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生必知的国学常识
13700100000049

第49章 中式生活,诗意栖居(5)

成年礼也称成丁礼,是由氏族的长辈为青年人举行的仪式,青年要经过这样的仪式,才能获得承认。在周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但是天子、诸侯为了早日执掌国政,很多都提前行礼。周文王就是十二岁而冠,成王十五岁而冠。

冠礼要在宗庙里面举行,要延续两个月。在举行冠礼前,要先占卜一个吉日,然后把日子通知给亲朋好友,希望他们能一起来见证这个伟大的时刻。在前三天,又要挑选主持冠礼的大宾,并选一位“赞冠”协助冠礼仪式,这就像现在的见证人和助手。行礼时,受冠者的父亲、大宾及受冠的人都要穿礼服。而且,冠也就是帽子,有三顶,先加缁布冠,然后授以皮弁(音变),最后授以爵弁。每次加冠毕,大宾都要对受冠者读祝辞。祝辞通常是,在这美好吉祥的日子,给你加上成年人的服饰;以后不要像个小孩子,要像一个大人;要保持威仪,培养美德;希望你健康长寿,前途光明。在进行了这些程序以后,受冠的人要去拜见母亲。再请大宾为他取字,取好字后,冠礼才算最终完成。

这套程式是在少年十五岁至二十岁之间举行的,各地的情况不一样。清中期以后,很多都把冠礼移到娶妻的前几天或前一天一并举行。也有的时候仪式简易,不宴请宾客,只在本家或自家范围内小规模进行。

与男子一样,古代女子在成年时也会举行特定的仪式——笄礼,只是古时女子的成年礼一般是在十五岁时举行,要早于男子。在行完“及笄”之礼之后,就意味着女子已经成年,可以出嫁了。

笄是一种盘头发用得簪子。所谓的笄礼,就是将女子的头发挽起来,用笄簪上。自周代起,规定女子要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有关笄礼的仪式,史书上记载得比较少,而且仪式也远不及冠礼隆重。主行笄礼者为女性家长,一般多是自己的母。行笄礼要提前三天通知宾客,提前一天登门邀请行笄礼的主宾。行礼之日,主妇恭候女宾入堂,并请女宾为女孩加笄,然后是换衣、祭酒、用字,最后是由父亲带着去祭拜祖先,向长辈们行礼,宴请宾客。较之于冠礼,笄礼的仪式要简单一些,如并不用与地方的长官或是乡绅见面。这是与传统社会中人们重男轻女,认为女子的主要职责就是“主内”的思想有关的。

成年礼是古代的一项重要礼仪,行礼之后,男女青年就算成年,需要担负起成年人的社会责任了。而今,这些传统礼仪的仪式性虽然消失了,但礼仪中蕴涵的角色转变、责任心、进步等的内容特质却是应该被现代的人们铭记的。

婚礼:

婚姻对个人来说是关系到一生幸福的事情,对社会来说是关系到稳定和人口的事情,因此不管哪个国家都有重视婚礼的传统,而中国的传统婚礼更是内容丰富、程序复杂、寓意有趣。所以婚礼也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一个“节目”,里面可以玩可以看的名堂实在太多了。

在传统中国人的严重,婚姻应该“门当户对”、“明媒正娶”,也就是说,要结成婚姻的双方既要在条件上相当,公子对小姐,郎才对女貌,又要经过合法的程序成为夫妻,而私订终身或者没有“八抬大轿”,这样的婚姻虽然得到同情,但是不被承认,甚至会被族人厌弃。而合法的程序,就是一套专门的婚礼。

婚礼的程序有六步,也就是所谓的六礼:

1. 纳采:男方的家里看上了谁家的姑娘,就邀请媒人提亲,如果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就要备礼去女家求婚,而求婚的礼物是活雁。为什么要用雁呢?因为大雁是候鸟,象征着顺乎阴阳;雁如果失去了配偶,就会终生不再成双,也就象征着忠贞不贰。

2. 问名:求婚后,媒人要问清楚女方出生的日期、时辰和姓名,用来准备合婚的仪式。

3. 纳吉:媒人问名后,要占卜,一般都会是好消息。人后男方就要把占卜合婚的好消息通知给女方,这个步骤又叫“订盟”,这是订婚的主要仪礼。古代是照例要用雁的,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但是到现在发展成为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也就是去定聘。

4. 纳征: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女家也要回礼,就是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还;或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一般都是双数。

5. 请期:送完聘礼后,就要选择大婚的吉日了,这时候男方要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请期礼往往和过聘礼结合起来,在过大礼的时候决定婚期。

6. 亲迎:新婿亲往女家,迎娶过门。前五项是议婚、订婚的过渡性礼仪。纯属亲迎的仪式,一般用花轿,分双顶或单顶,扶新娘子上轿的“送亲嫂”,陪新郎至女家接人的“迎亲客”,都各有要求。从女方家里起轿、回车马、男方迎轿、下轿、双方祭拜天地、行合欢礼、入洞房。在这个过程中,还有数不清的细节,都是为了求吉利。亲迎的季节,古时候一般选在春天,那时候还没有开始春耕,比较悠闲,正好举行婚礼。

并不是“六礼”过后,女方就不再回家了。而是婚礼不久,新娘子就要回娘家“归宁”。生小孩子的时候,也要行礼,花样很多。

士相见礼:

今天我们见到朋友,都会点头致意,表示问候。古代的问候和见面的礼节更加繁琐详细,我们学一点古代的相见之礼,大概就能体会到古人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情趣。

士是一种身份,一般只有有社会身份的人,才能称为“士”,与普通的老百姓“庶人”是不一样的。士不一定是权贵,有知识有涵养、德高望重的普通人也可以是士。士人在相见的时候有一个见面程序,分不同的身份和不同的对象而有所不同,这种程序成为后人相见的礼仪。

一般见面之前要备礼物,冬季用雉,夏季用干雉。雉是古代常见的一种鸟。求见的人要双手横捧雉,雉头向左,请门人通报。而被见的主人要到大门外迎接,双方行礼。

进门时,主人要从门东侧入内,宾客要双手捧礼物从门西侧入内。主人接受礼物之后,宾客要出门,然后主人如果挽留,宾客返回与主人再一次相见,然后告退。这就算是见过面了。主人送宾至大门外,就告别了。

不久之后,主人要带着宾所送的礼物到宾家回礼。表示自己不能接受别人的厚礼,但这只是一个过程,最后还是要在宾客的盛情下拿回礼物的。

下大夫相见,用雁作为礼物,用布裹着大雁,用绳子捆好雁的双腿。送雁的礼节姿势与送雉是相同的。如果身份是上大夫,就用羊羔作见面礼,其他方面也是一样的。

叩见国君,表情要恭敬诚实,并且显得局促不安的样子。老百姓见国君,进退都要疾行。邻国的人来见,国君还要回礼。平时私底下见国君,要站在规定好的位置,不能随便乱站方位。随时都要保持正面朝着皇上,不能背对着。

这些繁琐的细节后来都简化了,但是一直到清代,对见到长辈要行礼、见到朋友要拱手作揖,见到领导要下马、出轿或者停止步行而行礼,这些都一直被沿用。从今天的日本和韩国,还可以看到这样的传统。

书信之礼:

古人见面的时候要相互问候,不能见面的时候,就要通过书信来相互问候。所以说书信,也是一种看不见的礼仪。今天我们很少手写书信了,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市场还是要一些沟通和交流,比如短信、邮件等等,这其中也同样需要书信中的那种礼仪。

古代的“书”指的是圣贤的言辞,书就是舒展的意思。把言辞舒展散布开,写在简板之上,就成了书。在古时,书信是身处异地的人交流的主要方式,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就是通过使者传书来加强往来的;唐宋时期,很多文人学者切磋诗文、交流情感,依靠的也是书信。

书信在古代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有时候比见面聊天还要有效,因为它更能抒发感情,讲事情也更加周详。除了文从字顺这种逻辑上的合格之外,中国书信讲究的是心意上的诚恳,也因此,常有固定的称谓来贬低自己、太该对方,以表达谦卑之情。所以,书信的用此是很讲究的,下面一些古时书信中约定俗成的一些规范。

1.足下: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2.膝下: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3.垂鉴、赐鉴、尊鉴、台鉴 :鉴是古代的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作书信的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赐,上给予下叫做赐。垂鉴、赐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4.慈鉴、爱鉴、双鉴、芳鉴:致母亲,可称“慈鉴”。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

礼鉴:专用于给居丧者的信,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5.敬禀者: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6.敬启者: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写的内容。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

7.请对方回信: 盼即赐复。翘企示复。伫候明教。时候教言。盼祷拔冗见告。万望不吝赐教。敬祈不时指政正。敢请便示一二。如何之处,恭候卓裁。

8.告诉对方不用劳神回信: 谨此奉闻,勿烦惠答。敬申寸悃,勿劳赐复。

9.表示感谢之情:诸荷优通,再表谢忱。多劳费心,至纫公谊。高谊厚爱,铭感不已。

10.答复对方询问: 辱蒙垂询,略陈固陋,聊博一粲而已。远承下问,粗述鄙见,尚希进而教之。姑道一二,未必为是,仅供参考。不揣冒昧,匆此布臆,幸勿见笑。

11.表示关切:伏惟珍摄。不胜祷企。海天在望,不尽依迟(依依思念)。善自保重,至所盼祷。节劳为盼。节哀顺变(用于唁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