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修订版)
13700200000018

第18章 话题进行篇(9)

终结语的方式也很多,下面介绍常见的几种:

一、直接宣布

开场语有开门见山,即三言两语向受众问好,作自我介绍后马上引入节目。终结语也可视节目的需要,用寥寥数语一向受众表示感谢,二向受众宣布节目到此结束,三向受众表示祝愿。比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结束语:

感谢收看今天的《焦点访谈》,也希望观众朋友能够通过我们屏幕上显示的联络方法,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新闻线索。谢谢大家,再见。

这样的结束语倒也简单明了,受众绝不会因为终结语太少而忘却了刚才的《焦点访谈》。

二、总结归纳

节目各部分不论长短,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讲的,这些组成部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都可以做一个独立的部分来看。到了结尾部分,就要把它们收拢起来,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整体。

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女人从商》专题节目中,主持人陈伟鸿的一段终结语:

今天我想大家都会认同,这是一次非常愉快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对话,尽管说我们两位嘉宾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穿着她们喜爱的大红色坐在我们节目现场,但是她们那种自信和那种激情还是无法掩饰的。我觉得在今天的《对话》当中,我们谈到了很多,从商女性们她们所经历的很多的思考,我想她们曾经付出,她们曾经承受,但是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她们不轻易言败。有一句话说,世界因为女性而完整,其实我也想说,商业因为女人而精彩。我们衷心祝福这些从商女性们在事业成功的同时,也能够拥有更加丰富、更加灿烂、更加温暖的人生,这是我们的衷心希望。

主持人从两位嘉宾当中提炼出从商女性“不轻易言败”的精神,用概括、抒情的语言使节目意义得以彰显,使整个谈话融为一体,在衷心祝愿中,观众的感情也随着回忆两位嘉宾的人生经历而得到升华。

三、依依惜别

依依惜别,即节目主持人在节目结束时说的一些使感情延伸的动人话语。离别是人生最易动情之时,在节目终了时向受众吐露这一情感,能让受众在节目结束之后仍能延续这一宝贵的情感。

2008年汶川地震报道中,柴静在《新闻调查·杨柳坪七日》节目结束时说:

在这十天当中,记者们看到一座村庄从废墟里渐渐恢复生机的过程。重建的

路还很长,而心灵上的创痛更是难以轻易愈合,但是不管从那只幸存的小猫身上,

还是从杨柳坪村村民的身上,都看到生命的顽强和尊严。几百年前,杨柳坪村的祖先来到这片山峦,在这里开辟疆土,繁衍生息。相信今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仍能以同样的信念渡过劫难,重建家园。

这期节目是柴静在完成预定采访任务之外,随一对北川夫妇回到故乡之后完成的节目片, 该节目画外音解说词不超过400字,是原生态纪录受灾群众重建家园的调查式报道。在与灾区群众共处的这段日子即将结束时,柴静用这段谈话与北川父老依依惜别,留下的是重建的鼓励与信心。这个充满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报道,使许多观众为之动容。”

四、设疑引思

设疑引思,即节目主持人在节目终了时向受众提出一个与节目相关的问题,以引起他们的思索而结束整个节目。这样的终结语具有开拓性,能深化整个节目的主题,能激发受众对节目的更大的兴趣。这种方式一般在专栏节目用得比较多些。

例如,白岩松在日本采访立命馆大学国际和平博物馆后发出的议论:

在我们即将离开这个纪念馆的时候,突然看到在身后的这个墙壁上有个大型的壁画,这个形象也许不是我们熟悉的,但是这个作者却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就是创作了《铁臂阿童木》的作者手冢治虫,这个壁画的名字叫做《火的鸟》,但是我突然奇怪地发现,它不是一幅,在对面还有一幅,一共是两幅《火的鸟》这样的壁画。为什么是这样的设计呢?哦,看了刚才的介绍我才突然知道,这一幅代表的是过去,也就是战争所留给人们的苦难,而前方是每个人希望的那种将来,就是拥有和平的。那么设计者设计两幅壁画,就是希望参观者能够坐在过去与未来的中间来思考,我们究竟向哪个方向走。

这样的终结语对人们具有很大的震撼力,节目时间不长,话语不多,却让人们对节目、话语之外的东西考虑得很多很多。

五、创造意境,触动心灵

1.事先有策划、设计和准备

运用不同手段,既出人意料,又切合题旨,使话题的立论和意义,意韵隽永,回味无穷:

主持人(张蔚):您的大半辈子都是在20世纪度过的,那么现在我们已经是在21世纪了。所以今天我们想送您一份非常特别的礼物,我们想把21世纪的第一缕曙光送给您。这个是我们新华社的记者刘宇在新西兰周围的一个小岛上拍下的21世纪的第一缕曙光。这儿有一个水手的雕像,他是欧洲第一个发现新西兰大陆的水手的雕像。

霄石东:非常美。我非常喜欢这件礼物,它确实很有意义,不过,我觉得今天能让我在这里和观众见面是一件更有意义的礼物。

2.祝愿式结尾

用祝愿的言辞做结尾,可以使主持人与听众的感情交融在一起,造成一种十分亲密、融洽的气氛,使听众产生一种愉快感、满足感,给听众带来极大的鼓舞和希望。

例如,在一场晚会结束时,几位主持人共同上场,高昂地说道:“让我们共同祝福我们祖国生日快乐,繁荣昌盛!祝福我们的人民身体健康。”

3.呼吁式结尾

如果整个节目的开头和主体部分已经在听众中引起了波澜起伏的激情,那么,结尾部分不但不能让他们的激情冷下来,相反,一定要让它达到顶点,要让听众不由自主地去行动。只有这样,才能算完全的成功。

1775年3月23日,美国著名演讲家帕特里克·亨利发表了《在弗吉尼亚州议会上的演说》。在他演讲之前,不少人宣传要与英国政府谋求和平。亨利在演讲的开头和主体部分,评述了英国政府的态度,认为乞求和平是无望的。他分析了美国的力量,认为战胜英国政府是完全可能的。结尾部分是这样说的:

回避现实是毫无用处的。先生们会高喊:和平!和平!但和平安在?实际上,战争已经开始,从北方刮来的大风都会将武器的铿锵回响送进我们的耳膜。我们的同胞已身在疆场了,我们为什么还要站在这里袖手旁观?先生们希望的是什么?想要达到什么目的?生命就那么可贵?和平就那么甜美!甚至不惜以戴锁链、受奴役的代价来换取吗?全能的上帝啊,阻止这一切吧!在这场斗争中,我不知道别人会如何行事,至于我,不自由,毋宁死!

听了这样充满激情,充满斗争豪气的语句,有谁不会毅然决然地挥戈上阵呢?因此,这个结尾成了后人赞颂的对象。这种方法对于主持人来说也同样有用。

4.人情味结尾

人情味是永远能打动人们心灵的东西。人情味中充满着真、善、美,它体现着人类对这个世界真挚的爱。这种方式被许多主持人在节目中采用这种方式来结尾,引起了观众的共鸣。2005年2月央视《乡约》节目中主持人的结束语:

今天一见姚大妈呀,我就打心眼里觉得亲,不是想让你给我介绍对象啊。我就是觉得,一个村里呀,要是有这么一个老大妈,这一方土地都会感染上那么一股子幸福的牵挂。春华秋实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岁月不饶人,老大妈眼瞅着时代的变化,一边给人介绍对象,是一边自己慢慢变老。在我们眼中纯朴的乡情,真诚的帮助,还有那份乐观旷达的品性,将永远是我们幸福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好,观众朋友,今天就是这样,欢迎收看农业频道的其他节目,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这段结束语感情起伏跌宕,表达思想含蓄委婉、情深意长,令人拍案叫好。

节目结尾有不同的方式,无论主持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使结尾干净利落,戛然而止。结尾要遵循的一个原则是:全部思想内容已经表达清楚,就一定要及时、利索地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