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导游实训教程
13811500000019

第19章 模拟景点导游(9)

墓内还出土有金银平脱漆器及银制品等,皆巧夺天工,具有极高的文物及艺术价值。这些出土文物也集中反映了唐末五代成都在经济文化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再现了古代成都辉煌灿烂的历史文明。

经过20多年的建设,昔日的皇家陵园,如今,拥有56亩园地,高大的帝陵在典雅的仿唐式建筑大门的衬印下更显巍峨壮观,召引人们重回千年,一睹皇家陵园的风采。馆内苍松翠柏、浓荫蔽日,亭台水榭、曲径回廊,鸟语花香、四时风物,一派川西园林胜景,被人们誉为闹市中的“都会绿洲”。为充分发挥出博物馆综合性的社会服务功能,各类相应的配套设施亦日臻完善。今天的永陵博物馆,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处文化旅游胜地。(作者李华堂)

十、三圣花乡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欢迎大家来到三圣花乡游览。首先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三圣花乡的概况。

三圣乡曾经是锦江区最穷的乡之一,三圣乡红砂村有农民种花的习惯,2003年10月,成都在这个村举办了四川首届花卉博览会,几天中村里一下涌进来数十万游客。受此启发,红砂村乃以花卉产业为载体打造乡村型开放公园,把上百家“农家乐”组合起来构建大型生态休闲空间.“农家乐”成为乡村生态旅游公园中的旅游服务点。

2004年,受此影响政府因势利导,根据传统种花习俗,明确打造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三圣花乡”目标,以花卉产业为载体,统一规划,大力发展新型都市观光、休闲农业。充分挖掘梅、菊、荷等花文化内涵,将全乡资源开发与特色文化旅游景区建设紧密结合,把全乡五个村分别建设成为各具特色的农业文化旅游观光区,发展了各具特色的“五朵金花”:幸福梅林、东篱菊园、江家菜地、花香农居、荷塘月色等五个景区,目前已成为成都人双休的后花园。

好了,现在请随我一道走进“幸福梅林”

幸福梅林位于三圣乡幸福村,2005年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桂冠,景区内建有梅花知识长廊、照壁、吟梅诗廊、精品梅园、梅花博物馆、湿地公园等人文景观,川西照壁、君子乐、岁寒三友等景点贯穿于梅林之中,衬托出梅林的秀丽与典雅;在这梅花的世界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巧夺天工的梅花盆景和中国稀有的梅花品种,还可以了解到梅花与中国精神,梅花与中国文学、中国书法、绘画艺术的渊源;知道了梅花的生长规律、品种、分类、品梅方法等相关知识,领略到了梅花文化的独有魅力。仅在首届梅花节期间,幸福梅林景区就接待市民和游人130.7万人次,餐饮经营收入1022万元,梅花销售收入243万元,现在村民人均纯收入已逾万元大关。

参观完幸福梅林我们来到了花乡农居——红砂村。

红砂村种花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清代,2003年,锦江区区委、区政府以举办四川省首届花博会为契机,按照城乡政策一体化、农业生产工业化、农村发展城市化、村民生活市民化“四化”的城乡统筹发展思路,聘请了有关专家教授进行精心的策划和设计,打造出了以红砂村为核心的花乡农居景区。倘佯花乡农居景区,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花的世界,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放眼望去,满是激情奔放的红、璀璨夺目的黄、优雅神秘的紫……

各位朋友,我们观光车已进入江家菜地。

“江家菜地”景区位于三圣乡江家堰村,是城市蔬菜种植基地。这里依托江家绿色蔬菜品牌,通过都市人与菜地农户代种结对,实现村民增收致富。闲暇时,都市人在农户的指导下,可以自己耕作播种,体现种植和收获的喜悦,体验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享农家乐的田园生活。江家菜地的打造,始终围绕种菜来做文章,通过菜地认种的方式,解决了村民所希望的“劳作风险降为零”的问题。这里以认种土地,村民代种蔬菜的方式进行市场运作。都市人与农户签约结对,委托菜地农户代种,自主选择地块大小认种土地,即成为认种人,认种人可以自主决定土地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村民为认种人提供蔬菜种子、苗、肥料、农药、农用工具并负责日常耕种和管护。这是一种以“休闲、劳作、收获”为主要操作形式的新型产业模式,“江家菜地”让更多村民的走上致富的道路,同时也有效地实现了城乡互动。

看到满目的菊花,想必大家都知道我们来到了东篱菊园。

东篱菊园景区地处三圣乡驸马村。这里的村民世代植菊,规模种植达300余亩,经过政府的规划引导,目前已形成了1000余个菊花品种、300余万盆盆栽菊花、2700余亩的菊花种植规模。

东篱菊园取自陶渊明《饮酒》一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初建之时,成都市依托省农科所的技术力量,以规模种植菊花为支撑,引导村民规模化、多样化进行大规模种植菊花,辅之以农房改造,形成缤纷的色彩,壮观的场面,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大大提升了菊花的文化艺术品位,延伸了菊花产业链,促进传统农业向休闲经济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达到“环境、人文、菊韵、花海”的和谐交融。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企业投资兴建会所、乡村酒店,发展休闲、餐饮产业,聚集人气,壮大集体经济,打造西部绿色商务休闲谷。

最后我们来到了最美的荷塘。

荷塘月色景区位于三圣乡万福村,这里村民以种植莲藕和花卉为主,通过政府的引导和规划,集中种植200余亩荷花。成都人素有爱莲、赏荷的喜好,村民自发种植的数百亩莲藕,形成荷塘月色独特的生态、人文景观,吸引了国内外知名画家来此创作。目前这里已与其它四朵金花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相辉映的景致。

欢乐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朋友们,今天的游览即将结束,欢迎大家下次再来我们五朵金花走一走、看一看。(作者李华堂)

十一、大邑鹤鸣山

各位朋友:

您们好!我是导游×××,欢迎您们光临大邑县。非常高兴能有机会陪同大家一道欣赏古代剑南四大名山之一的中国道教发样地——鹤鸣山。由于此地多为木制建筑,请大家进山以后注意防火。

鹤鸣山,在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鹤鸣乡境内,北距大邑县城13公里,位于邛崃山脉东段,海拔1000米,山势雄伟,树木繁盛。双涧环抱,犹如立鹤展翅欲飞,因山上有一块奇石,风吹石鸣如鹤鸟鸣叫故而得名。它与道教著名胜地青城山天师洞相距仅30公里,是中国道教发样地之一。相传东汉顺帝时,道教祖师张陵在此修炼、造作道书,自称天师,创立正一盟威道即天师道,又称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祖尊为太上老君,并以老子《道德经》为主要经典。此山又曾是五斗米道的早期传教点二十四治中的第三治鹤鸣神山太上治,因此,历来都把鹤鸣山看作是道教的发源地。鹤鸣山自成为道教的发源地后历史上许多著名的道士,如五代的杜光庭,北宋陈希夷、明代虚靖天师张三丰等,都曾在此修炼,至今留下不少遗迹和诗文传世。鹤鸣山奇丽的自然景观和道教胜迹,也吸引着不少文人名流,著名的宋代诗人陆游、文同等都曾游览此山咏题抒怀。

矗立在我们眼前的就是鹤鸣山雄伟宏丽的迎仙阁。迎仙阁传说为明代鹤鸣山道士迎接仙人张三丰所建,现为鹤鸣山道观的山门,上下有三层,重檐歇山式建筑。第一层圆门内左奉青龙孟章神君,右奉白虎监兵神君,门背面供奉四值功曹;第二层中间奉道教护法神将王灵官;第三层供奉着太上老君,这些均为道观的守护神。

进大门后,我们面前这座陡峭的石梯叫长命梯,共有99级,据说攀上这座石梯就可以长命百岁,福寿延年。各位朋友,要加油哦!

拾级而上,我们的两旁碑帖林立,请大家看,这是老子的《道德经》,通篇布局严谨,气势磅礴,洋洋洒洒三千言,书于壁上。“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的思想智慧可谓跃然纸上。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由此可以看出道教崇尚自然的思想境界和蕴藏的深刻哲学道理。除了《道德经》,这里还有道教祖庭碑,鹤鸣仙踪碑、三国志张鲁传碑、华阳国志汉中志碑、汉张陵画像碑、八仙画像碑、观音画像碑等。一些海内外信众与道教学者也在此立碑,有1998年日本海外学术研究团登访大邑鹤鸣山之碑,香港罗智光所立飞舞恋想鹤鸣碑,泰国张仲明道义感牵游子心碑等等。

经过延祥观,我们现在位置是斗姥殿,供奉的是斗姥这位道教女神,她额有三目,肩有四首,左右各出四臂,是位三目四首八臂的仁慈女神。斗姥右边供奉地姥、王姥,左边供奉日、月二光。

面对斗姥殿的这座建筑叫观音殿,供奉的是我们最为熟悉的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上首菩萨,表现一切佛的大悲心,所以是救世之最切者。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后来简称观音菩萨。有朋友会问了,佛教中的观音菩萨怎么会出现在道教的宫观里呢?其实,佛教中的观音菩萨是道教中尊奉的“慈航真人”即十二金仙之一,由于面相慈悲,人们习惯于将其称为观音大士。可见,无论是哪种宗教,一切救渡世人的神灵都会被人们虔诚的供奉。

各位朋友,这里叫三圣宫。三圣宫由香港飞雁洞佛道社观主刘松飞捐资修建,宫高18米,上下两层,飞檐斗拱,立柱回廊,琉璃艳彩,富丽堂皇。殿外这棵古柏,相传是张三丰手植,树围3米多,有近千年的树龄。请看大殿门前这副对联:“鹤鸣九霄兴神州方土齐稽首,龙腾三界灵显大地苍生发善心”,为原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黎遇航所题。殿内供奉道祖太上老君道德天尊、纯阳帝君吕洞宾、太极祖师张三丰。站在三圣宫殿外,俯视山下及两旁,整个鹤鸣山尽收眼底,整座山形犹如白鹤展翅,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会有一种乘鹤飞翔的感觉呢?

再往前100米,是2000年才竣工的天师殿,由当地人李耀亨捐建。殿门正中匾题“道正则兴”,两边书写对联“威威彩色像庄严宛若传经日,郁郁鹤鸣山仙境犹然兴道时”,殿内正中挂“万法宗坛”幡,两边为“正一元始大天尊张天师”幡。天师跏趺坐,身穿绘有阴阳图的法服,头披红色道巾。王长、马武手持剑、符,护立两旁。

明代曹学全在《蜀中名胜记》说“(鹤鸣)山有二十四洞,应二十四气。洞口约阔三尺,深不可测。每过一气,则一洞窍开,余皆不见”。最著名的有雪消洞,天谷洞。其中,天谷洞曾发掘出一通古碑,碑的质材为钟乳石,镌刻“盟威之道”和“张辅汉”等字,据四川省社科院道教研究专家李远国教授分析“盟威”等碑刻与史书记载中国道教初创时正式名称为“正一盟威之道”相符,碑下部所刻“张辅汉”即是道教创始人张陵的姓和字,它是中国道教史上发掘历史年代最早的古碑,这为“中国道教发源地就在四川大邑鹤鸣山”提供了有力的物证。

各位朋友,鹤鸣山道观自清康熙帝后已是全真道龙门丹台碧洞宗道场,道观历来主祀天师张道陵,从未变更,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天师圣会”更是鹤鸣山最隆重的庙会,来自全国各地朝真礼圣的道友、信众不绝于途。相信大家在游览了这些主要景点以后,已经被它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所震撼,感兴趣的朋友甚至可以去二十四洞体会当年张三丰在此修行的境界。明洪武年间,张三丰90多岁时来到鹤鸣山,入天谷洞修炼,后驾鹤鸣仙去。下面,我们给大家两小时自由活动和拍照的时间,18:00请大家准时在“迎仙阁”集合乘车返回宾馆。祝各位玩得愉快!(作者:熊梅)

十二、洛带会馆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欢迎大家来到洛带古镇游览观光。下面将由我陪同大家一起走进洛带广东江西二大客家会馆和湖广、川北会馆去领略客家及湖广移民的历史、文化两内涵。

洛带会馆位于四川成都东郊龙泉驿区的洛带古镇,于三国时期建镇,原名甄子场,传说是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小镇旁的一口水井而得“落带”之名,后演变为“洛带”。洛带镇位于成都平原与龙泉山脉的交接处,南距成都市龙泉区区府所在地8km,西距成都市中心18km。现在是成都市向东发展的主体区域。如今,洛带与成都已连为一体。

四百多年前,一群客家人随着“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从沿海地区迁到了成都东郊的洛带镇。在此之后,洛带镇逐渐发展成为我国西部客家人最为集中的小镇,而被称为“西部客家第一镇”。

客家,在客家语与汉语广东方言中均读作“哈嘎”,原有“客户”之意,原系当地土著居民的对称,后相沿成为自称。以洛带镇为中心,周围十几个乡镇还聚居着约50万客家人,约占当地人口总数的八成以上,他们以是否会说客家话、祖先神位写法和家族来源作为文化认同的标志。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客家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