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感悟父爱故事
13750100000085

第85章 感悟理解父亲

从小到大,父亲一直在我生活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如同空气和阳光,正因为它们充满我们的生活,我们才很少认真感觉和审视它们所给予我们的一切。

从我最早的记忆开始,父亲就是一个勤劳能干、有知识的好父亲。由于命运的驱使,父亲娘儿俩孤儿寡母离开了他们的故土,来到现在居住的这片土地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他硬是用一副并不结实的肩膀、一柄锄头、一担畚箕,在村口的一口池塘上筑起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宅基。他常常一边干活,一边教我识字,这样在上学之前,在父亲的教育下,我就认识很多字,懂得了许多知识。上小学之后,他还给我买来《新华字典》、《成语词典》,使我幼年的心灵始终充满对知识的渴求。只念完小学六年级的他,对我人生的启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父亲心灵手巧,他没学过木匠,却能操起斧头凿子把木工活做好;没学过石匠,砌的墙建的灶连石匠都赞不绝口。他还会做篾活、做箍工、凿井……这一点至今我仍感佩服,为之自豪。

幼年时代,父亲在我的记忆当中是全家的一棵大树。狂风暴雨中,这棵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全家老幼因之才有了一个庇护卵翼之所;炎炎烈日之下,这棵大树为我们撑起浓浓绿荫,合家大小因之才有了那份宁静和安康。小时候全家人住的是茅屋,几乎每年冬天,父亲就要不分昼夜地扎起成片的稻草更换草棚,免得雨季来临,一家人居无定所。许多寒冷的早晨,父亲在打草片,我踩在草片边上让母亲梳理,冻得直想哭。上初中时,茅屋终于变成了瓦房,但父亲也不得不出去做工了。那年夏天有一次雷雨大风,大树吹折了,屋角的瓦片被刮掉一大片,全家人一阵惊恐,我怕得发抖,这时忽然看见外出很久的父亲披着雨衣就站在屋旁。他盖好房瓦很快又走了,那时我真想跑去挽留他,让他有力的大手将我紧紧抱起。

父亲为了全家的生计,曾经跑南闯北。在村里,他是最早出去的一批人之一。他到过外地卖红烟,去过万年深山砍毛竹,帮过人家拉土方。他个子小,力气小,然而往往又是一起于活民工中最肯吃力吃苦的一个,加上他很风趣,无论到哪,都能受到同伴的信赖拥戴、雇主的喜爱。出外做工异常辛苦。炎炎暑日,他曾因中暑差点送命;他曾因在险峻山路拉毛竹而几乎命丧黄泉。这些都是后来我们才知道的。

后来全家不让父亲外出。那时经济开始发展了,建筑用的山石和红砖需求开始多了。父亲便在家拉板车,从山上往下拉石方,去砖厂送砖。尽管我那时还小,但也帮着推车了。酷暑烈日,我们拉着满车的石头或砖块,父亲的背影在前面变成一把弓,上坡的时候,那背影几乎要同地面平行。我在后面使尽力气推着,一步一步,迈着艰难的步伐。我们大口大口地喘气,全身被汗水浸透了,汗珠雨滴般洒落在烫脚的马路上。结满白霜的冬天早上,行人都跺着脚取暖,我们推着车,已经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久。这种生活使我早早地懂得了生活的艰辛,懂得了节俭,对我后来的人生态度起了重要影响。

后来我逐渐长大了,有了许多自己的见解,有时会同父亲冲突起来。每次冲突之后,心里总很难过。经过许多周折,那年我考上大学了。父亲送我去车站,我们又因一件事产生了冲突,父亲显得很悲伤,说了许多伤他心也伤我心的话,似乎一下子老了许多。到我上了车,汽车开动的那一刹那,忽然我看见父亲跟里噙满了泪水。我鼻子~酸:这就是我的父亲啊!

父亲一生都在不断地创造财富。全家人从一无所有到生活逐渐改善,至如今过上了较为舒心的生活,父亲功不可没。是他亲手筑起泥墙、盖起茅房;是他一手建起高大明亮的瓦房;是他操持做起如今小康的楼房。父亲说,在他有生之年,他还想主持做更好的房子。

父亲亲手栽下无数的竹子和树。那曾经在房前屋后郁郁葱葱的竹林和树木不但给全家带来庇护、清幽,也带来不尽的竹材、木材和可观的经济收入。今年他又在屋后栽下成排的水杉树,说,若干年后就会成材,到时得益的是你们。

父亲已走过了他的大半生。不知什么时候,他的双鬃已由黑转白。他就像一部书,尽管其中某些理论也许有些过时,然而书里面有关人生的态度、生活的真谛,却是够下一辈人永远好好领悟。

小孩子时候,再加上刚刚进入青春时期的两三年是生活中最充足的、最优美的、最属于我们的部分:它不知不觉地决定整个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