路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前,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总体而言是一条全面推进的道路,既推进生物化学技术的进步,注重机械技术的推广。应该肯定,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80年代初灌溉面积达到农作物播种面积的45%,这在全世界都属于比较高的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成就,70年代全国96%的县都建立了农机修造厂,1976年机耕地面积达到1/3。在生物化学技术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1969年培育出了“单白四号”玉米优良品种,1972年培育成了籼型杂交水稻,1976年又培育出了由小麦和黑小麦人工综合成的异源8倍体黑小麦。这些良种的推广工作进展也比较快,1971年杂交高产种植面积已占全国高产种植面积的1/5左右,1974年水稻良种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80%左右。但是,这种全面现代化的道路实际上并不符合当时中国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所以在产量上的提高并不明显,机械化其实也非常有限。而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中国实际上基本放弃了机械技术的进步,而全力推进生物化学技术的现代化。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新世纪初,中国的机械化水平不仅没有提高,相反还有所下降,但与此同时,生物化学技术的进步则非常明显,中国在农药、化肥的使用以及种子的改良上基本上赶上了发达国家的水平。

印度的农业技术现代化起源主要是60年代开始的绿色革命。起初是在1960——1961年的农业精耕县计划,这是在7个县进行一个小规模的新技术实验,后来扩大至全国,而成为了普及全印度的农业新技术革命,即绿色革命。绿色革命的主要内容是改良品种、增加化肥、扩大灌溉以及推广农业机械等。从1965年开始,印度就开始陆续引进了高产矮竿的墨西哥小麦和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的高产水稻品种,在此基础上,经过研究和改良,培育出适合本国条件的优良品种。高产品种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从1966—1967年度到1982—1983年度,5种粮食作物高产品种的种植面积由189万公顷扩大到4768万公顷,16年间增加了24倍。同时,印度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采用了大中小型工程相结合的方法,尤其重视管井的修建和利用,这使印度的灌溉面积也明显扩大,从1965—1966年度到1984—1985年度,总灌溉面积从3115万公顷增加到5854.6万公顷,在浇灌方式上也基本上由人工浇灌向动力浇灌转变。化肥使用量也在这一段时期明显增加,每公顷化肥施用量由1965—1966年的5.1千克增加到1982—1983年度的44.7千克。在生物化学技术革命进行的同时,印度也在大力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由于印度存在一定的大型农场和中型农场,所以很多的农业机械还是有明显的用武之地。在进行绿色革命之后,印度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也有明显的提高,据统计,印度的农用拖拉机数目从1961年的3.14万台增加到1981年的52.32万台,印度的农用水泵拥有量从1961年的43万台增加到1981年的900万台。上世纪80年代后,印度农业基本上是延续原来的绿色革命之路。到本世纪初,印度的生物化学技术与机械化水平又都有明显的提高。

纵观两国农业技术现代化的过程,可以看出,中国由于制度的原因走了较多的弯路,而印度则基本上是连续性的。不过从成就上来看,中国在生物化学技术上明显走在印度前面,而印度的机械化水平则在80年代之后逐渐领先于中国。

5.3.3近年来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印度的第二次绿色革命比较

虽然中印两国在农业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生物化学技术更是有目共睹,但是,和两国快速发展的现代部门相比,农业的落后非常明显。特别是自上世纪80年代中印经济起飞以来,两国的农业部门与现代部门之间、农村与城市之间差距可以说日益拉大。到本世纪初,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到了3.21:1,当然,如果考虑到非货币收入上的差距,这一数字可能达到5——6倍。另外,农村的基础设施与城市的差距也日益扩大,中国出现了城市如欧美,农村似非洲的状况。同样,印度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有鉴于此,中印两国几乎在同时提出了改变农村落后状况的新战略,中国于2005年10月在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并于2006年开始全面展开。印度则在2004年大选期间原总理瓦杰帕伊正式提出了“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口号,后来当选的新总理曼·辛格基本上推行了这一战略。两国几乎在同一时间推行的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战略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也还是存在明显的差别。

首先从新战略推出的背景来看,虽然两国都是在农业、农村明显落后与现代部门、城市的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但是从两国的整体经济水平来看,中国已经明显高于印度,当前中国的GDP和人均GDP都已经接近印度的三倍,中国的人均收入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整个经济水平已经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相比之下,印度上尚属于低收入国家,整体经济水平尚未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

其次,从战略的着眼点来看,虽然两者都有改变农村、农业的落后状况以及农民的贫困状况的目的,但中国的目标比印度更高更全面。中国的着眼点是农村,试图从整体上改变农村落后的状况,实现城乡的相对平衡发展,而印度的着眼点是农业,主要是通过促进农业的发展来解决当前的问题。

最后,中国的措施比印度更为全面。印度的措施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推广生物和转基因技术运用,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这是印度第二次绿色革命最核心的内容;第二、强调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修筑农村公路和建设农村通讯网、电力网等,加大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力度;第三、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第四、促进农民就业,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具体措施有:开发荒地为无地农民提供生活保障,实施以工代赈,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严格规定农资价格确保农民利益,提供低息贷款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发放粮食供应卡保证食物的获取等。从这些措施来看,大部分其实都是原来“绿色革命”的延续。但相对而言,中国的措施则比较全面,主要有:(1)加大科技在农业中的推广力度,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并进行测土施肥,同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的产业化;(2)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乡村的公路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3)免除农业税,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切实减轻农业负担;(4)加强农村的各项社会建设,缩小城乡之间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这方面已经采取的措施有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等;(5)改善农村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以及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等等。

当然,中印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战略实施时间还很短,现在还不能说从根本上改变了两国的农业和农村的状况,另外,对两者效果的比较也还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