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和谐社会论纲
13705000000035

第35章 和谐社会的文化生态(9)

第三、包容性强,承认并接受差异性

和谐作为一种文化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命题与核心精神。儒、道、法、墨等主要思想学派,对和谐思想都有深刻的阐发。儒家提倡“和为贵”、“和而不同”,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道家则倡导合乎自然,“宽容海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法家主张对个人、社会、国家三者关系正确定位,实现国家主导下的社会和谐。墨家饯行“兼爱”、“非攻”思想,墨子曾与公输班模拟对阵,“九攻九拒”皆胜,制止了楚国攻宋的战争。可以说,中华文化能够生生不息,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传统的和谐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以极其博大的襟怀和勇气,容忍和接纳具有差异性的事物,才能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身心之间的最大的“和谐”。这些都对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极具借鉴意义。

第四、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沧桑巨变,仍昂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无数炎黄子孙世代相传,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美德,它是中华民族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抗御外族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它塑造了中国人的心理、性格和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它积淀着悠久的道德文化遗产,蕴涵着丰富的人类道德精华。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自古以来,这些传统美德就深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可以说,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和传家之宝!这些传统美德的激励和传承,铸成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正是依靠这种传统美德的力量,中华民族才历尽苦难而不亡,饱受沧桑而依然生生不息,是现代文化建设中值得借鉴和吸收永恒的精神财富。

(2)在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中构建现代文化,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

民族传统文化伴随着本民族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历史的迈进,尤其是当一种新制度产生时,既会对旧文化中一些不相适应的部分进行批判和抛弃,又会使其精华得以保留,或经过“改造”而进一步升华,以适应新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发展的需要。中华传统文化虽然不能给我们提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成答案,但它却可以为我们解决当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矛盾提供历史的、现实的参照。所以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能一概肯定,搞民族文化保守主义,又不可一概否定,搞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必竟是封建时代的产物,它的糟粕与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有着本质的冲突,必须予以排除,为现代文化建设开辟道路。这主要有:封建尊卑有别的等级观念,固化的宗法观念和狭隘的小农意识,片面追求道义,遏制人性,阻碍科技发展封建道德观,历朝历代奉行的、缺乏民主法制的专制王权思想等。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个错综复杂的矛盾体,它往往集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于一体,精华与糟粕相互交织与渗透,诸如无论是忠孝,还是礼义等都是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既有利又有弊,既有封建性也有民族性。因此,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不能简单化,搞形而上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历史的辩证的阶级的观点进行科学分析,实事求是地做出评价,对有利于和谐文化生态建设的部分继承和发扬,否则应坚决摈弃。

中华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相应发生着变化,其中最大的转变始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主体上说,中国的封建文化,就被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所取代。但我国的文化现代化任务并不能说就此完成,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现代文化的也必须进一步发展。另外,虽经近代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及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洗礼,但其封建主义的“流毒”并没完全排除。所以,那些把传统文化说成是世界上“最伟大”、“最辉煌”,甚至把人类未来的希望寄托在“儒学文化的复兴上”的崇古、复古论都是错误的。我们反对民族文化的保守主义,主张“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 19但是,批判和剔除封建性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并非传统文化全部“腐朽”,那种要与之“一刀两断”,全盘抛弃的民族虚无主义也是错误的。任何民族文化都有时代性和连续性, 任何新文化都不可能离开传统的基础凭空重建, 必然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与升华。

从中国文化的整体看,封建时代的文化和社会主义时代文化,都是民族文化长河中的不同发展阶段,它们既有相互排斥的对立性质,又属于同族文化,有着相通的共同点。这种共同点,植根于我们民族的前后延续之中,是不会衰亡的。毛泽东说过,“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 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20。特别是重和谐、求同存异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长期受到人们的崇尚,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在今天,仍然要承接和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合理内涵,充分发掘其理念蕴含的当代价值,让其为建设和谐文化服务。

总之,在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中构建现代文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传承和延续,而是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化和重塑,是从内涵到外延的不断综合和开拓、创造和更新。对于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当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进行认真审慎的分析、过滤、选择,并与当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现状相结合,促使其向现代文化靠拢,为现代文化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服务。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2002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007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3 戢斗勇:《文化生态学论纲》,《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第1页。

4余谋昌,《生态文化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76页

5 [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8页

6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版,第373页

7《增进相互了解 加强友好合作——江泽民主席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1997年

8李承贵:《当代文化建设的生态视域》,《求实》2003年,第10期

9 花建:《公民文化权利是社会和谐的文化心理平台》,文汇报,2006年8月9日

10 江泽民:《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1998年9月28日),《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549-550页

11 《胡锦涛在云南考察时强调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2006年5月15日,新华网。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2页。

13 俞启义 《试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文化冲突》载《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 年9月第5期

14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624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5 赵志刚, 孙绍燕:《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建设》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9月第3 期

16夏甄陶:《自然与文化》,载于《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17 王宁、薛晓源:《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版,第252-253页

18 许明、花建 《文化发展论》 第382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

19 毛泽东选集1 卷本,701 页,人民出版社出版

20同上, 52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