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导游实训教程
13811500000011

第11章 模拟景点导游(1)

§§§第一节成都旅游区

一、武侯祠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武侯祠观光。自古以来,四川乃群英荟集之地,其中最有名气的一位,就是诸葛亮了。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谥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而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正是三国蜀相诸葛亮的祠堂——武侯祠。

武侯祠始建于西晋末年十六国时期,成(汉)皇帝李雄为纪念诸葛亮而建于少城,到唐代已具规模。明初与纪念刘备的“汉昭烈庙”合并,形成了君臣合庙的特有格局。现庙宇建筑为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建。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的武侯祠位于成都市武侯区内,占地37000平方米。这里古柏苍翠,红墙环绕,前后两大殿分祀刘备与诸葛亮,主体建筑坐北面南,摆在一条中轴线上,依次是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西侧是刘备陵园及其建筑。轴线建筑两侧配有园林景点和附属建筑,共同构成两组四合建筑结构

我们现在的位置是武侯祠的大门,门上悬挂着“汉昭烈庙”的横匾。汉,是刘备政权的称号。昭烈,是刘备的谥号。匾额说明,这里是祭祀蜀国皇帝刘备的庙宇。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又称之为武侯祠呢?其实武侯祠最初与惠陵、汉昭烈庙毗邻,不是当今格局。明初蜀献王朱椿敬仰诸葛亮忠君爱国的品质,提出“君臣宜为一体”,乃打破原来布局,将武侯祠诸葛亮像移入汉昭烈庙,成为君臣合祀庙宇,专祀诸葛亮的武侯祠遂被废。明末,祠庙毁于兵燹。清康熙十一年,在川湖总督蔡毓荣、四川布政使宋可发等主持下,于废址上复建武侯祠。为兼顾君臣之礼,将祀刘备的昭烈庙建于前,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置于后,形成今之所见格局。只因为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人们就不顾君尊臣卑的礼仪和这座祠庙本来的名称了。民国年间邹鲁写的一首诗,道出了这个缘由:“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

屹立于武侯祠大门内碑亭中的唐碑,又称“三绝碑”,是成都最古老的碑刻之一。此碑本名《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唐宪宗元和四年(809)立。碑身及碑帽通高3.67米,宽0.95米,厚0.25米,下有碑座。碑帽的云纹雕饰,具有唐代石刻艺术特点。其石质为峡石。碑文共22行,每行约50字,楷书。碑文作者斐度,是唐代中后期有名的政治家。元和二年(807)成都动乱,唐王朝派相国武元衡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斐度作为幕僚随行。斐度久欲撰文颂扬诸葛亮,到成都游武侯祠后,便怀着景仰之情写了这通碑文。碑文内容分序文和铭文。序文开篇处,斐度称颂诸葛亮兼具开国之才、治人之术、事君之节和立身之道,是千古罕有的封建政治家。斐度说,当汉末大乱,群雄纷争之际,士人奔走献策唯恐不力,诸葛亮独高卧隆中,自比管、乐,一旦刘备三顾,诸葛亮便以《隆中对》“一言而定其机势”,确立三足鼎立之大计,出手不凡。斐度赞扬诸葛亮革除汉末弊政,执法公允,任人唯贤,治戒讲武。他认为经诸葛亮的苦心治理,僻陋的蜀汉政令划一,道德风行,一跃而为殷富之国,拥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劲旅。斐度驳斥崔浩等人对诸葛亮的评价,认为不以成败论英雄,假如上天再给诸葛亮一些时间,必能完成统一大业。铭文将诸葛亮比于前代名臣伊尹、姜尚、萧何、张良,盛赞其不朽业绩。最后,称颂诸葛亮功德如高山流水,长存于天地之间,长存于蜀地百姓心中。书写碑文的是著名书法家柳公绰,他是楷书柳体创始人柳公权之兄,其书法浑厚笃实,既有柳体笔韵,又自具风格。后人赞赏该唐碑,笔力雄健、辞丽义精,书法遒劲端严。碑文由当时蜀中著名刻工鲁建所刻,其刀法谨严,超群绝伦。此碑因文章和书法绝妙且雕刻精巧,在明代即被誉为“三绝碑”。斐度之文、柳公之书、鲁建之铭三者天作之合,精湛至极,无愧三绝。

进二门,长廊壁上,是前后《出师表》石刻。石碑共37块,每块高63厘米,宽58厘米,刻工精良,字体为行草,笔力遒劲,龙飞凤舞,书法艺术价值极高。此墨迹为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岳飞手书。岳飞兼资文武,能诗善书。据记载,当日岳飞率军路过南阳武侯祠,遇雨,当晚就住在武侯祠,夜读《出师表》,岳飞泪如雨下,竟“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让岳飞题字,岳飞就写了这前后出师表,当时“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

二门内是刘备殿。殿的正中,供奉着蜀汉皇帝刘备的贴金泥塑坐像。像高3米,头戴天平冕冠,身着黄袍,手捧朝天圭玉,宽面大耳,神态静穆。左右侍者,一捧玉玺,一捧宝剑。两侧偏殿,分别供奉着关羽、张飞等人,与殿相接的东西两廊,是蜀国的28位文臣武将的彩绘泥塑像。

刘备,字玄德,东汉时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蜀汉王朝的创建者。他出生于汉朝皇室,论辈分是汉献帝的族叔。公元188年,刘备与关羽、张飞在涿郡组织起了一支地方武装。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刘备集团的力量相对较弱,又无稳定的根据地,一直处于颠沛流离的境地。曾经一度寄居在大军阀曹操、袁绍、刘表麾下。后来他三顾茅庐,拜诸葛亮为军师,并采纳诸葛亮的战略方针:占荆州、联孙吴,退曹兵、入四川。最后在公元221年于成都称帝,建立蜀汉王朝,疆土包括今四川及云南、贵州北部、陕西汉中一带。公元223年,在为关羽报仇而发动的对吴战争中失败,退兵回蜀。同年4月在白帝城(今重庆奉节)病逝,谥号为“昭烈”。

刘备爱民爱才、宽厚仁义、知人善任,待人公正真诚。《三国志》评价刘备“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尽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他能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军事人才收为己用,最典型的范例就是诸葛亮。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临终前遗言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此为何等胸怀?刘备的政治品格特点,是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的体现。孔、孟的政治主张强调“德治”、“仁政”,告诫统治者要“以德服人”,要用自己的人品、高尚的道德来影响臣民,征服百姓。刘备在复杂的政治斗争实践中领略到遵循儒家政治思想理念对于角逐天下的重要性,十分注意自身品德人格的修养,树立贤德之君的风范,临终时仍不忘留下遗诏告诫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正是这个“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的基本政治理念,铸成了刘备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成就了刘备的一生霸业。

在刘备像东侧,是他的孙子刘谌的塑像。刘谌是刘禅的第五子,封北地王。在魏国邓艾军队进逼成都,蜀国危难,敌军压境的时候,其父刘禅准备投降,刘谌则力主抵抗。他正气凛然,悲愤交加地说:“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但仍改变不了刘禅的投降决心。刘谌只得哭诉于祖庙,挥泪泣血,杀身殉国。后人为了嘉赏其临难不苟的节烈情操,为之塑像于此。刘备像西侧原有刘禅的像,由于他不能保住父业,投降了魏国,当上安乐公后“乐不思蜀”,不知亡国之耻。在宋代,他的像就被毁掉,自此没有再塑。正殿的两壁,悬挂着木刻的《先主传》、《后主传》,传文录自陈寿史书《三国志》。蜀国的兴亡,可从刘备、刘禅传中了解始末。东偏殿内是关羽及其子关平、关兴、部将周仓、赵累的塑像。关羽像高2米多,头戴冕旒,红脸、丹凤眼、卧蚕眉,两眼半眯半闭,美髯垂胸,身着金袍,手执象简,一付帝王打扮、神灵面孔。

出刘备殿,下一个台阶,就是过厅。为什么要低一个台阶呢?这是当时封建社会君尊臣卑等级观念的体现。诸葛亮虽为蜀中人民敬仰,但终究是臣,当然不能跟刘备这个皇帝平起平坐。

出过厅,就是诸葛亮殿。殿的门楣楹柱上挂满了前人留下的匾联。其中最有名的是悬挂在诸葛亮殿正中的一联,即“能功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联文是清末赵藩撰书。

赵藩撰写这副攻心联可谓用心良苦。全联30个字,其“关键词”—是“攻心”,二是“审势”。赵藩的选用了诸葛亮在平息招抚西南各土著部族时,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他指出,只要你工作做到家,桀傲如孟获者,都会俯首称臣。会用兵的人首先应该是个“攻心”的谋略家,他不一定喜欢打仗。但诸葛亮又非一味宽大,在如何治蜀这一点上,地位仅次于诸葛亮的法正主张应像汉高祖入关时那样政策宽松一点。面对当时“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地方豪强势力目无法纪,为所欲为的局面,诸葛亮感到已危及社会的稳定和统治基础,故他在《答法正书》中坚决主张不能照搬汉高祖刘邦入关时的那一套。必须“威之以法”。他令行禁止,说到做到,并抓了两个典型:一是严惩了刘氏皇族后裔刘琰,一是罢黜了名门望族出身的来敏。对皇亲国戚和“高干子女”的处理结果,大大地震慑了地方豪强势力,再不敢贪赃枉法,胡作非为。对百姓亦如是,也是以“攻心”为主,教育多数,严惩个别。诸葛亮赏罚分明,不因人而异,哪怕对自己的错误他也能主动承担责任,如中国老百姓都熟知的失街亭的故事:他一边挥泪斩了马谡,同时又提升了有功的王平,还勇于承担了自己作为主帅应负的责任。正是因为诸葛亮这种宽严结合或者在今天叫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做法,使得蜀中政局稳定,他才得以多次顺利出征北伐而后院不起火,无“反侧”之忧。这充分证明诸葛亮以德服人,以法治国的效果。《三国志·诸葛亮传》评价他“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这就是“攻心”而消“反侧”,这就是“审势”而定“宽严”。赵藩仅以30个字便概括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成功的一生,真是了不起。

诸葛亮殿内,供奉着诸葛亮和他的儿子、孙子的贴金泥塑像。诸葛亮像居于正中的龛台上,他羽扇纶巾、身披金袍、凝目沉思、其忧国忧民、深谋远虑的神采,显示出一代儒相的风仪。诸葛亮,字孔明,山东琅琊人,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年轻时隐居于襄樊隆中,因才智超群、刻苦好学、胸怀大志,得“卧龙”之美称。经刘备三顾之请,拜为军师。为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呈上前、后《出师表》,拟订创业宏图,史称“两表酬三顾”。他先铺佐刘备,创建蜀国;刘备死后,受托孤之重任,辅佐其子刘禅,执掌朝政,治蜀达20多年;他施行教化,严明赏罚,选贤任能,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南征至滇池,北伐出祁山,以忠贞、勤勉、廉洁和才智,换来了蜀地的安定和繁荣。史学家陈寿评论说,当时的蜀国,政治清明,民风淳正,田野开辟,仓廪充实,到处是升平景象。由于过度辛劳,54岁时,病逝于北伐前线五丈原军中,埋葬在陕西勉县定军山下,坟墓至今尚存。

诸葛亮的一生共两个27年。公元207年以前的27年,是他修身养性立志匡世的准备阶段。他学有所成后没有北走曹操,也没有南归孙权,而是辅佐了“名微众寡”的刘备,这固然有客观原因,但也并非出于偶然。他之所以要选择兴复汉室的道路,说明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家。公元207年以后的27年,是诸葛亮效忠蜀汉的阶段。无论先主、后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没有教条地恪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吴、治军,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忠君爱民的奉献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爱戴,死后更长期受到后人的敬仰,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份遗产。于是,人们便修起了一座又一座武侯祠来纪念他,还把他作为忠臣贤相的典范、智慧的化身而加以崇拜。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在蜀国危亡之际,率部与魏军奋战,终因寡不敌众,为国捐躯。由此可见,诸葛亮也算是满门忠烈。

诸葛亮殿内陈列有一面铜鼓,是公元五、六世纪时的文物。铜鼓,原是西南兄弟民族古代的炊具,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乐器、礼器,在集会、庆典时使用,表示富有。相传诸葛亮南征时,曾使用过这种铜鼓,白天用来煮饭,晚上当鼓,用来报警,一物多用。所以,又称为诸葛鼓。

在两侧厢房内,西厢有毛泽东、董必武、张爱萍、方毅、周谷成、楚图南、梁漱溟等人的墨宝共12幅,东厢为木刻的《隆中对》和《出师表》。

出诸葛亮殿,我们将参观刘备墓。刘备墓土冢高12米,墓上绿荫覆盖。有一道180米长的砖墙环护着陵墓,墓前有碑和寝殿。

刘备伐吴失败后,退驻白帝城,于公元223年4月病逝。5月,诸葛亮扶灵枢回成都,8月下葬,墓称“惠陵”。据史书记载,墓中还葬有刘备先后死去的甘夫人、吴夫人两位皇后,是一座合葬墓。此墓距今1700多年,至今未发现被盗痕迹,也没有发掘,墓中情况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