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九龙洲
1380700000037

第37章

这天,董亚枫正在洪家龙洲祥腾冲分号听取管事和伙计汇报经营账目,突然有下人来说,郑超群被一个名叫王老五的匪徒刺伤,正在医院治疗。洪家郑家本是冤家对头,可碍于近来洪家郑家因洪剑锋与郑启芝的婚事而结成亲家,董亚枫放下手中的账本,即刻赶往医院去看望郑超群。唐春杏在郑超群身边护理,见董亚枫来看望郑超群,心中很不是滋味。心想:“这洪家的二奶奶董亚枫假慈悲来看望郑老爷,难说幸灾乐祸来取笑郑家也未可知。”董亚枫至腾冲经商这几年,生意上少不了常常与唐春杏打交道。唐春杏自持有日本商人野一郎撑腰,根本没把董亚枫放在眼里。市场上,洪家卖什么,唐春杏必想方设法降低售价,给董亚枫设置经营障碍。若董亚枫意欲收购什么商品,唐春杏则有意哄抬物价,让董亚枫根本无法正常做生意。但董亚枫毕竟是董亚枫,几经周折,数年下来,董亚枫在腾冲赚钱的数目,远远超过唐春杏赚的数目。

而且,每一年董亚枫均在腾冲大张旗鼓请客送礼,拉拢腾冲的政要和商贾,从中渔利,拓展经商项目的同时,扩大洪家龙洲祥在商界的影响。虽然唐春杏将董亚枫视作经商对手,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可几番较量,唐春杏均败下阵来,奈何不得咄咄逼人的董亚枫。每当此时,唐春杏便恨得咬牙切齿,在心中叱骂:“董亚枫,等着瞧吧!有朝一日老娘唐春杏定让你败得一败涂地,输得精光。哼,到时你才知道我唐春杏的厉害和手段如何!”董亚枫见过受伤的郑超群回到洪家龙洲祥腾冲分号,心中甚是不平。遥想洪家自从与郑家交恶以来,洪家守法经营,遵守即使亏本也绝不经营违禁物品的信条,虽然常会蒙受不明不白的损失,可洪家龙洲祥经营之上始终略胜郑家德继祥一筹。就说这腾冲地界,任凭唐春杏穷其所能,不惜与日本商人勾结也无法赶上洪家龙洲祥的经营。俗语说:“人人心中有杆秤”,顾客是识货的,绝不会购买掺杂使假的货,货真价实才是顾客的首选。董亚枫坚信诚信为本,定能难中取胜,险中求安。这几年,董亚枫在腾冲立于不败之地,靠的就是不变的经商之道。

郑超群在腾冲养伤了十数天,见伤口已初步愈合,便想离开腾冲回九龙洲。临行前,郑超群特意交待唐春杏,今后得提防王老五在腾冲镇高镇长的围剿之下狗急跳墙前来寻衅,保商队若人手不够就发电报至九龙洲,到时将派遣民团至腾冲与王老五搏杀。唐春杏马上要求郑超群先派遣十个民团武装人员赶到腾冲,方可保郑家德继祥腾冲分号经营无忧。郑超群当即满口应允,说不出半月保安兵即可到达腾冲,望唐春杏勿虑。数天之后,郑超群见枪伤已无大碍,便带着郑达家、郑启山启程回九龙洲郑家大院去了。郑达家此行见唐春杏今非昔比且与日本商人野一郎打得火热,心想:“这唐春杏与野一郎如此亲近,今后必受其害。”便劝唐春杏对野一郎要有戒心,并以此借口与唐春杏大吵了几回,可唐春杏不仅不听,反而与野一郎更为接近,甚至当着郑达家的面与野一郎眉来眼去,无所顾忌。唐春杏心知野一郎对自己这么好,认为郑达家肯定是吃醋了,故自以为是,依然我行我素。郑达家见劝不了已变得庸俗冷漠的唐春杏,便敬而远之,冷言冷语之中,逐渐疏远了唐春杏,从此与唐春杏貌合神离,不再以情相交,这已是后话。

郑超群在保山、下关又逗留月余,回到九龙洲郑家大院之际,时令已入深秋。郑超群离开九龙洲这段时日镇公所公文积压颇多,郑超群一一处置并遵照上司之令,扩编保甲,任免了一批保甲长。同时,鉴于九龙洲从内地迁来的行业增多及人口增长的因素,让洪泰然牵头筹资兴建私立学校、医院、图书馆。洪泰然早就有为乡梓办慈善事业的宿愿,于是,马上张贴公告筹集资金并且亲赴九龙洲富户、大户之家言说行善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吸呐了不少人慷慨解囊相助,群起捐资,当然,这其中洪泰然不甘人后,捐资最多。

一日一大早,郑超群心血来潮,亲率一帮镇公所人员巡视九龙洲。近来,因有外地大学的迁入,带动了九龙洲的生活文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不知不觉之间,九龙洲出现了新的生活方式,男女之间也有了平等相待的思想,并且出现了追求婚姻自由、集体举办婚礼的新鲜事。街上新开了不少理发店、鞋店、裁缝店、药店、饭店等店铺。菜场上有了洋花菜、洋茄子、西红柿等从外地引种的时新蔬菜。九龙洲人的淡吐、装束、追求也在不知不觉中起了变化。郑超群悠哉游哉在九龙洲的街上漫步,抬头一望,才发现到了银苍德仁堂之前。郑超群忆起了当年初见唐春杏的事来。郑超群停步暗忖:“想当年,本老爷正值盛年,在此巧遇昆明来的唐春杏,并纳了她为妾,让她成了郑家的二奶奶。唉,如今时光匆匆而过,屈指算来已十多年了。岁月不饶人,本老爷也眼看白发苍苍,年近花甲,垂垂老矣!”叹息回忆一番之后,郑超群又叹息数声往前而行。正行间,郑超群突见一人,差点惊出魂来。

对面走来的不是别人,而是曾一度差点被郑超群捉拿的共产党嫌疑丁敏章。这丁敏章一身国民党军官打扮,身边跟着漂亮的太太赵之琴和几个卫兵,这更让郑超群惊讶不已:“这共产党丁敏章何时加入了国军?该不是假冒的吧?”原来,丁敏章于一九三六年四月送走洪剑飞加入红军之后,即与赵之琴去了川滇黔游击纵队,担任副参谋长,指挥游击队作战,并且粉碎了四川、云南、贵州国民党军队的多次“会剿”。不久,丁敏章与赵之琴产生了革命感情,结为了夫妻并生有一子,取名丁正光,寄养在川南一老乡家中。一九三六年底,由于发生了“西安事变”,共产党、国民党实行了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丁敏章积极参与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同时,利用黄埔军校的旧关系,常常化装去做国民党军队的工作。后来,游击纵队失败了。丁敏章、赵之琴突围之后去老乡家接走儿子丁正光,辗转去了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后又于一九三八年底去了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

最近,丁敏章、赵之琴去昆明办事,顺路回九龙洲看看,并将丁正光带回丁家扶养,不想,才进九龙洲就与郑超群相遇上了。丁敏章一眼望到郑超群虽然事出突然,可他还是想起在川滇黔游击纵队当战士后来去了延安的郑超群的孙女郑启兰所托之事。有一次,丁敏章与郑启兰、洪剑竹在川滇交界处某地相遇,郑启兰将随身携带的其母高广珍送与她的一只银手镯交与丁敏章,言说准备去延安,万一丁敏章有机会回到九龙洲见到郑家人一定将她的银手镯转交郑家并请郑家人放心。当时,丁敏章收下银手镯,并答应了郑启兰所托之事。想不到事隔数年,如今才有机会回九龙洲。“这不是郑镇长吗?”丁敏章主动上前问讯郑超群。郑超群显得局促不安且疑惑不解,这丁敏章前几年明明是共产党嫌疑分子,如今怎摇身一变是国军军官了呢?“你是?”郑超群问道。“我是丁敏章。难道郑镇长忘了吗?那年你不是要抓我这个共产党想去领赏吗?要不是我跑得快,恐怕早就是郑镇长的阶下囚了。”丁敏章边说边笑着回答道。郑超群急忙解释道:“那是误会,那是误会。

如今国共两党不是已经化干戈为玉帛了吗?”丁敏章听郑超群如此说,知郑超群已明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合作抗日,便道:“郑镇长,本人曾在川滇交界的某地不期而遇已是共产党游击队的贵孙女郑启兰,并受她委托给郑家带回一件信物报平安。”郑超群素闻郑启兰思想进步,想不到已是共产党,着实吃惊不小,稍稍稳定情绪之后,急忙疑问丁敏章道:“什么信物?拿来让本镇长看看。”丁敏章笑答道:“一只银手镯。”说着,丁敏章拿出银手镯递给郑超群。郑超群接过银手镯细细看了之后,颤声道:“这银手镯确实是启兰的随身之物。因为这银手镯是在她十岁生日时,她母亲高广珍请人打造的,上面刻有启兰的年庚、属相,是真物无疑。不过,且容本镇长斗胆问一句,难道启兰也参加了共产党?”丁敏章仍然笑道:“郑启兰不仅参加了共产党,而且早就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去了。后来,她又去了抗日前线,听说现在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陈赓将军手下做事,并已被提拔当了军官。”郑超群手微微有些颤抖,又道:“那么,她一切均好吗?”丁敏章道:“一切均好。请郑老爷勿念。等有机会,她是会回到九龙洲郑家大院看望你的。”接下来,二人又说了几句客套话,便拱手而别了。

丁敏章、赵之琴先回了趟丁家府弟,将丁正光安置好之后,这才去洪家大院拜望丁敏惠及洪家之人。洪泰然没有见到洪剑飞,便问丁敏章道:“不知剑飞在外求学好吗?”丁敏章见左右无人,便道:“实情相告洪老爷,剑飞已于一九三六年红军过宾川时与红军一道走了。现在抗日前线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部。剑飞走的是一条正道,请亲家勿念。因当年红军家属有杀头之罪,故此事一直向洪家保密,请亲家多多谅解才是。”洪泰然一听,早已惊出一身汗来。多年未有洪剑飞的消息,原来他已参加红军革命去了。洪泰然心中不知是惊还是喜,道:“这可是提着脑袋的危险事呐!”丁敏章慷概而言,道:“中国不革命是没有出路的。当今时势,热血青年应当投身抗日战场,方可成就一番事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嘛。眼下亲家做的抗敌后援之事不也是为国家和民族出力吗?亲家也许还不知道,剑竹如今也在抗日前线与日军浴血拼杀,做的也是有益于国家民族之事。九龙洲历朝历代均有大智大勇之人,难道名门望族的洪家甘落人后吗?”洪泰然听丁敏章之言,禁不住频频点头称是。

然后,丁敏章将洪家洪剑竹、郑家郑启兰也在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里做事讲给了洪家人听。洪家人听到洪剑竹有了消息,举家欣喜不已。丁敏惠见四个子女之中,洪剑梅尚无音讯,便问丁敏章道:“弟出门在外,不知可否知晓剑梅确实的去向和消息?”丁敏章道:“剑梅那年学业结束之后,为了学医,去了日本留学了吗?这么说,这几年她未有消息传回洪家大院?”丁敏惠道:“也就在从西云书院毕业那年回了趟洪家大院,要了些盘缠,后来给家中来过一封信,到如今便杳无音信了。”丁敏章道:“既然如此,姐姐不必担心。中国和日本虽然正在打仗,可剑梅乃一介书生,在日本求学,是不会有什么危险的。请姐姐放心好了,终有一天,她学成之后,定然会回到九龙洲洪家大院来看望你的。”洪家人见四个洪家少爷、小姐均有消息且平安无事便又感叹一番,互相道贺,欣喜不已。洪泰然唤来段有义,让他准备丰盛晚宴,款待丁敏章、赵之琴一行,并让人发报给尚在外地的洪紫波,将剑飞、剑梅、剑竹的情况告知一二。餐后,丁敏章携赵之琴去游了洱海,然后,又去了蝴蝶泉。赵之琴首次到九龙洲,游览了大理的美丽风光之后,感慨万千,激动不已。

丁敏章、赵之琴行前去洪家大院与丁敏惠告别。丁敏惠见丁敏章来去匆匆,刚回九龙洲没两天,就要离别,心中甚是忧伤。可如今丁敏章不仅有了出息还有了太太、儿子,心中又有了些许安慰,便将创作的文集《点苍相思集》、《银苍集》、《玉洱集》相送丁敏章、赵之琴,并嘱他们常回九龙洲看望亲人。丁敏惠突然提出要带丁敏章、赵之琴前去丁家祠堂拜别。丁敏章自然答应了。这丁家在九龙洲也算得上是名门望族,这祠堂自然建得很风光。丁家人早得报丁敏惠、丁敏章、赵之琴要来拜祖宗祠堂,早已将丁家祠堂里里外外清洁得干干净净,香火也已添旺。丁家祖宗祠堂门前悬有这样一联:“祖泽远播点苍山,人丁兴旺洱海畔”。丁敏章、赵之琴和丁正光至祖宗牌位前行三跪九拜之礼,然后,默祷片刻。拜毕,众人至廊房用茶。

只听丁敏惠道:“丁家人常在姐姐面前言说,你自出外闯荡之后,已数典忘祖,少有人情味。今日,姐让弟来祖宗祠堂跪拜,别无他意,只想让九龙洲人看看,我弟丁敏章并未忘记祖宗功德。”丁敏章也道:“我丁敏章虽早年出门,很少回九龙洲,可从来不敢忘记祖宗和故土的衣胞之地,今日拜祖就是明证。他年若遂凌云之志,更念祖宗保佑,怎会忘记祖宗呢?姐姐请放心,弟绝不是不仁不义之人!”丁敏惠、丁敏章、赵之琴又闲聊了片刻,这才再次拜别祖宗牌位,回到了丁家大院。此时,丁父丁母皆早知丁敏章拜祖,心中甚是欣慰。丁家出了丁敏章这样品德学识皆优之人,真是丁家的福分。丁家留丁敏惠用饭之后,丁敏惠也就匆匆与丁敏章、赵之琴话别返回洪家大院去了。丁敏章、赵之琴在丁家歇宿一夜,翌日一早,丁敏章、赵之琴辞别双亲,与丁正光话别,出了九龙洲,赶回昆明,然后,返回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复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