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
13704900000052

第52章 实 战 篇(45)

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也大致如此。在审计报告中,A省审计厅对36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和122个“五大扶贫工程重点项目县”2001年至2002年的财政扶贫资金和信贷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有4500多万元被挤占挪用,4400多万元拨付不及时,4400多万元被随意改变上级下达的扶贫项目计划,其他违规违纪的也达4000多万,有的地方甚至将扶贫资金拿来买车建房。

省审计厅厅长指出:我省对扶贫资金审计的效果是明显的,按2003年审计同口径的比较,全国贫困县每个县挤占挪用近100万元,而我省只有平均数的一半左右,这也说明了我们近年来不断地对扶贫资金进行审计是有效果的。

审计报告公布后,该省扶贫部门是最早宣布整改的。到目前为止,1.7个多亿违规违纪资金基本整改完毕,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处理和追查;用扶贫资金买车建房的,也通过卖车卖房,将扶贫款补上了。

A省这次公布审计报告引来大多数市民百姓的赞赏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该省当地媒体更是以“A省审计风暴”为题,进行连篇累牍地报道。

审计厅办公室主任说:“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审计厅的职能是什么,以前并不被社会所了解,每年投到审计厅的举报信也只有十几封,而在审计报告向社会公布以后,几乎每天都收到十几封举报信。”

三、审计不是一刮即过的“风暴” 大棒举起切莫轻轻落下

A省的市民百姓对这场审计风暴普遍大声叫好,并期望审计风暴能一刮到底。

许先生(退休干部):“审计做得好!但审计必须有结果。违反法规政纪的都应得到处理。不能审计完就完了,要向群众公开。棒子举得高,轻轻落下去。这样群众是不满意的,有了上文就必须有下文。”

廖女士(某企业干部):“对于各家部门的小金库,要调查从哪来、到哪去了。审计风暴要刮倒一些人,不要不了了之。对于那些说自己不知情、把责任推给手下的厅局干部,要特别严审,追查责任。自己是一把手,不知情就能推托干系?”

王先生(大学教师):“审计报告公开不仅让老百姓能了解政府部门财政支出,有利打造透明政府,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贪污腐败,强化政府职能。审计报告不仅要公开,审计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当地一家媒体上,一篇文章称:多年来,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审计结果“公示权”迟迟难以付诸实施,使之不得不置身在“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尴尬地位,因而许多审计中查出的问题,最多只能在向人大提交的审计报告中反映一下。假若这些问题能及时地向社会公示,审计监督的监督功效就会大大地增强,因为“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当那些违纪问题一旦被公诸于众,那些违纪的单位与相关责任人就不得不接受群众和舆论的监督,从而使得审计监督产生出更大的威慑力,同时也有助于降低监督成本,提高审计监督的功效和水平。

对于市民百姓的质疑,该省审计厅厅长表明了态度:“审计监督是国家一项基本的经济监督制度,这种监督是法制化、制度化、经常化的,绝不是一阵风式的监督。审计工作报告面向社会公开,既是对审计工作的支持,也是对审计工作的监督检查。我的确感到审计机关自身是有很大压力的。这个压力就在于今后审计工作的质量要求会越来越高,社会对审计的期望值也会越来越大,需要我们的审计人员经常保持‘如履薄冰’的压力感。”

案例分析提示与思考:

1. 结合材料,简述审计监督的重要作用。

2. 请你谈谈如何才能确保审计监督落在实处,而不会成为“一阵风式的监督”。

相关知识链接:

1.审计监督,是指由特设的审计机关及其委托的专业人员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的财政和经济活动进行审核检查,以判断其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的监督活动。它是一种特殊的行政监督,由审计机关以规范的审查程序、系统的查账方法、周密的审计报告、完备的审计档案等为基本手段,对国家行政机关执行国家财政、经济法律和政策的情况实施经常、规范的监督检查,揭露和纠正其中的违法违纪事件,具有别种监督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2.审计监督有财务财政审计、财经违纪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等三种,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审计本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和下级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审计监督国家建设项目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审计监督政府部门管理的和社会团体受政府委托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资金,以及其他有关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情况;审计监督行政机关接受的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的财务收支情况等。

案例16:“一把手”的监督92

一、 腐败现象发人深省

翻阅沈阳“慕马”腐败大案的名册,有心人会发现,涉案人员中有17人是党政部门“一把手”,且无一不来自“要害”部门:从法院到检察院,从建委、财政局、土地规划局到国资局、国税局,再到烟草专卖局、物价局等,不一而足。

透过厚厚的卷宗,这些“一把手”腐败的特征跃然而出:

——党政大权一把抓,财务审批一支笔。

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死缓的原沈阳市市长慕绥新自称是“党内个体户”,市委常委会他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政府年度计划、财政收支情况、城建计划等,他不在市委常委会上作详细报告,工作部署模糊不清。重大项目以及大块土地批租,都由他个人自作主张,土地出让金说免就免。

——肆无忌惮地任用亲信,干部任免“一锤定音”。

因犯贪污罪、受贿罪被判处19年有期徒刑的原沈阳市物价局局长王秀珍,既是局长,又是党组书记,财务收支她“一支笔”审批,干部任免、人员调入、工程招标等更是她一人说了算。一次,王秀珍决定让一名转业干部进物价局,直到办手续时,她才告诉班子其他成员。

原国企黎明集团从纺织局划出去成立大企业集团,原董事长王宏明享受正局级待遇。按规定,这样的大事应由市委集体讨论决定,但慕绥新在一次考察时只以一句“事就这么定了”决定下来。结果,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出现亿元财务假账,王宏明畏罪潜逃。

——大肆收受贿赂,利用权力帮助他人招揽工程或干预基建项目。

鞍山一名叫周伟的干部向慕绥新行贿后,慕便力主举荐他到沈阳任烟草局副局长、局长。在要求省烟草局吸收周当党组成员遭拒绝时,慕狂妄地表示:不给这个职务就不交税。仅此一项给国家造成税收损失高达上亿元。

沈阳市物价局新建办公大楼时不成立基建办,不公开招标,一切都由王秀珍和原办公室主任暗箱操作。新楼施工质量差,群众议论纷纷,王勃然大怒:“谁再敢议论,就把他调出去。”

这些“一把手”的腐败行为,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和一个单位的风气。市长收受局长们的钱,局长就收处长们的,处长再收科长的,形成了“对上送,对下收,不送则办不成事”的怪圈。

二、 权力监督的“软肋”

这些“一把手”所在单位都有一整套规章制度,但往往是“贴在墙上,说在嘴上,做做样子,搞搞形式”。

沈阳市物价局将各种规章制度汇编成《加强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和《沈阳市物价局管理制度》,人手一份。然而这些制度只能约束副局长以下的干部,唯独约束不了王秀珍。物价局的干部说:“各项规章制度对王秀珍仅是一纸空文。”

领导班子的内部监督流于形式。一些副职干部习惯于“一把手”拍板,真有意见也不敢提,一怕伤了和气,二怕打击报复对自己前途不利。原本行使监督职能的一些“要害部门”如纪律检查部门、人事组织部门的领导人,大多由“一把手”提拔任用,不听话的就频繁“调动”,“要害部门”很快“清一色”地与“一把手”绝对保持一致。

广大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而一些“一把手”以非法手段对付群众监督。沈阳市原物价局局长王秀珍为逃避监督和打击报复监督她的人,竟在局办公室和电梯间里安上窃听器和隐蔽式摄像头。

“官官相护”也成为“一把手”腐败的重要温床。沈阳市原国资局局长郭久嗣贪污受贿,长期包养情妇,为博情人欢笑竟一掷千金,群众早有举报。为掩盖其罪行,慕绥新让其“心腹”——原市政府秘书长董镇广分管监察局,使郭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查处。

有关党建专家说,沈阳市17个“一把手”犯罪案件再一次警示人们,在我们党内没有特殊的党员,每一个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都要主动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绝不允许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

案例分析提示与思考:

1. 结合材料,试分析造成难以对“一把手”进行有效监督的主要原因。

2. 结合本案例,请就如何改进和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提出你的看法。

相关知识链接:

1.所谓“一把手”,是指领导班子中居于首位的负责人。在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一把手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一把手职位高、权力大,为他吹喇叭、抬轿子的人多,在这种环境下,一把手极易成为各种势力腐蚀的对象。因此,加强对一把手的有效监督是十分必要的。

2.近年来,一把手违法违纪案件在领导干部犯罪中所占比例居高不下,这表明一把手监督问题是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反映出当前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仍显薄弱。主要表现在:

(1)“一把手”自律意识淡薄,不愿接受监督。有的过于自信,总以为自己不错,无可挑剔,用不着别人监督;有的认为接受监督会影响自己的权威;有的自视高人一等,自认为不受监督乃天经地义;甚至有个别的“一把手”个人私欲膨胀,讲关系不讲原则,讲私情不讲党性,工作中独断专行,听不进他人的意见,个人说了算,千方百计拒绝监督或逃避监督。

(2)上级组织对下级“一把手”重使用轻管理,疏于监督。一些地方往往只注重对“一把手”的工作实绩特别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监督,忽视对其思想、作风,特别是廉洁自律情况的监督。对下级“一把手”存在的问题,总是遮遮掩掩,处理起来也是避重就轻。

(3)同级班子成员碍于情面,不便监督。有的班子成员认为“提了没有用,还得罪人,不如不说”;有的担心被“一把手”误解自己有“野心”、想“篡权”,不敢监督;有的怕反对意见提多了会当成“闹不团结”,影响自己的前程,不愿监督。因此,往往出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一团和气的状况。

(4)下级怕打击报复,不敢监督。有的同志认为自己职位卑微,上级“一把手”的态度可以决定自己的前途命运,担心打击报复,故宁可“多栽花少栽刺”,信奉“是非面前莫开口”的处世哲学,不敢挺直腰杆对上级领导进行监督。

(5)群众不知情或不行使监督权力,无法或没有开展监督。有的“一把手”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不经过群众讨论,重大决策不与群众商量,使群众很难真正有效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六是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没法监督。目前,对一些“一把手”“八小时”以外的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导致监督管理工作缺乏预见性和针对性,收不到应有的实效。

案例17:反腐新办法是金点子,还是馊主意?93

材料一:反腐新办法

近年来,一场全国规模的反腐活动正在深入展开,一些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很多反腐新办法。这些办法到底是金点子,还是馊主意呢?

反腐新办法之一:廉政账户,退赃账号。

近几个月来,沉寂了一段时间的廉政账户、退赃账号又在一些省份开通了。退赃者可以在全国任何一个县以上国有商业银行退赃,不需要公开本人的任何情况。有的地方还明确规定,对在规定期限内主动并如数退赃者,无论职级高低,无论问题大小,无论问题将来是否暴露,一律不给予任何处分,一切待遇不变,而对不退的人则施以严惩。

反腐新办法之二:妻子监督丈夫,孩子监督父母。

2004年4月,某市区纪委筹划了“小眼睛盯大眼睛”的活动,向小学生颁发聘书,试图通过孩子们的“小眼睛”对其亲生父母的行为进行监督,防止家长贪污腐败行为的出现。

2004年7月,某市委组织部下发文件,在全市聘请15个党政一把手的妻子担任监督信息员,检查和监督丈夫在8小时以外做些什么,并随时向组织部门反映。

反腐新办法之三:廉政短信,反腐扑克。

从2003年6月27日开始,某省近3万名副处级以上干部的手机每月都能收到三次省纪委发出的有关反腐倡廉的短信息,例如:“珍惜权力,远离腐败,拒绝诱惑,呵护职务,预防职务犯罪,维护公共权利……”“口渴时觉得能喝下整个大海,这叫贪念……”据了解,这样的廉政短信在很多省份和城市都有。

1993年4月,某县的检察院制作了一种“反腐扑克”,将52种职务犯罪的罪名、特点配上漫画展现在52张扑克牌上,据说这样可以寓“廉”于乐。这套扑克中的红桃K描述的是近年来出现的腐败现象“性贿赂”,画面上是一个男人躺在沙滩上,身上只盖了一条毛巾,而在他的头顶上,是个女人用裙子为他遮阳。

反腐新办法之四:廉政访谈,电视述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