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10-2011)
13811700000031

第31章 党史党建理论研究(18)

其次,科学引导着力点在于做好两方面工作,即发扬网络民族主义中的积极因素,抵制网络民族主义中的消极因素。一是发扬网络民族主义的积极因素。对网络民族主义中诸如增强民族聚合力和向心力、增强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拓展公民表达形式和途径等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要加强引导,发扬其积极作用,使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做出应有贡献。同时要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要采取系列倾斜性政策予以扶持和保护。二是抵制网络民族主义的消极因素。对网络民族主义中诸如偏激言语、排外以及极端思想等消极因素,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判断标准和行为准则,抑制、批判、抵制其消极影响。坚决抵制并摒弃网络民族主义中一切消极的因素,要从根源上揭露其思想危害,提高人们明辨是非的理性思维能力,自觉抵制网络民族主义消极因素的影响和侵蚀。

3.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引领网络民族主义的方针

网络民族主义整合了社会群体不同的思想观点、情感意志和利益要求,具有多元性和差异性。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民族主义,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最大限度地形成共识、凝聚力量,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其前提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由此可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民族主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而不能削弱其主导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好“一元”与“多元”、主旋律与多样性的关系,创造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要把握好“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民族主义,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在要求。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也有个“度”,不是对网络民族主义中所有消极、有害的因素一概包容。对哪些危害党和国家、反社会主义、损害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有害因素,必须坚决予以驳斥,绝不能姑息养奸。对网络民族主义中的合理因素,要在尊重多样、包容差异中创共识、求和谐、谋发展,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吸收合理因素:引领网络民族主义的动力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体系,只有善于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和进步观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吸收网络民族主义的合理因素,不仅要吸收其中的合理内容养分,还要借鉴网络民族主义的传播方式。一是在内容上要吸收网络民族主义积极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因素,将网络民族主义丰富的营养吸收补充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来。二是从传播方式上借鉴网络民族主义发散式传播与个性化传播相结合的传播方式。网络民族主义一方面通过网站、BBS、博客、网络调查,网络投票、网络签名等形式进行发散式传播,不以特定个人为传播对象,强调在大众中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网络民族主义通过email、QQ群、手机短信等形式进行个性化传播,以特定的个人为传播对象。网络民族主义个性化传播方式虽然局限于一定的范围,但这种传播方式基本上发生在亲朋好友之中,有现实人际交往基础,传播效果特别明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借鉴网络民族主义传播方式,以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网络宣传体系。

吸收、借鉴网络民族主义中的合理因素,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身发展,提高引领网络民族主义的水平,为进一步引领网络民族主义提供了新鲜动力。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几点思考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洪芳 陈宗权

[摘要] 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树立良好的执政党形象关系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稳固和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在历史新时期,党的形象由于受到腐败问题、权力滥用问题以及西方价值观等的冲击,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因此,亟需加强党在新时期的形象建设,对党的形象进行准确定位,并通过有针对性地解决自身问题、有技巧性地加强舆论宣传和加强党的对外交流等途径,全面提升中国共产党的形象。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政党形象 挑战 舆论宣传

什么叫“形象”?西方学者科特勒(Philip Kotler)认为形象是“人们所持有的关于某一对象的信念、观念和印象。” 这里面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形象必须以某种对象物的存在为前提,二是形象是施动主体对该对象物的主观认知。中国共产党形象的认知对象物(即客体)是中国共产党,而对其进行认知的主体则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及国际公众。简单地说,中国共产党形象就是指国内外公众对中国共产党持有的一系列信念、观念和印象。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的主体对象应该是国内外公众,目标是改善中国共产党在他们心目中的印象或观念。据此判断,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的手段应该是内外结合:即要从自身做起,让形象的客体(中国共产党)发生变化,并引起形象主体(民众)的认知变化;同时也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对党的形象进行宣传和引导,以此改善党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

形象建设一直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主要领导人历来都非常重视党的形象建设。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与党的名称结合起来,以塑造党的光辉形象。他在1945年3月召开的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上说道:“关于党名,党外许多人主张我们改,但改了一定不好,把自己的形象搞坏了,所以报告中索性强调一下共产主义的无限美好。”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根据新的历史要求强调要树立改革开放的政党形象。他曾经对中央领导同志说道:“我希望你们给国际国内树立一个好的形象,一个安定团结的形象”,要“组成具有改革开放形象的中央领导班子”,“三个月内,半年内,形象就可以树立起来了”。 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高度重视党的作风与形象的关联,他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党的作风问题,也是党的形象问题,作风不正,形象好不了,必然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胡锦涛总书记也曾经强调,党的作风事关党的形象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直接影响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回顾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党的形象已由战争时期的革命党形象转换为和平时期的执政党形象。作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全面建设的执政党,在新时期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在自身形象面临诸多挑战的情况下,加强党的形象建设、努力树立和改善党的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不惴鄙陋,就党的形象建设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以求教于大方。

一、要正视党的形象所面临的严重挑战

作为国家唯一的执政党,党的形象与党的执政方针和执政效果直接相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坚定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不仅在经济总量上跃居世界第二,而且在提高民众生活水平、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等方面都成就卓著。然而,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却对党的形象造成了相当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要正视这些问题和挑战,如此方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改善党在新时期的形象。

目前对党的形象构成威胁的问题和挑战主要有:

腐败问题。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显示,2008年全年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案件33564件41179人,已侦结提起公诉26684件33953人,人数分别比上年增加1%和10.1%;其中,立案侦查贪污贿赂大案17594件,重特大渎职侵权案件3211件;查办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687人,其中厅局级181人、省部级4人。 这些已经侦结的腐败案件可能仅是腐败现象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的贪污腐败事件尚未露出水面。严重的腐败现象导致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对党的认同度降低,损害了党在他们心目中的良好印象。可以说,腐败问题已经成为威胁当前中国共产党形象的最主要症结。

行政权力的滥用问题。毛泽东时代所确立的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这个宗旨已经被一部分党员干部抛弃一边,民众赋予他们的权力成为他们为己谋私的工具,“权力寻租”现象非常严重。由于权力没有受到正常有效的法治监督,导致权力行使的滥用和强制性,多地出现的“强拆”事件、强制抓捕事件等就是例证。权力的滥用不仅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更损害了党的形象。这一点必须要高度重视。

西方价值观的冲击。腐败和权力滥用是威胁党的形象的内部因素,而同时,外部环境也对党的形象构成了挑战。西方国家一直试图将自由主义价值观和西方民主体制“移植”到中国,以此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为此,它们竭尽所能诋毁共产主义的美好理想,肆意歪曲共产党的形象,并利用时机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渗透。西方价值观的冲击淡化了一部分民众对共产主义的信念认同,使一些民众盲目崇拜西方的自由主义价值观,并将之比附于中国共产党,放大了共产党执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局部问题,从而肆意颠倒和歪曲中国共产党的正面形象,使党的形象大大受损。

二、要正确定位中国共产党形象

形象建设的基础是形象定位,即确立所要塑造形象的内容。在新世纪党的形象面临一些挑战的情况下,正确定位党的形象显得尤为重要。不少学者都论证了党的形象定位问题。有学者认为应该强化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形象,树立勇于胜利的奋斗形象、改革开放勇于创新的形象、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形象、立党为公和执政为民的形象、不懈追求人类高尚精神文化价值的形象等 ;也有学者认为应该定位和树立中国共产党的创新形象、强大形象、民主形象、务实形象、廉政形象、亲民形象和法治形象等。

形象定位关系到形象塑造的过程和结果,关系到党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甚至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所以,党的形象定位必须是既符合现实、又深得民心的战略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