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感悟父爱故事
13750100000060

第60章 父爱是大山

罗阳接到村长打来的电话以后,连忙往车站赶。

村长说父亲病了,如果不是很严重,父亲是不会让别人打电话叫罗阳回家的。

上大学三年以来,罗阳这是第二次在学期中途回家,第一次是母亲去世时。父亲总是要他一心学习,家里的事别管,天塌下来一切有他顶着。

近来左眼皮一直跳个不停。昨晚在咖啡厅还不小心摔碎了杯子,尽管老板娘没说什么,罗阳还是让她在这个月的工资里扣钱。自己做错的事就要承担责任,父亲从小是这样教罗阳的。

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生没离开过那穷山山、穷沟沟,所见过的最大的城市也就是县城了。罗阳的爷爷生前是伪保长,因为做过不少坏事,解放后被共产党镇压了。当时奶奶挺着七八个月大的肚子,把爷爷草草葬了。

两个月后,父亲呱呱坠地。奶奶总算是给老罗家续上了一脉香火。奶奶是最后一代裹足的妇女,那三寸大的“金莲”让孤儿寡母吃过不少的苦头,也挨过常人没挨过的饿。父亲10岁就开始随大人一起下田地干农活,12岁那年,奶奶踮着“三寸金莲”战战兢兢地去山上拾柴火,结果摔断了脊柱,落得个半身不遂。父亲除了每天出工,还得找时间回家照料老娘。半年后,奶奶受不了病痛的折磨,也不忍心拖累儿子,一把剪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到父亲发现的时候,奶奶身上的血早已流干了。12岁的父亲在村里人的帮助下,砍回几棵松树,为奶奶做了一副棺材,葬在了他未曾谋面的父亲旁边。

因为家里穷,加之出身不好,父亲到22岁才通过一大婶的说媒,娶了外村一个常年卧床不起的孤女子为妻,那就是罗阳的亲娘。罗阳懂事了,就知道母亲自做姑娘时就患有严重的风湿病,大多数时间都躺在床上。有了小罗阳以后,父亲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既当爹又当妈的,忙完了外头的活,回家还要伺候妻儿。可是父亲从来没有怨过。罗阳一天天长高,母亲的病更严重了,多处关节已严重变形,下床的机会更少了。罗阳在父亲的教导下,很小就知道做饭洗衣等家务事。

最让父亲开心的是罗阳一直书念得好,小学5年里,年年被评为优秀学生、三好学生,小学毕业又考上了县重点中学。父亲一直节俭地过着日子,一分一分地积攒着罗阳的学费。每逢假期,罗阳也会去15里地外的小镇上帮人打短工挣点儿学费。

6年的中学生活很快过去了,罗阳考上了武汉大学。接到录取通知书后,罗阳两天都没敢告诉父亲。他知道家里的底细,这么些年来,全靠父亲一人支撑着这个家。罗阳要上学,母亲还要治病,这个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那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那还是父亲怕母亲一人待在床上闷,花50块钱从别人手上买下来的。如今那几千元的学费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谁知那天父亲做工回来后,乐得合不拢嘴:“阳儿,我今天在镇上遇见你班主任了。他说你被武汉大学录取了。怎么,前天你去学校没拿到通知书吗?”

“爸,我……我们家……”罗阳支支吾吾地说。

父亲过来拍拍儿子的肩膀:“好儿子,是怕家里没钱供你上大学是吧?不管怎么说,父亲就是砸锅卖铁、讨饭,也要让你去上大学。”

这以后的一个多星期里,父亲天天早早地起床,嘱咐完罗阳在家照顾母亲,就扛着一条扁担,拿着柴刀上山去了。父亲砍回一担又一担的野竹子,那种野竹子在山上、田地埂上到处都有。以前砍的人多,现在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挣钱了,家里剩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这野竹子也就越长越茂盛,到处一丛一丛的。不几天的工夫,父亲就砍回一大堆,他白天在外砍,晚上回家后就将竹子削净枝叶,扎成一捆一捆的。

有一天来了一辆拖拉机,把竹子全拉走了,父亲得了800元钱,喜得乐不可支。第二天,罗阳也坚决随父亲上山去砍竹子。那天午后,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罗阳正好送竹子回了家,可是父亲还在山上,那么大的雨,又雷电交加。罗阳不放心地戴着斗笠循原路寻上山去,只见父亲的衣服挂在一树枝上,早已被雨淋湿透了。四处没有父亲的身影,雨下得越发大了。罗阳连忙返回村子,喊来村长,左邻右舍,大家在一处山的垮崖下找到了父亲。父亲的腿摔断了,趴在一棵大树脚下,人已昏迷过去。

罗阳和村长一起迅速地把父亲送去了医院,经检查,父亲不只是摔伤了腿,脾脏也破裂了,需立即输血并手术治疗。罗阳交上了父亲卖竹子所得的800元钱。余下的1500元是村长帮着垫付的。

手术后3天,父亲就坚决要求出院。回到家里后,从不流泪的父亲放声大哭。罗阳抚着父亲的背说:“爸,你别难过,我们再想办法。”

“阳儿,是爸对不起你。如今不但没有了学费,我们还落下了那么多的债。”父亲泪流满面,床那头的母亲也泪流满面。

罗阳完全放弃了上大学的念头了,他随一建筑队做小工,一天可得15元钱。然后买点儿肉回家炖汤给父亲补身子。

一天早上,家里来了个“不速之客”,是村长陪着一起来的,同行的还有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背着相机。在村长的介绍下,一家人才知道,来者是镇上的镇长和县报社的记者。原来村长把他们一家的情况反映给了镇长。镇长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如果罗阳不能上大学,我这父母官当得愧。”

罗阳的事很快随报纸、电视传遍了整个县。不几天,镇长亲自陪同书记送来了3000元的助学金,县民政局在镇民政干事的陪同下送来了2000元的救济金,罗阳母校送来了全校师生的2000多元的捐款,村长送来了全村父老乡亲凑的2000多元的捐款……

罗阳终于要上大学了,临行那天,父亲强撑着瘦弱的身子,把儿子送到了村口。“阳儿,放心地去吧,家里有我,你就别担心。好好地学习,记着那么多帮助过你的好人。”罗阳沉重地点头,挥泪告别家乡和送行的村长、父老乡亲们。

罗阳下了长途车,翻过一座山,又越过两道岗,小山村已遥遥在望。3年的大学生活,已让这个当初从这里走出去的山娃子多了许多的书生气。白净的肤色,瘦削的面庞,还有那透着文化气息的眼镜。凭着自己的努力,罗阳成了众多骄骄学子中出色的一位,他的成绩在系里一直名列前茅。学习之余,别人都在花前月下,酿造一个个美丽而又浪漫的爱情故事。可是罗阳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浪漫去多情,他的身影总在校园里匆匆走过。罗阳靠当家教和打钟点工挣的钱来供自己上大学。除了那一次无奈地接受资助以外,罗阳和父亲再也不要别人的捐赠了,他们只想凭自己的努力来完成罗阳的学业。

春节回家,罗阳发现母亲走后,父亲比以前衰老了许多,身子也明显地消瘦下去。可是父亲否认自己有不舒服的感觉。罗阳也只好默默地关心着,近两年,他一直不让父亲给他生活费,每次回家,他都会攒够下学期的费用给父亲看,这样父亲才会真正地放下心来。

3年的大学生活,罗阳过着一种凤凰涅槃的日子。可是他感觉很开心,很充实。其实生活中如果少了许多的拼搏,他会感觉索然无味的。

才进村口,村长就得到明眼人的通报迎了出来:“罗阳,回来了啊!”

“是的,村长,我爸怎么了?”罗阳摘下眼镜抹了一把额上的汗水。

“回家喝口水再说吧,看你累的。”村长慈爱的眼光让罗阳心里暖烘烘的。这是一个好人,日后有机会我一定要报答他,罗阳心想。

村子里的人随着罗阳往那三间瓦房子聚集。还没进门,罗阳就呆了,屋檐上醒目的几筐白山灰让他的心一下子吊上了半空。山里长大的孩子都知道,这种灰是用来和死者一起装棺的。他三两步跨进家门,堂屋里一张竹床上躺着他的父亲,一动不动地躺在那里。一如当年的母亲,消瘦的脸上透着青光,这哪是往日见着儿子喜笑颜开的父亲啊。罗阳的眼前一黑,被村长和旁人扶住了。

好一会儿,罗阳扑到父亲身上:“爸啊,你怎么了?怎么回事啊我的爸?”罗阳哭得天昏地暗,旁人没有一个不流泪的。父亲冰冷而又僵硬的身躯在罗阳的怀抱中摇晃,原本闭得紧紧的双眼竟睁开了很大的缝。几位老人和村长拉开了罗阳:“阳儿,你不能再哭了,看把你爸的眼睛都哭开了,孩子。”

山村里有一风俗,如果死者不闭眼的话,就不能投胎转世。这是人们最忌讳的。一位老爹递过一炷香,“孩子,给你爹上炷香吧,让他闭上眼,安心地走好。”

罗阳就着供桌上的菜油灯点燃了香,烟雾在他的眼前飘散开。罗阳向父亲重重地磕了三个头,把香插在灰筒里。又按老人们的指点跪至父亲身边,伸手去抚父亲的双眼。罗阳抬起手,轻轻地,像怕惊醒了熟睡的父亲一般,温热的手心抚过父亲那冰凉的毫无表情的面庞。父亲的眼睛居然紧紧地闭上了,旁边的人都吁了口气。

罗阳几次问及父亲的死因,大家都避而不谈。直到父亲入土为安以后,那天晚上,村长在昏黄的灯光下告诉了罗阳一切。

那是一个月前,全国上下都搞献爱心献血的活动,当时村子里分了5个名额。村长回村后召开群众大会,动员大家义务献血,谁知道人们都不理解这种行为。大会都开过3天了,也不见有人自愿报名。正在村长一筹莫展之际,父亲主动找上门来报了名,并游说村子里另几位身强力壮的村民。那天抽血化验的时候,也是父亲第一个捋起衣袖。这几年,他一直念念不忘大家对自己家的帮助,一心想为人们做点儿什么。谁知道他的血最后检验不合格,他还沮丧地直叹息。

可是,7天后,县防疫站的人找到了父亲,并把他带走了。父亲回来后,村民发现他变得不言不语了。大家都议论纷纷,于是村长找他谈心,他也闭口不言。谁知3天后,父亲竟主动找上了村长,告诉他那次检查,自己的血液里查出了HIV,这是一种不治之症的前兆。村长劝他别太着急,慢慢想办法。第二天,村长就出村去了防疫站,他不相信这个结果,但是工作人员告诉他,这是真的,因为父亲3年前输了不洁的血,所以感染上了HIV,但是他目前只是感染期,并没有发病。

村长回家后又一再给父亲做思想工作,还说现在的医疗技术高,一定会有办法治疗的,谁知道没几天过去,父亲就自寻了短见。父亲不会写字,只在前一天晚上找上村长,说了一通这种病会给儿子带来的影响之类的话,村长以为他是心理太紧张,又想儿子的原因。谁知道第二天,发现他已喝农药自尽了。

罗阳一直沉默着,默默地流泪听完了村长的叙述后,没有多说什么,但是他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父亲在自尽前一定经历过太多沉痛的思索。他是为了儿子才这样做的,他不想儿子因为有一个艾滋病的父亲,从此在人前抬不起头来。他也知道在这个社会上,唾沫是可以淹死人的。他还知道这种病是没法治的,起码现在还没有办法治疗。于是为了儿子,他选择了死这条不归路。

按当地的风俗,罗阳在父亲的“头七”请来了道士,为父亲做了一场法事,全村的老人都来帮忙。第二天,罗阳一早再一次来到父母的坟墓前,面前那一堆黄土下,躺着他至亲的父母亲。想起村长转述的父亲的话:“村长,我儿罗阳不只是我们家的骄傲,也是我们这个村子的骄傲,我不能毁了他啊!”

罗阳的泪不停地滴在面前的黄土上,黄土湿润了一大片。“父母亲,你们在天有灵的话,一定要常伴儿子左右。母亲,天堂里一定没病痛的缠绕。父亲,天堂里一定没有HIV的困扰。”

罗阳不停地磕头,一直不停地磕头……

人类,就是这么一路发展过来的。我们有理由相信,把爱当做武器,总会有胜利的那一天。可惜的是,父亲不能亲眼看见结果,那将是儿子对他最好的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