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百业孝为先:《孝经》中的员工准则
13703100000002

第2章 人之行,孝为本——孝为德行之主,德行以孝为基(1)

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

——《孝经》

扇枕温衾——孝是行为的基本规范

“后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惟切,乡人称其孝。躬执勤苦,事父尽孝。夏天暑热,扇凉其枕簟;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太守刘护表而异之。”

东汉的黄香,九岁的时候失去母亲,十分孝顺父亲。夏天的时候他给父亲扇凉枕席;冬天的时候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黄香就博学多识,文采不凡,“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评价广为流传。后来黄香任职魏郡太守的时候,魏郡曾发生水灾,黄香为了救济灾民而倾尽所有。

扇枕温衾这样感人至深的孝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没有孝的人,难有立足之本;没有品德的人,终究成不了大事。孝是侍奉父母构建和谐家庭的行为准则,孝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都有体现。

日本一位大学毕业生去一家知名公司应聘。总裁面试时问他:“你为你的母亲洗过脚吗?”

他愣了,如实地回答:“没有。”总裁说:“你能诚实这很好。如果可能,请你现在回去,亲自为母亲洗一次脚再来。”

这位大学生虽然毕业于名牌大学,但家境清贫,两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为了抚养他,供他上学,只能去做佣人,拼命挣钱。

他快步走出了那家公司。回到家,母亲正在缝补衣服,看他回来了,问他面试怎么样。

他没回答,只是说:“妈,我为您洗洗脚吧。”

母亲很惊讶:“不用你洗,我自己可以啊。”

因为母亲的一再坚持,他只好说了公司总裁的话。母亲同意了。

他拿来盆,兑好水。给母亲脱下袜子的瞬间,他第一次看到,那是怎样的一双脚啊,脚后跟裂得像老松树皮,脚掌上有很厚的老茧,干巴巴的脚面,只剩下粗糙的老皮,突起的青筋更说明这双脚历经沧桑。他不由得搂着母亲的双脚痛哭起来。

第二天,年轻人再次去了那家公司,很感慨地对总裁说:“可不可以进贵公司工作,对我来说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母亲为我一辈子都在吃苦,我要好好孝敬她,再也不让她辛苦劳累了。”总裁点了点头,说:“你有个伟大的母亲,但是你的母亲是因为我的要求才允许你洗脚的吧?”年轻人点了点头。“你的母亲怕影响你的前途才答应,如果不是这个原因她会同意吗?你的母亲真的很伟大!”

年轻人终于明白了总裁的良苦用心:一个连自己母亲都不能好好关爱的人,怎么可能去爱自己的公司,自己的工作?

总裁的一番开导,让年轻人明白了孝的真谛。

这则故事也让我们明白:为孝之人的内心是丰盈的,他们会有更多的努力进取、勤奋刻苦的动力。孝也是一个家庭和谐的主要因素,家庭因为有孝而和睦,快乐,美满。

工作其实也是一种修行,它不仅锻炼人的能力、毅力,而且锻炼人的态度、品质。一个遵行孝道的人在职场中与人交往时会更加谦恭礼貌,对待老板会更尊敬,对待客户乃至社交中会更善解人意,更懂得听取他人的意见。一个为孝之人,言行举止势必体现出良好的行为规范,从而推动工作顺利进行。

百里负米——孝是人伦关系的准则

“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仲由,字子路,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孔子最欣赏的弟子,为人十分孝顺。年少时候家中贫困,经常以野菜为食,为了侍奉双亲从百里之外背米回家。父母去世之后,仲由做了高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多,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舒服的锦席上,吃着美味佳肴,但他慨叹说:“就算我想吃野菜,想为父母背米,又怎么能做得到呢?”

正是由于仲由的孝顺,才有了百里负米这样的孝行。这说明孝具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能让人有所作为。

一辆旅游大巴经过一个发生过地震的地方时,导游讲述了一个既悲伤又感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大地震之后:

很多房子都倒塌了,来自各个国家的救援部队都在寻找幸存下来的人。

两天之后,救援部队在废墟中看到了令人吃惊的一幕——一个年轻的女人,手死死撑着地面,用背顶着多块石头。救援部队发现她的时候,她拼命喊着:“快救救我妈妈,我快撑不下去了。”

在她用手和背撑起的小小空间里,她年迈的母亲躺在那里。

救援部队开始挪动她们周围的石头,希望尽快救出这对母女。石块很多,救援工作难以迅速展开,他们只能慢慢地搬走石块。

记者们拍下这个画面,女儿还在苦苦支撑,救援部队中很多人泪流满面,努力地挪开石头。

很多居民都赶来了,放下手头的工作来帮助他们。

天很快就黑了,一天下来,救援部队终于救出老人,可是老人已经死去很久了。

这时,苦苦撑着的女儿问:“我妈妈还有呼吸吗?”

人们无声地流泪,但还是大声说着:“还活着,我们现在就送去医院急救,马上也要救你出来。”人们都清楚,如果女儿知道母亲已经没了呼吸,她的精神会一下子崩溃,再也支撑不下去,而她背上的石头就会将她压死,所以他们欺骗了她。

女儿听后轻轻地笑了,之后她被救出送往医院。

第二天,所有的报道都讲述了这对母女的故事。

导游说:“我看到了关于那对母女的报道,从那以后每次来这个地方,我都会讲一遍这个关于爱的故事。”

正是因为对妈妈的爱,女儿才能坚定不移地撑着背上重重的石块。有孝心之人在奉行德义之时是出于良心和义务的需要,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孝才变得珍贵。孝,会让人感动,也会让人感恩人伦关系中的得到和拥有。

古语云:德不孤,必有邻。孝,是人生的桂冠和荣耀。它构成了人的地位和身份,是一个人在信誉方面的全部财产。

孝源于一个人金子般的品行。人们总是更愿意帮助那些孝顺父母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更值得尊重。同时,孝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根纽带,是家庭关系和睦的催化剂,也是人与企业关系的桥梁。

在企业中,与同事的关系、与老板的关系、与客户的关系也是由品德维系的。孝顺的人因为有着共同的认同感和价值观,而更容易团结和睦,更容易凝成一股劲,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老板也更愿意提携那些有好品德的员工,因为这些员工更容易相处,对工作更富有热情,对公司更忠诚,他们懂得感恩,能在企业中尽心尽力。

德行具有磁性,有德之人的周围会自然而然地聚集人气,声名远播,形成一种无形的品牌,这也是人际关系的基础。我们要在工作中培养这种关系,使之成为我们工作前进的动力。

乳姑不怠——孝是家庭和睦的情感纽带

“唐崔山南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祖母唐夫人,每日栉洗,升堂乳其姑,姑不粒食,数年而康。一日病,长幼咸集,乃宣言曰:‘无以报新妇恩,愿子孙妇如新妇孝敬足矣。’”

崔山南是唐代人,他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因为年迈牙齿已经脱落。他的祖母唐夫人,每天洗漱之后都会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长孙夫人,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食物,但多年来身体一直健康。有一天她病了,把全家老小都召集来,长孙夫人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只希望后世子孙媳妇都像唐夫人孝顺我一样孝顺她。”之后崔山南成了高官,就像长孙夫人所嘱托的那样,十分孝敬唐夫人。

唐夫人的孝行感动了长孙夫人,她自己也得到子孙同样的孝顺,代代相传的孝行使得家庭和和睦睦,美美满满。正所谓修身齐家平天下,没有“齐家”何以“平天下”,换言之,没有家庭和睦,何来事业顺利?

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人,晋武帝时任河阳县令。他事亲至孝,父亲去世后,他就接母亲到任所侍奉。他喜植花木,天长日久,他植的桃李竟成林。每年花开时节,他总是在风和日丽的好天气,亲自搀扶母亲到林中赏花游乐。

一年,母亲染病,分外想念家乡。潘岳得知了母亲的心愿,马上辞官奉母回乡。虽然同僚再三挽留,劝他把握功名,但他毫不动摇,说:“贪恋荣华富贵,让母亲的晚年过得不开心,那算什么儿子呢?”同僚们被他的孝心感动,便不再劝他。

回到家乡后,母亲的病果然很快痊愈。没有了俸禄,潘岳就耕田种菜,卖菜为生,平时只买母亲爱吃的食物。他还养了一群羊,每天挤羊奶给母亲喝。在他的精心护理下,母亲安度晚年。

潘岳为侍奉养而辞官,从而促成家庭和睦,被后人传为佳话。这样的道理也适合于企业同事之间,如果遇事人人都本着相亲相爱的态度,自然可以和睦相处。

孝是家庭和睦的情感纽带,是维系和睦的基础。家庭成员之间不仅有血浓于水的亲情,更有晚辈对长辈的孝顺之心。长辈和晚辈之间因为有孝心维系,相互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融洽,更加其乐融融。同时,兄弟姐妹之间懂得友爱,团结一致,才能齐心协力为家庭着想。由此可见,孝悌之心是家庭和睦的最根本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