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13700400000025

第25章 受众驾驭(8)

2简单摹仿简单模仿

情绪共鸣曾被描述为对他人感情的先天的模拟反应。似乎是通过自动的轻微的动作的摹仿的模仿(例如姿势或表情),以及动作的内导反馈,而产生对对方感情的体验。例如,一个孩子弄伤了手指,另一个周岁的婴儿可能也会把自己的手指放进嘴里,想搞明白是不是自己的手指也伤了。如果看到妈妈哭泣,婴儿可能会擦拭自己的眼睛,虽然他们并没有眼泪。

在表演艺术中,这种引起情绪共鸣的方式,也是演员技能训练之一。演员在表情训练中,经常要通过动觉内导反馈去体验自身萌生的表情是否符合角色的要求。这种方式,如果说在婴幼儿时期是自发的,那么在演员身上则是随意的。

3感同身受

婴儿在自身体验着某种痛苦的同时,观察到他人的痛苦,从而产生一种条件性情绪共鸣。

这种情绪共鸣产生的方式,在实验室和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例如,婴儿被紧张而焦虑的母亲抱着时,能够通过母亲身体的接触,感觉到母亲的紧张而产生痛苦。此后,母亲的痛苦表情或声音都能成为引起婴儿情绪共鸣的条件性刺激,而不再需要身体的直接接触。继而别人的痛苦表情也可引起婴儿的痛苦。

4回忆重现

同自身过去经验相联系的类似情况可成为引起情绪共鸣的条件。例如,有着因割破手指而产生过痛苦的经验的幼儿,看到小朋友割破手指而啼哭时,就会引起情绪共鸣。这种情绪共鸣产生的方式不需要原来发生于自身的痛苦体验和同伴的痛苦同时发生,需要的惟一唯一条件是自身有过这种痛苦的经验。这时,产生的情绪共鸣是同伴的痛苦重现自身过去痛苦经验的结果。

这种以情境的直接联想引发情绪共鸣的方式比前述条件作用的方式更为普遍。无论在儿童或成人中,都经常可能发生。

5情境传递式

情绪共鸣的产生,不但直接为受害者的痛苦表情和姿态所诱发,在儿童和成人中,也能通过信件或照片等间接信息觉知他人的痛苦而诱发。这时产生情绪共鸣的线索是对事件发生情况的描述或标记,而不是情境本身。无疑,这是情绪共鸣产生的更高一级的方式,因为产生情绪共鸣者需要学会去解释那些代表真实情境的信息。然而,这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是不随意的,照片或信件不过是受害者传递给对方从而使之产生情绪共鸣的媒介。一些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在节目进行过程中拿出嘉宾的旧照片等,激发对方的情感,正是运用了情境传递的方法。

6角色充任

产生情绪共鸣的方式通常比较随意,像前面几种方式都需要从他人那里寻求线索。角色充任与前面几种方式不同,它涉及去想象或设想受害者所处情境的精确的认知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斯托特兰德曾经指出,在这种方式中,情绪共鸣似乎只有在想象自身遇到了他人的痛苦遭遇相同的情境时才能产生。这可能是由于受害者的遭遇是自己过去曾经遇到过的,把自己放在他人的处境中,可以有力地诱发自身的过去经验和受害者处境的联想。美国心理学家霍夫曼则认为,除联想外,他人的处境诱发自身经验的心理表象,正像自身充任了对方的角色一样,其间存在着一种认知的重新调整或转化的过程,因而较多地受意识的控制和调节。

(二)情绪共鸣的不同反应方式

情绪共鸣具有简单性,非随意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霍夫曼认为,在儿童和成人中发生的情绪共鸣一般均含有认知成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萌生了一种新观念,这种观念就是:自我以外的他人也具有一种内心的感受。情绪共鸣体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知道他人的认知意识的发展水平。不同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情绪共鸣的不同反应。

1融合式反应

儿童在一岁左右,会产生与他人痛苦情绪共鸣的整体性反应。这种反应似乎来自于自身身体刺激与模糊地知觉他人和情境相融合的一种不愉快感。他还分辨不清事情发生于他人还是发生在自身。例如,一个11个月的婴儿看见另一个孩子摔倒并啼哭时,好像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她把大拇指放在嘴里,并把头埋在母亲怀中。这一表现是她自身产生痛苦时常常发生的行为反应。

婴儿在区分自身和他人时,是时而清楚,时而模糊的。但是,一个婴儿在一岁末期,看见父亲的悲伤面孔时,做出了吃手指的反应,并去抚摸父亲的耳朵。这个动作是他自己处于痛苦时安慰自己的方法——吃手指和抚摸耳朵。这意味着这个小孩开始把自己和他人区分开,表现了对他人痛苦的情绪共鸣反应。

2体验式反应

这一反应建立在清楚区分自我与他人的基础之上,才能体验他人的情绪共鸣。这一阶段的儿童对自己和他人内部状态仅仅是一种模糊的区分。这个区分仍使他迷惑,表现为他给予受伤者的帮助仅仅是对他自身最能有所安慰的。例如,一个一岁半的婴儿,母亲的悲伤面孔诱发她自身的悲伤表现,于是把她自己亲爱的娃娃送给母亲,以示安慰;另一个大些的儿童把啼哭的男孩拉到她自己母亲的身边,而不是把他推向他自己的母亲身边。霍夫曼认为“自我中心”这个字眼并不确切,它在这里只表示做同一动作安慰自身和安慰他人之间的模糊不清。然而,他们的面部表现显示为一种情绪共鸣反应。

3感知式反应

随充任角色能力的发展,幼儿在2凸—3岁时开始认知到他人的感受,可能与自己的不同,从而学会体验他人,对他人的感情发生敏感的共鸣。在简单的情境中,3—~4岁的幼儿对他人的快乐和悲伤会产生明显的情绪共鸣。幼儿对动画片中的人物或动物产生情绪共鸣,比对家庭或幼儿园真实情境中成人的感受,体验得更为鲜明。

随着口语的完善化,幼儿不但对直接的表情产生情绪共鸣,而且可以从言语符号信息中产生情绪共鸣。讲故事之所以吸引儿童,是因为他们可以体验故事情节中人物或动物的感情。儿童对电视动画片的喜爱也是如此。

(三)制定情绪共鸣的三项指标

1生理指标

情绪共鸣的生理指标在成人身上使用较多,它为观察者是否产生情绪共鸣以及情绪共鸣唤起程度提供了理想的依据。但生理指标不够精确,如果单独使用,不能确定情绪引起的生理反应是直接情绪的结果还是情绪共鸣唤起的结果。

最常用的生理指标是皮肤电。皮肤电升高说明有情绪反应。例如,一个人在看到另一个人处在有害情境中时会有标志情绪共鸣产生的显著生理反应。但在以下两种情况,这种生理反应可能不是情绪共鸣:其一,有些人喜欢看到别人痛苦,此时皮肤电升高无法说明是痛苦的感受还是快乐的感受;其二,有时候观察者的反应也可能是对受害者身体运动的惊跳反应,或是对有害刺激和受害者叫喊声的直接反应,有些人甚至害怕发生在受害者身上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这时观察者皮肤电升高是对情境的直接反应,而不是情绪共鸣。我们可举一些假共鸣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一个男孩听到别人的哭声或看到另一个小孩没有缘由地被打时产生害怕的反应;一个孩子在母亲悲伤时自己也感到悲伤,因为根据过去的经验,在这种时候母亲往往不会满足他的愿望。也有人看到别人进行愉快的活动会产生烦恼,因为他觉得是别人而不是他自己在体验快乐。所以,要想使用生理反应作情绪共鸣的指标,就必须控制被试者,使其不产生直接反应。

除皮肤电外,另一较常见的生理指标是心率。8或9个月的婴儿在哭之前会心跳加快,这是用心率加速作为消极情绪指标的一个依据。所以,在观看别人痛苦时心跳加快说明产生了情绪共鸣。但一些研究者提出,儿童和成人在参加一个外界活动时心跳减慢,而在痛苦或被要求表演较难的认知操作时心跳加速。因此,不能轻率地认为心跳减慢就没有情绪共鸣。根据霍夫曼等人的分析,心跳减慢说明认知和卷入程度高,是高水平情绪共鸣。对于这个问题还没有完满的解释,但至少可以确定,当成人看到有人处于危险状况下时,如果这个成人的心跳有变化,无论变高变低,这个成人比起那些心率没有变化的人更有可能去帮助受害者。

由此总结出引起情绪共鸣存在直接和间接的因素。

2肢体指标

肢体指标包括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目光等。有一研究发现,儿童在观看攻击性行为的影片时比看其他行为的影片更多地表现出快乐而不是悲伤。在这一实验中如果用生理反应和言语报告作指标就不易得到真实的结果。给儿童看成人因丢了贵重东西而不愉快的录像,那些看上去悲伤的儿童比看上去不悲饬的儿童更有可能为受害者做点事那些看上去悲伤的儿童比看上去不悲伤的儿童更有可能为受害者做点事。这说明被试者的面部表情不是社会期望控制下的模仿。如果是模仿就不会有随后的助人行为。

虽然面部表情作为情绪共鸣指标已有系统研究,但还需要继续挖掘。必须说明的是,肢体指标有一定的局限。第一,现有发现还不能区分具体的积极情绪或消极情绪。第二,有些研究发现生理反应和面部表情之间有相反关系。这说明面部表情是公开的而且能被控制。它会受到各种情绪行为的奖惩的影响,特别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其他肢体指标也存在同样问题。

3语言指标

语言指标是从语言表达方面来考察情绪共鸣。主要是由被试者用语言把当时的情感体验详细地描述出来,再由实验者进行分析,把与情绪共鸣有关的描述整理出来,作为情绪共鸣的参考。

一般来说,情绪共鸣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现象,无论哪一种指标都不能独立解释,最好是三者结合起来。

(四)生理机能与产生情绪共鸣之间的联系

一些奇特案例,指出了脑部结构与情绪共鸣的关联。有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前额叶右边受损的病患者有一奇特的症状:他们无法了解别人语调中传递的情感信息,但可正确无误地了解别人所说的话。别人说“谢谢”时语调带感激或愤怒对他们而言都一样。另一份研究报告则显示右脑受损的人有另一种问题:无法透过语调及手势表达自己的情感。病患者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感受,但就是无法表达。两份报告均说明,这些受损部位都与脑部边缘系统有密切的关系。

上述案例是美国加州大学心理治疗专家李丝丽·布拉惹发表的一篇报告时引述的,她的报告主题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探讨情绪共鸣机制。布拉惹检查多项神经病学的发现及与动物试验比较研究的结果指出,情绪共鸣的产生源自杏仁核及与视觉皮质的联结。

很多相关的神经病学研究都以动物(尤其是灵长类)为对象。灵长类确实有情绪共鸣的表现(布拉惹称之为情感的沟通),且确实经过下列的研究证实:研究人员首先让恒河猴学会畏惧一种声音,方法是每次听到这种声音就会被电击一下,然后让猴子学会听到声音时按压一个杠杆就可避免电击。接着让猴子分居不同的笼子,彼此只能透过闭路电视看到对方的表情。首先让第一只猴子听到可怕的声音(第二只听不见),脸上露出害怕的表情。第二只看到后竟然去按压杠杆。这显然是情绪共鸣的作用,甚至有些接近利他主义。

这时研究人员确定灵长类可从同类的表情判读其情绪,接着将一条细长的电极轻轻插入猴子的脑中,以记录单一神经元的活动。结果发现,当猴子看到同类的表情时,这个信息会先到视觉皮质,继之传到杏仁核。这正是一般情绪信息的传送路径。值得惊讶的是另一项发现:视觉皮质的一些神经元只对特定的表情或姿势有反应,如龇牙咧嘴或温驯卧倒。这些神经元不同于熟悉脸的神经元,似乎显示人脑原本就设计有对特定表情反应的机能,也就是说,情绪共鸣是天赋的本能。

布拉惹另提出一项研究来证明,杏仁核连接皮质这条路径,对情绪判读与反应的重要。研究方式是将野生猿猴的这一神经联结切除,然后再放到野外。结果猿猴对爬树、填饱肚子等仍能应付,但却失去与同类情绪沟通的能力。当一只猴子友善地接近时,它却赶快跑开,终而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

布拉惹指出,只对特定情绪反应的神经元特别集中于若干皮层区,这些区域恰好与杏仁核的联结最密集。显而易见,情绪的判读需透过杏仁核与皮质之间的路径,再据此做出适当的反应。

柏克莱加州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李文森发现人类的情绪共鸣也有相似的生理规则。他研究的对象是激烈争吵的夫妻,方法很简单:将夫妻争执的情形录下来,同时测量其生理变化。事后请夫妻看带子,并叙述当时自己及对方的反应。

结果发现:生理变化与配偶同步的人叙述内容最准确。所谓同步是指配偶冒汗时他也冒汗,配偶心跳减缓时他也跟着减缓。也就是说,他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在模仿配偶的细微的生理变化。但也有人观看录像带时,身体变化仍与争执时自己的生理状况相同,这种人便完全无法掌握配偶的感觉。可见生理步调相同才能产生情绪共鸣。

当强烈的情绪驱使身体做出激烈的反应时,情绪共鸣很难产生。本身必须平心静气,才可能接收及模仿对方的细微变化。

二、群体情绪及其调动

(一)群体情绪及其分类

在一种群体中,成员围绕共同的目标进行工作,在思想和情感上彼此认同,成员心情愉快,精神振奋;在另一种群体中,成员之间有着严重的分歧、冲突,成员感到心情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