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源与流:西方文化中经济观念的演进
13813200000034

第34章 地理大发现和重商主义(6)

休谟对曼德维尔的理论也作出了自己的反应,他认为,“追求财富”较之“嫉妒和报复”具有“持久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前者是偶然的,后者是必然的,从而是可预期的。人们追求财富,社会追求利益,造就了可预期的人性和可预期的社会。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财富的增长,人们的消费及其文化也日益扩展。休谟认为,正是这种工业、技艺以及随之而来的“享受”,“对自由是相当有利的,它具有一种维护(如果不是产生的话)自由政府的天然趋势”。而作为工业、技艺和享受主体的工商业者,“自由社会是最优秀最坚定的基础 ”这就是休谟所喜爱的“新人”。

似乎与此相呼应,18世纪英国伟大的小说家丹尼尔·笛福(1660—1731)也在欢迎这位“新人”的到来。1704年,他在一篇评论中指出:

现在,国家的实力并不是像过去用兵力、勇敢和领导来衡量。国家的财富才是决定国家伟大与否的因素。

他认为,国家的财富归根到底来源于人的劳动:

每一个劳动者都可以为国家增加财富,增加的数量是他的劳动所得多出他或他的家庭吃用或消费的部分——任何增加都意味着财富总量的增加——因此我认为,从今以后,提高劳动价格就是增加国家财富。

笛福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一反班扬轻视金钱和爱钱之人(即商人)的态度,他认为商人是“最好的绅士”,虽然他们没有地产,但他们握有贸易,而且“比起任何人来,商人更加依靠智慧生活”。他自己就是这种思想的实践者,虽然从商屡战屡败,但他仍锲而不舍地寻求金钱。

1719年,年近六旬的笛福发表了他的伟大小说《鲁滨逊漂流记》。这是西方无数航海冒险故事中的一个。不过,鲁滨逊出海远行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崇高的荣誉,一方面他的目标很抽象:“在对自然的嗜好中,有某种命中注定的东西”,那种对“上帝和大自然把他安置在那里的那种状况”的不满足,这是他的“原罪”,他的“天命”。一方面他的目标很实际:给他兴旺的巴西种植园再买回一些奴隶,生产更多的产品,赚回更多的金钱。

由于触礁,鲁滨逊独自一人滞留于荒无人烟的小岛。他既不指望出现奇迹,也不绝望和感伤。对他来说:“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就是绝对真理。他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把破船上一切有用之物都搬到小岛上的新家里,一一清点、仔细保管,他把自己落难的小岛视为自己的财产,亲手建造棚舍,制作适用炊具,打猎觅食,种植庄稼,努力改造自然并为自己服务,他甚至按照商业簿记上“贷方”和“借方”的格式,将自己在荒岛上的种种进行打理,将一件事情的“好处”和“坏处”进行理性判断:

只要我们对于一切事情都用理性加以分析,加以比较,加以清楚的判断,人人迟早都可以掌握一种工艺技术。我生平没有使用过任何工具,然而久而久之,运用我的劳动、勤勉和发明才能,我渐渐发现,我什么东西都可做得出来,只要我有工具。

这一切现在都是属于我的,我是这地方的无可争辩的君主,对这地方具有所有权,如果可以渡让的话,我还可以把它传给子孙,像一切英国的领主一样。

鲁滨逊的传奇将18世纪英国新人的形象具体化了。

这是一个标准的“经济人”:出生于安宁和富裕的中间阶层,既不会由于挥金如土而身心疲惫,又不会终日劳苦而憔悴不堪;利己、理性、勤奋、谋利以及利用“星期五”做雇佣劳动者。并且,这种经济人是作为“征服的个人”出现的,“我教他说‘主人’,然后让他知道,这就算我的名字”。52 鲁滨逊既摆脱了传统的人际关系的束缚,又使自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自然成为他的资源,土人成为他的劳动力。从马基雅维利开始的作为资产阶级的个人的概念在鲁滨逊的荒岛上找到了归宿。

马克思精辟地评论了鲁滨逊故事的社会经济含义。他指出:

实际上,这是对于16世纪以来就做了准备、而在18世纪大踏步走向成熟的“市民社会”的预感。在这个自由竞争的社会里,单个的人表现为摆脱了自然联系等等,而在过去的历史时代,自然联系等等使他成为一定的狭隘人群的附属物。这种18世纪的个人,一方面是封建社会形式解体的产物,另一方面是16世纪以来新兴生产力的产物……

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从而也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越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最初还是十分自然地在家庭和扩大成为氏族的家庭中;后来是在由氏族间的冲突和融合而产生的各种形式的公社中。只有到18世纪,在“市民社会”中,社会联系的各种形式,对个人说来,才只是表现为达到他私人目的的手段,才表现为外在的必然性。但是,产生这种孤立个人的观点的时代,正是具有迄今为止最发达的社会关系(从这种观点看来是一般关系)的时代。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31.

2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3.

3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430.

4 [意大利] 但丁.论世界帝国[M].朱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87.

5 [前苏联]科斯敏斯基,斯卡斯金.中世纪史:第一卷[M].朱庆永,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497.

6 [法]让·波丹.主权论[M].李卫海,钱俊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

7 [法]让·波丹.主权论[M].李卫海,钱俊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7.

8 [荷兰]格老秀斯.战争与和平法[M].何勤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8.

9 [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一卷[M].朱泱,孙鸿敞,李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224.

10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450.

11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10.

12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429-430.

13 冯承柏,等.马汉的海上实力论[J].历史研究.1978(2).

14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王亚南,郭大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1.

15 [瑞典]拉尔斯·马格努松.重商主义经济学[M].王根蓓,陈雷,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6.

16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75.

17 [英]托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M].袁南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1.

18 [英]伊丽莎白·拉蒙德.论英国本土的公共福利[M].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32.

19 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596.

20 [英]伊丽莎白·拉蒙德.论英国本土的公共福利[M].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96.

21 [英]伊丽莎白·拉蒙德.论英国本土的公共福利[M].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132.

22 [德]弗兰克.白银资本[M].刘北成,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202.

23 [德]弗兰克.白银资本[M].刘北成,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199-200.

24 [瑞典]拉尔斯·马格努松.重商主义经济学[M].王根蓓,陈雷,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30.

25 [英]G.R波特.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一卷[M].张文华,马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653-654.

26 [英]托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M].袁南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70.

27 [英]托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M].袁南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4.

28 [英]托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M].袁南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2.

29 [英]G.R波特.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一卷[M]. 张文华,马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640.

30 [英]安妮特·T.鲁宾斯坦. 从莎士比亚到奥斯丁[M].陈安全,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323-324.

31 [美]A.E.门罗.早期经济思想[M].蔡受百,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94.

32 [美]A.E.门罗.早期经济思想[M].蔡受百,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98.

33 [法]雷吉娜·佩尔努.法国资产阶级史:下册[M].康新文,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132.

34 晏智杰.亚当·斯密以前的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49.

35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60.

36 [英]达维南特.论东印度贸易[M]. 胡企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3.

37 [英]约翰·班扬.天路行程[M].西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56.

38 [英]约翰·班扬.天路行程[M].西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96.

39 [英]约翰·班扬.天路行程[M].西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107-113.

40 [荷]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M].肖聿,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9.

41 [荷]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M].肖聿,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8.

42 [荷]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M].肖聿,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33.

43 [美]艾伯特·奥·赫西曼.欲望与利益[M].李新华,朱进东,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60.

44 [加拿大]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403.

45 [英]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569.

46 [英]休谟.休谟经济论文选[M].陈玮,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5.

47 [英] 安妮特·T.鲁宾斯坦.从莎士比亚到奥斯丁[M].陈安全,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331.

48 [英] 安妮特·T.鲁宾斯坦.从莎士比亚到奥斯丁[M].陈安全,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330.

49 [英]丹尼尔·笛福.笛福文选[M].徐式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68.

50 [英]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M].方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42.

51 [英]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M].方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59.

52 [英]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M].方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82.

53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