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书记的招待记账密码,对春来和办公室主任是公开的:3526972
这个密码像个没加区号的电话号码,可首个数字表示并不是本地的电话号码。生日、手机号等与郑书记有关的数字,春来都考虑过了,好像没有多大的联系。
郑书记不会随意想个数吧?根据郑书记"凡事都要有个依据"的工作作风和生活细节好忘的特点,他不会的。
郑书记几乎不看整版报纸,多年了,他有一个读报习惯,办公室必须把他"要看的内容"以圈画的方式送到他的手中,最长不超过四十分钟,小学四十分钟一节课,所以有人暗地里称他为"小学校长"。他看报纸的时间往往是在午餐以后,他先浏览一下题目,有时选不准他连看也不看。什么是他要看的内容?除了有关国计民生的社论和时评,还有一项让人匪夷所思,他对报纸上的文学副刊很感兴趣,规定有关负责人每个星期至少要圈送一篇短小精悍的文学作品供他阅读。所以有人又说郑书记是个文学爱好者,这个习惯他已保持多年。
除此之外,郑书记大量的阅读时间都放在一本书上,这本书就是妇孺皆知的中国文化经典读本《孙子兵法》,大开本,共四卷。春来在郑书记办公室里见过这套书,他当时翻了翻,里面分《孙子兵法原文》《孙子兵法方略》两大部分,每一篇都有注释、译文。
春来趁郑书记不在的时候,仔细翻过这套书,他发现郑书记看书有一个习惯,他对原文后的注释有疑义时,总要在旁边批注一下自己的观点。有一则批注引起春来的注意:春秋时代仅称大夫为"主",臣僚称国君是三家分晋以后的事,而《孙子兵法》中屡称国君为"主"。他认为这不是孙武时代所属的名词。
春来把有"主"的篇章都找到,共有《始计篇》《地形篇》《火攻篇》《用间篇》四篇,分别在第3页、第52页、第69页、第72页--3526972,春来反复琢磨了一阵,进而联想到郑书记的姓名"郑国君"和记账密码--都和"主"有关,这一切难道是巧合吗?再往深处想,春来浑身颤抖了一下。
另外,郑书记只在《地形篇》原文后几句做过"译文"批注,其他原文连个画痕都没有。
原文: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译文:懂得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必定能够胜利,不了解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必定失败。所以,根据战争规律进行分析,有着必胜把握的,即使国君主张不打,坚持去打也是可以的;根据战争规律进行分析,没有必胜把握的,即使国君主张一定要打,不打也是可以的。进不谋求战胜的名声,退不回避违命的罪责,只求保全百姓,符合国君利益,这样的将帅,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春来联想到郑书记一贯的作风,以及南方周林为"主"考核春来玩《超级魔堡大迷宫》游戏、背诵《孙子兵法》第六篇《虚实篇》,还有"主"规定的下级对上级的宣誓"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等,似乎都能从这里找到意识形态形而上的答案。虽然他没有公开把这几句话拿到大家面前学习,让大家把这几句话奉作行为的准绳,但他肯定从心里这样想的,至于他是真做还是作秀,是倾向于"只求保全百姓"还是"符合国君利益",只有上帝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