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时摸不着头脑,乙问:“经理的工作和员工的工作,应该差别很大吧?”
职场专家说:“其实,他们的工作有一点是相通的,就是凭借人的智慧、精神和毅力,去克服困难,解决那些妨碍我们实现目标的问题,最终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树立起自己的个人品牌。这就是工作的实质。”
正如职场专家所说,工作的实质就是塑造个人品牌,无论你身居何位。一个人的工作经历,犹如雕刻个人品牌雕像的过程,美丽还是丑陋,可爱还是可憎,都由他自己创造。而一个人的一举一动,无论是写一封信,出售一件货物,或是一个电话,都在彰显着品牌雕像是美是丑,是可爱还是可憎。
工作是每个职场人士的生存方式,而决定生存质量的则是你的个人品牌的塑造。与此同时,个人品牌只有在工作中才能彰显出来。工作是我们立身成事之本。我们懂得工作,就永远有可以付出的资本;我们贪图安逸,就永远有追逐安逸的借口。工作越多,付出越多,收获越大;越懒惰,收获越小。人生就是由这样一种惯性操纵着,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工作,这种惯性趋势就会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只要我们养成工作的习惯,我们就会拥有越来越多的可供奉献、造福社会的资本。只有工作才能造就卓越的个人品牌,成就一个人的非凡影响力。
在平凡的工作中树立个人品牌
无论你在工作中担任什么样的角色,只要是自己分内的工作,就应当尽力把它做好。再小的事、再不起眼的小角色,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做好它,同样能打造出非凡的个人影响力。
有些人对工作的理解存在着误区,他们只把工作当做一种谋生的手段,缺乏责任感和事业心。心浮气躁,好高骛远,这山望着那山高,没有立足本职工作埋头苦干的精神,缺乏协作精神,缺乏理想追求,逃避责任……此类现象归结到一点,就是忽视了个人品牌的建设,偏离了人生的方向。
其实,在任何一个组织中,任何一份工作都在承担着一定的企业职能,都是从业人员在企业分工中所获得的扮演角色的舞台。
范玫苓,山东省即墨市即发集团的一名普通缝纫女工,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称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她“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全国总工会授予她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991年7月,刚刚中学毕业的范玫苓就来到即发工作。这位18岁的农家女孩,一下子就被车间里一台台先进的缝纫机器深深地吸引住了。她决心在即发干出个样子来。
上班第一周,她每天目不转睛地观看师傅们的操作,觉得基本都看会了。一周后,第一次上机操作的她,手忙脚乱、顾此失彼。师傅似乎早有预料,对她说:“干缝纫,最忌眼高手低!完美的设计,需要过硬的制作技术来体现,多练习吧!”
范玫苓言语不多,生性要强。她暗下决心:虽然没有进过高等学府,做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但一定要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当一名熟练的技术工人,让大家都瞧得起自己。从此,她更加虚心地向老师傅们学习操作要领,学习每一种缝纫机的操作方法。她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满了技术要点。别人休息时,她就拿出本子仔细研读、揣摩。几年下来,她积累了六大本工作心得笔记,这不仅是她自己的一笔宝贵财富,也成了工友们学习借阅的“参考资料”。她自己也成了技术能手,熟练掌握了十余种缝制设备的操作。在难度较大的T恤衫样品制作上,她制作手法新颖,缝制出的T恤衫美观大方,受到了外国客户的称赞,在公司举办的各项技术比武、劳动竞赛中更是频频获奖。她连续多年被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先进工作者标兵”。
她说:“缝纫工作很普通,但只要用心去做,就能体验到变化之美。如同达·芬奇画鸡蛋,假如只靠惯性不动脑筋,哪有故事的精彩结尾?”
2006年6月,即发集团接到山东省针织行业服装制作工(T恤衫制作)职工技能大赛暨全国选拔赛通知,比赛历时半年。全国共有60万制作工参与比赛,范玫苓在这次比赛中一举夺冠。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山东省纺织工业办公室、青岛市总工会为范玫苓颁发“金牌技工”奖牌。
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缝纫工人,但范玫苓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不仅在企业内成为众人学习的榜样,而且在全国纺织行业内树立起了自己的个人品牌。同样,在其他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淘粪工人时传祥、石油工人王进喜、公交车售票员李素丽……都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树立起属于自己的卓越的个人品牌,成为企业乃至国家、社会的一面旗帜。
工作是个人品牌的根基,是树立个人影响力的最好平台,只要你珍惜自己的工作,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就一定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出色的成绩,就一定能够像时传祥、王进喜、李素丽、范玫苓等人一样拥有自己的个人品牌和影响力。
专注于目标,才能专注于个人品牌建设
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一个令人专注的目标,教育不能,天分不能,才智不能,勤奋不能,意志的力量也不能。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是不可能树立起个人品牌的。
“瞧这儿,”一个农场主对他新来的帮手杰罗克说,“你这种犁法是不行的,你都犁歪了,在这样弯曲的犁沟中,玉米会长得很混乱。你应该让你的眼睛盯住田地那边的某样东西,然后以它为目标,努力前进。大门旁边的那头奶牛正好对着我们,现在把你的犁插入土地中,然后对准它,你就能犁出一条笔直的犁沟了。”“好的,先生。”
10分钟以后,当农场主回来时,他看见犁痕弯弯曲曲地遍布整个田野。“停住!停在那儿!”“先生,”杰罗克说,“我绝对是按照你告诉我的在做,我笔直地朝那头奶牛走去,可是它却老是在动。”
这个笑话告诉我们,如果你的目标总是在变动,你就不得不在变动之间疲于奔命,这是一种没有目的、欠缺考虑,而且非常笨拙的工作方法。这种行事方法除了招致失败以外,还能为你带来什么呢?
试想,有这样一个人,他只有一种技能,但是他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都集中于一个毫不动摇的目标之上;而另外一个人,他很有头脑,但他把所有精力分散开来,而且从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我们可以这样断言:前者将会取得更多的成就。
瑞瑟曾问爱迪生:“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什么?”爱迪生回答说:“能够将你身体与心智的能量锲而不舍地运用在同一个问题上而不会厌倦的能力……你整天都在做事,不是吗?每个人都是。假如你早上7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你做事就做了整整16个小时。对大多数人而言,他们肯定是一直在做一些事,唯一的问题是,他们做很多很多事,而我只做一件。”
“写出两个以上的目标就等于没有目标”,这是美国著名半导体公司得州仪器公司的口号。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公司经营,对个人品牌的树立也具有指导意义。
在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工作对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不断提出了更高、更广、更深的要求。一个做事时总是摇摆不定、变来变去的人,只会将自己长时间积累的职业经验和资源都舍弃了,无法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也就无法超越他人。这样的人在社会上是没有立足之地的,更不会拥有自己的品牌,同样也就无法打造出自己的影响力。
你的工作态度决定你的品牌价值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态度。虽然谁也不能保证你具有某种态度就一定能成功,但是拥有卓越品牌的职场成功人士都有着一些相同的工作态度。
工作态度就是指员工对待工作和生活的看法及采取的行动。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相差不多的条件下,一个人对工作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将决定他会拥有怎样的品牌价值。以积极态度对待工作的人,必将成为一个有着卓越品牌价值的人;反之,以消极态度逃避工作的,只能成为一个没有品牌价值的人。也就是说,你的工作态度就是你品牌价值的投影,它的优与劣、高与低,全操纵在你自己的手里。
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态度。一个有着良好工作态度的人,无论他是洗马桶还是经营一家大公司,都会认为自己的工作是神圣的,并怀着浓厚的兴趣;反之,对于自己目前所从事的工作提不起兴趣甚至是厌恶的人,很难取得大的成就。
李娴莉,圆方公司郑州分公司总经理,从一名普通的保洁员到总经理,她用了整整十年。
1994年,农村小姑娘李娴莉只身一人来到繁华而陌生的省城郑州,开始了她的寻梦历程。后来,她在河南圆方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做了一名保洁员。李娴莉非常珍惜这次工作机会,她暗下决心要好好干!然而,保洁员的工作枯燥乏味、又脏又累,李娴莉的手上很快就磨出了血泡。
有一次,郑州市有家医院要请清洁公司做长期保洁,包括圆方公司在内的多家公司都在竞争这个大业务。“谁的保洁做得最好,我们就选谁。”这是院方的态度。当天下午,李娴莉就被公司派到该医院做保洁。到了之后,令李娴莉没有想到的是,那里竟然是长期无人打扫、又脏又乱、臭不可闻的厕所!怎么办?为了得来不易的工作,为了公司能拿下这个大业务,她只能迎难而上了。这一天她是边流泪边干完活的。清扫完毕,李娴莉还用彩笔在白纸上画了一枝玫瑰,贴到了墙上。看到突然整洁干净的厕所,医院负责人感到很意外,对李娴莉倍加赞赏,并当即在验收单上写下了“非常满意”的评价。最终,圆方公司从多家竞争单位中脱颖而出。
从那以后,李娴莉成了公司里最能吃苦的员工,因为她知道成功要靠自己的双手来打拼。她一干就是十年。2003年1月,圆方公司正式聘任她为郑州分公司总经理。在就职仪式上,公司董事长将一把刷秃的便池刷清洗得干干净净,并扎上漂亮的红绸子,庄重地交给了她。接过刷子那一瞬,李娴莉泪流满面:“我清楚这把刷子的分量有多重!”她坦言过去曾不好意思对别人说自己是干什么的,但她说:“现在我很自豪,我就是一名清洁工。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我成了优秀的打工妹。”
李娴莉依靠自己卓越的工作态度创造了出色的业绩,让自己的品牌价值在不知不觉中升值,并实现了最大化。由此可见,在职场中,拥有积极态度、认真工作的人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品牌价值。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像李娴莉一样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并尽心尽力把它做到最好,在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的基础上,让目前的工作成为自己迈向成功的跳板,从而形成自己的影响力品牌。
安于现状等于扼杀你的品牌
只有那些严格要求自己、督促自己发奋努力的人,才有可能让自己的个人品牌持久保鲜。拥有永不退色的个人品牌的人,总是那些积极进取、不安于现状的人。
2002年,大学毕业的林晶怀着无限的梦想走进了青岛国运,被安排在新生部门——人力资源部。林晶是学经济管理的,现在突然要转型做人力资源,陌生的环境、全新的工作、超负荷的用人需求,使初来乍到的林晶马上陷入了被动。
由于工作的滞后,人才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领导对林晶提出了严肃的批评。面对压力,林晶委屈,但永不退却的上进心马上占了上风,“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心人。工作没做好,得从自身找原因。”林晶暗暗给自己鼓劲。
从此以后,林晶每天第一个来到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从早忙到晚。即使是回到家里,林晶也没有放松,每天至少读一小时专业书籍,还给自己定下了“四个不让”:不让领导布置的工作在自己的手中延误;不让急需办理的工作在自己手中积压;不让自己分内的工作出现一点差错;不让公司的形象因自己的失误受到影响。林晶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终于换来了成果,人力资源部的工作蒸蒸日上,公司领导对她的工作也给予充分的认可,并提拔她为人力资源部部长。
但林晶并没有就此止步,她仍然刻苦钻研集团内各公司的业务知识,并向行业内资深人士请教,分门别类地编写了涉及集团各公司的业务培训材料,定期对集团各公司员工进行技能和业务培训。一时间,国运上上下下都在工作上争优秀,在学习上比高低,大家都交口称赞:“别看林部长年纪小,又不在一线工作,但是谈起业务来,比我们都专业,打心眼里让人佩服!”
林晶个人品牌的成功塑造取决于她积极进取的精神。满足现状意味着退步,安于现状就等于扼杀自己的品牌。一个人如果从来不为更高的目标做准备的话,那么他永远都无法超越自己,永远只能停留在自己原来的水平上,甚至会倒退。只有像林晶那样严格要求自己、督促自己发奋努力的人,才有可能让自己的个人品牌持久保鲜。
因此,不管你在什么行业,不管你有什么样的技能,也不管你目前的薪水有多丰厚、职位多高,你仍然应该告诉自己:“安于现状就等于扼杀自己的品牌。要做进取者,我的位置应在更高处。”这里的“位置”是指对自己的工作表现的评价和定位,不仅限于职位或地位。
树立品牌就要与工作中的小事较真儿
养成注重小事的习惯,不仅可以让我们脚踏实地做好工作,还能够培养我们在工作中的认真精神和责任感,进而打造自己的影响力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