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蒙学故事(上册)
13697500000004

第4章 人无信不立:信的故事(2)

赵惠文王拿不定主意:给吧,怕上当;不给吧,又怕得罪秦国。这时有人对赵王说:“我向大王推荐一人,此人名叫蔺相如,他见多识广,足智多谋,我想让他去秦国,肯定能将这件事处理妥当。”于是,赵惠文王就令蔺相如为使者,出使秦国。

蔺相如来到秦国后,就献上和氏璧,秦王看了虽赞叹不已,却根本没有拿十五座城池来换的意思。蔺相如看了,对秦王说:“大王,这块璧上有一个小小的污点,让我指给大王看吧!”秦王听了信以为真,把和氏璧递给了他。

蔺相如拿着和氏璧,退到一根柱子旁,对秦王说:“看来大王并非诚心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那就莫怪人小无理了。大王要是逼我,我就连同这块璧一同撞在这根柱子上!”

秦王怕伤了璧,忙命人拿出地图,将要交换的城池指给蔺相如看。蔺相如心知秦王只是做做样子而已,于是对秦王说:“和氏璧不是一般的璧,赵王在送璧之前,斋戒了五天,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并在朝堂上举行隆重的仪式,我才敢把璧献上。”秦王无奈,只得答应了蔺相如的要求,准备斋戒仪式。

蔺相如晚上则偷偷地派人带着和氏璧回到了赵国。到了第五天,蔺相如不慌不忙地对秦王说:“秦国很少有讲信义的君主,所以我怕受骗,就把璧送回去了。天下都知道秦国是强国,赵国是弱国,大王如果真想要那块璧,就先把十五座城池割让给赵国,赵国一定将璧呈上。”秦王很生气,但蔺相如说得句句在理,只能就此作罢。

先生点评:

俗话说:“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答应别人的事情,就要努力做到,当我们的身上肩负着别人的托付时,心中便有了相应的责任感,这是一种美德、一种信誉,也是一种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蔺相如凭借自己的智慧与胆识,将赵王的托付顺利完成,这就是一种担当。

知识拓展:

和氏璧的由来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山里得到一块璞玉。卞和将璞玉献给楚厉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却说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了卞和的左脚。

武王即位后,卞和再次捧着璞玉献给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

文王即位后,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接着流出来的是血。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于是命名为和氏璧。

曹操割发代首

东汉末年,曹操为了统一中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招兵买马,积草囤粮,千方百计拉拢人才。

为了开荒种田,广积粮食,他派人起草并颁布了“屯田令”,同时,命令军队大量开垦荒地,实行军屯;并严令士兵保护庄稼,不准践踏禾苗,若有违犯,就按军法处治。

一次,正是麦熟时节,曹操带兵出征,任务紧急,队伍行军急速。老百姓都躲得远远的,不敢收割庄稼。曹操得知后,就传下军令,士兵中如有践踏麦田者,立即斩首示众,请父老乡亲不要害怕。

士兵们都小心翼翼地走过麦田,这时,麦田里突然飞出一只鸟,这只鸟正好从曹操骑的马头上掠过。战马受惊,窜进旁边的麦田,当曹操用力将马勒住停下来时,战马已经踩倒了一大片麦子。于是,曹操赶紧跳下马,对主管法令的官说:“我的马将麦子踩坏,违犯了禁令,请求按军法议罪。”

主管法令的官说:“将军是一军的主帅,怎能议罪?”

曹操又说:“我自己制定的法令,我违犯了不治罪,怎么能够服众?”

主管法令的官又说:“对尊贵的人是不能施加刑罚的,您是一军的主帅,何况踏坏麦田又不是存心违法,而是由于意外,我看就不必议罪了。”

曹操听了,略略沉思一会儿,说道:“既然这样,那就暂且免去死罪吧。但是,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说完,他脱下帽子,用剑把自己的头发割下一绺来,并用力掷在地上说道:“姑且用割发代替砍头。”

古人认为,身体发肤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随便割发不仅大逆不道,还是不孝的表现。曹操作为封建社会的政治家,能够割发代首,以身作则,实属难能可贵。

曹操割发严守军令的事很快在全军传开了,全军上下,个个敬畏,人人遵守军令,无一敢违犯。当时,在曹操的屯田基地——许昌,军民共同发展农业,保护庄稼,使被战乱破坏的农业生产渐渐恢复并发展起来。这为曹操打败群雄,统一北方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先生点评:

成大事者,先要有大德行。只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真正获得别人的信任,才能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记住:要想成功,必须要先建立你的诚信。

知识拓展:

屯田制

屯田制是由曹操所创立的土地制度,是指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东汉末年,战乱不断,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粮食短缺,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建安元年(196年),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都(今河南许昌)附近进行屯田,屯田的土地是无主和荒芜的土地。屯田制分为军屯和民屯。曹魏屯田对安置流民,开垦荒地,恢复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曹操统一北方创造了物质条件。

陈策追骡

一天,陈策在集市买了一匹骡子。这匹骡子很精壮,毛色发亮,喜得陈策连声说:“好骡,好骡!”但奇怪的是,只要鞍一上骡背,它就发怒暴躁蹦跳。“这是一匹伤鞍的骡,原主人的虐待使得它暴躁不安。”陈策说。

邻居劝他把骡子卖掉,可陈策不忍心这样做,自己受了欺骗就算了,他不愿欺骗别人。儿子坚持要把骡子卖掉,但都被陈策制止了。于是儿子瞒着父亲,找到一个马贩子,希望马贩子能把骡子卖掉。马贩子说:“谁都知道你父亲的脾气,他要是知道了怎么办?”陈策的儿子说:“没事,一切后果我负责!”

机会终于来了。一个路过南城的官人的马死了,便来到骡马市场,想再买一匹。马贩子看见了他,上前说:“有一匹上好的骡子,因为负重时受了点伤,把背磨破了,主人要赶生意,急着把它卖了,你要不要看看?”

官人看见骡子精壮,毛色发亮,连声夸:“好骡,好骡。”官人和当时的陈策一样,毫不犹豫地买下了。陈策后来还是知道了这件事,可当时那官人早已离开南城五天了。

陈策骑上马,沿官道追。晓行夜宿,沿路打听。他花了两天时间,终于赶上了那个官人。

陈策向官人行礼,说:“这是一匹伤鞍的骡子,不能负重。”官人疑心他舍不得这精壮的骡子,要反悔,就说:“伤鞍的骡子我也要。”

陈策解下自己的马鞍,递给官人,说:“不信,你试试。”官人说:“我不试。”陈策叹一口气:“我以诚待你,你却疑我欺诈,既然如此,我在家等你。”说完,策马回家了。

不久,官人返回了南城,他找到了陈策,说:“我来并不是为了讨回银两,而是特为谢罪而来。你待我以至诚,我竟然怀疑你。哎,惭愧呀!”

事后,陈策教育他的儿子说:“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放弃诚实。那些常为一己之利而做出不诚实之事的人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

先生点评:

在我们对别人不诚实时,可能会获得暂时的回报,但我们不可能终生活在自欺欺人之中,所以我们要诚实地对待别人,这样对方才能诚实地对待我们。

知识拓展:

骡子

骡子是马和驴交配产下的后代,分为驴骡和马骡。公驴和母马交配,生下的叫“马骡”;公马和母驴交配,生下的叫“驴骡”。骡个儿大,具有驴的负重能力和抵抗能力,还有马的灵活性和奔跑能力,是非常好的役畜,但是一般情况下,骡子没有生育能力。

唐太宗与囚徒的约定

贞观六年年末(632年),唐太宗李世民亲自审查京城的复核案件。太宗看到有30多个犯人被判了死刑,心生怜悯,于是下了一道圣旨:把他们统统放回家,让他们和家人团聚,第二年的秋天回京城执行死刑。接着,太宗又下了一道命令:把全国的所有死刑犯都放回去,一年后到京城一起问斩。结果,全国共有390个死刑犯被放回家去了。

这两道圣旨,没有任何附加条件,也就是说,没有狱吏跟着,也没有官府监视。这390个死刑犯,个个都是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亡命之徒,现在居然可以就这样大摇大摆地回到家里享受一年的自由时光。不但死刑犯不相信这是真的,就连朝中的大臣也不免纳闷:皇上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当时有人怀疑:这些死刑犯被释放后,还会回来吗?放出去的犯人就像逃离笼子的鸟,让他们再回到笼子里几乎是不可能的;况且这些人还是被判处死刑的人,好不容易有偷生的机会,没有人会傻到回来受死的。

贞观七年(633年),这390个死刑犯,在没有人带领,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都按时从全国各地返回京城,没有一个逃跑或隐藏。

唐太宗没有对这些被释放的死刑犯采取任何强制措施,是源于对这些死刑犯的信任;而这390个死刑犯在没有强制措施的情况下,又都按时回来听候发落。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唐太宗的信任。

最终,太宗宣布赦免这390个死刑犯。

先生点评: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相互的,不是单方面的,你不信任别人,别人自然也不会信任你。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没有信任过任何人,有的人一生也没有被任何人信任过,这都是人生的遗憾。其实赢得他人的信任很简单,那就是先信任他人。

知识拓展:

圣旨

圣旨是中国封建社会时皇帝下的命令或发表的言论,是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圣旨的材料十分考究,均为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图案多为祥云瑞鹤。圣旨柄质地按官员品级不同有着严格的区分,圣旨颜色越丰富,说明接受圣旨的官员官衔越高。

宋濂还书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宋濂自幼家境贫寒,但他聪敏好学,十分喜欢读书,家里没钱买书,只好向别人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归还,从不违约,即使没有看完也会还给人家,因此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宋濂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天气非常寒冷。

宋濂的母亲心疼地说:“孩子,都半夜了,那么寒冷,天亮了再抄吧,人家又不是等着看这书。你跟人家说,晚一天还回去,说不定人家就答应了。”

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着这本书看,到期限就要还。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呢。做人一定要讲信用,即使看不完也要还回去。”说完,他继续抄书,终于按时将书还给了别人。

还有一次,宋濂要去拜访老师,并约好了见面的日期。谁知出发那天竟然下起了鹅毛大雪,道路非常难走。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呢?再说,老师那里早已经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怎抵得住深山的严寒啊!”

宋濂说:“娘,今日不出发就会误了拜师的日子,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我不能不讲信用。”

就这样,宋濂冒着大雪上路了。当宋濂赶到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动地称赞他说:“年轻人,守信好学,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一个人说讲信用容易,但做到信用二字就难了,你不仅说到了,而且还做到了,将来必有大出息!”

果然,宋濂后来成为一代大儒,并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重用。

先生点评:

一个人的成败,源于我们内心的诚与敬。如果连守信用都做不到,这样的人是不会有所成就的。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中庸》云:“不诚无物。”如果没有诚信,就很难取得成就。

知识拓展:

太史公宋濂

宋濂以继承儒家封建道统为己任,为文主张“宗经”“师古”,取法唐宋,著作甚丰。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明朝立国,朝廷礼乐制度多为宋濂制定,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各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