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10-2011)
13811700000047

第47章 思想政治理论研究(15)

(二)高等教育对国家的功能

国家是在一定地域上,由众多个体或团体组成的特殊社会组织。对大多数人而言,目前国家还是最具权威、最为紧密的社会组织。在民主社会里,国家与个人或社会团体的关系密不可分。一方面,社会生活需要一定的集体权威来维持,个人、社会团体、国家整体的权利和利益只有通过国家才能得到维护。另一方面,国家因为其对各种利益和权利的保护而获得存在的合法性。像生物体一样,国家同样存在发展的问题。现代社会以来,随着知识、技术在社会发展所起作用的加强,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作用越来越受到强调。高等教育能促进社会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共识。在国家社会的层面上,高等教育应具备的核心社会功能主要有四项:(1)教学。包括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教学。教学的直接目的在于传承知识,培养人才。 (2)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知识创新,以期解决思维、自然界和社会世界出现的新问题、新困惑。(3)人才培养。担任过大学校长的罗德斯指出,有七项品质是社会期待于大学人的,它们包括:开放对待他人,倾听、阅读、观察和分析理解、清晰准确的表达能力;自信和好奇,及其保持能力;对世界(自然和社会)有一个正确的认知;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一定的专业素养;是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能自我约束、有价值定位和道德方向感。 大学必须努力培养具备这些素质的人。(4)社会服务。从宽泛的意义上看,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包括前面三项功能,再加上社区服务、知识技术的社会转化和利用。狭义的社会服务主要指后两个功能。康奈尔大学为纽约提供的“企业巩固与扩张项目”、综合害虫管理(IPM)工程、家庭食品与营养教育工程、水资源利用工程、废物处理、青少年发展与生存技术项目、行政培训项目,为该州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以康奈尔大学为代表的美国大学被认为是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典范。

(三)高等教育对家庭和其他社会团体的建设功能

家庭主要是由血缘、姻亲或养育关系组织在一起的一种社会共同体。历史上,人类社会曾有过无家庭的时代,但在近二千多年的人类历史时期,家庭一直是社会的基础。在现代社会,家庭仍然有一种基础性的构成。大学教育,可以说是家庭养育和教育的继续。青少年能不能进入大学,家庭在某种意义上有一种选择性的作用。在社会认同度比较高的社会中,高等教育的大社会(全球和国家两个层面)功能就是其对家庭小社会的功能。但在现实状况中,家庭送子女到高等学校就学的目的不尽与这些目的符合。在中国目前的社会中,家庭送子女到大学就学的目的主要有:(1)希望其学有所长,能助其家。稳定、体面的职业为核心的考虑。在贫困家庭里,该考虑尤为突出。(2)助其出人头地。同龄人相互之间的社会竞争是该目的的社会基础。这种竞争从小学就有所端倪,“奥数热”就是这种竞争的体现。(3)助其实现人生价值。人有很多潜能,能通过有效的方式和途径,把我们身上的潜能合理有效地发挥出来,就是人生价值的实现。中国的高等教育尽管毛病不少,但不少家长还是把子女的全面发展寄托在高等教育上,特别是国内比较优良的大学教育上。高等教育对其他社会团体的功用主要体现在对其共同目标的促进和完成上。

(四)高等教育对个体的教育功能

无论是在生物学领域,还是在社会学领域,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问题上,整体不等于部分的叠加,部分有其相对于整体的特性,是一个科学常识。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上,合理的看法是个体与社会是一种不等同但相连续的关系。一方面,社会对个体的生存有很大的影响,另外一方面社会的进步必须以个体的进步作为基础。蔡元培曾把人的教育分成五个方面——德、智、体、美、群育。如此分析还算全面,大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基础上,帮助个体在这些方面进一步完善。

斯宾塞曾把教育的目的归结为“善生”和“利群”,从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情况来看,一流的大学,是那种能恰当整合各种层次的社会需要并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条件的大学,当前世界排名前列的学校,无论是哈佛、麻省理工,还是康奈尔,莫不如此。

二、“三德”内涵及层次

克拉尔·克尔曾把大学划分为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多元化巨型大学。这一划分基本符合大学实际发展。从高等教育的发展史来看,不管是哪一个时期、哪一类型的高水平大学,都必须以卓越的师资为条件。卓越的师资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需要具备的道德素养主要包括三方面:社会公德、育人道德、学术品德(以下合称“三德”)。

(一)高校教师社会公德的内涵和层次

所谓社会公德,就是一个人作为人类社会和国家社会的一员,对自身品格和行为的要求。高校教师除了是“学校人”之外,还是一个“社会人”。作为人类社会中的一员或世界公民,教师的道德就是遵守全人类公认的道德规范(譬如《国际人权公约》),并为全人类整体福利的增进而努力。作为国家社会的一员或国家公民,高校教师还应承担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之外的一系列工作和义务。根据这些工作和义务性质的不同,我们可以把社会公德分为消极的道德和积极的道德。消极道德,就是不做什么的道德;积极道德,就是主动做什么的道德。对平等的社会成员来说,所谓消极道德,就是不做违反全社会认可的一些伦理规范的道德。这些规范包含一些普遍性质的法律和其他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所必须的底线伦理。对国家的公职人员来说,所遵守的规范,还应在这些规范的基础上加上与职业相关的特殊法规。对教师而言,对《教师法》的遵守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起码的道德要求。对包括教师在内的所有人而言,积极的社会公德,就是对社会目标的认可和社会事务的积极参与。这种参与有时带有奉献和牺牲的性质。发展到极致,在世界的层面上,就是对人类的爱和奉献;在国家的层面上就是对国家的爱和奉献。这种高度的道德通常我们只能在宗教领袖和圣人的身上才能看到。它和消极道德的区别在于后者具有一种强迫性质——可以责人又可以责己,而它只能责己而不能责人。在国家发生自然灾害的时候,捐赠钱物或提供其他帮助是一种积极的社会公德,我们可以以此来要求自己,但是却不能强迫他人和我们一样。“己所欲,施于人”,在针对消极道德的时候是合理的,但在针对积极道德的时候却不一定合适。汶川大地震中,涌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道德模范,谭千秋就是其中一个:千秋老师匍匐在讲台以牺牲的代价挽救了学生。若他不愿意这样做,没有人能强迫他。

(二)高校教师育人道德的内涵及层次

所谓育人道德,就是教师在职业上对自身行为和品格的一种要求,属于职业道德的范畴。职业道德,就是从社会分工的角度出发,拿教师这一职业与其他职业相比,比如警察职业,与之相区分的道德。在育人道德上,高等学校的每个教师都应以卓越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卓越教师之所以卓越主要体现在对教学的如下不懈努力上。首先,卓越的教师必须懂得所教的科目,不管有无专著,他必须随时关注并追求科目所属的专业知识的拓展。第二,卓越的教师必须懂得如何为教学做准备。他必须明白教学目的,对学生的心理和学习基础有一定的了解,并对所能应用的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能恰当加以组合运用。第三,卓越的教师懂得创造合适的学习氛围。第四,卓越的老师懂得如何对待学生。他们能客观、严格、公正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他们信任学生,对学生坦诚以待。他们鼓励学生学会思考和做正直的人。他们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他们探究未知事物的好奇心。第五,卓越的教师能正确评价和调整自己。他们知道自己的努力并不一定成功。他们懂得收集教学反馈信息,在此基础上调整自己的教学。 相反,那些松松垮垮,得过且过,在这些项目上未作或未尽己之努力,穷于敷衍学校和学生的教师,只能算作教书匠。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遵守各种各样的教学纪律对优秀的教师来说远远是不够的。良好的教育需要教师更多的付出。“如果一位教授将他的教学责任——讲解专业术语——仅仅视为谋求生存的手段,那么他就是一位骗子。任何一位被称之为教授的人都必须将教学看作是一项道德职业。” 他应是学生的“教练、向导和角色模范”。不仅教授应如此,每位在大学执教的人都应如此。

所谓学术道德,主要指教师科学研究上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和品格要求。科学研究主要包括与观念和知识的保存、解释、增进等活动。在高等学校里,教师不仅承担教学任务,同时还承担科研任务。学术道德有高有低,最低的标准要求研究者遵守起码的学术规范,能对事物和问题有一定的看法和意见;最高的标准要求学者以真理为“志业”(马克斯·韦伯),以增进人类的知识为己任。

三、高校教师“三德”之联系

以上我们从社会公德、育人道德和学术道德三个方面对高校教师道德分别做了一些界定和分析。这些分析和界定有助于我们认清师德的种类和层次。对相应的师德建设来说,这是十分必要的。但对他们进行综合性的理解对高校师德建设来说,同样是必要的。

从联系的角度来看,作为美德,“三德”统一于两个方面:第一,同为社会发展之要求。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分工。一方面,社会分工给社会行为带来效率的改善。另一方面,社会分工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最重要问题就是人格的“单向度(人格分裂)”和“原子化(人与人分裂)”——人思想和活动的范围因过度的社会分工而变狭小,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困难——所导致的社会隔离或断裂:各个领域或阶层的人们互不往来,相互敌视。 要克服这种隔离或断裂,教育必须培养健全的人,他们身体健康,对自然界和社会世界有基本的了解,工作和生活不限于单一的领域,有适当的价值定位并具备良好的道德判断,对艺术和文化亦有一定的赏析力……。作为如此工作的直接责任人之一部分,高校教师必须具备包含“三德”在内的健全素质。第二,同为完整人格之要求。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总是希望把事情做得尽量完美,人如果因为自身意识或行为的怠惰而导致事情做得不好总是憾事。 对人格修养也可作如是观。就教师个体的道德修养来说,“三德”缺少了任何一德,其人格都是不完善的。在高校教师人格的修养上,“三德”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很难想象:不学无术的老师怎么教好书?有学问的老师不教书?没有社会公德的老师怎么教好书做好学问?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高校的师德在社会公德、育人道德、学术道德上面均存在严重的问题。

四、结语

我国高校承担着一系列的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任务,这些任务要很好地完成,一流大学的建设甚为重要,一流大学的出现必须以高道德素质的师资作为基础。本文认为,高校师德由三个方面的道德规范或要求构成,即:社会公德、育人道德和学术道德,简称“三德”;就每一方面的道德来说,有层次的不同;就三个方面的联系来说,“三德”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同为社会发展、教师人格完善所需。高校师德建设,必须以对卓越教师的道德素质认知作为基础,卓越的教师是那种在“三德”上严格要求自己的教师。

参考文献

[1] 爱弥儿·涂尔干.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 约翰·亨利·纽曼. 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 亚伯拉罕·弗兰克斯莱. 现代大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4] 克拉尔·克尔. 大学的功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5] 弗兰克·H·罗德斯. 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 王承绪等选编. 杜威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7] 肯·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8] 王建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若干思考[J].新华文摘. 2008-07-05.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策略

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陈谊

[摘要]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心理倾向对管理工作的进程具有重要影响。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成果,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重要意义。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中普通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个性心理等相关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学生管理 思想政治心理学 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