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问佛陀:《碧岩录》里明心见性大智慧
13704200000025

第25章 从当下开始——佛说笃行(2)

岩头禅师便在僧堂前面拍掌大笑:“我真是太高兴了。他终于懂得了末后句,以后天下人就不能拿他怎么样了。虽然如此,他也只能再活三年。”

古人常说:末后一句始到牢关。岩头禅师说“大小德山都不懂得末后句”,是指德山、雪峰两位禅师都没有明白对方的宗旨是什么。直到岩头禅师用话暗示,德山禅师才彻悟其中的真谛。所以,做事之时,我们都要睁开自己的一双慧眼,不要被“看上去很美”的假象所迷。

惠洪大师说:“脱体现前无躲避,鼻头向下少人知。”世间万物从来都是毫无隐瞒地以自己的本来面目出现在众人眼前的,可是人们很少能察觉这一点。更多时候人们还是习惯于纠结于表象,按照自身的好恶对周围的事物作出判断。如此时间久了,人们就会与事情的真相渐行渐远,无法与它们相遇。

正是因为常常与事情的真相相隔两端,我们才会对自己成为“看上去很美”的假象的俘虏的事实一无所知,实现理想的行动也才总会由于指导方向的问题而遭遇失败。

古人常说: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生活便是从一点一滴开始的。因此,我们在对任何一个事物进行判断之前,都应该静下心来,心无杂念地对其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和分析。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确保自己不会陷入“看上去很美”的假象中,才能确保自己得出客观而正确的结论,使自己不再在实现梦想的行动中遭遇失败。

【莲心慧语】

星云大师说:“对事情不要看一时,不要只看表面,要在生活中找出自我的一片空间,因一沙一石都有无限的世界。”当 “看上去很美”的表象成为评判的依据时,我们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行动就失去了准绳。唯有去除外物,不落寻常窠臼,我们的行动才能进入正轨,生活才会阳光灿烂。

心不妄念,口不妄言

星云大师说,所谓“条条大路通长安”,其实世间的道路并非条条都是大道,正如人生的前途,有的崎岖坎坷,有的平步青云。世间万物变化无常。如何走路,也要靠吾人慎重选择。

这便是人生。每天早晨睁开双眼时,眼前已经堆满了亟待解决的事情,只有晚上进入梦乡之后才能与它们暂别。第二天、第三天……天天如此。若想使每天的行程都进行得有条不紊,我们就需要具备出色的处理复杂事情的能力。

有一天,赵州禅师向投子大同禅师请教:“如果一个人参禅参到了悬崖撒手,大死一番之后,等他再苏醒过来会是什么样子呢?”

投子禅师回答:“就好像要走一段很远的路程,限定你必须在天亮时分到达,却又不许你走夜路。”

赵州禅师请教的是禅宗中著名的“大死一番,绝后再苏”的佛理。这是一个提升自我的至高之境。投子禅师并没有运用佛家经典来旁征博引,只用生活中最常见的走远路作答。在投子禅师看来,“大死一番,绝后复苏”与不得用走夜路的方式来加快行程没有什么区别。所谓不准走夜路,就是指要舍弃形式上的东西,放下对于佛法、道理、玄妙、得失、是非、长短等的计较与思量。古人将这种情形称之为“平地死人无数”。 唯有做到这一点,修行者才能成功悟道。

其实,投子禅师提及的悟道方法本质上就是一种慎重选择、化繁为简的能力。这种能力在人生旅途中同样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总会在不断前行的过程中遭遇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情况,若不能适时地做出选择,只会在取舍不定、犹豫不决中将鱼和熊掌尽数失去。

不过,即便做出了选择,还有一种情形可能出现,那便是后悔。“要是当初……就好了。”为数不少的人在感受到贸然做出选择的结果之后时常将此话挂在嘴边。它是人们后悔情绪最为直接的表现之一,会从口中蔓延到心里,直到渗入血液中,原本柔软放松的心也会因此而纠结成坚硬的一团。此刻,在人们独有的个人空间里,澄明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看不清端倪的阴霾。正如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再回到最初的起点。因此,在做选择之时一定还要加上“慎重”二字。

弘一法师说:“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想法越清净,智慧越清明。若是做出选择之时能够心无杂念,我们便能洞悉事物的真相,作出慎重的判断。

化繁为简、慎重选择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提升自我行动能力的境界。心内复杂的人永远不会享受到简单的快乐。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这个世界竟然还会有“简单”二字存在。所以,他们只是对于得失、成败与福祸更加关注,每日疲于奔命,忙于算计,直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刻到来时才恍然大悟:原来人生还有一条通往胜利的捷径。

每当卸掉身上所有的伪装和雕饰,以一颗澄明的真心面对世界,面对自我的时候,我们便进入了化繁为简的境界。这时,我们便能明快地作出判断,慎重地对眼前的事情做出选择,从当下开始加速前行。

【莲心慧语】

弘一大师曾言:“吾等凡有所作所为,起念动心,佛菩萨乃至诸鬼神等无不尽知尽见。若时时作如是想,自不敢胡作非为。”这便是一种慎重的态度。当慎重地做出选择之后,如乱麻一样的世事就会变成条分缕析的几块,我们便可以在前进的道路上畅行无阻。

向着目标努力前行即可

有一年,风穴延沼禅师在襄州鹿门寺和廓侍者一起度夏。廓侍者告诉他应该去拜见南院慧颙禅师。风穴延沼禅师说:“我来到这里应该知道他是主人,真的应该去拜见他。”

于是,风穴延沼禅师便去拜见南院慧颙禅师:“我特地来拜见您。”

南院禅师左手拍了一下膝盖。风穴延沼禅师便大喝一声。

南院禅师又用右手拍了一下膝盖。风穴延沼禅师又大喝一声。

南院禅师举起左手说:“这个从你。”又举起右手说:“这个又怎么样?”

风穴禅师说:“瞎!”

南院禅师就拿起了拄杖。

风穴禅师说:“您这是干什么?”

第二天,南院禅师说:“你今年夏天住在什么地方?”

风穴禅师回答说:“我在鹿门寺和廓侍者一起度夏。”

南院禅师说:“原来你亲眼见到了宗师。他向你说过什么话呢?”

风穴禅师说:“他只是始终教我要能做得了主。”

南院禅师就伸手将风穴禅师推出方丈室,说:“你这种败缺的家伙有什么用?”

风穴禅师从此心悦诚服,在南院禅师门下做了五年园头。

有一天,南院禅师在院中问风穴禅师:“南方一棒该怎么商量?”

风穴禅师回答:“应该作奇特商量。”随后又问南院禅师:“和尚要怎么商量?”

南院禅师回答:“棒下无生忍,临机不让师。”

风穴禅师听了之后当下大彻大悟。

这则长长的公案概括了风穴禅师悟道的全过程。开始的时候,风穴禅师去参访廓侍者。廓侍者嘱咐他要自己做得了主,可是并没有得到他足够的重视。后来去参访南院禅师时,几番交锋之后,风穴禅师终于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便留在南院禅师处潜心学习和体悟。最后,他终于在南院禅师“棒下无生忍,临机不让师”的开示下悟道。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总是充满着各种不圆满。即使将完美定位为自己追求的标准,我们也难免会遭遇种种缺憾。星云大师说:“喜欢月圆的明亮,就要接受它有黑暗与不圆满的时候;喜欢水果的甜美,也要容许它通过苦涩成长的过程。”因此,我们无须出语抱怨,也无须妄自菲薄,只需像风穴禅师一样竭尽全力,向着目标努力前行即可。

做事本来就是一个逆水行舟的过程,一旦前进的动力减弱,倒退便会发生。所以,当不能做到全力而行时,我们就会被痛苦、妄想和悲伤淹没,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失去前行的动力,最终与成功失之交臂。

生活就如不系之舟。当与目标失散、只与现实相伴的时候,我们就会走进一条与幸福永不相见的死胡同;当与目标相伴、抛弃现实的时候,我们又会陷入不断的妄想之中,变成一个愤世嫉俗的人。只有全力地找到理想和现实的结合点,用现实的方式去实现自己坚守的理想,整个人生才能被自己发出的光芒照亮,我们才能走自己要走的道路。

【莲心慧语】

憨山德清禅师有言:“刀耕火种是良方,秋到家家晚稻香。放不下时担取去,何如福田待来春。”做事的过程就是一个逆水行舟的过程。如果不能全力而行,我们就会在离成功最近的沙滩处搁浅。唯有全力而行,我们才能安享圆满的人生。

让心赢利,用心行走

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用四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进程,人们也从此过上了衣着光鲜、物质丰沛的生活。不过,随着物质生活的水涨船高,各种外来思潮也不断涌入。多元的文化在为我们带来广阔视野的同时,也令原有的观念和思想受到很大的冲击,甚至有不少人在种类繁多的文化中迷失自己,失去了用心行走的能力。

在佛家看来,人们应该过一种“让心赢利”的生活。可是,这于很多人而言却是一种奢望。为了紧跟时代,紧跟潮流,人们开始了不知疲倦的加速运动,以求能够站在时代巨浪的潮头处。遗憾的是,如此努力换得的却多是伤痛和失望,命运好像总是在捉弄他们,似乎他们越是努力,打击来得就越是沉重。

其实,这一切都源于他们自己。世间的因缘就是如此,种下怎样的因,就会结出怎样的果。当欲望和妄求取代心灵成为被关注的重心时,心灵的诉求就会被自然忽视,前进中的心灵就会丧失继续前进的动力。若能像赵州禅师一般无论什么情况都能去吃一杯茶,我们便可寻到用心行走的力量。

每次有禅僧来赵州禅师处参访的时候,禅师都会问一个问题:“你曾经到过这里吗?”

禅僧们有的回答来过,有的回答没有。而无论禅僧们的答案如何,赵州禅师总是回答:“吃茶去!”

有一天,院主问赵州禅师:“禅师,每次有禅僧来参访的时候,您总是问他们到底来没来过这里。可是,无论他们回答什么,您总是说:‘吃茶去!’。请问这是什么意思呢?”

听闻此言,赵州禅师叫了一声:“院主!”

院主应诺。

随后,赵州禅师又说:“吃茶去!”

赵州禅师在当时就已经是著名的禅学大师,许多僧众希望通过参访他来找到悟道的门径,只可惜的是他们从来没有意识到真正的佛法只能从自性中悟得,所以夹杂着强烈的欲望和诉求的禅僧几乎都被赵州禅师一句“吃茶去”所困。在赵州禅师看来,只有让自己的心畅行无阻,才能真正地修禅悟道。

古人说:“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当无法在生活中卸下沉重的面具时,我们就将失去一颗淡定释然的心,就将在迷失的森林中毫无方向地乱撞,就连我们的心也将丧失独立行走的能力。

心灵的行走也是努力前行中的一种,可是之前我们却因为对于成功的过分渴望而忽略了。如果不能在获得财富的同时将内心的宁静与祥和收入怀中,即使有再多的财富在身侧,我们也无法得到真正的快乐。

佛家认为,真正的财富来自我们的心底,心灵的轻松和快乐是世间最大的幸福。若能及时将它们收入怀中,我们就会变得身心富足,努力精进。若是因为身处之物放弃自我的原则与追求,生命的尊严将受到最大限度的挑战。只有在得失成败之前保持淡定超然的态度,我们才能放下心头的重担,在前进的途中独立行走。

【莲心慧语】

星云大师说:“唯有将心胸作无限的扩大,将眼界作无边的伸展,才容易达到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或人与物之间的沟通交流。”敞开心窍,才能得大境界。如果能够放下心头的重担,以一颗淡定释然的心观照自己的人生,我们就能让自己的心赢利,用心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