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元凶篇
13785500000023

第23章 东条英机(3)

东条的“爆炸性演说”发表之后,立刻在日本经济界和舆论界引起轩然大波,一些地方的股票一齐下跌,他被人们咒骂为战争魔王。

但不管是在张鼓峰的碰壁还是本国人们的咒骂,都未能使东条英机放弃进攻苏联的念头。1939年5月,他又在中国东北的中蒙边境制造了诺门坎事件。然而这次军事挑衅日军失败得更惨,共计伤亡5万余人,损失飞机200架,火炮损失达72%。这次失败好比当头一棒,震碎了东条妄图向苏联扩张的美梦。日本法西斯开始考虑在北方对苏联“保持静溢”,而集中力量向南方寻找出路。

北进失败使得日本更加迫切地企图在中国战场“速战速决”。然而,由于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和在华兵力的严重不足,日寇被迫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相持阶段。战争形势的变化,使得东京日军本部再次改变对华政策。

1938年7月,日本召开五相会议,提出“把民族矛盾引向主义的对立”。一方面加紧对国民党的诱降活动,一方面变本加厉地镇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运动。在这一背景下,东条英机等人提出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扫荡”。

1940年,希特勒法西斯扫荡了欧洲,极大地鼓舞了日本法西斯政府。他们妄图打通粤汉路和湘桂路,进攻昆明、西安、重庆,迫使国民党政府屈服。面对日军的嚣张气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总部毅然发动“百团大战”,迫使日本陆军更换华北军团司令官,沉重地打击了日帝的扩张野心。

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日本政府再次更换内阁,由近卫文磨出任首相。近卫文磨是一位十分有特色的人物。他出身贵族世家,却标榜亲近平民;口口声声向往和平,却是对华大规模战争的主谋和决策者。

近卫组阁,首先看中了有着侵华战绩和具有“剃刀将军”之称的东条英机。在他的推荐下,东条遂任陆军大臣,爬上了陆军最高统帅的交椅。新首相和大臣们果然默契,刚组阁4天,就抛出了建立“大东亚新秩序”的新国策。对内实行全国总动员,对外与德、意签订同盟条约,通过外交欺骗保持美、苏的中立,在此基础上,集中力量进军东南亚,趁英、法无暇东顾之际,攫取其在这一地区的殖民地。在这一国策的指导下,1940年9月27日,日本、德国、意大利同盟条约建立,日本正式把自己牢牢绑在了法西斯战车上。

东条英机就任陆军大臣、成为左右日本政局的实力派人物绝非偶然。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就把占领亚洲、称霸世界作为基本国策。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新兴资本主义的扩张欲望和封建的武士道精神交融混合,使得日本举国上下都把侵略和扩张当成天经地义的神圣职责。

到了20世纪初叶,随着经济危机和国内、国际矛盾的加剧,对外扩张的暗流急剧扩大和显现,终于成为日本政治的主潮流。在这股潮流面前,无论是政经要人,还是平民百姓,可以说是顺之则昌,逆之则亡。30年代以来的历次暴力暗杀,连内阁中的高级成员都难免一死,就是最有力的证明。而东条英机等人的平步青云,恰恰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一潮流的力量之大。

作为一名老奸巨滑的政治人物,东条英机对为官之道十分明了。他知道,侵略、扩张、效忠,既是日本国运所系,也是自己奋斗的“神圣”事业。在这样的信念面前,任何有碍日本对外扩张的人,甚至任何与自己见解不同的人,必须毫不客气地清除。

东条的第一障碍目标是外相松冈洋右。这是一个怪戾的、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办事机智伶俐,却又浮夸外露,有“五万言先生”之称。松冈的内心世界充满矛盾,常常首尾难顾,近卫首相任命他为外相,实际上是看中了他口若悬河的外交口才,想以此掩盖日本侵略扩张的野心。然而这位自命不凡的外交大臣却经常自以为是,在许多重要决策上给内阁添麻烦,特别是与陆相东条常有抵触。

1940年5月,希特勒横扫欧洲的消息传到日本,东条英机大喜。他认为,希特勒打败英法,正好给日本侵略掠夺战略资源提供了良机,因此,应当立即出兵占领东南亚。然而,松冈却极力反对。

1941年6月,希特勒悍然发动对苏战争,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然而,东条英机却敏锐地发现,德国打败苏联绝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加上两次进攻苏联受挫,日本绝不能“北上”,而应当趁机“南进”。然而,富有煽动力的松冈到处游说,反对南进,力主进攻苏联。东条英机对此十分恼火。在东条的策划下,近卫内阁于7月16日集体辞职,但在第二天又重新组阁,能言善辩的松冈便被排除在内阁之外。新任外相丰田贞次郎立即执行东条的主张,几乎不费力气就迫使法国维希政府同意日军和平开进东南亚地区。

入侵东南亚虽然为日本国内注入了一支高效兴奋剂,促使外扩潮流再掀高潮,然而,也由此惹恼了英美等国。本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抱着自己的政治目的,企图用日本扼制苏联和中共的不断壮大,而对日本实行所谓的绥靖政策。日本的南进政策使得美国如梦初醒,突然感受到严重的威胁,于是,决定给日本点颜色看看。7月2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停止一切日美贸易,冻结所有日本在美资产,并对日本实行禁运。随后,英国、中国、荷兰也相继采取了类似的措施。这一举措使日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是否与美国针锋相对、斗争到底,近卫文磨心中无数。他召来了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想了解日本到底能不能与美国抗衡。山本五十六早年曾出使美国,对于美国强大的工业基础了如指掌。他在分析了日美的实力后,对首相说:“如果在一年或一年半内能够结束,则有希望取胜,如果时间再长的话,那么就没有把握了。”这实际上是说,日本海军只能撑一年半的时间。近卫听后十分恐慌。第一次组阁时,他向天皇保证半年就解决“中国问题”,至今拖了三四年依然毫无进展。近卫犹豫了,这位优柔寡断的首相,在是否与美国为敌的问题上开始退缩。8月4日,近卫召见陆相东条和海相及川,说出了自己要与罗斯福举行会谈,争取和平解决争端的想法。

东条闻听十分生气,他极力说服近卫,不要对和平谈判抱有任何幻想,解决问题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要打,与美国开战。然而,近卫仍然没有信心。这样,近卫实际上已经成为实现日本帝国和东条事业的绊脚石。东条英机狠狠地下定决心:搬掉他。于是,从9月开始,东条便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他先是唆使陵罗利用各种场合反对近卫的和谈主张,继而在9月18日暗中纵容对近卫首相进行人身袭击,同时,大骂海军“推卸责任,是懦夫行为”。

10月14日,近卫首相再次会见东条英机。近卫建议东条在撤军问题上做做样子,要谨慎行事。当讲到美国在物资方面有巨大优势时,东条哈哈大笑:“有时候我们也要做点非凡的事情,像从清水庙的平台上往下跳一样,两眼一闭就行了。”他轻蔑地看着首相,说:“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之间个性不同而已。”

东条英机已经下定决心,迫使近卫辞职。他在内阁会上大声宣布:“关于撤军,我半点让步也不作!”又向主张和谈的海相大发雷霆。近卫及一班阁僚呆若木鸡。

果然,在东条的威逼之下,仅仅过了数小时,近卫就提出了辞呈。

近卫的倒台,实际上成了东条上台的铺路石。在陆军操纵政局的形势下,除了东条英机,谁还能稳住政局?连世袭贵族,与天皇关系亲密,且势广权重的近卫都不行,别人哪敢问津?因此,尽管许多人反对,尽管宫内大臣对东条不太满意,天皇和重臣们还是授命东条英机组阁。这位从小立志做将军的战争狂人,终于踏着无辜人民的尸骨,爬上了日本政府最高统帅的宝座,同时被授予陆军大将军衔。10月18日,57岁的东条英机宣誓就任首相,兼任内务大臣、陆军大臣和对满事务局总裁。

5.偷袭珍珠港

东条英机担任日本首相,这件事引起了日本国内外人士的密切关注。军国主义分子则欣喜若狂,宣称这个抉择将鼓舞日本“起来对付紧急局面并给予反对轴心国的诸强国以巨大打击”;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对其嗤之以鼻,担心其将日本拖入更深的灾难。

东条猎取了首相的高位之后,同时身兼陆军大臣和内政大臣的要职。他签署的第一道命令,就是逮捕世界著名的反法西斯英雄、苏联谍报员左尔格以及日本进步人士、原首相近卫的私人顾问尾崎秀实,并残酷地杀害了他们。与此同时,还逮捕和枪杀了众多的日本反战人士,以便为南进扩张扫除后顾之忧。

为了尽快实行南侵计划,东条英机连续召开军政首脑会议,反复研究策略。当时,日本海、陆军头目南进之心极为迫切,要求内阁立即作出决定。参谋总长杉山将军说:“不能再花四、五天时间去研究了,必须速决!”这种求战情绪正合东条的心意。但他故意装腔作势地说:“我能理解最高统帅部为什么紧催,不过政府还是要小心地、负责地把问题研究一下……”在同美国是开战还是谈判的问题上,东条提出3种方案,让僚属裁决:一是即使蒙受巨大困苦,也要避战;二是立即决定开战;三是在继续谈判的同时,作好必要时开战的准备。最后决定采取第三个方案。一方面继续谈判,一方面备战,通过玩弄外交骗局给日本带来军事上的好处。

当下,东条一面派遣特使去华盛顿谈判,一面在国内进行战备动员。他竭力强调南进的必要性和绝对性。他对政府重臣说:“美国没作一点让步,只是向日本提出强硬要求。”他说,与美国最重要的争论是中国的驻军问题。当他谈到这场令人沮丧的侵略战争时,还动了感情:“我们派出了百万大军,付出的代价是数十万人的伤亡,家庭失去亲人的悲伤,历时4年的苦难,还花了几百亿日元。”他认为,如果把军队撤出,日本就将失掉满洲、朝鲜和台湾。因此,他宁愿冒民族剖腹自杀的危险,也要把这场战争打下去。为了推卸扩大战争的责任,他在国会上发表演说,强调日、美谈判成功与否取决于美国:“美国不得干涉日本对中国事件的解决”;不应对日本“实行直接武力威胁”;应该取消封锁;应尽力使“欧战不蔓延至东亚”。

又要侵略扩张,又要寻找借口,这就是东条的逻辑。

日、美谈判的结果很快传到东京。美国提出的“和平解决”的条件是:日本从中国和印度支那撤出全部海、陆、空和警察部队,废除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东条英机收到这一电报,顿时暴跳如雷,他咆哮道:“满洲是用巨大的血汗代价得来的,失掉满洲就意味着经济上大难临头!”说完,他立刻责令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尽快实施以“Z”命名的对美作战方案,即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的计划。东条要求海军必须尽快确定前往出击地点的航线。

就在山本认真考虑偷袭珍珠港的同时,东条又命令侵华部队中的3个师进行热带作战训练,准备进兵东南亚。

厉兵秣马之际,东条再度进行战争动员。他主持召开了临时议会,在会上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说什么英、美阻碍日本帝国事业的发展,号召国民精诚团结,节衣缩食,用实际行动来支持战争。他强迫议会通过了追加38亿日元临时军费预算方案,他大声疾呼,现在已经到了紧急关头,全体军民都要为完成“大东亚共荣圈”而奋斗……

偷袭珍珠港,给美国太平洋舰队以毁灭性的一击,这是东条英机早已下定的决心。但是紧锣密鼓备战之际,日本特使仍在华盛顿同美国维持着谈判局面。这正是东条英机的障眼法。

随着战争的逼近,日本统治集团内部的分歧也越来越尖锐。一些大臣仍然不相信日本会轻易取胜。这种悲观情绪使东条英机甚为恼火。他在一次军政高级官员联席会议上说:“请相信我们的话,我们有能力占领东南亚,并取得足够的石油……”他加重自己的语气,力图使人们深信。日本只能扩大战争,此外别无他路。他振振有词地说:“我们不能向英、美低声下气,在中国事变中,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丧失16万人,还有200多万人在吃苦头。不能再吃苦头了!如果再这样连续几年下去,连打的机会都捞不着了。我们已经丢失了不少宝贵的战机!”

尽管仍然有人对日本获胜持怀疑态度,反对向美国开战,但东条斩钉截铁地说:“日本的兴衰完全由神决定了。”而日本天皇就是神的化身,最后,东条恳请天皇批准开战。他说:“日本帝国正处于光荣和败亡的十字路口。如陛下决定开战,我们定将竭尽全力以报效皇恩。政府与军方更要紧密地团结,举国一致,确信必胜……”就这样,日本天皇裕仁终于批准了进兵东南亚的罪恶计划。

就在天皇批准开战3小时后,山本五十六向进攻珍珠港的部队发出密令:“按原计划11月8日发起攻击。”

然而,此时日本国内的宣传机器却按照东条英机的旨意继续大摆迷魂阵:《日本时报》的文章为《日本将重新作出努力,求得美国谅解》。同时,东条还训令在华盛顿的日本大使野村继续同美国谈判,并告诫他不要使美国产生谈判已经破裂的印象。

而就在这个时候,日本海军的舰艇已经逼近珍珠港,就要发起对珍珠港的致命一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