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无常,很多事情都不是我们能预料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把握当下,珍惜拥有。许多人都相信来生与前世,因为那让我们用前世作为今生不幸的借口,说那是前世欠下的。又因对今生的不满,而憧憬来生,说可以等待来生去实现。可问题是,前世、今生、来生本就在一周一周的轮转之中,你又怎么将它们彼此清清楚楚地割裂开来呢?舍不得过去,等不到永远,唯有认真活在当下。
回到内心的家:在当下陪伴自己
地僻门深少送迎,披衣闲坐养幽情。
秋庭不扫携藤仗,闲踏梧桐黄叶行。
——唐·白居易《晚秋闲居》
佛家常常教诲众生:要珍惜当下,当下即是佛境。所谓“当下”,就是指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所处的地方以及围绕在我们周围的人;“活在当下”就是要我们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这些人、事、物上面,全心全意认真去接纳、品尝、投入和体验这一切。
人生最值得珍视的是什么?是不可追回的过去吗?是遥不可及的未来吗?其实都不是。人生最值得珍视的就是当下的实在。
雪停之后,文益前来告辞,桂琛禅师把他送到了寺门口,说道:“你平时常说‘三界由心生,万物因识起’。” 然后指着院中的一块石头说:“你且说说,这块石头是在心内,还是在心外?”
文益:“在心内。”
桂琛:“一个四处行脚的出家人,为什么要在心里头安放一块大石头呢?”
文益被窘,一时语塞,无法回答,便放下包裹,留在地藏院,向桂琛禅师请教难题。一个多月来,文益每次呈上心得,桂琛都对他的见解予以否定。直到文益理尽词穷,桂琛才告诉他:“若论佛法,一切现成。”
这一句话,使文益恍然大悟。
正像桂琛禅师那样,高明的法师们、大师们往往用三心切断的方法,使人们了解初步的空性,把不可得的过去心去掉,把没有来的未来心挡住,而只存留现在心。文益的大悟得桂琛点醒,亦是如此。所以我们要认清楚才行,要先认清自己的心,才好修道。
真如本身是活泼的,只能形容是真如不动。认识自己的当下心就是要求我们抓住那活泼的自在,守住了它就守住了真如。
珍惜眼前人与事,珍惜当下,还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时间即是生命。
人生百年,几多春秋。向前看,仿佛时间悠悠无边;猛回首,方知生命挥手瞬间。
时间是最平凡的,也是最珍贵的,金钱买不到它,地位留不住它,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它一分一秒,稍纵即逝,与其每天长吁短叹,不如将其牢牢地把握,才能在有限的时间桎梏下获得最大的自由、最洒脱的幸福。
人的一生时间何其有限,所以我们活着就要活得充实。自古以来,人生八苦中“死”是最让人惧怕的,所以秦始皇会派徐福出海寻长生不老之药,一代枭雄曹操会慨叹“人生几何”。人生正如清晨的露珠,“去日苦多”,晶莹璀璨都只在瞬间绽放,微风拂过,生命就会陨落,阳光轻吻,生命便会干涸。生死常常就在一线之间,这一线,捆绑住了无数人的心,让他们无法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对生存的留恋。
珍惜眼前人与事,学会惜福,我们此生不会荒度。人终归都要走向死亡,人死如灯灭,该熄灭的自然会熄灭。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生命规律。世人一晌贪欢,又有几个人能够领悟寂灭的境界?正像一位禅师所说:“生死,在一般世人眼里,生之可喜,死之可悲,但在悟道者的眼中,生固非可喜,死亦非可悲。生死是一体两面,生死循环,本是自然之理。不少禅者都说生死两者与他们都不相干。”生者寄也,死者归也。生死有命,我们能把握的只有当下,所以不如珍惜眼前的人与事。
山积海深的名利:人人死后都是两手空空
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
能为万象主,不与四时调。
——南北朝·善慧大士《有物先天地》
人生的境界有高有低,境界高者像一面镜子,时刻自我观照,不断自省,又像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四方,更像一只皮箱,提放自如,得大自在。世事变幻,风云莫测,缘起缘灭,众生在岁月的洪流中渐行渐远,一路鲜花烂漫鸟语虫鸣,也仍旧不能湮没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的无常。承担与放下都非易事,都需要勇气与魄力,而做到提放自如,淡然处之,更非常人所能达到。
一天,山前来了两个陌生人,年长的仰头看看山,问路旁的一块石头:“石头,这就是世上最高的山吗?”
“大概是的。”石头懒懒地答道。
年长的没再说什么,就开始往上爬。
年轻的对石头笑了笑,问:“等我回来,你想要我给你带什么?”
石头一愣,看着年轻人,说:“如果你真的到了山顶,就把那一时刻你最不想要的东西给我,就行了。”
年轻人很奇怪,但也没多问,就跟着年长的往上爬去。
斗转星移,不知又过了多久,年轻人孤独地走下山来。
石头连忙问:“你们到山顶了吗?”
“是的。”
“另一个人呢?”
“他,永远不会回来了。”
石头一惊,问:“为什么?”
“对于一个登山者来说,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战胜世上最高的山峰,当他的愿望真的实现了,也就没了人生的目标,他选择从山崖上跳下去了。”
“那你呢?”
“我本来也要一起跳下去,但我猛然想起答应过你,把我在山顶上最不想要的东西给你,看来,那就是我的生命。”
“那你就在这里陪我吧!”
年轻人在路旁搭了个草房,住了下来。人在山旁,日子过得虽然逍遥自在,却如白开水般没有味道。年轻人总爱默默地看着山,在纸上胡乱抹着。久而久之,纸上的线条渐渐清晰了,轮廓也明朗了。后来,年轻人成了一个画家,绘画界称其为一颗耀眼的新星。接着,年轻人又开始写作,不久,他就以自然、清秀、隽永的文字一举成名。许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年轻人已经成了老人,当他对着石头回想往事的时候,明白了一个道理:其实,更高的山并不在人的身旁,而在人的心里,只有忘我才能超越。
故事中从山上跳下去的那位登山者,执著地追求着攀登上世界最高峰的荣誉,而一旦愿望实现,他却不能将之放下,再继续前行,所以他自认为只有绝路可寻;而另一位年轻人之前也有了轻生的念头,但因为不能违背对石头的承诺,所以他才有机会了悟真正的禅机——世界上更高的山在人的心里,收放之间,总能不断得到提升,只有坦然放下一切名利世俗的牵绊,才能真正提起生命的意义。
能够放下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自在的人、解脱的人。其实,谁人死后不是两手空空呢,任是名利如山积,如海深,都是带不去的。所以,做人应当提放自如,这才是一种经历了大风大浪之后的大彻大悟,也是一种感悟人生喜乐哀愁之后的身心空灵,也是一种走到蜿蜒小径的尽头之后的豁然开朗。放下之后,再回首看看,曲径通幽处说不定别有洞天。
为心灵除荒:你得自己挥动那只告别痛苦的手
旧竹生新笋,新花长旧枝。
雨催行客到,风送片帆归。
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
——唐·大川禅师《山高岂碍白云飞》
心灵是一座花园,而在现实中奔忙的大部分人,他们的心灵都已经长满了痛苦的野草,每一个不当有的虚妄的执念都是一株野草,当野草疯长至心灵的所有角落,他们的生活就会出现各种混乱、不安、愤怒、悲伤,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但是,现在的很多人都不曾意识到这点,只是任由心灵荒芜下去,他们的眼睛、心灵乃至整个五官六识都被世间各种光怪陆离的诱惑欲望蒙住了。久而久之,他们只能让自己继续在一片痛苦的荒芜中失落,不知所终。
在南山脚下,有一座寺庙。庙前有一块荒地,年复一年地荒着,甚至连野草也不长。寺中的僧人每每经过,却从来没有人转头看上一眼,更别说让他们去除荒了。
一日,庙中来了一位双目失明的和尚,他偶然听到身边的僧众谈论到这块荒地,于是就放在了心上。从那之后,他每天都要拎着锄头,摸索着在那片荒地上忙碌着,翻地、浇水、播种、施肥,日复一日。参禅念佛之余,盲和尚总是会出现在荒地上,其他僧人不解,都在嘲笑他瞎忙活。
可是,就在其他僧人的嘲笑声中,盲和尚播下的种子竟然奇迹般地发芽了。
大家都非常诧异,不知道为何盲和尚播下的种子会发芽。
后来,嫩芽渐渐长大,不断地抽枝、长叶,一夜春风过后,荒地上竟然开出了美丽的花朵,芳香四溢。寺中僧众在清晨走出庙门时,瞬间都惊呆了。
几十年后,这位双目失明的和尚成为受人敬仰的一代禅师——心明法师。
心明法师不但让寺院的一块荒地开满了鲜花,也让自己心中的花园开满了鲜花。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荒地,不去打理,自然寸草不生。只有我们用心去经营、管理,只待一夜春风,心灵的荒漠也会成为美丽的花园。
我们都是自己这块荒地的园丁,地里的兴衰荣败完全由我们自己决定,所以,我们在里面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对于一个品德高尚又勤于修行的人来说,他的心灵里长满了馥郁芳香的花朵、青翠挺拔的树木、绿意盎然的小草,这一切显得是那么生机勃勃,让每一个接近他的人,都被这心灵花园永远的春意所感动,这个人给人的感觉永远是那么怡然自得、从容不迫,宽容豁达,同时这也是策励人心向上的动力。
而对于一个卑鄙龌龊又不思悔改的人来说,他的心灵不是荒芜一片,就是长满了迷乱心智的罂粟花、暗藏杀机的食人树、处处设障的荆棘,连他自己也好像中毒一样不能自拔;每一个接近他的人都会被他所伤,或者被弥漫的毒雾所迷惑,他带给人们的就是迷失与堕落,是阴暗消极的那一面。
所以,要想让自己的心灵不成为荒地或毒草园,我们就要用自己的双手为心灵除荒。也就是说,我们要主动地与生命中各种嗔、痴、怒、怨告别,不被这些负面的情绪所扰;也要主动地与那些虚幻的执念告别,不被它们所迷,这样,才能得到最终的空灵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