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百业孝为先:《孝经》中的员工准则
13703100000029

第29章 附录“孝”的格言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语出:《诗经》

语意:可怜我的父母,为养育我而付出了许多辛劳。

简释:哀哀,悲怜、痛惜。劬,音读渠,劳苦。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语出:《孝经》

语意:爱自己的父母,就不会对别人的父母产生厌恶的情绪;恭敬地对待自己的父母,就不敢怠慢别人的父母。

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

语出:(明)方孝孺《逊志斋集》

语意:疼爱自己的子女却不加以教导,犹如不疼爱;不教给子女以良好的品行,犹如不教。

棒头出孝子,箸头出忤逆。

语出:(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

语意:管教严格就会培养出孝顺的子女,而宠溺就会养出忤逆的子女。

简释:棒头,指用棒子管教,表示严厉。箸,音读主,指筷子,指用筷子给子女夹菜,表示溺爱。

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语出:(南宋)李邦献《省心杂言》

语意:宝贵的货物有用完的时候,而忠孝所带来的好处会享之不尽。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语出:(清)黄景仁《别老母》

语意:凄惨的风雪之夜,在父母最需要亲情温暖的情况下而离开家门的子女还不如没有。

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语出:《孝经》

语意:父母出入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能心生厌烦。

但存一子孝,何用子孙多?

语出:(明)范立本《明心宝鉴》

语意:只要有一个儿子孝顺就足够了,哪里要得着儿孙满堂。

房屋不在高堂,不漏便好;衣服不在绫罗,和暖便好;饮食不在珍馐,一饱便好;娶妻不在颜色,贤德便好;邻里不在高低,和睦便好;亲眷不择新旧,来往便好;养儿不问男女,孝顺便好;兄弟不在多少,和顺便好;朋友不在酒食,扶持便好;官吏不在大小,清正便好。

语出:(明)范立本《明心宝鉴》

语意:房屋不需要高楼大厦,只要不漏就好;衣服不需要绫罗绸缎,只要保暖就好;饮食不需要珍馐美食,只要吃饱就好;娶妻不需要花容月貌,贤德就好;不要计较邻里之间地位的高低,能够和睦相处就好;亲戚不分贵贱,经常往来就好;养儿养女都一样,只要孝顺就好;兄弟不在多少,彼此能够和睦亲顺就好;结交朋友不在酒食,关键是要互相帮助;做官不在大小,只要清廉公正就好。

古人忠教,不离心头,今人忠孝,不离口头。

语出:(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语意:古代的人,常常将忠孝二字放在心上,不敢忘记要去实践它。现在的人,虽不如古人那么敬谨,却也对他人忠孝的行为,能毫不吝惜地加以称道,时常去提倡它。这又要何等的抱负和度量才能实行?

骨肉相残,煮豆然萁;兄弟相爱,灼艾分痛。

语出:(清)周希陶《重订增广贤文》

语意:骨肉至亲之间相互残害,就像是点燃豆萁去煎熬豆子;兄弟之间相互友爱,用灼热的艾贴在自己身上为兄弟分担痛苦。

简释:煮豆然萁,然同“燃”,出自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灼艾分痛,典故出自元代脱脱《宋史·太祖纪》,据载: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身染疾病,需要用灼热的艾叶贴在身上治病,过程非常煎熬。宋太祖去探望弟弟,见赵匡义在贴艾叶的时候神情甚是痛苦,为了替赵匡义分担痛苦,宋太祖也拿起灼热的艾叶贴在自己的身上。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语出:《孝经》

语意:好的饭菜要先让父母食用,好衣服要先给父母穿。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语出:《孝经》

语意:不要让父母承受劳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语出:(明)朱柏庐《劝孝歌》

语意:子女感受不到母亲受的苦,而孩子一旦遭受劳苦,母亲便会心绪不安。

能知足,受享人生千万福;能读书,荣得科名成大儒;能孝亲,尔子承欢照样行;能教子,后代兴隆全在此;能勤俭,合家饱暖无嗟怨;能谦和,遍地人欢乐事多;能节欲,延年却病精神足;能安分,得失穷通都不问;能忍耐,作个懦夫无祸害;能谨言,是非争讼不牵连。

语出:(清)石成金《传家宝》

语意:能够知足,就能享受到人生无限的福气;能够读书,就能够科举金榜题名,成为大儒士;能够孝顺双亲,自己的子女就会照样孝顺;能够教导子女,关系到后代兴隆;能够勤苦节俭,全家就能衣食无忧;能够谦虚和气,大家欢喜而乐事多;能够节制欲望,可以去除百病,延年益寿;能够安分守己,得到还是失去、穷困还是通达都不牵挂心头;能够忍耐,退后一步就不会有祸患;能够谨慎说话,是非争执就不会纠缠在身。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语出:《名贤集》

语意: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

千经万典,孝义为先。

语出:《增广贤文》

语意:不管有什么样的经书典籍,忠孝仁义都是首要的。

亲兄弟折箸,璧合翻作瓜分;士大夫爱钱,书香化为铜臭。

语出:(明)陈继儒《小窗幽记》

语意:亲兄弟不和,折断筷子,原本像一对璧玉一样契合变成了如同瓜被剖分;读书之人过于热爱钱财,书香也就成为了铜臭气。

勤俭治家之本,忠孝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积善传家之本。

语出:(清)金缨《格言联璧》

语意:勤俭节约是治家的根本,忠义孝顺是齐家的根本,谨慎小心是保家的根本,读书是发家的根本,积善是传家的根本。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语出(明)朱柏庐《劝孝歌》

语意:母亲怀儿十个月的恩情,就算用三生三世来报答,也偿还不完。

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语出:《孝经》

语意:要时刻体谅和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担心忧虑。

士必以诗书为性命,人须从孝悌立根基。

语出:(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语意:读书的士人把诗书看做自己的性命,做人要把孝悌当做自己的根基。

世少百年之人,家有白头之亲。

语出:(清)李西沤《老学究语》

语意:世上很少有年过百岁的人,家中有白头年老的双亲。意在告诫人们及时孝顺双亲。

谁人不爱子孙贤,谁人不爱千钟粟。

语出:《增广贤文》

语意:哪个不喜欢儿孙孝顺,谁不喜爱家藏万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语出:(唐)孟郊《游子吟》

语意:母亲的恩情极大,像春天的阳光之于小草,是怎么也回报不完的。

孝居百行之先,淫是万恶之首。

语出:(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语意:在家孝顺父母是一切行为中最首要的,淫秽邪恶的念头是一切罪恶的开端。

孝莫辞劳,转眼便为人父母;善因望报,回头但看尔儿孙。

语出:(清)金缨《格言联璧》

语意:孝顺父母要不辞劳苦,为人子女的转眼也将为人父母;等到回头看看自己的儿孙时,会发现种下善因就会收下善果。

孝于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语出:(南宋)李邦献《省心杂言》

语意:对自己的双亲孝顺,子女就会对自己孝顺;对别人恭敬,自己就会受到众人的钦佩。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语出:(西汉)桓宽《盐铁论》

语意:出自于内心真诚的感恩和敬爱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孝,而不是礼节上的做作和表面上的修饰。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

语出:(唐)陈子昂《座右铭》

语意:兄弟之间要崇尚和睦相处,朋友之间则要以诚信为重。

兄弟和,其中自乐;子孙贤,此外何求。

语出:(清)金缨《格言联璧》

语意:兄弟手足友爱和睦则其乐融融,为人父母除了子孙贤孝别无他求。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语出:(清)朱用纯《治家格言》

语意:兄弟叔侄之间要做到互相帮助,多的人就分出一些去接济少的人;一个家庭要有严正的规矩,长辈对晚辈言辞应庄重。

兄弟相害,不如友生。

语出:《增广贤文》

语意:兄弟之间相互残害,还不如普通朋友。

兄弟相师友,天伦之乐莫大焉;闺门若朝廷,家法之严可知也。

语出:(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语意:兄弟之间相互引为师友,世上天伦之乐再也没有比得上这样的了;如果家庭内的礼法和朝廷法度一样,家法的严厉可见一斑。

兄弟争财,父遗不尽不止;妻妾争宠,夫命不死不休。

语出:(清)金缨《格言联璧》

语意:兄弟间争夺财产,父辈遗留下的财产不被瓜分尽,争夺就不会停止;妻妾之间争宠,丈夫的性命不结束,争斗就不会停止。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语出:《增广贤文》

语意: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幼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

尧舜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

语出:(北宋)吕蒙正《劝世文》

语意:尧舜圣明贤能,却生了没有出息的儿子;而瞽叟愚笨顽劣,反而生了一个非常孝顺的儿子。

简释:瞽叟,音读鼓擞,传说是舜的父亲。瞽叟为人顽劣,对自己的儿子舜非常不满,曾多次想找机会杀害舜,但是即便如此,舜还是非常孝顺地侍奉瞽叟。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爷娘。

语出:(明)吕得胜《小儿语》

语意:要了解父母的恩情,就要看看自己子女的行为;想要自己的子女孝顺,首先自己要做到孝顺父母。

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则盛德日新;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则孝行自笃。

语出:(清)周希陶《重订增广贤文》

语意:用积累财货的心态去积累学问,这样就可以逐渐提升自己的道德;用爱怜妻子和子女的心态去爱护自己的父母,那么孝行自然会变得笃定。

在家敬父母,何用远烧香。

语出:《名贤集》

语意:在家孝敬父母,何必去远处烧香拜佛。

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

语出:(春秋)管仲《管子》

语意:没有比父亲更了解自己儿子的,没有比君王更了解自己臣子的。

忠有愚忠,孝有愚孝;仁有假仁,义有假义。

语出:(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语意:忠孝有愚昧不明事理的忠孝,仁义有虚假的仁义。

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语出:(清)倪瑞璿《忆母》

语意:自己常暗地里因思念自己的母亲而流泪,但只恐怕母亲思念自己的泪水会流得更多。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语出:(战国)孟轲《孟子》

语意:(在舜看来)子女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子女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不可以做子女。

慈母有败子,严家无格虏。

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

语意:慈爱的母亲养出的娇惯儿子大多败坏家业,作风严厉的家庭里没有刁滑而凶悍的奴仆。

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报父母恩。

语出:(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语意:当家的人才知柴米珍贵,抚养孩子的人才懂得报答父母对自己的恩情。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语出:(元)《杀狗记》

语意:儿子不会嫌弃自己母亲丑,狗不会嫌弃家境贫困的主人。

宁遭父母手,莫遭父母口。

语出:(清)周希陶《重订增广贤文》

语意:宁愿遭受父母的打,也不要遭受父母的斥骂。

妻好不在姿色,儿好不在嘴舌。

语出:(清)李西沤《老学究语》

语意:妻子好,关键不在于姿色美艳;儿孙好,关键不在于嘴巴乖巧。

岂无远道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堂上二老是活佛,何用灵山朝世尊。

语出:《名贤集》

语意:背井离乡的子女怎么会没有因思念远方父母而流下的眼泪呢?然而这种急切的思念之情,还比不上父母对子女的思念之情。堂上的父母就是活神仙,就是为人子女应该侍奉的,哪里还用得上去灵山朝拜佛陀。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语出:(唐)王建?《短歌行》

语意:大家都说生育儿女好,却不知道在培养儿女方面付出的精力会让父母精疲力竭而过早地衰老。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语出:(西汉)韩婴《韩诗外传》

语意:当树想安静下来,但是风不停歇,使它无法安静;当子女想要赡养父母的时候,父母却已经不在人世。

养子方知父母恩,立身方知人辛苦。

语出:(明)范立本《明心宝鉴》

语意:自己养了子女才知道父母的恩情,只有自己通过奋斗谋生才知道做人的难处。

一间茅屋何所值,父母之乡去不得。

语出:(唐)王建《水夫谣》

语意:这一间破旧的茅屋能值几个钱,但这是父母生我养我的地方,所以我才舍不得离开。

子孙亦是众生,顾恋不可太深,责备不可太重;兄弟原同一体,事亲便至相让,分财便至相争。

语出:(明)徐学谟《归有园麈谈》

语意:孙子儿子也都是和大家一样的人,所以顾惜眷恋他们不可以太深,批评责难他们不可以过重;兄弟们原本是一奶同胞的手足,侍奉父母就会相互推诿扯皮,彼此分家财时便会相互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